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回复: 0

风险都是跌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3 02: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底,市场一度还能看到万亿成交额,今天一下子缩量一半,剩下不到5000亿。

  从公众号阅读量也能看出来,从5000缩到不到3000,还在留守的人并不多。

  面对地量,传统市场分析人士有两种理解:

  第一,地量地价,后续可能要反弹。

  第二,地量说明还要跌,只有放量才可能见底。

  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地量,一定见底吗?

  其实,都对。

  历史上看,在一轮典型的调整途中,成交量大概率是越来越小。反弹也确实会放量,只是之后创新低的过程中,成交量也跟随创新低:

  示意图,数据为自制

  结束调整的标志,一般是指数走出一波N型反弹。第一轮反弹和第二轮反弹均放量,第二轮反弹要创新高。而两次反弹中间调整,严重缩量,但价格未创新低:

  当且仅当这一整波反弹走到最后,这个N型全部走完,第二轮反弹再次创了新高,我们才能说之前的调整趋势被破坏了。

  而在此之前,每一波地量,既可能是真正的最低点,也可能在反弹之后又创出一个新低,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事先判断后续走势。

  从操作上来看:

  在这个位置大幅加仓,若是判断错了,就要承担将来创新低被重仓深套的风险,这是不合适的。

  而为了避开上述风险,全部清仓,也要相应地承担将来踏空反弹的风险,同样不合适。

  因此,有能力的朋友,可以根据走势做好T,跌多了买一点,涨多了卖一点,维持与大盘一致或稍好的表现,就足够了。

  没有这个能力的话,简单地维持半仓左右,等待大盘走出这个“N”字形态就好了。

  如果大家不知道该买什么,可以参考ETF智选-pro组合的做法:

  大家可以加我好友,一起跟踪ETF智选-pro。

  风险都是跌出来的

  很多朋友看到现在这个低迷的大A,都避之唯恐不及,跑路到其他市场去了。

  其实,风险是跌出来的,尤其是大涨之后出现首次调整,之后是存在踩踏的可能性的。很多大家以为安全的地方,都可能存在着意外的风险。

  日本股市就不谈了,如果未来继续加息,那可能长期的趋势都会改变。

  美股看起来还是有机会,但人工智能行业其实是存在潜在危机的。

  像OpenAI这样的头部公司,商业化很艰难,时不时就内讧,搞不好就要倒闭了。英伟达则一直在减持。

  上周刚给大家说过,美股如果出现这种科技股集中减持,之后可能会有20%-30%的调整。现在抄底也要承担风险。

  而且上个月全球的工业数据很差。如果之后恢复健康还好,万一情况继续恶化,那美股的调整可能会更剧烈。

  债类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我们自己的债,央妈已经喊话很多次了,但不听话的小孩还在买,所以暂时看起来没有跌很多。

  但回想2007年的时候,最高层也曾经对股市的大涨喊过几次话,也动手调过印花税。虽然在3000点、4000点时干预没什么效果,可市场最终从6124点跌下来,那是一年内就掉到了1664点。

  在已知有大空头准备入场的情况下,谁能保证自己一定是赚着出来的?

  而美债呢,看起来降息是利好价格,但同时也会干掉汇率。

  如果USD/CNY从现在的7.1到7.2,一波砸到6.3到6.5,那可就是10%以上的贬值亏损。

  大家一定要分散再分散,谨慎再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是在处处是风险的当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51 , Processed in 0.1407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