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3|回复: 0

环球科学:河南巩义一火箭坠落,无人员伤亡;NASA委托Spac...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 02: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航天 ·

  河南巩义一火箭坠落,无人员伤亡

  据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43分,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龙三号液体运载火箭在河南巩义市综合试验中心开展了一子级九机并联动力系统热试车。但在试车过程中,一子级火箭正常点火后,因箭体与试验台连接处结构失效,一子级火箭脱离发射台,在升空后,箭上计算机主动关机,最终跌落在距离试车台西南1.5千米的深山中,且箭体解体。本次试验地点远离巩义市区,经排查,无人员伤亡。

  天龙三号是天兵科技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量身定制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其直径3.8米,起飞质量590吨,近地轨道(LEO)运力17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力14吨。天龙三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试车为一子级九台TH-12(天火十二)发动机同时点火,是我国现阶段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推力最大的一次动力系统试车,较之前中国航天最大推力试验增长了2倍。(天兵科技)

  · 国际空间站 ·

  NASA斥资8.43亿美元,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已连续运行24年,预计于 2030 年达到运行寿命。因此,如何让其退役的问题也开始提上日程。国际空间站重达 430 吨,若以不受控的方式返回地球,会对地球上的人类构成重大威胁。当地时间 6 月 26 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选定SpaceX公司为国际空间站开发脱轨飞行器。据 space.com网站消息,该合同价值8.43亿美元,仅用于开发飞行器,不包括任何发射费用。

  据Ars Technica网站消息,该飞行器将于2029年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确保国际空间站在 2030 年溅入海洋之前,以受控的方式重返大气层,而该飞行器也将与空间站一同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解体。NASA表示,虽然SpaceX将负责开发飞行器,但NASA将拥有该飞行器的所有权,并且整个任务期间的操作也由 NASA完成。(NASA, space.com, Ars Technica)

  · 基因编辑 ·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桥式编辑”问世

  桥RNA的结构示意图(图片来源:Visual Science)

  近日,在两篇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桥式编辑”(bridge editing),由“桥RNA”(bridge RNA)和重组蛋白酶组成。与能对基因组进行小规模、针对性修改的CRISPR技术不同,桥式编辑能在指定基因组位点插入、倒位或删除长DNA序列,而且该技术中使用的重组蛋白酶大小不到CRISPR技术中Cas蛋白的一半。研究人员称其为继RNA干扰和CRISPR技术后的第三代基因工程技术。

  IS110家族元件是一类存在于原核生物的转座子元件(又称“跳跃基因”),当它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时,其两端会相连并形成环状DNA。在第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环状DNA会转录出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即桥RNA),其二级结构中的两个环分别能与转座子自身序列和插入位点的DNA序列互补配对,形成“RNA桥”,将重组酶引导至靶位点并完成基因插入。基于这种原理,研究人员设计了桥RNA序列,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多种目的序列高效且准确的插入,包括插入一段近5kb的序列,以及删除并反转了一段基因序列。在第二篇论文中,研究人员解析了桥式编辑元件的结构,明确了该基因编辑技术的机理。不过,研究人员仅在细菌中测试了该基因编辑技术的可行性,尚不清楚其是否适用于人体细胞。此外,在另一篇近日独立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论文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基因编辑工具。(Nature News, Arc Institute)

  · 脑机接口 ·

  由于患者的健康状况问题,Neuralink第二名患者的脑移植手术被推迟

  据彭博社(Bloomberg)网站,当地时间6月28日,埃隆·马斯克创立的脑植入公司Neuralink原定于当地时间上周一将其设备植入第二名患者体内,但由于患者出现健康问题,不适合参与相关实验研究,手术暂停。该患者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会导致脊柱和大脑的神经细胞退化,并最终导致肌肉瘫痪。在患有不同运动障碍的患者身上测试Neuralink设备对治疗很有帮助,但为这样的试验选择合适的患者非常重要。美国巴罗神经研究所首席执行官表示,下一个替代候选人可能会在下个月接受移植手术。(Bloomberg)

  · 公共卫生 ·

  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人类接种禽流感疫苗的国家

  据Science Times网站消息,6月25日,芬兰卫生与福利研究所(THL)发布声明称,芬兰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为人接种禽流感疫苗的国家,考虑到最近由这类病毒引起的几种不同的感染正在蔓延,不仅会传播给农场动物,还会传播给人类。根据THL的说法,针对禽流感的疫苗将用于18岁及以上的人群,这些人由于工作性质或其他原因感染禽流感的风险会增加,其中包括家禽和毛皮养殖场工人、担任动物控制官员的兽医以及处理禽流感样本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芬兰并没有在任何人类感染事件中检测到禽流感病毒,不过由于该国的皮毛动物养殖,因而会有较高的禽流感病毒传播风险。2023年,芬兰有大量野生鸟类因禽流感病毒感染死亡,该病毒还广泛传播到毛皮动物养殖场,导致动物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芬兰农场消灭了大约48.5万只家禽,以确保禽流感不再蔓延。

  禽流感包括主要感染鸟类的各种甲型流感病毒,但有时它也可以感染非鸟类物种,例如哺乳动物甚至人类。在各种病毒株中,H5N1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病毒株之一,因为它在全球野生鸟类中迅速传播。它可以通过鸟类的粘液、唾液和排泄物传播,并可能对密切接触的其他动物造成健康风险。据报道,去年4月,墨西哥报告了首例禽流感导致的人类死亡病例。英国、澳大利亚、越南、智利和柬埔寨等几个国家也报告了人类感染H5N1毒株的病例。(Science Times)

  · 动物学 ·

  猛犸象因为意外而死亡,而非基因缺乏多样性

  1万年前,最后的猛犸象种群被隔绝在西伯利亚的弗兰格尔岛上,当时海平面上升,切断了这个多山的岛屿与大陆的通路。6月27日,一项发表于《细胞》(Cell)的报告显示,这些在岛上孤立生活了6000年的猛犸象最多起源于8只个体,但在20代内增长到200~300只个体。这些猛犸象的基因组显示出近亲繁殖和低遗传多样性的迹象,但这还不足以解释它们为何灭绝。

  为了解弗兰格尔岛隔绝对猛犸象种群基因组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了21只猛犸象的基因组,其中14只来自弗兰格尔岛,7只来自隔绝发生之前的大陆种群。总的来说,这些样本跨越了猛犸象存在的最后5万年,为了解猛犸象的遗传多样性如何随时间变化提供了一个渠道。与大陆祖先相比,弗兰格尔岛猛犸象的基因组显示出近亲繁殖和低遗传多样性的迹象。除了整体遗传多样性低外,它们还表现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一组已知在脊椎动物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研究人员发现,猛犸象居住在弗兰格尔岛的6000年里,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持续下降,但直到最后灭绝,猛犸象种群的规模是稳定的。尽管岛上的猛犸象种群在6000年里逐渐积累了适度有害的突变,但研究人员认为,种群也正在缓慢地清除最有害的突变。尽管在这项研究中分析的猛犸象基因组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但并不包括该物种存在的最后300年。不过,研究人员已经发掘出猛犸象最后时期的化石,并计划在未来进行基因组测序。

  撰写:黄雨佳、王怡博、clef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4:09 , Processed in 0.0938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