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0

陶然纪:黑神话悟空:爆火背后必须要揭开的大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7 03: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8月20日,国产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迅速掀起了全球热潮。

  所谓3A游戏一般是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时间(a lot of time)以及大量的资金(a lot of money),开发这类产品的成本与风险当然会非常大。

  《黑神话悟空》从立项到面市,整整花了6年时间,投入4亿的资金,期间多次传出团队坚持不下去要散伙,项目即将暴死的消息。

  如今所有的质疑与担心,都被火爆的成绩冲得无影无踪。

  据最新消息,销量已超过1000万套,销售额超过30亿,甚至一个不落地攻占了steam游戏平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销量榜首。

  网上流传着一张已购买游戏玩家下载情况图,上面最奇特的是早已禁止steam的朝鲜,竟然也有人在偷摸地下载,莫非是……

  更厉害的是这款游戏的同时在线玩家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仅次于吃鸡游戏《绝地求生》(在线玩家峰值为323.6万人)。

  但是《绝地求生》属于即时对战类游戏,经常是呼朋引伴地几个人同时玩,而《黑神话悟空》则是单机游戏,玩家只能一个人打怪升级。即使有类别上的巨大劣势,看这势头也极有可能突破纪录成功登顶。

  关于《黑神话悟空》的讨论已经非常多,各种分析几近全面无死角,但陶叔最感兴趣的是它所代表的开创性意义:

  正如《英雄》开创了中国真人电影的大片时代,《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创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大片时代,《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片时代,《黑神话悟空》则一棍子砸开了中国游戏的大作时代的大门。

  一来我们的市场规模已经能够支撑这类产品的存在,二来我们文化产业生态与从业者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成熟度。

  这个结论估计会让很多人不适应,毕竟多年来舆论场最喜欢喊的就是,我们遭到西方文化入侵连连溃败,中国的文化产业不争气,业界陈腐落后污七八糟,偶尔单个作品的成功并不能代表整体的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受体制机制拖累根本起不来也走不出去……

  听多了这类悲观论调,难免让人丧气,但只要肯承认事实,就能看到,在对外开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抵抗住了西方同行的竞争压力,如今更是持续拿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多条战线上开展了反击,成功实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输出。

  显露出颓势的,反倒是一直咄咄逼人的西方文化产品,它们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开始下降,不少好莱坞大片票房乏力,社会上也缺少对它们的关注热度。

  一升一降的对比如此明显,背后的原因必然是我们做对了什么,而西方又做错了什么。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2

  先说西方做错了什么。

  黑神话还在开发时曾经发生了一件怪事。有家叫做sweet baby机构找上门来,提出要提供一项服务,声称只有用了他们的服务,游戏上市才能一切顺利。不过他们的要价可不便宜,张口就要700万美元的咨询费。

  可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根本不用想就给拒了。果然,没过多久全球各大平台出现大量抹黑《悟空》的公关稿,说它缺乏包容性和多元化要素、女性角色严重缺失、涉嫌性别歧视……

  原来那家机构做的是所谓的“多元化咨询服务”,是随西方黑人平权、女拳、LGBT兴起应运而生的新行业。

  也就是因为中国猴子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命实在太硬,才没有着了他们的道。

  西方的大部分公司没这个八字,只能破财消灾,乖乖地接受那帮孙子的“服务”,把游戏角色的形象改成各种歪瓜裂枣的样子。

  只有那样才符合那套政治正确的标准,那些跟他们有关联的媒体才会默契地闭嘴,甚至还有可能附赠一波卖力的吹捧。

  正是这个故事,让身处西方政治正确漩涡之外的中国人,终于破了案,搞清楚了近些年国外的很多游戏里,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莫明其妙又丑得惊天动地的角色。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好莱坞电影会热衷搞什么黑人鱼、黑雪公主。

  法国会让一黑一白两个男人去演《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

  还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挑战全世界的审美,上场各种政治正确的百鬼夜行。

  西方政治正确的玩法,就是打着进步的旗号,推出各种小众团体撒泼打滚反歧视要“平等”,实际目的是争利益分配的特权。

  等闹出动静形成声势了,相关机构团体便四面出击,向社会各个行业伸手。不给他们交够买路钱,就被拉到媒体上公开处刑,斗倒批臭,以儆效尤。

  整个链条上有众多参与者,有上街头的,有向企业伸手的,有听令写黑稿的,勾结在一起时不时显露断阴阳定生死的大法力,目的无非是驯服各行各业,捞取巨大的好处。

  正是应了那句话: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西方文化产业,正是被政治正确祸害的重灾区,许多作品硬被塞进了大量垃圾,遭受中国消费者的冷眼与唾弃,是其必然的报应。

  政治正确还只是西方骚操作的其中一种,还有环保、动保等传统玩家,能量已经大到在德国向特斯拉超级工厂纵火,在英国逼得高铁项目成本涨到上千亿英镑,最终还不得不取消。

  这些利益集团实际上已经黑帮化,明目张胆地向企业收保护费。西方文化产业正是在它们的干扰与破坏下,变得束手束脚,逐渐丧失原有的活力。

  虽然当前依然显得强大,所依仗的只是长期积累的老本,不断消耗着自己的影响力与消费者的期待。

  和这帮虫豸在一起,怎能搞好文化呢!

  西方文化走错了路,并且暂时看不到纠错的希望。

  03

  与此相反,中国持续给文化产业松绑。

  首先,给文化生产者松绑。

  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里,文化属于公益事业的范围。有专门的“事业单位”从事这些领域的活动,并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

  但是,这套体制经过长期的运行之后,暴露出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同时,这些事业单位给政府财政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政府的钱袋子受不了,老百姓对提供的服务不满意,玩不下去就得进行改革。

  改革的思路就是将这些领域重新划分成第三产业经济;弱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转变为对产业进行引导与监督;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并开放民营资本入场。

  正是因为有了改革,大量民企涌现担当起主要的产品生产方的职责,文化产业开始繁荣起来。

  其次,给文化产品的质量松绑。

  很多人怀念过去的文艺作品,认为部部是精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黑神话的出现,其实也是看86版西游记长大的那帮孩子,照着先辈的样子圆了自己的梦想。

  同时,又有很多人鄙薄现在的文化产品,反感烂片横行、“抗日神剧”泛滥。

  但是,陶叔要给一个反直觉的判断,所谓的烂片神剧,可能就是文化产业崛起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当然要鼓励精品,但也要允许质量差一些的劣品出现。劣品能卖到钱,说明存在着它的受众。劣品照样能够提供工作机会,给从业者饭吃。

  有“烂片之王”称号的香港导演王晶,曾经传出在行业低迷期坚持开工,养活了香港半个娱乐圈。

  只有先让人活下来,不断得到锻炼,才有可能成长,甚至成为大神。

  我党的革命斗争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的共同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既有红军,又有游击队、赤卫队;抗日战争时期既有八路军、新四军,又有县大队、区小队。

  虽然地方武装的战斗力要差很多,但是仍然能在战役中发挥配合的作用,并在不断经受考验后壮大,改编成正规军。不少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骁将,当年也是从埋个地雷放个冷枪起步的。

  同样的,神剧也罢,现在流行的霸总、穿越短剧也好,甚至包括脑残小游戏,都是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给从业者成长的机会。

  行业的繁荣,必然会是良莠并存,甚至出现一定的混乱,但混乱不是深渊,而是阶梯。

  只有先肥沃行业生存的土壤,才能积蓄足够的活力蕴育出大企业,生产出成功的大片大作,以至神作。

  可能会有人心生不屑,像86版西游记不早就是神作了吗?还用得着绕一大圈回到几十年前的水准?

  确实要承认,以前的体制照样能够出精品神作,但是也要思考一个问题,那时文化产业的力量能够与西方抗衡吗?

  偶尔打一场漂亮仗,决定不了整场战争的成败。以前我们文化产业的规模根本与西方不在一个量级,企业太小产品太少,即使部部精品又如何,完全被淹没在人家的千军万马之中。

  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之处,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产业经验,先当徒弟,再用同样的套路击败师傅。

  既然是徒弟,就必须先从简单招式练起,衣服鞋袜、山寨机、神剧烂片、低端网游都是新手的试炼场,等到刷够积分了,突然就会爆出盾构机、高铁、大飞机、《三体》、《流浪地球》、《黑神话悟空》。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改革开放应该攻守兼备。在防守上一是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一是要扎紧资本账户的篱笆;同时要开展进攻,主动地开放商品市场,积极参与世界商品生产市场的竞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无疑已经验证了他的先见之明。中国经济日益庞大的身躯,硬生生挤进了全球化的体系之中,已经挤得美西方嘴歪眼斜叫苦连天。

  顺着这样的路径,制造业攀登不止,冲上了顶峰,对文化产业要有同样的信心。

  04

  通过松绑,先把规模做起来,从而创造更多的可能,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做对的第一件事。

  但是有人会担心造劣品赚快钱会成为习惯,在资本的纵容下一旦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只会更糟糕。

  对此不必要过多担心,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做保证。

  西方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境,根源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上。各种利益团体出现,继而对各种产业上下其手,是因为西方本来就是利益团体分赃的体制。

  任何团体只要能够制造话题裹挟一部分人群,控制住足够规模的选票,就能坐上社会利益分配的餐桌。

  利益团体就像是军阀,要的是兵强马壮,为的是争夺天下。而被它控制的领域,就是其私有的地盘,是其立身之本发财之道,就算怎样胡作非为,天王老子也动不了它。

  西方文化产业已经落入贼手,只会越来越窒息。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则可以充分进行顶层设计,不断优化行业生存环境,引导其发展。

  一是逐步建立完善行业监管法规。

  有些底线是不能突破的,这由法律进行明确。

  曾经有一段时间,文化圈恨国思想泛滥,肆意羞辱贬低英雄人物革命领袖,一部英雄烈士保护法横空出世,就如雷霆闪电,让妖魔现出原形,遭受天谴。

  处罚劣迹艺人与违规机构的措施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清朗行动不断开展大大净化了行业环境,虽然存在标准不够透明,出现误伤等问题,总体依然值得肯定。

  一方面放宽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又划出不能触碰的红线,二者之间就是行业可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对文化行业的监管,可以看出是依法治国总体方针的具体实践,无疑是正确且有效的。

  二是明确正面引导的方向。

  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优秀,教员早就给出评价标准,那就是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三个方面:立场问题、态度问题、为谁服务的问题。

  那些不站在人民的立场,对人民充满傲慢,缺乏对人民真情实感的文化大佬,就算曾经投机得手暴得富贵,近些年来也在消费者觉醒之后被迅速唾弃,再也掀不起风浪。

  怎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则由领导人在十年前的新一场文艺工作座谈会进行了解答。

  他的原话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正是循着指引的方向所取得的成功吗?

  我们欣喜于中国文化产业又一次取得胜利与突破,对文化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份信心来自我们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天来某些经济学家、文化大佬、媒体人破了大防,对黑神话恶言相向,卖力地表演他们的无能狂怒。

  一个正常的世界,苍蝇难免会出现,但苍蝇们再闹腾,又能闹成多大的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4:43 , Processed in 0.0938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