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48|回复: 0

环球科学:人们在春天和秋天更“高尚”,道德水平会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8 02: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神经科学 ·

  锻炼还是吃零食?大脑的决定机制揭示

  “我该去健身,还是去咖啡店炫一杯美味的草莓奶昔呢?”当我们在做这个决定时,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至今仍不清楚。近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位于外侧下丘脑的促食欲素(orexin)和促食欲素神经元在运动和吃零食之间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于今年8月6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

  研究人员为老鼠设计了一个复杂的行为实验,让它们在10分钟内从8个不同的选项中自由选择。这些选项包括一个跑轮和一个提供标准的草莓味奶昔的“奶昔吧”。他们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小鼠,另一组小鼠的促食欲素系统被药物或基因编辑阻断。实验发现,与促食欲素系统被阻断的老鼠相比,促食欲素系统完好的老鼠在跑轮上花的时间是前者的两倍,而在奶昔吧上花的时间则是前者的一半。在仅有跑轮或奶昔的实验中,两组老鼠的行为无明显差异,表明促食欲素系统的功能在于让小鼠在不同选项之间做出决定,而非控制运动量或进食量。研究人员期待未来在临床研究中验证这些实验结果。这项研究不仅增进我们对大脑决策机制的理解,还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策略促进人们进行体育活动。(ETH ZURICH)

  · 心理学 ·

  人的道德价值观会随季节变化

  2011年到 2020 年间,人们对忠诚、权威和纯洁等具有约束力的道德价值观的认可度会出现规律性的季节性波动(图片来源:Evolutionary Social Cognition Laboratory at UBC)

  人对待各种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其道德价值观息息相关。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显示,人的道德价值观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研究者分析了2011年至2020年间232 975份美国的调查问卷以及部分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数据。结果发现,美国人对有关忠诚、权威和纯洁的道德价值观的接受程度会随季节波动:春秋两季的接受程度较高,而夏冬两季的接受程度较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数据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者发现,美国人的焦虑水平在春季和秋季也达到了顶峰,这或能说明道德价值观的季节性变化或许与焦虑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相关。这些发现对社会中可能受道德价值观影响的态度和行为,包括群体间偏见、政治意识形态和法律判断,都有借鉴意义。(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

  北京时间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千帆极轨01组1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前,他们已经完成了5颗试验星的发射,8月6日发射的18颗卫星是“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

  “千帆星座”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也称“G60星链”。 “千帆星座” 规划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296颗星,轨道高度1000多千米,具备全球互联的能力,可以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商业服务。之后的阶段会将卫星轨道高度降低到300千米、500千米,离地球表面更近,具备了提供手机直连、宽窄带物联网等更高级服务的可能。“千帆星座”空间段远景规划将部署1.5万余颗卫星。(央视网、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天文学 ·

  从引力波数据中发现两类不同起源的黑洞

  黑色和橙色数据点代表引力波探测到的黑洞,蓝色阴影为90%置信区间。黑洞的质量、自旋分布很明显分为两类。其中黑色为合并双黑洞中质量较大的,橙色为较小的。横轴为黑洞质量(单位为太阳质量),纵轴为黑洞自旋水平。图片来源:原论文

  目前,引力波探测器阵列LIGO-Virgo-KAGRA已经探测到大约70例高置信度双黑洞并合事件。然而,这些黑洞的天体物理学起源依然悬而未决。它们中的大多数被认为起源于恒星坍缩,有些还可能是先前并合的产物,区分这两种子类具有一定挑战性。

  紫金山天文台引力波天文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模型,通过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分辨黑洞的起源。研究团队在最新的引力波观测数据集GWTC-3上运行了该统计模型,黑洞的自旋大小和质量分布明显属于两个子类。其中,大质量/高自旋黑洞子群的典型特征是自旋大小约为0.7,与双黑洞并合形成产物的特征一致。质量较小/低自旋的黑洞子群在质量大约为40个太阳质量时突然截止,这与“对不稳定超新星”爆炸的理论预测高度吻合。该研究不仅成功揭示了并合黑洞的起源,还为研究宇宙膨胀提供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紫金山天文台)

  · 细胞生物学 ·

  常见过敏时,肥大细胞会吃掉中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深褐色)困住中性粒细胞(青色)。图片来源:Marcus Frank & Karoline Schulz, Universit?tsmedizin Rostock, Germany

  肥大细胞(Mast Cell)广泛分布于血液中,在免疫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过去的研究发现,当遇到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引发组织肿胀和炎症等典型过敏症状。近日,据一项《细胞》(Cell)上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肥大细胞还能够捕获中性粒细胞,促进炎症,在慢性过敏反应中起隐藏的介导作用。

  科学家用特殊显微镜观察活体小鼠产生过敏反应时的组织细胞活动,在肥大细胞内部发现了活性中性粒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能够释放白三烯B4,诱导中性粒细胞接近和聚集,再将它们捕获到液泡中,形成“肥大细胞胞内陷阱”(MIT)。被捕获的中性粒细胞最终会死亡,而肥大细胞会吸收体内的“同事”残骸,用于自身的功能和代谢。一段时间后,肥大细胞还可能将仍具有活性的中性粒细胞成分释放出胞外,在周围的巨噬细胞中引发I型干扰素反应,造成慢性炎症。这为理解慢性过敏反应的成因带来了新的见解。(Max Planck Institute of Immunobiology and Epigenetics)

  撰写:王昱、冬鸢、马一瑗、刘雨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4:02 , Processed in 0.0938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