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9日【第2024-99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5 06: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伊朗护卫舰倾覆事件到乌特工策划劫持俄“图22-M3”战略轰炸机事件、伊朗与俄罗斯均要警惕1987年“红场事件”的诡影

  【据媒体报道】

  7月7日,伊朗海军“萨汉德”护卫舰在伊南部港口城市阿巴斯港海岸倾覆,造成数人受轻伤,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报道称,“萨汉德”舰在阿巴斯港一个码头进行维修时,因漏水而失去平衡。

  7月8日,“和平使命3.0,北京”,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平台发文,并配上了所乘飞机降落于北京的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也到场迎接。而在另一社交平台上,他同样发文写道:“继基辅和莫斯科之后,我们抵达北京,和平使命的第三站。”

  7月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该局挫败了一起乌军特工企图将俄空天军一架图-22M3轰炸机劫往国外的行动。

  7月10日,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以军当地时间9日晚间对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一所学校发动空袭,造成29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妇女和儿童。

  【讨论纪要】

  ●欧尔班这次罕见外交之旅成行,是欧美之间博弈产生的阶段性结果

  7月8日,“和平使命3.0,北京”,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社交平台发文,并配上了所乘飞机降落于北京的照片,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也到场迎接。而在另一社交平台上,他同样发文写道:“继基辅和莫斯科之后,我们抵达北京,和平使命的第三站。”

  这一新闻报道验证了此前我们的相关评估——匈牙总理欧尔班罕见展开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外交之旅的主要目的,在于请中国出山主持继续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而从匈牙利方面以“行程发生变化,而非政治因素”为由,取消原定于7月8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会晤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匈牙利非常重视总理欧尔班的这次访华之行。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对于欧尔班这次罕见外交之旅成行,尤其是到访乌克兰并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美国拜登政府是默认的,否则,欧尔班见不到泽连斯基,甚至拿不到前往基辅的“火车票”。也就是说,这是欧美之间博弈产生的阶段性结果,也是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欧盟(当然,也是对俄罗斯)有所让步的具体表现。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资格调解乌克兰问题的国家

  欧尔班这次外交之旅的前两站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可以说,这两个国家是俄乌战争或者乌克兰和平进程的最直接当事国。美国是俄乌战争延宕至今的主要幕后推手,应属“间接当事国”。而中国针对俄乌战争持公正、中立立场,即便按“美国的标准”也未间接参与其中,属于绝对的“第三方”。至于欧盟,一方面其也深度间接参与到俄乌战争之中,另一方面因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理奥朗德在明斯克问题上的公然背信弃义,公开宣布明斯克协议就是为了欺骗俄罗斯,为乌克兰争取时间政治伎俩,其目的在于严重动摇和冲击普京政权的政治威望和政权稳定性,然而这种公开承认“我就是渣女,我就是渣男”的无耻行径没有将俄罗斯普京政权扳倒,反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给欧盟贴上了“政治信用不佳”不良的标签,这些都使其也不具备担当主持继续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的调停人。

  如果我们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行程简化一下,也就是中、俄、美来看,欧盟作为整体已被排除在欧尔班通过“和平使命”重启乌克兰和平进程之外。这样一来,身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有资格调节乌克兰问题的国家。当然,由于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且美国对欧盟也有自己独特的影响力,所以,“出局”对于欧盟而言,也并非绝对的坏事。欧盟深知,如果调停成功,虽功在中国,但绝对利在欧盟。所以,对于欧盟的政要,如米歇尔、博雷利等,恐怕也乐见其成。俄罗斯自然也是乐见中国调解成功。

  至于美国,心态稍微复杂一点,也就是说,这种愿意配合各方缓和乌克兰局势的做法只是权宜之计,是暂时的,除非俄乌战争以俄罗斯的彻底失败告终,否则,美国,尤其是美国国家利益无法接受。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中东永远缓和,并以此为战略腾挪的支点,相对顺利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但对此,国际社会又怎能坐视不管(俄罗斯最后是否被西方实质性消化不是国际社会最关心)?所以,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尽管乌克兰和平进程被重启,但想要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恐怕可能性不大。

  牌局是打明了的,各自都知道对方的意图,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接下来,各方一定会遵循这一点施展手段、讨价还价。其中,唯一的变数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势力和支持他们的美国内部的“一部分人”。

  ●看着内塔尼亚胡政府再度于中东地区横踢烂卷的美国拜登政府,怕是心情很糟糕,以至于在乌克兰问题上和俄罗斯谈下去的心思恐怕都没有了

  我们注意到有关以色列军队以藏匿哈马斯武装人员为由对加沙地带一所联合国学校进行野蛮轰炸并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大量无辜巴勒斯坦民众伤亡的新闻报道。对此,我们表示强烈谴责。

  值得注意的是,从相关媒体报道来看,以色列军队野蛮空炸的时间与欧尔班访问行程似乎关系紧密。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也许在欧尔班刚刚动身去基辅的时候,内塔尼亚胡政府还没看懂,直到欧尔班到了莫斯科,内塔尼亚胡政府终于明白了,乌克兰和平进程要被重启了,而这居然是美国拜登政府默认的。

  随着欧尔班到访莫斯科,中东烽火再燃了,而这次的始作俑者却不是俄罗斯,在方方面面眼中,这次更多的责任在拜登政府“没管住人”,至于拜登政府管得了还是管不了,各方并不在意。对国际社会而言,自然对美国要乌克兰暂时缓和的目的是想要换取在中东问题上喘口气的图谋“门清儿”,所以,一定会将两件事做“切割”。也就是说,只谈重启乌克兰和平进程问题。

  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在当前阶段,劝和促谈,重启和平进程是中、美、欧、俄四方的“公约数”。但问题在于,美国暂缓乌克兰局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看着内塔尼亚胡政府再度于中东地区横踢烂卷的美国拜登政府,怕是心情很糟糕,以至于在乌克兰问题上和俄罗斯谈下去的心思恐怕都没有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千万要多加小心,小心对方采取突然偷袭的方式对你致命一击。

  ●俄罗斯和伊朗两国均要高度警惕“红场事件”的诡影重现

  我们注意到7月7日,伊朗海军“萨汉德”护卫舰在伊南部港口城市阿巴斯港海岸倾覆的新闻报道。

  这一新闻报道让我们感觉到,在伊朗处理前总统莱希直升机遇难后续调查如何定性的这枚“靴子”落地的问题上,尽管伊朗也想借这波“缓和潮”让这枚“靴子”软着陆,但从中东地区再生变数(以色列军队悍然轰炸学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一事)的情况来看,在伊朗处理的过程中,是否西方会推波助澜,恐怕还有变数。

  在讨论所谓“变数”之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7月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该局挫败了一起乌军特工企图将俄空天军一架图-22M3轰炸机劫往国外的行动。

  在这里着重提醒俄罗斯和伊朗双方的决策层,务必要吸取“珍珠港事件”的经验教训。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发动偷袭珍珠港前,还在极度虚伪地掩饰和平。所以,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从伊朗护卫舰倾覆事件到乌特工策划劫持俄“图22-M3”战略轰炸机事件中,两国均要警惕“红场事件”的诡影重现。

  1987年的“红场事件”引发苏联军方高层大清洗,甚至“定向清洗”。大量和戈尔巴乔夫所谓“新思维”不赞同的军方高层被排挤、打击,这也是前苏联突然瓦解的主要促因之一。而俄罗斯的内部麻烦,尤其是牵扯俄罗斯高层的麻烦,诸如,瓦格纳集团武装叛乱事件、普里戈任死亡事件、俄军方高层“大换血”等等,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在我们看来,策反轰炸机叛逃本身并不重要,而利用包括AI手段在内的各种手段,不遗余力地营造萧墙之祸发生的土壤和氛围才最重要。

  ●美国十分重视这次的北约峰会,恐怕主要目的就在于“团结人心,振奋士气”,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效破除“铠甲效应”

  7月8日,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事件。

  对于这起事件,在我们看来,表面上是在对印度施加压力,但实际上却是西方给俄罗斯下的“鱼饵”。

  上文我们提到,由于中东再生变数,美国拜登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也许和俄罗斯谈下去的心思恐怕都没有了。这不,乌克兰问题暂缓的问题“八字还没一撇”,美国就吃相十分难看的在南亚方向搞事情,目的就是要让即将访问莫斯科的印度总理莫迪找普京去“哭诉”。

  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都知道,克什米尔问题向来复杂敏感。是西方邪恶势力原本计划中,连带“三独问题”共同塞入、借此打造大国制衡中国之多边平台就是以克什米尔问题为“切入点”的,这也是西方力推多年的“南亚破局”进程的切入点之一。由于此前西方自相矛盾的做法,最终逼得俄罗斯不得不借上合组织,也就是拉住中国抗住西方的压力,并导致俄罗斯在金砖暂停“纳新”的问题上不得不暂时作罢(西方通过印度这枚“棋子”勾起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试图让印度做说客离间中俄关系)。在看到印度在金砖暂停“纳新”的话题上尴尬得无话可说的西方,便这样又给印度找了一个新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南亚方向再现异变的同时,在7月8日,出现了俄罗斯空炸一家位于基辅的主要儿童医院并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新闻报道。

  这一事件出现的背景恰恰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到访华盛顿,以及中东再生变数。而在此前一天的7号,在华盛顿正在高调召开北约峰会。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美国十分重视这次的北约峰会,恐怕主要目的就在于“团结人心,振奋士气”,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效破除“铠甲效应”。而操作的关键在于,既要找到一个冠冕堂皇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的借口,但又不能直白地宣称就是中国在支持俄罗斯。于是,也就有了将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巴勒斯坦无辜平民野蛮轰炸的“脚本”拷贝到乌克兰的一幕上演。这一手与我们这几天连续讨论的美国欲暂缓乌克兰局势,换取中东方向局势暂缓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请中国出面重启乌克兰和平进程,一方面则试图施压中国减轻,甚至停止对俄罗斯的战略策应,另一方面还要“鼓舞士气”不能明言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为的就是以退为进,重拾“行棋步调”,瞄着乌克兰局势暂缓换取中东局势暂缓争取战略腾挪空间,伺机,动用一切手段,尤其是“一招致命”式的手段,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

  【相关话题】

  第7080期-经土耳其“中介”,俄罗斯似乎对美国提出的俄乌战争停火方案比较感兴趣(2024-7-5)

  第7084期-哈马斯为何要通过放弃以色列在签署协议前首先承诺永久停火展现出某种“灵活性”?(2024-7-7)

  第7088期-中白“雄鹰突击-2024”陆军联合训练为何如此引人注目?(2024-7-8)

  当前阶段,日本当局欲将政府控制的美元资产中一部分转回日元资产能否实现?

  【据媒体报道】

  7月9日,市场人士表示,日本当局可能正准备将政府控制的美元资产中的一部分转回日元资产。鉴于涉及的金额巨大,这一决定可能会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其中,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的配置转变,就可能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渠道。

  【讨论纪要】

  我们认为,这时候不会。日本养老基金抛售美元资源,必须征得美国同意。日本借机(美国在稳住西太的问题上,有求于日本)会放风可以,但操作不行!之前三菱和日本政府的丑闻出现就是警告!所以,目前美国同意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美元指数,相对安全,还有回调的空间,比如到101点到102点中间。

  【相关话题】

  第6743期-从日本政府养老基金将投资比特币、鼓励散户炒股来观察,美国“薅日本羊毛”已经开始(2024-3-22)

  第7030期-串讲:日本第五大银行因豪赌美债巨亏暴雷、日本央行行长称买国债与加息是两个独立问题(2024-6-20)

  第7071期-如何看待日元兑美元汇率触及38年来新低?(2024-7-2)

  印尼称“200%进口关税”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据媒体报道】

  7月9日,印尼贸易部长哈桑表示,印尼将对从鞋类到陶瓷等进口产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关税,重启保护国内产业的计划。但这被外界解读为印尼计划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00%的进口关税。

  【讨论纪要】

  美国从2019年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主要意图之一在于,欲将相关产业,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中国强行挤出去,分散到中国周边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比如,东南亚、南亚、南美地区等。“接受”这些产业的国家,绝大多数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南方国家,比如,越南、印度、印尼、巴西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图谋本身是西方推行最终目标针对中国的“金融防火墙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在西方原本的计划中,将企业、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从中国挤出去,挤到广大南方国家去,将其打造成廉价商品生产基地,反手用不计代价降低的商品成本扼杀中国经济。然而,新冠疫情暴发后,实践证明,世界范围内,拥有最稳定生产环境、最成熟市场规模的只有中国。于是,吃了大亏的很多产业,包括供应链、生产链等开始重归中国。

  当然,这种“回归”并不是所有,仍有企业、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留在了当地。逐渐地,这些回归中国的企业、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相结合、完善,与仍留在东南亚国家、南亚国家的企业、生产链、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竞争关系,且后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恐怕是本次印尼对从鞋类到陶瓷等进口产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关税,重启保护国内产业的计划的主要原因所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南方国家本就经济落后,再加上疫情的严重冲击,各种不适合稳定生产的因素逐一显现,比如:生产线落后、产业链不全、汇率剧烈波动、政策不连贯、物流成本过高、社会动荡、能源价格过高、能源供应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也许印尼这种保护国内产业的做法主观上没有针对中国,但客观上还是在针对中国。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所谓“遗憾”就在于,尽管中国主观上也不想针对印尼这样的南方国家,甚至目前双边关系较为融洽,但事关我方核心利益,对于这种即便是客观原因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不会坐视不管,且这一斗争过程将伴随“落水捞人”的过程。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局面继续下去,目前仍在维系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将加速解体,甚至最终会形成“大家都各玩各的”的局面。尽管目前乌克兰局势、中东局势仍没有发生剧烈变化,但全球经济还是缓慢地从“满地鸡毛”的“浅水区”滑向“深水区”。这也是二战后,西方主导建立的世界秩序走向崩溃,由新兴南方国家主导建立的新世界秩序孕育新生的过程。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积极充分地准备随时可能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

  【相关话题】

  第1661期-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的等效经济内循环(2):产业链总动员(2020-3-30)

  第1921期-欧越也好,英日也罢,他们搞的双边贸易都将自觉不自觉成为配套中国全球经济产业链布局一部分(2020-6-11)

  第4636期-从短短3年时间中国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来看,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中国相关产业链短板正以空前速度得到加强(2022-6-28)

  消费税改革征收环节后移对打破地域限制有何影响?

  【据媒体报道】

  7月9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

  【讨论纪要】

  消费税改革的要点在于,现在的消费税,由生产方在生产地代缴,中央独享。以后,这个消费税变成中央和地方分享。当然,分享是分享,但不在生产地方代缴,而是在消费、批发、零售端征缴,以改善当地的地方财政情况。这里我们以广州和辽宁举例说明,如此一来,广州也别不高兴,辽宁的特产出口到广州,这部分的消费税还是可以补贴广州地方政府的。所以,中央此举,主要意图在于促进打破地域限制、增加商品流通。这非常有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并促进国内消费,其本质是利益共享。

  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的力量虽然可以借用,但关键时刻还要动用行政力量。很多长久利益项目,不要指望私人资本引导,国家要力推。国家打好框架,打好基础,私人资本自然也会跟上,这就是国家意志。国家意志需要大量资源,而目前人类历史上最有效地调动资源的方式只有两个,一个是行政手段调动,一个是资本手段调动,非常幸运的是,中国两者都有,这恐怕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人类的未来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之感叹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将当前世界格局此番剧烈演进称为“千年变局”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关话题】

  第4405期-如何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相关“意见”的重大战略意义(2022-4-11)

  第4441期-从“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再谈“统一大市场”(2022-4-24)

  第6452期-串讲:美联储又有三高官给市场激进降息预期灭火、国常会再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2023-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6:35 , Processed in 0.1407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