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2|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7月31日【第2024-10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4 20: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点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遇袭身亡

  【据媒体报道】

  7月30日,美国负责欧洲和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奥布莱恩称,美国会很难接受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决定,如果它要采取这一步骤的话。

  7月31日,哈马斯发表声明说,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遇袭身亡。

  7月31日,对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遇袭身亡”,俄罗斯外交部一名副部长称,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政治谋杀”,将导致中东地区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讨论纪要】

  ●伊朗这枚“小靴子”随着哈尼亚遇袭身亡,就这样“哐当”一声沉重地落在“地板”上,方式是“硬着陆”

  7月3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袭身亡。这一事件构成过去24小时,中东局势最新,也是最大的一个变化。

  2004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亚辛被刺身亡后,哈尼亚成为哈马斯实际领导人。2006年,作为哈马斯第一候选人赢得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后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命为巴勒斯坦总理,成为巴勒斯坦历史上首位哈马斯总理。2007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冲突后,被阿巴斯解除总理职务。2017年,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2021年连任至今。

  从以上有关哈尼亚的简历来看,就巴勒斯坦国本身,哈尼亚是该国前国家领导人之一,就伊朗来说,哈尼亚是前来出席新任总统佩泽希齐杨就职典礼的外国前政要。在我们看来,对于这样一位政治人物,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在其刚刚结束伊朗总统就职典礼后旋即遭遇袭击身亡,无论是对伊朗国内汹汹的反美、反以民意,还是对伊朗国外的国际伙伴、友好国家,伊朗当局是无论如何都要给出一个明确说法的,而且时间上不能拖。

  值得一提的是,在“给说法”的问题上,哈尼亚遇袭身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伊朗前总统莱希直升机事故遇难的后续,因为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同样没有最后定论。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在哈尼亚遇袭身亡后,伊朗当局想要在此事上继续息事宁人恐怕很难做到。也就是说,此前我们经常提及的“一枚大靴子和两枚小靴子”(“两枚小靴子”是以色列是否最终全面军事入侵拉法与伊朗前总统莱希直升机事故遇难最后调查结果。“一枚大靴子”是俄罗斯就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恐怖袭击事件是否全面正式报复美国)如何落地问题,到今天终于有了新变化,那就是伊朗这枚“小靴子”随着哈尼亚遇袭身亡,就这样以“硬着陆”的方式,“哐当”一声沉重地落在了“地板”上。

  ●在《北京宣言》的衬托下,美国中东政策破产的倒计时的滴答声随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之死已经变得清晰可见了

  对于哈尼亚遇袭身亡一事,99%的人都会怀疑凶手就是以色列,这是有道理的:

  一则,此前以色列就曾对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平民定居点遭遇袭击时间叫嚣;

  二则,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始终坚持要彻底消灭哈马斯;

  三则,消灭以色列的主要敌人哈马斯的主要领导人,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巴以战争进行了将近10个月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对国内也算有所交代;

  四则,进一步将中东局势向巴以战争全面升级、外溢的方向引导,甚至向将美国拜登政府拖下水的方向引导,这对于内塔尼亚胡本人和与其本人政治,甚至生理生命休戚与共的一小撮人,以及美国内部因种种原因无脑支持他们的那部分人来说,都创造了可以大加利用的空间。

  从俄罗斯方面第一时间就给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遇刺身亡,俄副外长称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政治谋杀”这一说法来看,在俄罗斯眼中,中东局势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伊朗想要息事宁人也好,美国想要暂缓局势也罢,在哈尼亚遇袭身亡后,可能性都不大了,中东局势全面升级将是大概率事件。俄罗斯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及时“带了一波节奏”也就不奇怪了。显然,俄罗斯首先是对美国发送信号,中东局势恶化到今天这步田地,不是俄罗斯的错,但如果美国因中东局势出现较大变化,转身在乌克兰方向对俄罗斯搞事情,那就别怪俄罗斯届时在中东方向“有所动作”了。

  此外,中东局面全面升级,对拜登政府来说就立刻面对抉择:第一,要么选择彻底抛弃以色列;第二,要么彻底被拖下水;第三,要么选择袖手旁观。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三条选择殊途同归,只是具体方式,相关进程展开会有所不同。在《北京宣言》的衬托下,美国中东政策破产的倒计时的滴答声随着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之死已经变得清晰可见了。基于西太、中东和乌克兰这三线,“一线崩,全线崩”,如果美国中东政策彻底破产,美国全球战略全面垮塌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中国目前更倾向于和中东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看伊朗当局如何反应,当然,调查是肯定的,问题是,调查持续多?显然,这对于刚刚上任的佩泽希齐杨政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苦瓜”。残酷的现实再次表明,靠妥协求团结,团结必亡!今天的一幕也再次证明,中国当初在沙特和伊朗之间选择沙特是正确的!

  如果中东爆发新的战争,内塔尼亚胡那一小撮人是最大受益者,美国国家利益或美国利益无疑是最大的失败者。如果美国最终选择破罐子破摔,那么首当其冲最危险的就是乌克兰方向。当然,无论是武力收台,还是应对网络战、生化战,国际社会在西太方向也要做好万全准备。

  我们注意到王毅外长在老挝应邀会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新闻报道,此后就传出了“2·14”撞船事件遇难者家属与台方就善后事宜达成共识的消息。显然这是美国有意在西太方向缓和局面,集中精力处理中东问题的具体表现。但对中国来说,就事论事,也就是就这一次台方交还遇难者遗体并道歉,可以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2·14”撞船事件就此完结。中国深知,美国在西太的所谓战略微调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换汤不换药。这一点从美国一方面对“中菲互动”放软话(布林肯对经中菲协商,中方出于人道主义,放行菲方对仁爱礁坐滩船只进行生活补给一事表示赞赏和欢迎),另一方面又给了菲律宾5亿美元“军援”一事(7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林剑已就此事件对美方进行批评并发布警告)中可以观察得非常清楚。在我们的观察中,在本次会晤期间,美国也许就“做一做中东国家工作”的问题上惺惺作态,但中国似乎更关心如何与中东国家发展经贸关系。

  ●中东局势迅速恶化成为促进地域经济内循环到融合,再到全球经济格局、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东地区出现冲突全面升级,乃至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陡增,引发方方面面高度关注。但在我们看来,如果波斯湾航线或因中东局势出现重大变化而中断,自求多福的恐怕首先是西方的金融维稳当局,毕竟今天的西方仍掌握着相对霸权,尤其是相对金融霸权。

  包括已经出了问题的红海航运,仍在进行的巴以战争和日益激烈的黎以冲突,再加上风险陡然增加的波斯湾航线安全问题,让方方面面对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经济走向充满焦虑,这成为促进地域经济内循环到融合,再到全球经济格局、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这里我们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看东盟就中菲关系的真实心态。

  某种意义上说,在南海问题上,东盟“诸侯国”都是有私心的。也就是说,一方面,它们乐于看到菲律宾挑衅中国,甚至借域外势力遏制中国;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极其密切,是所有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出于自身利益,他们又不希望这种挑衅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局势全面恶化,否则,一旦局面发展到这些国家面临必须站队,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当菲律宾在域外势力的挑唆下“玩出了圈”,当菲律宾成为美国“东南亚之乌克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之际,东盟“诸侯国”明确表现出反对态度,而在中菲关系刚开始紧张之际,他们大多数持观望态度。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南亚主要国家印度的变化。

  印度的最大变化莫过于,短短几个月内,印度外长苏杰生突然前倨后恭地提出希望中国帮助印度发展经济。在我们看来,出现这种戏剧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正惊恐地注视着中东局势的迅速恶化。印度和西方国家此前是没少了打交道的,除去在共同遏制中国的问题上有一些共识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在帮助印度发展的问题上要么忽悠,要么画饼,要么利用,显然,在中东局势快速恶化,全球经济随时可能快速滑入“满地鸡毛”之“深水区”之际,印度意识到,能够让印度在寒冬之中能有口热乎饭吃只有依靠地区经济。在印度看来,中国不仅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还是未来在发展问题上唯一有能力够帮助印度的国家,毫不掩饰地说,印度未来发展的一切要素,中国都有。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俄罗斯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期,俄罗斯频繁提及“北方航线”。在我们看来,中俄在东北亚方向的确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为了把东北地区变成亚热带气候,早在1891年的沙俄时期就有人提出建议,要在库页岛和大陆之间建一座大坝,把南下的库页寒流挡住,让北上的对马暖流充满整个日本海。这样海参崴将变成全年不冻港,中国东北部分地区的年均气温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就是库页岛大坝计划。在我们看来,这一计划完全可以成为中俄远东合作的重点项目(我们图们江出海口也需要不冻港)。

  此外,对中俄联手阿拉斯加空中巡航一事补充两句。除了此前战略威慑层面的重大意义外,在我们看来,此举中俄也意在为开启“北极航线”未雨绸缪。讽刺的是,堂堂美帝,作为拦截手段,只有“短腿”的“F-35”和“F-16”(加拿大派出的美制“F-18”也是“短腿”)。显然,美国已经没有足够的战略资源,瞄着“北极航线”或者在其重要的防御堡垒阿拉斯加方向,派出诸如“F-22、F-15”这样的重型机来拦截了。美国军事霸权衰落如此,让人唏嘘。至于忙着和美国人玩“2+2”的日本,在我们看来,恐怕喜悦远没有恐惧多,日本很清楚,美国显就是要拿日本当炮灰,将其打造成东北亚的俄乌克兰。

  在此我们正告日本极右势力,面对中、俄、朝,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军事大国、三个有核国家、三个日本都有历史欠账的国家,想要火中取栗,首先要看看自己的天灵盖到底硬不硬!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美国如果选择“战略冒险、孤注一掷”,俄罗斯在乌克兰方向的压力或会陡然增加,所以,中俄目前都有动力进一步靠近,中俄背靠背无人能敌,一旦印度在上合内部不再选择扮演“搅屎棍”的角色,上合组织比金砖组织更具高效性、更加具象,地区周边的国家更会对这样的上合组织心向往之,比如,对诸如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产生极大吸引力。

  【相关话题】

  第7147期-透过欧、俄就《北京宣言》签署表示赞成和支持,我们又看到了“第四轮排列组合”期间中、俄、欧战略协调的影子(2024-7-26)

  第7150期-帝国的毁灭(1):随着“一颗子弹”带来的竞选优势不断衰减,由美国“内斗”导致其外交政策出现的混乱已经开始外溢(2024-7-28)

  第7153期-7月27日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平民定居点遭遇恐怖袭击最大嫌疑人可能是谁?(2024-7-29)

  哈马斯领导人遇袭导致国际金价和原油快速拉升、日本宣布加息15个基点

  【据媒体报道】

  7月31日,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遭暗杀身亡消息公布后,市场对地缘冲突的担忧快速升温。现货黄金和国际油价短线快速拉伸。黄金转跌为涨,短线走高约3美元,报2415.35美元/盎司,为一周内新高。布油、WTI涨幅扩大至1.5%。

  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加息1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0.15%-0.25%,同时,日本央行公布缩表计划:国债购买规模每个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到2026年一季度月度购债规模将为3万亿日元,目前每月购买约6万亿日元。消息发布后,日元兑美元涨破152关口。

  【讨论纪要】

  黄金和油价迅速拉升与中东地缘局势紧张密切相关,当然这取决于伊朗现政府如何应对处理。随着中东局势的紧张,黄金或还会因避险情绪激增而继续涨一段时间。但是,只要中国仍不出手,美国金融当局就仍能掌握黄金走势。

  日本加息对日元会有助益,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市场总体不看好日本经济,但目前为止,日元还是相对美元比较稳定的。中东生变,美国最受伤,所以避险因素不大,反而人民币和日本加息对其影响为主,但鉴于日本加息效果有限,所以美元也不会太弱。对美元影响较大的是公开大规模印钞和黄金价格一飞冲天。

  美元指数目前104(很多做多仓位在104-108之间,通过回调的方式洗掉这些仓位),或还会借日元加息下调到102,然后回头上升。当然,中东局势出现巨变,美元指数100点或受到考验。实在不行,通过炒作中东局势稳定维持美元,美元资产也是手段之一。所以,搞金融维稳的手段很多在金融之外。

  【相关话题】

  第7107期-串讲:不排除日本当局再次干预汇率,日元兑美元汇率飙升近3%;美股“科技七巨头”创近一年来最大抛售规模(2024-7-12)

  第7145期-串讲:日元兑美元劲扬1%、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为什么说此次三中全会更多体现了“河渡人”相关安排?(2024-7-25)

  第7122期-串讲:美国将特朗普被刺杀未遂“甩锅”伊朗、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2024-7-17)

  强美元也好,弱美元也罢,不过是美政客口中的道具而已

  【据媒体报道】

  7月2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历来主张激进的经济政策,但他在近期一次采访中痛批强势美元,并直言这对美国制造业是一场灾难。对此,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上周末回怼称,事情没那么简单。

  【讨论纪要】

  目前阶段,强美元有利于维持美元资产,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华尔街“金融游戏”的基本稳定运行,作为美国财长的耶伦自然深谙其理,这也是耶伦回怼特朗普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看来,关于强美元和弱美元之争,其中的“玩法”,作为美国前总统的特朗普和美国现总统的拜登都是心知肚明,绝对是“鸡鸭同心”。但是,由于双方目前的立场不同、位置不同、处境不同,所以张嘴又必然是“鸡同鸭讲”。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当政的时候明确说过美国需要强美元,其对强美元的态度与现在截然不同。尤其讽刺的是,作为“金融功能”这一特别属性的特朗普,其在任期间,更是在一个月内,就美国到底需要强美元还是弱美元上演“180度大反转”举行。在我们看来,美国经济在一个月内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可能性几乎为零。显然,今天特朗普抨击强美元,同样与美国经济,尤其是美国仅存不多的实体经济无关,更多与其当前欲达到的政治目的有关,那就是一切为了选举。强美元也好,弱美元也罢,不过是美政客口中的道具而已。既然拜登政府支持强美元,那么抨击强美元自然是特朗普必须做的。

  【相关话题】

  第1214期-特朗普的“金融特征”也是美国股市炒作的对象(2019-12-05)

  第1267期-东方点评特朗普QE说,格林斯潘通胀说(2019-12-18)

  第6556期-串讲:特朗普若当选对金融市场有何影响、从“深度虚值期权”玩法观察美国经济虚拟程度(2024-1-19)

  东方点评7月31日A股大涨

  【据媒体报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上半年经济工作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同时,会议强调,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我们认为,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7月31日,A股市场迎来全线大涨行情,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1.79%,深证成指涨2.96%,创业板指大涨3.32%。市场半日成交额达5495.61亿元,环比显著增加,个股呈现普涨态势

  【讨论纪要】

  大涨的原因与上面我们讨论的美国金融维稳的做法类似。昨天我们也谈到了股市,在2800点附近会有支撑,之后会以2800-2900点形成新的中轴(“小中轴”)并维持一段时间。7月31日的股市反弹对我们来说是不意外的。在我们看来,国家队干预市场的可能性较大。此外,我们对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导致7月31日股市大涨的说法不甚赞同。尽管会议提及稳定金融市场,但也有“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的描述,说明当前国际局势比之去年同期也严峻得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更多。显然,这对于投资者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虽然7月31日出现了“机会”,但风险同样巨大且不确定。围绕2800-2900(向上3000点,向下2700点)点形成新的中轴(“小中轴”)在一段时间内震荡是大概率的事情。所以,这根“大阳线”说明不了什么,只能说明国家金融管理层认为股市维持在这一线较为合适。所谓“合适”的意思就在于“稳”,而维稳的最好办法就是波动。股市不会单向下跌的信号是明显的,就是在于给市场机会,引导资金进入,这样通过波动维持股市基本稳定就较易实现。最后我们仍然强调,今天的局势,尤其是国际局势比去年同期严峻得多,机会虽然有,但仍与风险严重不成比例。所以,最好不要涉足股市,能不参与就不参与,如果非要参与,绝不能重仓。

  【相关话题】

  第6640期-串讲:上证指数六连阳,距离3000点近在咫尺;春节前微盘股大幅回调为何导致量化行业“大地震” ?(2024-2-21)

  第7145期-串讲:日元兑美元劲扬1%、上证指数跌破2900点、为什么说此次三中全会更多体现了“河渡人”相关安排?(2024-7-25)

  第7160期-串讲:60多种中药材价格年涨幅超100%、小谈上证指数盘中跌至2865点(2024-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40 , Processed in 0.21890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