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11日【第2024-99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5 06: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防!小谈北约发表声明首次“直接警告”中国“援俄”

  【据媒体报道】

  7月10日,据中国国防部之前有关“雄鹰突击-2018”的宣传资料,中方参训部队来自第八十集团军某特战旅。

  7月10日,北约在华盛顿举行峰会期间发表联合声明,妄称中国是所谓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推动者”。北约峰会此前声明对华措辞相对温和,但此次声明首次对中国发出“直接警告”,隐含让中国“付出代价”的威胁,堪称北约的一个重大转变。

  7月10日,俄安全局成功挫败了一起针对俄罗斯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简称“库兹涅佐夫”号)实施的恐怖袭击企图。

  7月11日,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撰写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梳理了南海有关争议问题的本质,并对南海仲裁案裁决的管辖权问题,仲裁裁决在历史性权利、大陆国家远海群岛、岛屿地位等问题上的法律解释和适用与事实认定问题,以及仲裁庭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批驳,进一步向国际社会揭示仲裁裁决的谬误和其对国际法治的危害。

  【讨论纪要】

  ●国际社会反将面向朝鲜半岛方向的精兵猛将以快速反应的形式直接“怼脸”北约家门口,对北约的刺激之大可以想象

  我们注意到7月10日,北约在华盛顿举行峰会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声明妄称中国是所谓俄乌冲突的“决定性推动者”。对此,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如果北约想要证明其言论是正确的,不妨将切实的证据拿出来,公之于众。此外,对于外媒提到的“北约峰会此前声明对华措辞相对温和,但此次声明首次对中国发出‘直接警告’,隐含让中国‘付出代价’的威胁,堪称北约一个重大转变”这些细节,我们只有五个字的评价:北约破防了!在任何人都不难想象的北约气急败坏、脸红脖子粗指责中国、但又“不敢高声语,恐惊梦中人”的背后是北约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压,或者说,感受到了来自“铠甲效应”的威压。所谓“梦中人”指的就是那些西方阵营中对战胜俄罗斯、至少和俄罗斯打个平手尚未彻底绝望的一众宵小们。

  对于“雄鹰突击-2018”联训中方参训部队来自第八十集团军某特战旅这一细节想要说两句的是,综合各方公开资料来看,第八十集团军下辖合成47旅、合成69旅、合成118旅、合成138旅、合成199旅、合成203旅。2017年军改后,原18个陆军集团军进行合成重组,调整为13个集团军。新成立的第八十集团军军部由原26集团军军部组成。26集团军,尤其是老26军,参加过解放战争,尤其是抗美援朝。有意思的是,目前第八十集团司令部驻防山东潍坊,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二战期间,苏联在西线与纳粹德国激战的时候,非常忌惮远东方向受到日本帝国的偷袭。如果我们将这一思路逆向思维,在国际社会的有力战略策应下,北约今天不仅无法在远东方向对俄罗斯构成战略威胁,反而国际社会可以将面向朝鲜半岛方向的精兵猛将以快速反应的形式直接“怼脸”北约家门口(布列斯特距离白波兰边境仅9公里,距离波兰首都华沙200公里),对北约的刺激之大可以想象。

  ●这无疑又是“铠甲效应”,痛苦的现实就是,中国的实力太过强悍,任何西方眼中的敌人,只要套上中国这副“铠甲”,应付起来都倍感吃力

  7月12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中国和白俄罗斯的陆军联合训练是北京企图接近北约边界。这是典型的贼喊捉贼,双重标准。试问,此前日本拉着北约国家,德国和西班牙,在南千岛群岛方向搞联合军演,难道不是在试探接近中国周边地区吗?而在此前,在西方不遗余力推动“南亚破局”进程(目前该进程仍处于“暂时冻结”状态)中,始终谋求北约和西太在印太地区的“缝合”。而现在印度自甘堕落,甘当西方反华势力的马前卒,身为上合成员不参加上合峰会,反而参加北约峰会,这难道不对中国这个上合组织的创始国构成威胁?北约和西太本质就是玩美国一家,所谓“缝合”不过是美国为了遮掩自身战略资源捉襟见肘的窘境,拿北约的“虎皮”做“大旗”的把戏而已。总而言之,是北约挑衅在前,那就休怪中国报复在后!

  有关制电磁权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个细节,中国的雷达技术非常先进,领先美国至少2代。此外,西方国家的军工产品,比如,“F-35”,严重依赖中国出口的稀土制品、稀散金属。在中国收紧包括欧洲在内的稀土制品、稀散金属出口渠道后,“F-35”的升级(主要是雷达系统)进程受到严重影响。当然,为了继续维持生产线,不排除美国人将这些性能落后的“F-35”转卖印度的可能性。

  我们注意到7月11日,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中国南海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法学会联合撰写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再批驳》报告在北京发布的新闻报道。

  在我们看来,这份报告和此前发布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是一套“组合拳”。逻辑很简单,无论是北约还是西太,只要“掀翻”美国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都会瞬间破碎。说白了,中国现在就是在瞄着美国全球战略“两大战略支柱”之一的“西太安全框架”(另一个是“中东安全框架”)摩拳擦掌!同时将这一意图“抄送”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正在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宗教和解而不断努力的广大中东国家:站直了,别趴下!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无疑又是“铠甲效应”,痛苦的现实就是,中国的实力太过强悍,任何西方眼中的敌人,只要套上中国战略策应这副“铠甲”,应付起来都倍感吃力。

  ●中国新能源车走向中东、走向世界的进程将会大大加速,这样,中土就结成了“利益联盟”,这就是“利益绑定”

  7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沙特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私下暗示”,如果七国集团决定没收俄罗斯近3000亿美元的被冻结资产,沙特可能会抛售其持有的部分欧洲债券——对于这条新闻报道,我们想说的是,牌是明的,方方面面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自己的对手在想什么。显然,中国的强硬立场和强悍实力对中东国家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甚至西方阵营的宵小们也在打量着如何在接下来的博弈中下注,防止成为大势力之间博弈的政治牺牲品。而国际社会也可以反手利用,进一步对西方阵营分化瓦解之!这里我们用土耳其举例说明。

  7月8日,土耳其某主流媒体以直播形式报道了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土耳其投资建厂的签约仪式。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见证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部长卡西尔完成签约。报道称,比亚迪将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家年产能为15万辆汽车的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

  此前,土耳其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加入欧盟。客观说,在对华新能源车出口限制的问题上,土耳其也有着和欧洲国家类似的心思:通过贸易战,迫使新能源车产业链或关键生产环节离开中国,前往土耳其。

  土耳其地缘位置非常重要,故此土耳其一直在“大吃四方”。对欧盟来说,很反感土耳其,但有些不得不打交道,西方支持乌克兰离不开土耳其。欧盟深知,一旦让其加入欧盟,欧盟恐将彻底永无宁日。

  值得一提的是,土欧之间有自由贸易协议,这一点中国当然知道,既然如此,何不让中国的新能源车以“土耳其国产车”的面目向欧洲销售?所以,在我们看来,土耳其此前对中国新能源加关税的消息的出现,不排除中土唱“双簧”的可能性。这样一来,欧洲既挡不住中国车进入欧洲,还要承受中国的犀利报复(比如,瞄着欧洲的农产品),且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此一来,土耳其一定会尽可能维护和参与“一带一路”,且合作项目不仅仅是新能源车,比如,高铁。就以高铁为例,土耳其就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制造中心,并带动整个中东地区加速引入中国新能源车。土耳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中国促进中东地区工业化时间较长,但让土耳其作为过渡,中国新能源车走向中东、走向世界的进程将会大大加速,这样,中土就结成了“利益联盟”,这就是“利益绑定”。西方有本事就说服土耳其放弃比亚迪建厂!而看得口水横流的欧盟,自然回头对美国愤恨不已!和土耳其有同样心思的还有日本。7月9日,日本政府2024年版《通商白皮书》出台,着重强调日本有1406个品类的超一半进口额来自中国,是美国的2.5倍。2024年版《通商白皮书》通篇,日本就在重复一句话“与中国彻底‘脱钩、锻炼’,臣妾做不到”!

  ●伊朗的妥协性使得其在期待对前总统莱希遇难事件后续处理之“靴子”软着陆的问题上被西方拿捏

  与沙特顶住西方的压力相比,伊朗却心思显得活泛得多,从伊朗想要和美国谈的细节来看,国际社会此前在沙特和伊朗之间选择伊朗是正确的。所以,伊朗局势的最新变化和伊朗前总统莱希的死,外部人为因素导致的可能性有所变大。

  在伊朗决策层看来,如果想要“靴子”软着陆,首先就要排除外部人为因素导致。这样一来,就只剩下内部人为因素导致和纯技术因素导致两种可能。如果是前者,则伊朗内部立地祸起萧墙。如果是后者,需要外部势力不去推波助澜。于是,1伊朗的这个小心思被美国敏锐捕捉,成为美国手中的筹码——如果伊朗想要“靴子”软着陆,想要美、以不对其推波助澜,就不要咄咄逼人!也就是暗示伊朗要选择一位主张与西方缓和关系的总统上台。

  ●俄罗斯疆域广袤有很多重要战略目标,一定要小心对方声东击西

  俄安全局称成功挫败一起针对“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的恐袭企图——再次提醒,俄罗斯疆域广袤有很多重要的战略目标,一定要小心对方声东击西。如果下次恐怖袭击是针对核电站的呢?重大交通疏解?重要的生化设施呢?克里米亚大桥呢?西方就是要对俄罗斯本就捉襟见肘的战略资源“左右拉扯”,瞅准机会,致命一击。

  【相关话题】

  第7087期-如何理解各方在“既定政策下,或既定全球战略”下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本轮“缓和潮”(2024-7-8)

  第7091期-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资格调节乌克兰问题的国家?(2024-7-9)

  第7095期-面对韩国极度羞辱,敦促在朝韩之间“二选一”的俄罗斯,经“复杂权衡”后做出何种抉择?(2024-7-10)

  为什么说印度在孟加拉国提斯塔河水利项目上进退维谷?

  【据媒体报道】

  近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表示,该国将评估印度和中国分别提出的“提斯塔河水利项目”实施方案,并采纳对该国民众更有利的那一份。提斯塔河流贯印度部分地区和孟加拉国,围绕该河流两国至今未达成水资源共享等相关协议,河流的综合治理修复项目也历经波折。

  中国于2020年提议“在印度不参与的情况下”对提斯塔河进行大规模疏浚,并修建水库和堤坝,但孟加拉国搁置了这一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项目。

  【讨论纪要】

  缅甸与孟加拉和印度接壤,尽管孟加拉的价值得以完全展现还要等到缅甸局势明朗之后,但这并不妨碍有些国家,比如,印度,对缅甸局势,以及中南半岛局势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地区与缅甸有较长的边境线,且地区局势复杂。而印度本土与阿萨姆地区的唯一连接通道是南北宽度仅有20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可以说,这是印度的一个战略弱点,一旦此处被拦腰截断,印度本土与阿萨姆地区的联系将被彻底切断。

  阿萨姆是傣族的别称,最早记载于中国玄奘编著的《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迦摩缕波国”,玄奘曾经受邀当地国王拘摩罗到该国讲法。13世纪,傣族在此建立阿豪姆王国。1826年,英国殖民者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从此,结束了傣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度独立后,阿萨姆被印度占领。

  某种意义上说,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在西方殖民时期以及二战后美苏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出于某些地缘政治因素被强行“捏成”的国家。其虽人口众多,但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长期尖锐。中央对地方的统帅能力较弱,地方不同邦之间也频繁发生冲突。所以,为了爱,阿萨姆地区是否仍然是印度的领土,甚至印度是否仍能以统一国家形态存在于世间,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英国殖民侵略带来的中国藏南问题也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孟加拉原名东巴基斯坦,作为小国(国力较弱,但人口有1.7亿,比日本还要多大约5000万人)游走在中印之间,可以理解。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孟加拉主观也好,客观也罢,恐怕早晚要做出选择。

  有道是“艺压当行人”,帕德玛大桥项目,除了基建狂魔中国,谁也无法完成,包括印度。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全长169公里,北起首都达卡,横跨帕德玛河,一路向南延伸至杰索尔。项目建成后将直接惠及8000万人,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十年来,上千名中国工程师和工作人员先后来到孟加拉国投入这个项目,更是与孟加拉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根据孟加拉国权威机构的调查,超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中孟关系现状良好。孟民众对华认可度、友好度呈明显上升态势。“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孟加拉国打开了一扇新的发展的大门,也让两国人民的心走得更近。

  提斯塔河是孟加拉国西北部河流。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干城章嘉峰的泽母冰川,流经锡金、印度,进入孟加拉国后于奇尔马里附近汇入贾木纳河,长约400公里。

  6月22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展开会谈,双方签署了包括贸易、能源、卫生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协议,并同意启动《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谈判。在双方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中,其中一项就是围绕提斯塔河的改造项目双方达成了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对孟加拉的政治影响力与提斯塔河关系密切。可以说,提斯塔河改造项目是印度必争的战略性项目。而在印度与孟加拉就提斯塔河的改造项目博弈的过程中,孟加拉方面一度打出“中国牌”迫使印度有所退让,最终使得双方就项目合作达成一致。

  有了帕德玛大桥项目的坚实基础,孟加拉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节点,可以说,提斯塔河改造项目,无论谁做,都等于为“一带一路”倡议添砖加瓦。对中国来说,这个项目不做,没什么损失。做了,也就多一笔收益,仅此而已。对“一带一路”倡议没有本质影响。但对印度来说就完全不同了,这个项目不做,其在孟加拉的政治影响力将被大幅削弱。做了,等于为中国“一带一路”做“嫁衣裳”。而更要命的是,孟加拉在南(帕德玛大桥项目),尼泊尔在北(中尼铁路项目),死死钳住西里古里走廊这个印度战略弱点的“咽喉”,何况,布丹、缅甸局势最新发展已经出现的不利于印度统一的苗头或信号。所以,印度对中国与孟加拉之间的任何互动都点滴在心,十分敏感。

  好巧不巧,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于2024年7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更有趣的是,寻求投资合作并与中国签署20多项协议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在获得超过50亿美元中国贷款的同时,再度表示有意让中国也参与到提斯塔河改造项目之中,以防印度独大。

  看到这里,印度的心情大家不难猜测,不仅实力上被中国碾压,智商更是被狠狠按在地上摩擦。印度参与提斯塔河改造项目不是,不参与更不是。无奈之下,印度总理莫迪也只能从“主子”美国那里淘来一张机票,在白俄罗斯正式成为上合成员、俄方宣布金砖组织不会关闭大门后,怏怏地飞往莫斯科找普京诉苦去了。

  【相关话题】

  第690期-真假丝绸之路(2019-07-10)

  第3956期-无计可施(4):热火朝天的帕德玛大桥项目与“巴基斯坦流”项目(2021-11-28)

  第6443期-我们对缅甸军政府最终同意与果敢、德昂、若开军在中国举行和谈、维护缅甸局势稳定的做法表示欢迎(2023-12-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6:22 , Processed in 0.0938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