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9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8日【第2024-99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5 06: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理解各方在“既定政策下,或既定全球战略”下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本轮“缓和潮”

  【据媒体报道】

  7月4日,金砖国家民间社会组织论坛于2024年7月3日到7月4日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说:“决定是通过协商一致做出的。暂停可以延到多长时间,这是所有与会者都要面对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作为主席国的俄罗斯……金砖国家不会向任何人关闭大门。”此前,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表示,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决定“暂停接纳新成员”。

  7月6日,前不久北约飞机在波罗的海地区的训练中进行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演练。与此同时,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航空兵演练了击退空袭和在空袭中撤走飞机。未来几天,北约防空部队还将在与加里宁格勒州接壤的边境地区举行演习。

  7月7日,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军队将于7月上中旬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附近地域举行“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此次联训以执行反恐怖行动任务为背景,双方将采取混编同训模式,共同完成营救人质、联合反恐怖行动等课目演练

  7月8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正在前往中国的途中,他将于周一早晨抵达中国。

  【讨论纪要】

  ●中国对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背后的美国发出严厉警告,在南海问题上,如果美军敢开“第一枪”,中方决不允许其开“第二枪”

  在展开今天讨论前,就上一期内容做一些补充。

  我们说的“美国在西太方向承受来自中国的压力”更多指的是军事压力。或者说,美国无法承受来自中国的巨大军事压力,以及由这种军事压力衍生出的政治压力。其本质是,中国对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背后的美国发出严厉警告,在南海问题上,如果美军敢开“第一枪”,中方决不允许其开“第二枪”。主要体现在两起事件上:

  其一,中国动用雷霆手段,针对6月17日,菲律宾侵闯仁爱礁,企图向非法坐滩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运输物资,其间菲律宾船只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船只事件,中国海警依法对菲律宾船艇采取了警告拦阻、登临检查、强制驱离等管制措施后,所谓“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已经彻底成为一张废纸;

  其二,菲律宾政府正式宣布撤出美国中程导弹系统(“口头撤离”);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美国纠集21个国家在南海周边方向大搞联合军演在与解放军在争夺“制电磁权”的过程中“吃瘪”一事双方都鲜有官方报道,但通过南部战区官微发文:“碧海深处硝烟浓,晚安”来观察,恐怕不能简单地因此将其归结于“没有证据而不能讨论”。在我们看来,这种大国之间的博弈,在看不到硝烟的战场中,鲜有官媒体公开报道很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交手”不激烈。否则,一旦公开见诸报端,距离双方“彻底摊牌”也就不远了。当然,在这次将中程导弹弄到菲律宾美国也并非一无所得,毕竟这也属于一种战场建设,何况这种武器系统本身就具有快速部署的特点。在我们的观察中,这件事恐怕还没有完。

  ●各方在“既定政策,或既定全球战略”下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本轮“缓和潮”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阶段,美国在中东、乌克兰和西太战略方向表现出的退却,是暂时性退却,所以,紧张氛围有所缓解也是暂时性的缓和。这更像是“行棋步调紊乱”后,为重寻“行棋步调”而不得不退下来、喘口气、定定神。

  以美、俄为例,美国在乌克兰方向暂缓局势是为了减轻中东方向的战略压力,进而为下一步变本加厉地解决俄罗斯问题争取时间、空间。美国在乌克兰方向的缓和是暂时的,中东方向的局势缓和也是暂时的。但对俄罗斯来说,其希望看到的是乌克兰方向的永久缓和,而在中东方向,相比于永久缓和俄罗斯更倾向于接受暂时缓和,或者说,俄罗斯可以接受“中东全面破局”。所以,本质上,俄美两列“火车”仍在“迎面相撞”, 只是策略性地“踩了一脚刹车”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轮“缓和潮”中,无论在乌克兰方向,还是在中东方向,无论是美国、欧盟、俄罗斯,还是中东一些国家、武装组织或政治派别,比如,伊朗,哈马斯等,都是在“既定政策下,或既定全球战略所不能承受之局势彻底失控”层面下的,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其中的:

  第一,俄罗斯既定全球战略,包括了所谓的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对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完整解释是,一方面,借西方之力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借中国之力抗击西方。这些内容占据了俄罗斯既定全球战略的相当部分,可以说,这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两个主要“落脚点”、缺一不可。俄罗斯既定全球站,也包括所谓恢复成为“世界一级”。也就是说,俄罗斯致力于尽可能恢复苏联时期的疆域,尤其是借此恢复苏联时期的政治影响力。所以,俄罗斯不能承受乌克兰局势彻底失控,一旦局势失控,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立刻会因“借西方之力遏制中国”再也没有机会施行而彻底失效,进而导致俄罗斯既定全球战略的彻底破产;

  第二,美国(美国国家利益)既不能承受中东局势的全面失控,也不能承受乌克兰局势的全面失控。所以,美国目前的战略处境比俄罗斯更加被动。尤其在中东,美国战略处境之被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俄罗斯在既定全球战略下仍可以在中东“搞事情”,甚至“打黑枪”的原因所在,俄罗斯在中东方向是相对主动的。所以,美国目前之所以被迫在乌克兰方向对俄罗斯,对欧盟有所让步,除了于西太方向受到中国巨大压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已经无法掩饰这种战略窘境的背景下,美国是希望借乌克兰局势的暂缓,换取俄罗斯在中东方向尤其不要基于“实质性报复”层面“搞事情”,甚至“打黑枪”。由此,大家不难看出,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为什么是俄罗斯既定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至今还在那里“闪闪发光”;

  第三,伊朗也有所谓“既定政策”,首先是确保伊朗不被拖入战火之中,所以,伊朗决策层是愿意缓和中东局势的。其中,“对手”交易者是美国,协助其交易者是俄罗斯。值得注意的是,伊朗总统不是核心决策层成员,伊朗真正的决策者是哈梅内伊。所以,伊朗新总统上台还是引发了伊朗社会内部的一定反弹。所以,哈梅内伊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在对新总统发出的贺电中补一句:建议你走莱希的路。国际社会对伊朗自然是多少有些看法的,墙头草,伊朗还是原来的伊朗。也就是说,在伊朗前总统莱希直升机遇难这枚“靴子软著陆”的问题上,伊朗也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

  第四,欧盟在既定的全球战略下,欧盟既不希望乌克兰局势失控,因为欧盟很可能因此被彻底拖入战火,甚至核战争或核灾难中。在中东方向,欧盟的想法更接近俄罗斯。在欧盟眼中,中东局势是否失控更多是美国的事情。万不得已,欧盟可以勉强接受“中东全面破局”,但最好也别走到那一步,毕竟美帝霸权旁落也将终结西方对世界的主导,唇亡齿寒的道理欧盟是懂的。所以,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所让步,欧盟是欢迎的,作为交换,欧盟暂时不会在中东问题上过于为难美国,比如,“打黑枪”;

  第五,至于国际社会,缓和,很好的,符合争取“河渡人”之最优战略选项,只要你们谈好!乌克兰和平、中东和平,国际社会都持欢迎态度。

  ●在波兰的默许下,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中国军队一跃来到了俄罗斯与北约对抗的最前线。不难看出,最大的赢家是中国,最大的输家是美国(不算欧洲)

  我们注意到,根据年度计划和中白双方共识,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军队将于7月上中旬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市附近地域举行“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的新闻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联训以执行反恐怖行动任务为背景。

  对于这次非常引人注目的联合训练,东方时事解读首先想要强调的是:

  第一,这次演习被严格限制在上合框架内。这是此次联训以执行反恐怖行动任务为背景的主要原因。因为上合首先是经济组织,其次是反恐组织,不涉及军事组织或军事同盟。且在我们看来,这是白俄罗斯正式加入上合之前就事先商量好的,在白俄罗斯正式加入上台后,举行本次联合训练,无可厚非;

  第二,在本次联训“不针对第三方”的问题上,要在当前敏感的乌克兰局势与敏感的时间背景下来观察。其中,7月7日至19日,不仅与西方主导的“波罗的海互联-2024”军事演习时间高度重合,白俄罗斯还刚刚遭到北约赤裸裸的军事威胁(乌克兰军队在白乌边境集结大量重炮,同时密集布置防御雷场),甚至局势紧张到了随时准备动用核武器反击的地步,而这也是白俄罗斯如此之快加入上合的直接原因所在;

  第三,这次北约针对白俄罗斯进行军事威胁,矛头直指俄罗斯。所以,承受重压的白俄罗斯一定会把这份压力传递给俄罗斯。其中自然也内嵌了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某种考验,也就是,俄白双方能否以某种“不可逆的方式”敲定,关键时刻,比如,白俄罗斯真的遭遇外来军事入侵,可以确保核武器一定能够有效使用(核武器的控制权到底在谁手上)。也对俄罗斯来说当然是巨大考验,一旦处理不好,要么引爆核战争,要么使得俄白联盟出现某种不可逆转的极大不信任感,无论哪一种都将是灾难性的。于是,重压之下的俄罗斯只能谋求通过依托上合组织,也就是拉着中国共同抗住这份压力。所以,俄罗斯在高调宣布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莫斯科的同时,迅速推动白俄罗斯成为上合正式成员;

  第四,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轮西方对俄罗斯的威、逼、利、诱,在操作上是“不及格”的,最直接的原因就在于导致白俄罗斯迅速成为上合正式成员。俄罗斯得到了中国的必要策应,俄罗斯也对中国在某些问题上有所让步,就总体而言,中俄关系基本上是融洽的;

  第五,在“俄罗斯对中国在某些问题上有所让步”的问题上,也与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莫斯科有关,主要体现在此前俄、印力推的金砖组织停止“纳新”的问题上,恰好,俄罗斯即将担当最新一任金砖组织轮值主席国,可以主动设置话题,再加上印度和俄罗斯的确都有成为“越南第二”“越南第三”的小心思,于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当然,对此,国际社会是有所不满的,在这个问题上,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也承受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第六,综合“第四、第五”一并观察,对俄罗斯来说,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似乎在这一刻,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之“借助中国之力抗住西方的压力”要比“借西方之力遏制中国”显得更急迫。这一点放在印度身上去观察,就体现在印度一方面总理莫迪不去参加2024年阿斯塔纳上合峰会、但派遣外长苏杰生率团参加(俄罗斯需要的);另一方面莫迪本人随后前往莫斯科进行访问(美国需要的)。这样一来,印度既向美国有所交代,也没有因阻碍白俄罗斯加入上合而开罪俄罗斯;

  第七,在“第六”的基础上,联合训练的地点所在地布列斯特,距离白波边界仅有几十公里。而在此前,波兰总统刚刚从中国访问回去,不排除波兰总统访华过程中,中波就本次演习“有所交流”的可能性,至少到目前为止,波兰在乌克兰问题上比之前表现得较为谨慎。这也体现出,西方总体上的战略被动,透过中国因素,在各方眼中变得比之以往更加清晰。在我们看来,波兰总统访华,除了为西方“当说客”外,更多考虑的是波兰自身利益。波兰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的重要通道和结点之一,波兰在争取诸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生产环节落地波兰的问题上很感兴趣。由于目前乌克兰战场越来越不利于西方,波兰拿到波兰到乌克兰的这条大通道,一旦俄乌战争停止,乌克兰迎来和平,波兰就是大赢家。但反过来,如果俄乌战争全面升级,尤其爆发核战争或出现核灾难,波兰则必被“殃及池鱼”。于是,在波兰的默许下,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中国军队一跃来到了俄罗斯与北约对抗的最前线。不难看出,最大的赢家是中国,最大的输家是美国(不算欧洲)。某种意义上说,莫迪前的本次莫斯科之行的主要目的及效果均已大打折扣。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次中白联合军演,大家不妨关注解放军在演习完怎么回来的,比如,是人和装备都回来了,还是只是人回来了,装备留下了。在我们看来,这些装备留给白俄罗斯是可能的。

  ●欧尔班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请求中国主持调停乌克兰局势

  上合组织的核心就是中俄两国,中国支持白俄罗斯,等同于将上合带到了白俄罗斯为俄罗斯抗住西方的压力,这也是一种“铠甲效应”。所以,结合上一节讨论,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北约(欧洲)主导进一步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也就是直接冲着俄罗斯去施压,更多表面文章,是口头上的,而真实想法则体现在刚刚结束访乌、访俄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马不停蹄地飞往北京上。

  在我们看来,欧尔班中国之行的主要目的在于请求中国主持调停乌克兰局势。美国不能接受乌克兰局势出现持久和平,当前的让步只是缓兵之计。所以,这种临时的局面缓解不是欧盟想要的。既然美国要想欧盟在中东问题上进一步配合美国,欧盟就有理由“劝告”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要听欧盟两句。尽管欧尔班的乌克兰之行、俄罗斯之行过程中,欧洲内部传出各种杂音,甚至是谴责,但毕竟欧尔班还是去了乌克兰且与主要听美国人的泽连斯基见了面,所以,本质上,美国对此事默许的,或者说不得不接受而对欧盟有所让步。

  中国此前是提出过乌克兰和平方案的,也是各方普遍认可的,再加上中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还有谁比中国主持乌克兰和平进程更合适呢?对于美国国家利益而言,借中国约束俄罗斯,一方面防止乌克兰局势彻底失控,另一方面在中东方向喘口气,也是其乐见的。当然,鉴于“带队伍”,尤其是拉拢欧盟的需要,尽管美国目前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所让步,但对俄罗斯该有的压力还是要给到,这恐怕是“波罗的海互联-2024”等一系列军事演习存在的原因所在。

  ●俄、印力推金砖组织停止“纳新”一事来看,两国的这一做法不甚明智,因为其首先对两国自己构成了某种约束和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最高领导人成功访问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背景下,对俄罗斯来说,对于若即若离的哈萨克斯坦有那么一点拿捏不住的感觉。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在处理俄哈关系过程中或会寻求中国的帮助。当然,由于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最大的国家,且中亚局势受中、美、俄三方影响较为复杂,中亚五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较为微妙,所以,中哈关系进一步靠近,也容易招来西方不怀好意的目光。

  此外,对“预计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制定两国之间快速汇款机制以及本币银行卡的使用”这一新闻报道简单说两句。

  从上次俄罗斯与印度就石油交易拒收卢比的情况来观察,印度和俄罗斯玩本币结算也好,快速汇款机制也罢,都绕不开中国。或者说,脱离中、俄、印三边关系,都是玩不起来的。

  中、俄、印三国加起来人口超过30亿,以2022年全球GDP来排名来计算,印度经济和俄罗斯经济综合加起来接近6万亿美元,倘若三方结成一体,世界格局必然为之一变。所以,本币结算也好,快速汇款机制也罢,能玩起来的最“低配置”就是中、俄、印三边关系。升级版可以是依托上合为平台。如果说前两者实现的可能性较低,那剩下的就只能放在金砖组织这一平台上运作了。从俄、印力推金砖组织停止“纳新”一事来看,两国的这一做法不甚明智,因为其首先对两国自己构成了某种约束和限制。何况,中国未必也愿意和俄、印这样玩,这不是中国最想要的,这是一种“脱离群众”的思维,是不利于金砖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中国更乐于促进上合组织的完善和金砖组织的扩容。国际社会帮助俄罗斯抗住西方的压力对俄罗斯来说是非常及时的。这让俄罗斯手中增加了许多筹码,无形中拉高了美国与俄罗斯讨价还价的成本。这对缓和中俄关系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所以,无论是基于传统安全层面,还是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对于中国的建议,比如,金砖组织扩容,俄罗斯也就不好继续坚持原来与印度“暂时纳新”的意见了。所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所谓“金砖组织不会向任何人关闭大门”的说法出现我们也就并不感到奇怪了。

  【相关话题】

  第7085期-在中国周边,美帝丧失“军事优势”,制空权、制电磁权被PLA全面压制,不得不暂时后退(2024-7-7)

  第7087期-如何理解各方在“既定政策下,或既定全球战略”下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本轮“缓和潮”(2024-7-8)

  第7089期-北约演练封锁俄飞地加里宁格勒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开启“基辅-莫斯科-北京”执行,哪个是实,哪个是虚?(2024-7-8)

  时隔十年央行重启正回购

  【据媒体报道】

  7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其中,操作的时间为工作日的16:00-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锚定的利率为7天逆回购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减点20bp(正)和加点50bp(逆)。央行最后一次正回购是2014年11月底。

  【讨论纪要】

  这不是行政手段,是市场手段。中国的逆回购是“放松”,正回购是“收紧”,也就是把自己的债券出售给商业银行。这与前几天央行放风,借入国债以及后续“真的要卖”的意图非常相似(不放出新货币,反而要打压国债价格,提升收益率,提升市场利率预期)。央行这样做还有一个意图就是“收回闲钱”投放到有用的地方去。今天正回购(以及上次的买断性回购)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就是商业银行的钱最多。好,债券拿去,钱国家拿回来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注意,这不是收紧银根,也不是加息,只是市场操作,收回闲钱。央行手上工具很多,市场防不胜防,不断宣扬决心、能力和立场,这就是立威。如郭树清说的,现在还在赌房价……一定会吃亏。结果房价下跌后,都老实了,说一百句不如做一次。对于不听号令的,要给予教训,让其知道“锅是铁打的”,目的就是“劝”市场不要不顾一切地去购买国债了,预防体系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把金融体系内空转的闲钱组织起来,让其服务于实体产业。是否加息,降息,美国金融当局自己都不清楚,所以不用提前揣摩。

  【相关话题】

  第6968期-串讲:央行主管媒体:“央行应会在必要时卖出国债”、三部门发文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及发动机制造相关装备等实施出口管制 (2024-5-31)

  第7070期-串讲:市场猜测央行本周或在公开市场卖出国债、为什么说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本质上与美国选情无关?(2024-7-2)

  第7083期-串讲:央行“借券”操作方式明确,国债再次下跌;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加重降息预期,多国股市创新高狂欢 (2024-7-5)

  从法国出现“悬浮议会”谈西方资本的眼下困境

  【据媒体报道】

  7月8日,法国二轮选举意外爆冷,没有政党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出现了“悬浮议会”的局面,法国财政担忧上升,债市继续面临挑战。

  【讨论纪要】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新左翼”也就得利了,之前极右和中左对决,这就形成了“三分鼎立”的局面,这是西方资本利益内部,深度分为“左、中、右”三方的表面化。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欧洲,对极右翼还是比较警惕的。

  法国爆发骚乱,主要原因就在于看不到希望了。“悬浮议会”这个结果必须接受,意味着一个脆弱政府,特点就是议而不决(“茶话会”式的政府)。这对于三方而言,愿望都会搁浅,所以他们失望了,甚至绝望了。也许法国社会至少要“空转”一年。法国是这样,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是否会这样?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是不利的,对国际社会反而是个机会。有利于“河渡人”。

  对西方资本利益来说,这种“茶话会”式的政府对资本就是制约(这些党派都是所谓“民选”的,至少表面上是这个玩法)。如此,西方资本利益恐怕很难高效运行。美国平台更是如此。既然支配世界无望,只要能赚钱也行。这是中东全面破局的苗头。这些人也是“群众路线”要团结的。西方资本赢了,输了,都会肢解美国。走中国这条路,美国作为国家理论上也许还能存在,但美国资本不会允许,美国资本是美国维持统一的最大敌人。资本眼中,要消灭一切国家制约因子。

  【相关话题】

  第6999期-串讲:欧洲议会“右转”引发欧洲股债双杀、欧美政客为何纷纷借助TikTok等社交平台拉票、广州市基层政府按成本价收购商品房(2024-6-11)

  第7011期-串讲:为什么说欧洲政坛整体右转令欧盟及北约前景暗淡、中国业界呼吁相关部门反制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2024-6-14)

  第7082期-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前,不排除欧洲利益借“极右翼上台”在“争取乌克兰问题主导权”的问题上“做些什么”(2024-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6:35 , Processed in 0.1407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