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4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12日【第2024-1025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7 0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泽连斯基所谓“乌克兰正将战争推向敌方领土”是一个“转折点”?

  【据媒体报道】

  8月11日,负责战略事务的伊朗副总统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在上任仅10天后辞职。他曾于2013年至2021年担任伊朗外交部长并主张与美国进行谈判。

  8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代外长巴盖里通电话。双方重点就中东局势交换意见。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各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暗杀行为,支持伊方依法捍卫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愿同伊方保持密切沟通。

  8月12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当地时间12日凌晨表示,11日晚间,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无人机对扎波罗热核电站两座冷却塔中的一座进行了两次直接攻击,导致内部结构起火燃烧。11日23时30分,冷却塔的火势基本被扑灭。相关专家将在情况允许时对冷却塔是否存在倒塌的威胁进行评估。

  【讨论纪要】

  ●在时钟的指针越过8月12日零时后,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正式进入到了“随时可能进行”的危险窗口期

  当地时间8月11日晚间,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无人机对扎波罗热核电站两座冷却塔中的一座进行了两次直接攻击,导致内部结构起火燃烧。

  与库尔斯克核电站相比,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乌克兰境内的核电站。扎波罗热核电站冷却塔遭到攻击起火,验证了此前我们有关西方邪恶势力围绕库尔斯克核电站与扎波罗热核电站对俄罗斯进行“声东击西”的相关评估。扎波罗热核电站冷却塔因袭击发生火灾的时间在差半个小时到8月12日的这段时间里。在我们看来,之所以扎波罗热核电站再次遭遇危险袭击,就在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压力随着时间来到8月12日而骤然增加。

  我们注意到了8月11日,负责战略事务的伊朗副总统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在上任仅10天后辞职。扎里夫在2013年至2021年,曾担任伊朗外交部长并主张与美国(西方)进行谈判,显然, 扎里夫的下台也变相验证了8月12日这个时间点的重要性和敏感性。8月12日是从以色列的圣殿倒塌纪念日,也就是说,在时钟的指针越过8月12日零时后,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正式进入到了“随时可能进行”的危险窗口期。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快速演进的背景下,尤其在中东地区紧张到随时可能爆发一场全面战争的情况下,端正自己的态度,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弊

  在即将进入8月12日的8月11日,还发生了一起外交事件,那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代外长巴盖里通电话。双方重点就中东局势交换意见。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中国是不会将电话主动打给伊朗的。中国的相关立场一定与中东绝大多数国家保持一致。一方面,支持各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暗杀行为,支持伊方依法捍卫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另一方面,不希望看到中东地区爆发一场全面战争。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看来,伊朗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和平常,甚至我们认为,伊朗社会长期对中国存在某种偏见,尤其在疫情期间,表现尤甚,其相关立场和原则更接近西方社会对中国所持的负面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帝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后,伊朗社会受西方长期对华舆论负面外宣影响加剧,以至于伊朗社会长期形成某种对华的偏见与傲慢。所以,我们建议伊朗决策层,应对此类问题有所反省,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快速演进的背景下,尤其在中东地区紧张到随时可能爆发一场全面战争的情况下,端正自己的态度,于人于己都有利而无弊。

  ●由此为“转折点”,俄乌战争,或乌克兰局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伴随着8月12日中东局势进入危险窗口期的是乌克兰局势的再度紧张。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乌军主动向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省发动战役级别的军事入侵,尤其是悍然使用美制武器军事打击该州重要民用设施之一——库尔斯克核电站。由此为“转折点”,俄乌战争,或乌克兰局势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这次在北约全面加持下的军事行动,性质上可以类比二战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的“巴巴罗萨计划”,其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也被公认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起始点。

  我们注意到8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首次就乌克兰军队越境袭击了俄罗斯西部库尔斯克地区一事发表的相关言论。在我们看来,按照泽连斯所谓“推向俄罗斯领土”的说法,性质上等同于“正式宣战”。也就是说,在北约全面支持下,在乌军主动向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省发动战役级别军事入侵,悍然使用美制武器军事打击该州重要民用设施之一——库尔斯克核电站后,北约已经正式和俄罗斯“撕破脸”——北约公开支持乌克兰军队进攻俄罗斯本土。

  ●原本指望着中东爆发全面战争来“一醉解千愁”的俄罗斯,反倒是落得个“借酒浇愁愁更愁”的讽刺结局!

  对库尔斯克核电站的攻击无疑将西方对俄罗斯的核讹诈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观察中,西方这样做并非鲁莽行事,而是讲求一些策略和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通过候任北约秘书长吕特炒作可以搭载战术核武器的“F-16”战机,也就是所谓“灭俄神器”,一方面彰显北约距离“核武装”乌克兰仅差一步之遥,另一方面则强调“暂不为F-16战机携带的武器提供核弹头”,用这种“高举轻放”的方式“安抚”俄罗斯;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将“第一”中的所谓“安抚”看做是“胡萝卜”的话,那么“大棒”,而且是带有“倒钩儿”的大棒就在“明攻库尔斯克核电站,暗指扎波罗热核电站”之“声东击西”策略上。西方邪恶势力借此明白无误地向俄罗斯传递了,其有决心、有手段(极具操作性,既然敢于对俄罗斯境内的库尔斯克核电站悍然进行打击,俄罗斯境外的扎波罗热核电站还在话下?),在必要时刻“点了”扎波罗热核电站、制造人为核灾难,将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拖垮、拖死;

  第三,在俄罗斯于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的“第一时间”将其匆匆贴上“反恐”标签,等同于“免战高悬”后,西方顺势将这一测试结果直接抛给俄罗斯的亲密盟友,白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伊朗。

  在我们看来,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是必然要进行的,但如何报复,或者说,以什么形式进行报复恐怕与俄罗斯密切相关。所以,对美帝而言,中东方向的压力表面看来自国际社会,但实际上来自俄罗斯。对伊朗来说,在看到俄罗斯在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的“第一时间”“免战高悬”的失望之余,倒也有了以“索要核安全背书”为由,委婉拒绝俄罗斯“拱火”在中东策动一场全面战争的操作空间。

  至此,原本指望着中东爆发全面战争来“一醉解千愁”的俄罗斯,反倒是落得个“借酒浇愁愁更愁”的讽刺结局!

  ●这次乌军侵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另一个意图就在于对俄罗斯本就捉襟见肘的防线左右拉扯,让其露出更多破绽

  我们注意到8月11日,扎波罗热地区州长叶夫根尼·巴利茨基有关俄罗斯正向库尔斯克地区增兵的相关言论。巴利茨基称,空中侦察部队和攻击无人机被派往库尔斯克地区帮助那里的俄罗斯军队。

  有消息显示,这一次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乌军兵力超过1万人,甚至可能扣押了大量俄罗斯平民。这是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本次乌军执行的是战役级别的军事入侵,而不能简单对其贴上“反恐”标签的原因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库尔斯克州和与其紧邻的布良斯克州,有着俄罗斯多个重要战略设施,包括俄罗斯最大的铁矿、钢铁企业、化肥企业,尤其是库尔斯核电站。这意味着,对于俄罗斯来说,随着俄乌战争的延续,战线正变得越来越长,到处都需要士兵。

  对俄罗斯而言,如果在俄罗斯境内的库尔斯克州爆发战争,砸烂这里的一切,恐怕对俄罗斯的战争潜力构成重大影响,显然这是俄罗斯无法接受的。所以,持续下去,库尔斯克地区必然成为俄罗斯不得不重兵防御又一必守之地。不难看出,这次乌军侵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另一个意图就在于对俄罗斯本就捉襟见肘的防线左右拉扯,让其露出更多破绽。这也是我们前面说的,西方这一手“声东击西”极具操作性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除了“亲自上场”而非假手他人(比如,伊朗),在中东方向将美帝打痛,尤其是打怕之外,没得选择

  在本期讨论的最后,我们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与中东局势做一个简单总结。

  美国在中东越困难,其在乌克兰就越疯狂。可以说,乌军大举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库尔斯克核电站和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遭受空前威胁,完全是俄罗斯至少从2023年10月7日被动等到今天的产生的最新恶果。显然,美帝就是要通过这种极具威慑性,极具操作性的“声东击西”策略,首先强烈警告俄罗斯不得在中东方向轻举妄动,否则就玉石俱焚,鱼死网破。如果俄罗斯因乌克兰方向的最新变化而弱化对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策动,既遂了美帝的心愿,也符合包括伊朗在内的广大中东国家以及国际社会不希望看到中东爆发全面战争的期待。

  对伊朗来说,报复是必须的,但伊朗一定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对此,中方支持伊方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支持伊方依法捍卫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为此中方愿同伊方保持密切沟通。

  对俄罗斯来说,希望俄罗斯能够想清楚,中东局势暂缓后美帝会做什么。希望俄罗斯还记得实质性解决俄罗斯问题是西方最终有资格面对中国问题必须逾越的障碍。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没得选择。也就是说,除了俄罗斯“亲自上场”而非假手他人(比如,伊朗),在中东方向将美帝打痛,尤其是打怕之外,没得选择。而“切入点”就在叙利亚,且今日中东地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宗教和解的运动空前活跃,这是以往的中东局势所不能比拟的。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以需要为“切入点”将美军从中东地区挤出去的苗头就已经出现。显然,俄罗斯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相关话题】

  第7186期-国际社会与美帝在“防止爆发中东全面战争”的问题上有何本质差别?(2024-8-7)

  第7191期-在毫无战略意义的情况下,乌军“自杀式”孤军深入俄库尔斯克州有何目的?(2024-8-8)

  第7199期-冤家路窄(3):中东未爆发全面战争的情况下,俄罗斯继续在中东对美帝进行“内嵌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式报复,恐将招致在乌克兰方向收获巨大恶果(2024-8-11)

  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特朗普提议用比特币偿还35万亿美元债务靠谱吗?

  【据媒体报道】

  7月29日,美国财政部网站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5万亿美元大关。

  8月8日,特朗普:“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会偿还 35 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给他们一张小小的加密货币支票,对吧?我们会给他们一点比特币,然后抹去我们的 35 万亿美元。”

  【讨论纪要】

  首先从竞选语言角度去看特朗普的讲话。在我们看来,特朗普所谓“谁知道呢,也许我们会偿还 35 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给他们一张小小的加密货币支票,对吧?我们会给他们一点比特币,然后抹去我们的 35 万亿美元。”来观察,至少其传递出未来比特币至少价值35万亿美元的信号。至少在一些激进的投资者看来,其中蕴含了太多的投资价值。

  而现在的比特币基本处于底部位置,这对于炒作比特币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这些人愿意为特朗普投票。特朗普用这一手将马斯克绑进来,也将自己绑进了马斯克的“X帝国”。再次强调,无论是巴以问题,还是乌克兰问题,都围绕争夺总统的急务展开。拜登和“拜登们”要的是俄乌战争的支持,而特朗普和“特朗普们”要的是巴以问题的支持,双方一个有行政权,一个有立法权,于是便在斗争中妥协,妥协中斗争,你争我夺,毫不退让。

  大家知道,目前美国的GDP在已无限注水,也就28万亿,而且很弱,但利率很高,所以,还债35万亿基本无望。一旦超过42万亿,也就是债务达到GDP的150%,那就彻底无法挽回了。当然,美国稀释债务还有一些办法,比如人为修改美国GDP的规模,只要中国不出手,中东,乌克兰局势彻底失控,美国还能再维持一段时间。所以,真正怕摊牌的是美帝,你怕的是什么?在我们看来,俄罗斯恐怕害怕的还是最终丧失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也就是丧失所谓战略灵活性。俄罗斯想要融入西方,但西方不要他,但俄罗斯肯定从未想过融入东方。

  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在我们看来,也许已经爆发,只是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层面进行,而在非传统安全层面2019年,中美贸易战就爆发了。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前两次不同,显得那么直接,但破坏性一点不小。非传统安全层面,从特朗普时代开始,到今天,已经失败。传统安全层面,从拜登时代开始,但无法看到胜利。当然,作为特朗普的继承者,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失败也有更为极端的拜登政府的“贡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拜登不能攻击特朗普,因为那等于攻击他自己。特朗普自然也不愿提,因为他自己是始作俑者。最多是拿着“三战”之类的话威胁美国社会,争取选票,动员美国社会。

  【相关话题】

  第48期-马斯克的“X帝国”与中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2022-12-06)

  第6516期-串讲:小摩警告称债务现状犹如“温水煮青蛙”、波音737 MAX高空飞行时舱门掉落(2024-1-8)

  第6731期-串讲: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美国今年有近万亿商业地产债务到期(2024-3-19)

  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拖延16年后重启

  【据媒体报道】

  8月10日,一条连通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与中国在阿重要投资项目艾娜克铜矿的公路正式开工,数据显示,艾娜克铜矿是全球少数尚未开发的特大型铜矿,也是阿富汗最大且资源最为优质的铜矿。目前探明的铜矿总储量超过了7.05亿吨,平均含铜1.56%,含铜金属量1000多万吨。

  【讨论纪要】

  在我们看来,艾娜克铜矿的新进展与中吉乌铁路即将开始建设密切相关。

  有人说中国等待这一天足足等了16年,而这16年就在以美军为首的北约势力盘踞在阿富汗的20年间。实际上,艾娜克铜矿早已经被开采,只是规模有限,其中驻阿美军就对艾娜克铜矿有长期开采,而在美军所谓“驻扎”的其他国家,如,种植鸦片、抢夺粮食、违法采油等劣性比比皆是,美军的贪婪和霸道,长期以来为当地国家与人民所深恶痛绝。

  大规模开采艾娜克铜矿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运输问题。所以,通过中吉乌铁路的分支连接矿区进行运输就是不错的主意。在此之前,中亚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最大的阻力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目前,随着美军撤离阿富汗军,其影响力渐渐消退,但影响力尚存。俄罗斯陷于俄乌战争也无暇他顾。国际社会推动“远交近攻”正逢其时。当然,推动进程前进最为重要,不一定要求一蹴而就,比如,修建铁路用于运输。随着中吉乌铁路的修建,中阿关系的改善,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局势会逐渐转好。最终,当美、俄的负面影响消磨殆尽后(中吉乌铁路建设起来之后,随着时间流逝,项目的推动,俄罗斯与美国的负面影响才会逐渐消于无形),全面开发艾娜克铜矿就是水到渠成。

  【相关话题】

  第3650期-无处不在的“局外人”(3):中国的阿富汗政策就是要在广交朋友的前提下孤立美国,“拖”垮美国(2021-09-12)

  第5781期-围绕俄罗斯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纠缠不清,中亚、东北亚、中东多国为什么认为这一机遇极其难得?(2023-5-30)

  第6917期-中俄两国元首通过联合声明将美国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定性为“侵略”,至此,至少口头上,普京总统收回了此前关于阿富汗的两句话(2024-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37 , Processed in 0.0938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