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6|回复: 0

环球科学:狗狗天生就能读懂人类情绪,这是它们演化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8 0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空间科学 ·

  一颗小行星将于5年后掠过地球,在地球上肉眼可见

  ESA的“拉美西斯”将在2029年对小行星阿波菲斯进行研究。(图片来源:ESA)

  小行星99942阿波菲斯(99942 Apophis)于2004年被发现,直径约375米,差不多相当于一艘邮轮大小,将于2029年4月13日在距地球表面约32 000千米处经过。在很短的时间内,欧洲与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亚洲部分地区总共约20亿人将在空中看见它。起初,科学家预测这颗小行星有一定的概率与地球相撞,造成严重破坏,但现在已经排除它至少在未来100年内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不过,在天文学家看来,阿波菲斯掠过地球将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自然现象。

  欧洲空间局(ESA)已宣布,ESA的航天器“拉美西斯”(Ramses)将于2028年4月发射,以便在2029年2月与阿波菲斯会合,对其进行研究。该航天器将使用一套科学仪器,调查阿波菲斯的形状、表面、运行轨道、旋转及方向,从而了解其组成、内部结构等特征。对小行星的特征描述,有助于科学家评估这类小行星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将其航天器“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转向阿波菲斯,并把航天器更名为“Osiris-Apex”,它将于2029年在阿波菲斯掠过地球后与其相遇。“拉美西斯”主要是在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接触前记录下阿波菲斯的特征,而“Osiris-Apex”则主要负责探究阿波菲斯掠过地球后会发生什么变化。(ESA,the Guardian)

  · 动物行为学 ·

  狗狗已经演化出了读懂人类情绪的能力

  来源:pixabay

  我们有时会认为,动物会对人类的行为作出反应。然而已有研究很难区分这些动物是否真的能够感知人类的情绪,还是仅仅是对人类发出的奇怪声音作出反应。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报道,最近一项发表于《动物行为学》(Animal Behaviour)的研究显示,狗可能真的能够感知到人类的情绪,并作出反应,这是它们长期与人类共同演化的结果。

  为了明确狗的反应是否来自长期的演化,还是它们在与人类共同生活时学到的,研究者对比了狗和宠物猪对人类声音的反应。像狗一样,宠物猪也会从小被养在人类身边。但与狗不同的是,在大部分人类历史上,猪都曾被作为牲畜饲养。该团队招募了全球各地宠物狗和宠物猪的主人,让他们给宠物播放录制的哭泣声或哼唱声。结果显示,宠物狗听到哭声时,明显会表现出压力行为,但在听到哼唱时则不会。然而宠物猪却会对哼唱声表现出更明显的压力反应。

  研究者认为,这说明狗真的天生就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这种能力很可能是在他们长期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历史中演化出来的。而宠物猪的反应可能是因为哼唱声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奇怪的声音。(Nature news)

  · 气候变化 ·

  科学家提出冰川地球工程项目,为脆弱冰川建立屏障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经过长达10个月的一系列研讨会,一批科学家联合发表了一份白皮书,呼吁加强对“冰川地球工程”的研究。冰川地球工程希望通过在脆弱的冰盖周围建造灵活的屏障,减缓它们滑入海洋的速度。白皮书作者之一、芬兰拉普兰大学的冰川学家约翰·莫尔(John Moore)的一个具体建议包括,在海底建造有浮力的帷幕,从而阻挡温暖的底层海水从下方侵蚀冰架和冰川。

  然而正如同大部分地球系统工程一样,冰川地球工程激起了一些冰川学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些工程的造价过于昂贵,例如,仅在南极冰盖周围建造80千米长的“帷幕”就可能需要880亿美元。并且这些项目还可能破坏海洋环流模式或威胁野生动物,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然而支持这项工程的研究者认为,随着气候变化的威胁愈发紧迫,现在必须思考“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并且尽早展开相关研究,如果这样的技术真的会带来灾难,我们也需要尽快明确相关风险。(《中国科学报》)

  · 物理学 ·

  新技术使固体电子运动可见

  对于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如果在原子水平上改变一些原子,可能导致一些材料突然从绝缘体变成半导体,且这样的变化会以皮秒级速度(皮秒非常短,只有万亿分之一秒)快速发生,因此很难观测到。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的研究开发了一种方法,来观察固体在原子水平上如此快速的微小变化。

  研究人员将扫描隧道显微镜(可在原子水平上分析材料)与称作泵浦-探测光谱的超快光谱方法相结合,来可视化一种由铌和硒元素组成的材料中的电子集体运动模式——电荷密度波。由于测量信号非常微弱,实验装置必须具有极好的屏蔽性,以免背景噪声的影响。另外,通过优化显微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每秒重复实验4100万次,从而获得特别高的信号质量。这项新技术能够使此前不可见的物质可见,对新材料的开发也有非常实际的意义。(UNIVERSITAET STUTTGART)

  · 医学 ·

  逆转认知衰退的鼻腔喷雾潜在疗法

  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组织内部大量聚集的病理性tau蛋白有关。已有研究发现,阻断病理性tau蛋白低聚体不仅可以恢复小鼠的认知功能,还可以防止tau蛋白继续传播。不过,已有的潜在tau蛋白靶向疗法仍有很大限制,主要体现在抗体难以顺利突破血脑屏障,以及抗体难以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等问题。

  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者设计出了一种能以鼻腔喷雾方式,通过鼻-脑通路进入大脑的抗体。研究者将这一新型抗体称为TTCM2该抗体不仅可以有效识别出有毒性的tau蛋白低聚体,还能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接受治疗的病理性小鼠,认知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并且大脑内部的tau蛋白低聚体、神经纤维缠结减少。目前,研究团队正计划进一步推动人类临床试验,验证新疗法的作用。(公众号“学术经纬”)

  撰写:王怡博、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6 21:26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