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2日【第2024-10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6 0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合延安整风运动,小谈伊朗决策层应如何应对内部的“路线之争”问题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据媒体报道】

  8月1日,五名消息人士透露,伊朗高级官员将于当天晚些时候会见来自黎巴嫩、也门、伊拉克的盟友代表,商讨对以色列实施报复。消息人士称,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拉克抵抗组织的代表将在德黑兰参加会议。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高级官员也将出席。

  8月1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进行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换囚行动,涉及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美国、德国、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挪威7个国家的24名囚犯。

  8月2日,白宫发布消息称,美国总统乔·拜登在与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电话交谈中讨论了美国支持以色列的“防御性军事部署”可能性。

  8月2日,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乌兰巴托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表示,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是蒙古国外交优先事项之一。

  【讨论纪要】

  ●与毛主席的毫无私心相比,伊朗最高决策层既做不到,相应的决策也做不来,在敌对势力推波助澜下,一旦开启“整风”,必然好事变坏事,甚至演变为全面内乱

  结合上期内容,我们不妨结合延安整风运动,就伊朗决策层应如何应对内部的“路线之争”问题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展开讨论。

  发生在1941年到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内部整合,核心就是“统一认识”。我党遇到的问题很棘手,也很严重,比如,当时的延安就混有大量的敌特。此外,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我党即便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遵义会议等多次严峻考验,内部对毛主席领导地位的确定还是出现了反复。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毛主义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私利”,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唯一依归。但今天的伊朗决策层不是这样,其是有“私心”的,类似当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所以,很难做到让别的派别“心服口服”。

  王明不能说是我党的叛徒(与张国焘有本质区别),只是我党内部持不同路线者,王明一味迁就国民党反动派,搞所谓“一切以维护统一战线为上”,为皖南事变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今天的伊朗内部存在分歧、矛盾的情况与此类似。同样我们不能说伊朗的新总统佩泽希齐杨是伊朗的叛徒,其也是伊朗内部持不同路线者,同样伊朗面对的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问题。所以,参考延安整风运动的过程,伊朗最高领导层在今天,面对对内不同路线持有者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呢?

  如果伊朗今天也要“整风”,在外界看来性质就是“内部清洗”。当然,“整风”的初衷一定是好的,一定是希望促进伊朗内部团结的,但伊朗外部敌对势力恐怕不会给伊朗机会。与毛主席的毫无私心相比,伊朗最高决策层既做不到,相应的决策也做不来,在敌对势力推波助澜下,一旦开启“整风”,必然好事变坏事,甚至演变为全面内乱。

  ●拜登政府深知,美国至少现在不能彻底抛弃以色列,不仅不能抛弃,而且还要有条件地对以色列施加保护

  我们注意到了美媒披露哈尼亚遇袭身亡事件相关细节的新闻报道。美媒称,哈尼亚被住所内爆炸装置杀死,而且炸弹两个月前就藏好了。

  显然,伊朗的外部敌对势力已经开始针对伊朗内部矛盾推波助澜。美媒所谓的“细节公开”可以说是“告全体伊朗人民书”,并通过一种细思极恐的方式强烈暗示伊朗社会,“我们的人”就在“你们的心脏”,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战”。

  对拜登政府来说,虽然内塔尼亚胡政府“坑爹”十分可恶,但事情已经出现了。拜登政府深知,美国至少现在不能彻底抛弃以色列,不仅不能抛弃,而且还要有条件地对以色列施加保护。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此时此刻,美国媒体披露这些所谓“细节”,首要目的就在于:

  其一,尽可能地不让美国被“拖下水”,拜登政府至少不希望现在看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

  其二,在“其一”的基础上,从目前的情况看,唯一有希望实现“其一”目的的手段,就只能将哈尼亚遇袭身亡事件的后续发展向引发伊朗内乱的方向引导;

  其三,对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来说,能搞垮伊朗当然好,但这不是其最急于需要的。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的真正意图是,将“明知道自己打不赢(注: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公开如此表示)的加沙冲突”有效外溢,首先,将美军拉下水,将“以色列的战争”转化成“美以的共同战争”;其次,伺机将“美以共同的战争”实质性转化成“美国的战争”;最后,再将“美国的战争”演化成“北约(整个西方)的战争”。只有这样,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最终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因加沙战争不利而被以色列国内清算,因“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已变得毫无用处”而被西方内部清算,因以军在加沙犯下种族灭绝罪行被国际社会“法办”。

  ●国际社会不希望看到“中东大乱”这一局面是通过一场全面战争形成的

  “中东大乱”是东方时事解读设立的一个描述西方彻底丧失对中东控制力的专用名词。目前阶段,可以说,“中东大乱”的苗头已经显现,美国的中东政策濒临破产。我们可以将美国中东政策破产作为“中东大乱”的标志之一去观察。

  中东爆发全面战争不是国际社会乐于看到的,因为世界经济必然随之而更快速地滑向“满地鸡毛”之“深水区”。尽管“河渡人”的局面没有完全终止,但更多也只局限于传统安全层面,非传统安全层面,国际社会将被迫开启“最低经济内循环”。所以,现在我们讨论“河渡人”的概念,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好处更实在一些,传统安全层面的好处与之相比则更加务虚一些,所以,国际社会不希望看到“中东大乱”这一局面是通过一场全面战争形成的。

  此前,通过国际社会与中东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所有爱好和平的各方一起努力,通过全面促成巴勒斯坦十四个派别齐聚北京签署《北京宣言》,距离达到上述目标只有“一步之遥”(注:如果中方提出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三步走”最终落实,这个目标就基本实现了)。非常遗憾的是,随着哈尼亚遇袭身亡事件,这一进程基本上被打断。好在到目前为止,虽然中东局势凶险异常,但毕竟全面战争还未爆发。

  ●无论报复的形式如何,伊朗务必下定决心,要真正意义上打怕以色列,打出“王祖贤”法案的效果

  在我们看来,虽然中美面对中东局势,最终的战略目的有本质差别,但是,至少在目前阶段,似乎中国和美国,就中东最好不要爆发全面战争的俄问题上,有着某种“共同期待”。或者说,我们不排除,“各干各的、互不相干”中美双方,通过各自的努力,在客观层面上出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被有效降低的这种“纯属巧合”局面的可能性。但需要额外强调的是,在“各干各的、互不相干”的层面上,中美之间不仅行事风格截然不同,秉承理念有本质区别,而且在真正意义上之“合作”层面,双方更没有任何共识而言。

  美国在尽量避免中东出现全面战争的问题上,手段是通过类似“外压+内乱”的方式,将哈尼亚遇袭事件的后续发展向引发伊朗内乱的方向加以引导。

  国际社会在尽量避免中东出现全面战争的问题上,更多秉持的是就事论事、不去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的理念。国际社会向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哈尼亚遇袭身亡事件的主要“当事国”伊朗传递的信号是:要冷静,要理智,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国际社会将处理这一事件后续发展的主导权放在伊朗政府手上,既不逼迫,也不诱导。伊朗决策层怎么选择都可以,但是,要承担相应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当然,国际社会不希望看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或者努力避免中东爆发全面战争,不是惧怕中东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伊朗决策最终下定决心,比如,通过适当调查,将造成哈尼亚死亡事件的最终目标锁定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则,国际社会不会反对!至于怎么动手,这,恐怕不需要国际社会手把手教伊朗怎么做:

  第一,无论报复的形式如何,伊朗务必下定决心,不能再秉持“抵抗的不坚决,妥协的不彻底”之错误原则,报复的一开始就要把“炮弹”打到“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的指挥部”!要真正意义上打怕以色列,打出“王祖贤”法案的效果;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如果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也就“真正意义上打怕以色列,打出“王祖贤”法案的效果”,那么报复不一定采取爆发一场全面战争的方式;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激化美以矛盾,比如,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只要事实上,美国的中东政策没有因伊朗的报复而“猝死”,美国拜登政府暂时规避了“死亡选择”,也就是“下水,彻底抛弃以色列,旁观,本质都是‘死路一条’”,不排除对于伊朗“教训”内塔尼亚胡(小集团),美国拜登政府会采取默许态度之可能性。

  ●俄罗斯只有在中东地区依靠中东国家打一场“抗美援巴(巴勒斯坦)”才能真正意义上争取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东局势的最新变化也引起了乌克兰局势出现新变化,具体就落在俄美等国进行的“近年来最大规模换囚”的新闻报道上。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显然,“换囚”是西方主动提出的。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次所谓“近年来最大规模换囚”难道仅仅是一件人道主义事件吗?恐怕不是!

  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西方这样做恐怕还是瞄着俄罗斯至今死抱着不放的阿富汗政策小九九,显然,俄罗斯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总能“一拍即合”。

  客观地说,俄罗斯对中东局势而言,是一种破坏性力量,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毫不遮掩,俄罗斯对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热切期待”。所以,以色列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并不孤独,至少在将美国“拖下水”的问题上,俄罗斯和以色列是有某种默契的。

  中东爆发战争,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俄罗斯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俄罗斯看来,通过中东爆发一场全面战争,尽可能地将美国拖在中东,让其无暇他顾,这种局面对俄罗斯来说是最乐于看到的(当然,美国如果“猝死”在中东这个“坑”中并不是俄罗斯,甚至欧盟愿意看到的)。而且,中东爆发全面战争对中国的经济会构成重大冲击,这既符合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又能提升俄罗斯在中国眼中的重要性,比如,强化俄罗斯在中国眼中非传统安全层面的重要地位。

  尽管西方可以借“换囚”事件以及俄罗斯在其中的吃相难看,放大俄罗斯中东政策与各方之间存在的温差,进而对初露端倪的中、欧、俄三方战略协调起到阻碍和干扰作用,但美国想要让俄罗斯在中东出头帮忙恐怕也是痴心妄想,俄罗斯做到“不做声”就已经很不错了。

  中东地区究竟能否爆发全面战争,恐怕不是俄罗斯一厢情愿的事情,而且国际社会只是不希望看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而非惧怕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真正能把美帝置于死地的是国际社会而非俄罗斯。真的等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那一天,俄罗斯也要冒着美国“破罐子破摔”或在乌克兰方向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的巨大的战略风险,俄罗斯只有在中东地区依靠中东国家打一场“抗美援巴(巴勒斯坦)”才能真正意义上争取主动。

  【相关话题】

  第7162期-对于“波斯湾航线或因中东局势出现重大变化而中断”之局面,自求多福的恐怕首先是西方的金融维稳(2024-7-31)

  第7165期-东方点评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预测“中东全面战争是通向脆弱和平的唯一途径”(2024-8-1)

  第7166期-在哈尼亚于德黑兰遇袭身亡后,伊朗除了选择面对内乱或选择奋起反击外别无选择(2024-8-1)

  过去24小时金融市场巨震美日韩股市暴跌、比特币暴跌、人民币汇率大涨近800点

  【据媒体报道】

  8月1日,中东地缘冲突升级令投资者避险情绪飙升,美债、黄金和日元因避险需求而盘中上涨。道指一度从日高跌约千点,最深日内跌超740点,标普大盘一度跌2%,纳指、小盘股指、中概指数均一度跌超3%。芯片股指最深跌超8%。特斯拉和英伟达跌超6.5%。英特尔财报暴雷盘后狂泄20%。“恐慌指数”VIX升至2月份以来最高。

  8月1日,美国制造业PMI萎缩幅度创八个月最大!新订单和产出下滑,造成就业人口创下四年来的最大降幅。7月PMI46.8,预期48.8,6月前值为48.5。与此同时,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9万,创一年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穿4%为2月份以来首次,美股主要股指全线转跌。

  8月1日,风险资产遭遇抛售潮,比特币一度从6.67万美元/枚跌至6.3万美元/枚以下。24小时内跌幅接近3%,后又反弹1.15%。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加密币全网爆仓总人数超10万人,爆仓总金额为2.92亿美元。

  8月2日,周五日经225指数暴跌5.81%,跌超2200点,创2月7日以来新低;韩国综合指数跌101.49点,报2676.19点,跌幅为3.65%。台湾加权指数跌4.43%。上证指数下跌0.92%,收于2905。

  8月2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涨逾800点,升破7.17,涨幅超1%,盘中一度涨逾1000点,在岸人民币升破7.18。

  【讨论纪要】

  中东局势凶险的确是日本股市表现糟糕的原因之一,毕竟与俄罗斯交恶的日本现在非常依赖中东的能源供应。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日本央行加息带来的影响,这对日本股市构成一种显而易见威胁。

  美元指数在从104.25回到102的过程中,日本央行被允许在加息的同时支撑汇市。在美国还没有动机打爆日本的前提下,日元反弹告一段落,重拾跌势是可以的。日本股市所谓“崩盘”只是美元调整过程中的一个现象,这个时候日本股市或会与美元同步回调。当美联储需要日本央行配合美元反弹的时候,日本央行将停止加息。在这个过程也是美国继续薅日本羊毛的过程。当然,如果中东真的不幸爆发全面战争,美国金融当局很可能为了自救对日本落井下石。此外,韩国股市需要大家注意,其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如此,日本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也将随之加大。

  比特币的大涨大跌大家不要过于关注,比特币就是“收割工具”,是西方金融当局眼中很好的“老虎机”,也是很多怀揣“发财梦”的投机客一夜暴富的主要途径。所以,目前比特币的波动更多的目的还在于赚钱,毕竟中东还未爆发全面战争。比特币有一个“大玩家”就是马斯克,如果马斯克梦想构建的“X帝国”能有效控制比特币,会将其逐渐变为“X帝国”核心资产之一,否则,完全可能将其彻底抛弃。

  人民币虽然因避险因素导致人民币拉升的因素不能排除,但不是主要原因。随着中东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中东地区或爆发全面战争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最坏结果是由此引爆欧美内部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一旦局势发展至此,欧美出于自救,首先想到的就是牺牲日本经济。但即便如此,欧美也只不过是缓一口气,而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最后,一切都会归结于全面、公开、无上限的印钞,而且是美、欧、日央行同时进行。对于美国金融当局来说,也许那个时候,股市会成为其主要维稳金融指标,甚至会放弃对美元指数的维稳(或者修改美元货币权重,相当于修改“游戏规则”),由此,美国金融市场将迎来最后的“红巨星效应”。当然,在美国股市暴涨的过程中,阶段性对美元也会有所支撑,但过程会非常短,甚至无法被有效观测。一旦如此,美元或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贬值,相对地,人民币将承受较大的升值压力。而今天人民币汇率大涨近800点,似乎这种压力已经开始有所显现。或者说,这更像是一种基于预估层面的反应,如此以后谁还敢做空人民币?

  美联储强行加息2年,虽然给人民币造成一定麻烦,但首先加死的却是美国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直到今天,本质上仍然既不敢加息,也不敢降息。此外,美国金融当局强行加息2年,反而把国债越加越高到35万亿美元,试问,这是哪门子缩紧银根?这分明是“一边加息一边印钱”,所以,某种意义上说,所谓“传统经典西方经济学”早已破产。

  【相关话题】

  第7054期-串讲:小谈人民币汇率问题、“锂矿大国”玻利维亚发生军事政变(2024-6-27)

  第7155期-串讲:东方点评特朗普宣称若当选将比特币列为美国战略储备资产、美联储是如何通过“短债覆盖长债”的方式变相进行QE?(2024-7-29)

  第7167期-串讲:美联储依议息决议表明通胀或不再是降息障碍、日本加息后东证指数创2020年来最大盘中跌幅(2024-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26 , Processed in 0.1407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