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0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13日【第2024-97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6 2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点评以色列北部遭黎巴嫩方向大规模火箭弹袭击

  【据媒体报道】

  6月12日,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以北部地区当天遭到约160枚来自黎巴嫩的火箭弹袭击。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北部遭受的最大规模火箭弹袭击。

  6月13日,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说,哈马斯并未对美国提出的停火提议提出新的修改意见。这名哈马斯官员表示,哈马斯只是重申了今年5月停火谈判中做出的相关承诺,并未在回应中讨论任何新的想法或建议。这名官员说,以色列可能在未来谈判破裂的情况下重新发动战争。哈马斯寻求的是永久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撤出、流离失所的加沙地带民众返回家园、加沙地带重建,以及解除对该地区的封锁。

  【讨论纪要】

  ●再次强调,放着中东不出击,俄罗斯仅在乌克兰和西方“斗狠”并非明智之举

  在展开今天的讨论前,我们先来看两则新闻报道:

  第一则,6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列宁格勒军区的陆军和海军参加了非战略核力量演习,这个军区与挪威、芬兰、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北约成员国接壤。

  第二则,6月13日,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称,面对俄罗斯的“危险言论”,北约有必要调整其核能力并展示核威慑力的有效性。

  针对这两则新闻报道,东方时事解读想要强调的是:

  第一,显然,双方都没有吸取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的惨痛教训;

  第二,这种氛围比我们调侃的“不提核都不好意思张嘴”,给人的感觉更糟糕;

  第三,再次强调,放着中东不出击,俄罗斯在乌克兰和西方“斗狠”并非明智之举,毕竟这是俄罗斯的家门口,甚至俄罗斯境内目标遭受军事打击的次数越来越多,俄罗斯的百姓们在直观上,感觉与战争的距离越来越近;

  第四,俄罗斯正确应对乌克兰问题的方式,应着眼于乌克兰问题之外,至少要在相对远离自家门口和俄罗斯本土的地方,比如,在中东方向和西方“斗狠”,且“斗狠”的效果务必达到“王祖贤法案”,既:在对俄罗斯“下死手”的问题上,美帝想也不能想,想就是错!最终迫使美帝不得不从乌克兰方向抽兵回援中东,是为围魏救赵。

  ●俄罗斯绝不能让美帝通过停火协议获得战略腾挪空间的企图得逞

  我们注意到6月12日,以色列北部遭遇大规模火箭弹袭击的新闻报道。以色列军方发表声明说,以北部地区当天遭到约160枚来自黎巴嫩的火箭弹袭击。这是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北部遭受的最大规模火箭弹袭击。

  美国拜登政府炮制“三阶段停火协议”,意图就在于通过该停火方案争取战略腾挪的空间,以求在乌克兰方向调集一切资源,全力推动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进程,对此,俄罗斯当然不能让其如愿以偿。基于上一节的讨论,我们不排除本次以色列北部遭遇大规模火箭弹袭击事件,背后有俄罗斯的影子。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觉得亲自下场不方便,那么活跃在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反美、反以地方武装可以“代劳”。既然加沙地带因停火协议不便再生战端,那么,戈兰高地、红海等地区则绝对大有文章可做。俄罗斯向完全可以向相关地方武装提供武器装备,甚至是军事体系支撑。这一手,不仅是目前美帝在乌克兰方向正在对俄罗斯做的,更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亲口说出过的俄罗斯可以对西方进行反制的具体手段。

  ●只要中东还在打,尤其是往失控的方向发展,美国就被迫要拿出相当的资源支撑以色列,就不能从中东方向调走一兵一卒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俄罗斯在中东方向出手可谓时机恰到好处,其中就包括以色列自身正承受巨大战略压力,且以色列内部矛盾,美国内部的矛盾,美以之间的矛盾,欧美之间的矛盾均在不断激化。

  6月11日,以色列议会初步通过了一项法案,计划逐步征召更多的正统派犹太人入伍。这一法案遭到以色列宗教政党的强烈反对。

  正统派犹太人亦被称作哈雷迪犹太人,是正统犹太教的一个保守派别,执行严格的犹太教法,目前占以色列总人口约13.5%——这些正统犹太人原本签有协议,他们不服兵役。现在,以色列的复国主义者撕毁了协议。

  不难看出,内塔尼亚胡政府压力很大,其中就包括以色列军队兵源不足的问题。这次的征兵,不仅针对正统犹太人,而且针对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以色列政府原本对他们并不信任),这些人大约占以色列总人口的三到四成,如果除去老、幼、妇、孺,以及不能缺少人手的关键生产岗位,剩下的理论上可以参军的只有150万人左右,如果再除去文职人员、指挥人员,伤病等,能上战场的恐怕不足10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美以虽然在结束战争的问题上有某些共同点,然而,双方对于结束战争的前提条件诉求各不相同。

  在内塔尼亚胡看来,只有彻底解决哈马斯,或者占领整个加沙地带,他才有机会全身而退。但在拜登看来,一方面中东局势不能无控制地升级、失控,另一方面目前美国还不能失去以色列。于是,双方取“最大利益公约数”,就搞出了这个“三阶段停火协议”,至少过了第一阶段的六周时间再说。

  这也是我们反复提醒俄罗斯不能让美帝在获得战略腾挪空间问题上如愿以偿的原因所在。只要中东还在打,尤其是往失控的方向发展,美国就被迫要拿出相当的资源支撑以色列,就不能从中东方向调走一兵一卒;只要中东还在打,美以之间的矛盾就会不断激化;只要中东还在打,美国就不得不对方方面面(包括,埃及,约旦,卡塔尔,阿盟,非盟,甚至欧盟,中国等等)“求爷爷、告奶奶”,而这客观上必然造成美帝在中东影响力加速下降,进而从全球战略层面,削弱美国在乌克兰方向对“玩真的”的程度,甚至最终迫使其不得不收手。

  ●来自黎巴嫩方向的大规模火箭炮袭击,实际上已经打破了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三阶段停火协议”

  6月13日,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说,哈马斯并未对美国提出的停火提议提出新的修改意见。

  结合上面相关讨论我们再来看这则新闻报道,某种意义上说,来自黎巴嫩方向的大规模火箭炮袭击,实际上已经打破了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三阶段停火协议”:

  第一,对哈马斯来说,加沙地带停火是值得欢迎的,哪怕是阶段性停火。一方面,哈马斯可以借机修整;一方面,哈马斯知道经过短暂的停火后,美、以必然会挑起新的战端;另一方面,哈马斯更知道,本轮巴以冲突已经外溢至加沙地带之外,带有极其鲜明的中东地区国家求独立,民族求解放的色彩,短暂的停火并不能改变什么。

  第二,包括美国、以色列国内的方方面面都看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战争进行了8个月,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在主要军事行动目标均未达成的情况下,居然停火了!这是内塔尼亚胡政府不愿看到的,更不是拜登政府想要的——在内塔尼亚胡眼中,他无法全身而退。在拜登眼中,美国的中东政策,乃至全球战略就这样牢牢地被焊死在中东,无法腾挪,以色列已然从美国的“中东钢钉”(美国在中东战略腾挪的主要支点)沦为美国背负的沉重的“中东包袱”(封死美帝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棺钉”)!

  第三,停火协议是美国一手促成的,在国际法层面是具有法律效应的。随着以色列北部再度遭遇大规模火箭弹袭击,中国投下的赞成票和解释性发言已经成了随时可能落下的、悬在美帝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刃!也就是说,中国动动嘴,美国在中东就被动得无以复加。美国除了给国际社会贡献了6周“河渡人”的宝贵时间,可谓一无所获!

  第四,不仅如此,美国此举还得罪了本轮促和的“保人”——埃及和卡塔尔。尤其是埃及,其在以色列不能全面入侵拉法以及由此产生难民潮的问题上将会变得更加强硬,何况埃及的背后有中阿联合声明,中埃联合声明的强力策应;

  第五,再次强调,这对于俄罗斯在中东“出手”是多好的局面啊,此时不动手,何时动手?难道真要等待在欧洲,在俄罗斯的家门口,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以核冲突的方式全面升级吗?

  ●欧美都是很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看似一家人,不是一家人

  捷克共和国总统称,我们正在考虑将匈牙利驱逐出布加勒斯特九国联盟——鉴于欧洲内部的极度不团结。

  当年蒋介石反动集团虽然表面统一,但却有中央军和杂牌军,嫡系和非嫡系之分,且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勾心斗角,貌合神离。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扎哈罗娃称:“我们非常清楚,华盛顿不需要一个和平的欧洲……现在美国暗深势力集团的意识形态实际上要求更多流血,他们需要血洗欧洲大陆,他们将欧洲人从西方一端推向边缘,推向悬崖,推向能够帮助他们度过当前崩溃的境地。”——这是西方利益内部各势力集团之间矛盾尖锐的具体表现,非常类似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内部情况。

  美国以邻为壑,死道友不死贫道,但欧盟不是傻瓜。所以,到了启动“第五条”的时候,恐怕没那么容易。也就是说,我们早就判断北约启动“第五条”一定会出问题,这是我们建议俄罗斯可以“战略佯攻波兰,战术主攻立陶宛”的原因。

  不排除美国万不得已情况下出兵乌克兰的可能性,但如果真的美国出兵乌克兰,俄罗斯也就到了“跨过第聂伯河,保家卫国”的最后时刻。当然,今天俄罗斯直玩军事主攻波兰也可以!如果俄罗斯觉得这个方案太激烈,就声东击西,战略佯攻波兰、立陶宛(北约),战术主攻中东(美国),只打美国(蒋舰),不打欧盟(美舰),分化、离间欧美。欧美都是很自私的,只关心自己,看似一家人,不是一家人。俄罗斯守住乌克兰,猛攻中东,欧盟逼宫美国(借迫使美国在中东进一步对欧盟让利而撬动重夺乌克兰问题的主导权)就是大概率,解释,法塔赫参战的可能性都有可能!

  【相关话题】

  第6993期-“只要俄罗斯遵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规定,美国就有意照做”,突出了美帝目前怎样复杂的战略心态?(2024-6-9)

  第6996期-东方点评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带相关决议(2024-6-11)

  第7000期-距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加沙停火方案不到24小时,美、以为何匆忙给哈马斯扣上“破坏停火”的帽子?(2024-6-12)

  想把中国电动车生产链,尤其是关键环节从中国逼出来到欧洲去,欧盟恐怕是痴心妄想!

  【据媒体报道】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方案将于7月4日起实施。

  6月12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合伙人迪洛雷托表示,比亚迪、奇瑞和上汽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国内的制造成本要低得多,欧洲各国政府希望吸引在欧洲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讨论纪要】

  比亚迪股票大涨,恐怕是市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国必然就此机会“腾笼换鸟”,比亚迪的电动车必在国内大卖。此外,我们认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目前还在博弈阶段,尚未形成定案。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本次欧盟叫嚣对中国电动车增加关税的主要意图有:第一,展现欧盟的团结;第二,留有类似匈牙利这样的变数(匈牙利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增关税);第三,迫使中国电动车生产链,尤其是关键环节离开中国前往欧洲。对此,我们建议相关车企要考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非个人利益。可以说,中国采取反制手段是肯定的,具体的可能反制手段包括但不局限于,对欧洲某品牌传统燃油车加征关税、补贴国产电动车、对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重新考虑。

  在具体的反制手段上,比如,对欧洲某品牌传统燃油车加征关税。不妨针对欧洲传统燃油车在华销量最好的德国某传统燃油车品牌增加关税削弱其在华传统燃油车与美、日品牌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力,促使德国生变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增关税。再比如,对中国车企在欧洲建厂重新考虑。不妨针对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欧洲各国政府可能对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其市场持谨慎态度,但希望吸引在欧洲建厂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这一点,针对性地暂停海外建厂,促使这些国家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总之一句话,欧盟想学苹果逼迫中国电动车生产链,尤其是关键环节离开中国前往欧洲,恐怕是痴心妄想!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打击是为了争取德国。中国并不热衷于贸易战,但也绝不接受讹诈和胁迫。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反击的原则和目的。当然,如果欧盟一意孤行,觉得这种程度的贸易战不过瘾,那就索性将其扩大化,把化妆品、农产品什么的都加进来好了。

  【相关话题】

  第6888期-巨变在即(2):在欧盟对外政策“空前活跃”之下,“西方资本利益复杂转进”进程暗流汹涌(2024-5-9)

  第6944期-串讲:法财长炒作G7与欧洲团结应对所谓“产能过剩”、马斯克反对美国对华电动汽车加税、菲防长拒绝评论解放军位台岛周边军事演习(2024-5-24)

  第7002期一再谈“人不渡河,河自渡人”与美、欧、俄被动接受“河渡人”(2024-6-12)

  美国5月核心CPI同比降至三年低位、美国超预期非农就业数据为何与失业率上升情况大相径庭等

  【据媒体报道】

  6月13日,美国通胀意外降温,5月CPI同比增长放缓至3.3%,预期3.4%,前值3.4%,环比零增长,核心CPI增速创三年新低,同比增3.4%,环比增0.2%;

  【讨论纪要】

  对于美国金融维稳当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我们基本持不采信态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次数据造假,造得还比较合理,至少没有让人一眼就荒诞不经的感觉。对于美国金融维稳当局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维持美元指数基本稳定,这就需要适当的波动。此前,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加,美元指数稳步上涨,在相对稳定后,便稍微“放松”一下,也就是通过释放CPI转好的消息,让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下降。此外,之所以非农数据和就业率数据出入如此之大,恐怕与统计方法有关。比如,仅仅统计新增员工数量与员工工作性质和后续变化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很多临时工作很多,而且更换频繁,这是美国经济不正常的具体表现之一。美国利率如此之高,对外又深度支撑多场局部战争,按理说,CPI数据是不可能如公布的数据那样向好的,所以,可以肯定,其公布的CPI数据是假的。美国金融维稳当局不过是在按金融市场的“需要”去“编”数据罢了。当然,“编”数据至少在目前阶段好处多多,比如,国债发行压力有所减小。这些虚假的数据也可以凭空产生所谓的GDP,毕竟,西方资本金融相对霸权还在,这是它们还能继续行骗的主要依仗。

  【相关话题】

  第4959期-美元指数强势上涨所带来的风险逐步累积,要警惕美指突然回调及金融维稳从“稳美元”切换到“稳股市”的可能(2022-9-27)

  第5104期-如何看美国最新就业数据与失业数据同时上升,美元指数暴跌、人民币汇率暴涨(2022-11-7)

  第5392期-美非农数据大超意外,令美元指数强势反弹,新兴市场货币再次面临回调压力(2023-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00 , Processed in 0.0780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