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1|回复: 0

环球科学:科学家或已在火星地下找到了液态水;蟑螂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7 1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考古 ·

  巨石阵的祭坛石或来自苏格兰

  巨石阵是英国著名的史前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而近日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则指出,巨石阵(Stonehenge)的祭坛石(Altar Stone)可能来自苏格兰东北部。

  之前对英格兰西南部新石器时代巨石阵遗址的分析鉴定出了建造这个石头阵使用的两大类石头:来自马尔伯勒附近的撒森石,以及证据显示有部分来自威尔士的蓝石。祭坛石是蓝石巨石阵中最大的石头,其来源未知。

  通过分析研究祭坛石的化学成分,作者认为祭坛石可能来源于老红砂岩。这提示祭坛石的来源在其所在地的750公里之外。作者指出,英国当时的地质特征和茂密的森林可能导致陆地运输非常困难。他们认为,祭坛石可能是通过海路从苏格兰东北部运至英国南部。作者总结道,这些发现表明新石器时代英国的社会组织程度较高,能实现长距离运输。

  · 动物学 ·

  你用的杀虫剂,很可能根本无法杀死蟑螂

  残留式杀虫剂被设计为喷洒在蟑螂可能出现的表面上,当蟑螂随后在表面上移动时,它们就会接触到有毒成分从而被清除。然而,在最近一项发表于《经济昆虫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上的研究发现,常见的残留式杀虫剂对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德国小蠊是侵扰世界各地家庭和建筑物的主要蟑螂物种。

  研究者在实验室中发现,将德国小蠊暴露于喷有常见的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类杀虫剂的表面上30分钟的情况下,德国小蠊被杀灭率仅不到20%。即使这些德国小蠊一直被限制在喷洒了杀虫剂的表面,大多数产品也需要8到24小时才能杀死这些蟑螂,有些产品甚至需要5天。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人类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过于频繁,导致德国小蠊对除虫菊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但在实际生活中,蟑螂不太可能在经过杀虫剂的处理的表面上长时间停留,因为它们会频繁移动,且可能主动避开涂有杀虫剂的表面。该结果说明,常见的基于拟除虫菊酯的杀虫剂产品可能无法对抗家中的德国小蠊。(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 行星科学 ·

  火星地壳中很可能存在液态水

  “洞察”号着陆器及其收集的数据的剖面图。图片来源:James Tuttle Keane and Aaron Rodriquez

  “洞察”号火星探测器2022年底因为太阳能板被遮蔽,结束了为期4年的探测任务。不过它传回的数据仍在对火星科学做出贡献。学界普遍认为,30亿年前火星地表存在大量液态水,今天这些水可能已经被封存到地下,或是流失到太空。

  近日,在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洞察”号的地震仪数据,分析了“洞察”号着陆点地下月11.5到20千米深度的地壳。目前的研究表明,这里的火成岩很有可能存在裂缝,裂缝中存在水,并且,这部分区域足够温暖,能允许水以液态存在。研究人员据此推断,火星地壳中一定存在液态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基于当前研究的推测,火星上其他区域是否存在水以及水的存在形式还需要更多的探测和研究。(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 神经科学 ·

  至少1/4无法对外界做出反应的脑损伤患者是有意识的

  许多严重脑损伤患者,无法对外界指令做出身体反应,许多时候会被诊断为昏迷或植物人状态。然而,一些对外界指令无反应的脑损伤的患者仍可能执行认知任务。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发现,至少四分之一患有严重脑损伤且无法对指令做出身体反应的人实际上是有意识的。

  这项研究包括来自4个国家的353名因物理创伤、心脏病发作或中风事件造成脑损伤的患者。其中241人无法通过一系列反应能力测试(比如不能根据指令竖起大拇指)。接着,研究者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在扫描过程中,研究者告知患者想象自己在打网球或张开和合上自己的手。在没有身体反应的241人中,约有25%的人在EEG或fMRI的整个检查过程中持续表现出大脑活动。这些表现出大脑活动的人往往比没有表现出大脑活动的人更年轻;他们的脑损伤通常是因为物理创伤造成的;且他们的受伤时间比没有表现出大脑活动的人更长。研究者表示,测试中判定大脑存在活动的标准较高,因此实际拥有大脑意识的患者比例可能更高。(Nature News)

  · 神经科学 ·

  神经科学家揭示人在抽象和推理过程中大脑神经元的活动机制

  研究者与植入电极的癫痫患者互动(图片来源:Cedars-Sinai)

  人类具有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一认知能力的核心是人脑中的“抽象”和“推理”过程。抽象能力使人们忽略无关细节而专注于重要信息,而推理能力使人们根据知识做出有根据的推测。8月14日,一项发表在《自然》(Nature)的研究首次阐明了抽象和推理的神经过程。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向17名脑中植入了电极的癫痫患者反复展示四幅不同的图片。每当看到一张图片时,受试者需按下左边或右边的按钮,并会收到“正确”或“不正确”的反馈。通过重复练习,他们最终学会了对这四张图片的正确应答。随后研究人员在受试者不被告知的情况下改变游戏规则,此时对每张图片做相反的应答被视为正确。一些受试者能够迅速察觉规则变化并做出正确应答视作成功的推理,另一些受试者在接受了研究人员提供的语言提示后,也能在规则改变后正确完成任务。研究人员使用AI分析任务期间神经细胞的放电情况,并识别出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的协作模式。最终,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在成功推理后,海马体中会产生“抽象”的表征,且这种表征无论是通过自己反复尝试还是通过口头指导都会出现。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海马在学习过程中对编码抽象表征发挥关键作用,可有助于解释阿尔茨海默病、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的决策障碍。(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撰写:王昱、冬鸢、刘雨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4:00 , Processed in 0.1250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