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8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8月14日【第2024-102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8 2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在应对乌军入侵库尔斯克问题的第一时间“免战高悬”的严重负面影响,在伊朗,尤其是在白俄罗斯身上已经显现

  【据媒体报道】

  8月12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表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应成为战友,共同对抗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参与训练、武装和作战行动的集体西方。

  8月13日,英媒援引三名伊朗高级官员的话独家报道称,若想阻止伊朗直接攻击以色列,就需在本次谈判中达成停火协议。其中一名伊朗高级安全官员称,若谈判失败,或者伊朗认为以色列有意拖延,伊朗将与黎巴嫩真主党等盟友一同对以色列发动袭击。该官员没有透露,伊朗在决定袭击前,会给谈判留出多长时间。

  8月13日,在以色列极右翼政客、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的带领下,2000多名以色列犹太定居者进入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萨清真寺大院。此举遭到巴勒斯坦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总统发言人纳比勒·阿布·鲁代纳指出,这是“危险的挑衅”,违反了有关阿克萨清真寺现状的共识。约旦、埃及也相继对以色列表示谴责。

  8月14日,乌克兰外交部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表示,他向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报告了进攻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情况。博雷利表示完全支持基辅。

  【讨论纪要】

  ●乌军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在性质上非常恶劣,也是近期国际局势最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件大事

  欧盟“外长”博雷利就乌军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表示支持,这是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最新表态,是一种明确的站队表现。

  乌军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在性质上非常恶劣,也是近期国际局势最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件大事。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心常委”之一的美国,带领另外两个“常委”,英国和法国,通过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作为“代理人”,直接军事入侵另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核心常委”俄罗斯。这在冷战后,甚至二战后都极为罕见。

  ●伊朗开始变得心虚起来,再度明显地表现出“抵抗的不坚决,妥协的不彻底”。以至于伊朗不得不开始为自己迟迟没有开始的报复“写注解”“找台阶”

  8月13日,以色列陆军媒称,以色列最近几天向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传达了信息,若伊朗对以色列进行任何直接攻击,以色列都将对伊朗领土进行袭击以作为回应。

  在看到俄罗斯应对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第一时间“免战高悬”的软弱表现后,原本对伊朗报复提心吊胆的以色列胆子也大了起来。显然,这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警告和威胁。当然,以色列眼中的“国际社会”是指西方,而这个“国际社会”正在向伊朗施压,以色列显然把这个“以色列自己都害怕”的“国际社会”夸大到了极致,并以此为由,以威胁的方式“做伊朗的思想工作”。

  伊朗开始变得心虚起来,再度明显地表现出“抵抗的不坚决,妥协的不彻底”。以至于伊朗不得不开始为自己迟迟没有开始的报复“写注解”“找台阶”。

  “加沙不停火,伊朗就会攻击以色列”这种树立“顾全大局”形象的做法虽然可行,但要建立在对以色列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报复的基础上。哈尼亚是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遇袭身亡的,无论如何伊朗不能无限拖下去,必须对包括哈马斯、中东国家、国际社会在内的方方面面给出一个明确说法。

  ●美国的“围魏救赵”似乎已初见成效

  对美国来说,中东方面的压力,表面看来自伊朗可能对以色列的报复,而实际上是要提防在中东策动一场全面战争的问题上有强烈动机的俄罗斯。所以,美国的“围魏救赵”,其“着手点”就在于防止俄罗斯撺掇伊朗去引爆一场中东全面战争。从目前的情况看,就算一众“吃瓜群众”在俄罗斯应对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的问题上还可以等待“第三时间”其是否会进行有效反应,但伊朗的心态显然已经发生了变化。仅从这一点讲,美国的“围魏救赵”似乎已初见成效。

  对于俄罗斯就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第一时间“免战高悬”一事,除了俄罗斯方面始终强调所谓“俄白应成为战友,共同对抗在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地区参与训练、武装和作战行动的集体西方”外,白俄罗斯方面表现得异常沉默。在我们看来,面对刚刚访问就发生心态变化之伊朗的绍伊古这番说辞,白俄罗斯的心态是否也在发生变化,恐怕大概率是的。如果俄罗斯的“核学说”在关键时刻,比如自己的本土遭遇乌军,实际上就是北约入侵的情况下如同豆腐一样一桶就穿,那白俄罗斯还能指望俄罗斯部署在白俄罗斯的核武器在关键时刻,比如同样遭遇北约入侵的情况下,保卫自己的安全吗?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社会对于俄罗斯就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第一时间“免战高悬”一事同样沉默以对。如果我们将这种“沉默以对”放在8月1日,美国务卿布林肯访问蒙古大肆炒作所谓“第三邻国”的背景下,放在8月8日,“缅甸请求俄罗斯出手,瓦格纳或入缅助战”之“网络传闻”的背景下,基于中俄战略互信层面加以衡量的话,恐怕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而看到这一切的欧盟,自然敢于在乌军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问题上肆无忌惮地明确站队了。

  本来美国已经在中东问题上被拖得奄奄一息、狼狈不堪,但由于俄罗斯的软弱,恐怕美帝这次真的能缓上一口气了。现在轮到俄罗斯焦急万分地不知道如何处理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入侵是好。

  库尔斯克地区对俄罗斯来说不容有失,既然如此,西方完全可以就此围点打援。中东是“现阶段国际局势的中原”,但却是美国基于全球战略“围魏救赵”的“着眼点”。而乌克兰则是美国针对中东局势“围魏救赵”的“着眼点”,美国将压力推到乌克兰方向——相对于中东方向的“外线”。此外,美国“围魏救赵”的意图还在于,用这样一手打蒙了俄罗斯,从而度过了8月12日到8月13日这个伊朗可能报复以色列的最危险的窗口期。

  ●再次强调,之所以拜登政府对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很难拿捏,就在于其反映的本质是美国利益内部的严重分裂

  对于同样饱受煎熬的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来说,基于“光棍不吃眼前亏”的道理,的确因俄罗斯处理乌军入侵问题至少在第一时间、第二时间表现得不利、进而导致伊朗心态发生变化而暂时挡下伊朗的报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身压力(暂时稳固自己的统治),但对其来说,暗杀哈尼亚只是手段,作为目的的将“美国(拜登政府)拖下水”还未实现。所以,其必然还会策动新的挑衅。

  我们注意到8月13日,在以色列极右翼政客、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带领2000多名以色列犹太定居者进入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萨清真寺大院的新闻报道。此举遭到巴勒斯坦的强烈反对,同时也遭到了约旦、埃及的强烈谴责。

  即便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如何胡作非为,拜登政府即便对其恨之入骨,但无奈,为了美国的中东政策能够继续维系,眼下还是要保。而这一保就必然会激化美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这些中东国家继续对伊朗抱有同情之心,这样,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就可以继续将伊以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美伊之间的矛盾,甚至北约与中东国家之间的矛盾。

  再次强调,之所以拜登政府对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很难拿捏,就在于其反映的本质是美国利益内部的严重分裂。拜登政府表面支持乌克兰战争,共和党和其控制的美国众议院则支持巴以战争,其中有各自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在战略方向,这种严重分裂表现为,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资本利益可以面对俄乌战争失败,有退出机制,但美国国家利益没有退出机制。在表面上看,这是美国资本利益和美国国家利益之间的纷争,但所谓美国国家利益背后则是美国资本利益中的另一部分(比如,产业资本)。也就是说,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资本利益之争的本质是美国资本利益内部的分裂,只是这部分美国资本利益与所谓美国平台绑得更加紧密。也因此,这两部分美国资本利益的全球战略眼光是不一样的。

  ●提醒俄罗斯决策层的是,在决策如何进行反击的问题上,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就是留给俄罗斯决策层的时间不多了!

  就目前国际局势而言,恐怕最难受的就是俄罗斯,伊朗次之。全世界都在盯着俄罗斯就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地区的问题究竟如何反应。于是,局势发展的焦点就这样从中东方向再度折回到了乌克兰方向。

  我们注意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基辅政权的另一目的是在俄社会中制造不和、嫌隙,恐吓民众,破坏俄社会的团结与凝聚力,‘冲击俄国内政局’”的相关表述,对此,我们深以为然。

  再次建议俄罗斯决策层,如果要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一方面,既然对方找上了门,在乌克兰方向反向揪住北约衣领子单练,当然可以!另一方面,在中东方向不妨也效法美国玩一出俄罗斯版“围魏救赵”,彻底打痛,尤其是打怕美帝。

  提醒俄罗斯决策层的是,在决策如何进行反击的问题上,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就是留给俄罗斯决策层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让乌军消消停停地撤军,这一屈辱怕是会被永远刻在普京政权的脸上。而更为致命的是,在俄罗斯原国防部长绍伊古已经下台的情况下,已经出现就本次乌军入侵,俄罗斯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罪责难逃的传闻。显然,策划这一传闻的西方邪恶势力在继续基于“外压+内乱”层面,伺机推动,甚至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如果俄罗斯还想拖下去,很可能会拖得自己灰飞烟灭。

  ●再次强调,“半渡而击”的本质是国际社会绝不会坐视“标的之一的西方实质性消化标的之二的俄罗斯”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如果因俄罗斯的一味妥协导致局势再度正式触及“半渡”,国际社会要做好准备随时对其进行正式“动态评估”。

  再次强调,“半渡而击”的本质是国际社会绝不会坐视“标的之一的西方实质性消化标的之二的俄罗斯”,至于“标的之二”最终是否被“标的之一”实质性消化。本质上是且仅是俄罗斯必须考虑且负责的生死问题。显然,“绝不坐视”才是国际社会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俄罗斯的命运何去何从,比如,是统一还是被瓦解,对国际社会是“中性”的。

  假设,俄罗斯倒下去了,但西方不会容忍一个完整统一的俄罗斯存在。西方为了将其做到不可逆,会投入大量资源(尤其是一方面让俄罗斯对抗中国,又要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何况俄罗斯内部还有很重的社会主义情结),这也是我们继续消耗西方的过程。所以,西方在实质性消化俄罗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似乎不在于俄罗斯本身,而在于中国整体应对非常得力。这使得中国在激烈的博弈中,随时间的流逝不断积累胜势,与之相对,西方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则被慢慢消磨得愈发虚弱。

  ●无论是调整,还是反复,日、英作为美国的“铁杆狗腿子”,都已心生异心对美帝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在本期讨论的最后,继续跟进一下东北亚方向的重要国家之一,日本的最新动态。我们注意到日本首相岸田文雄8月14日决定将不参加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的新闻报道。

  岸田文雄的决定让人想起了英国前首相苏纳克政府因干不下去“撂挑子”,准备“跑路”的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经历了全国性骚乱的英国,在看到俄罗斯的软弱后,新上任的工党政府终于“重新归队”,将国内骚乱原因的矛头直指俄罗斯,如此看来,其在中东问题上的“重新归队”也不会太过遥远。

  现在日本也是内忧外患,恐怕和英国一样,也要面临某种调整。不过,无论是调整,还是反复,日、英作为美国的“铁杆狗腿子”,都已心生异心对美帝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我们的观察中,不排除日本新任首相会把“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玩到一个新高度的可能性。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次“最后一次战略投机”是明显体现在传统安全层面。这一点在核爆炸纪念日一事中,日方“摆了两桌席,请了两桌客”这一现象中可以观察得很清楚。

  【相关话题】

  第7197期-冤家路窄(1):围绕乌克兰局势与中东局势过去的十几年,本质是西方与俄罗斯争斗的不断螺旋升级(2024-8-11)

  第7202期-无论从俄罗斯的角度,还是美国(北约)的角度来观察,为什么泽连斯基所谓“乌克兰正将战争推向敌方领土”是一个“转折点”?(2024-8-12)

  第7206期-二战期间纳粹将领曼施坦因策划的“堡垒计划”对今天乌军入侵俄罗斯库尔斯克州有何参考作用?(2024-8-13)

  岸田文雄辞职消息公布后日元短线上涨

  【据媒体报道】

  8月14日,岸田文雄向党内人士表示,他打算放弃参加将于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这意味着在选出新自民党总裁后,岸田文雄将辞任首相。

  【讨论纪要】

  我们注意到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Shoki Omori有关“日元将取决于外部因素,尤其是美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日本国债仍将是一个供需决定的市场。我的初步看法是,股市将受到最大冲击”的说法,对此我们表示基本赞同。所谓“取决于美国经济数据”的本质就是“美国的需要”,比如,美元指数回调。

  长久以来,日本经济界、产业界是普遍反对加息的。换句话说,日本央行加息不是日本经济的需要,而是华尔街的需要。所以,日本首相换人与日本货币政策走向没有太大关系。当然,日本首相换人是有可能让日本政界、经济界进入一个相对动荡时期的。其中自然也包括美国(西方)通过金融手段施压日本当局的因素在其中,且这种金融波动既符合美国(西方)强化对日本的控制,也符合华尔街赚钱的诉求。

  【相关话题】

  第6720期-串讲:日本“春斗”与日本加息关联不大、印度遭遇“黑色星期三”、星舰第三次试飞提前结束 (2024-3-15)

  第6731期-串讲: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美国今年有近万亿商业地产债务到期(2024-3-19)

  第7196期-串讲:美国超越中国成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市场推测巴菲特又将抄底日股、如何看待美国怂恿欧洲没收中国在欧基础设施?(2024-8-9)

  中国7月M1降幅扩大至6.6%

  【据媒体报道】

  8月14日,中国7月新增社融7700亿元,6月为3.3万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6月为2.1万亿元。M2同比增长6.3%,上月6.2%。M1降幅从6月的5%扩大至6.6%。M2-M1剪刀差为-12.9%,较6月末的-11.2%进一步走阔。

  【讨论纪要】

  中国经济压力目前阶段仍然较大。

  中国经济还未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尽管一些已经经历结构调整的行业和新兴行业已经对经济企稳回升起到积极作用,但仍需要大量投入,且较长时间内无法产生正向效应,而这个过程我们又必须经历,不能不做,更不能半途而废。这是一种典型的青黄不接。反映到货币上,出现中国7月M1降幅扩大至6.6%这种状况也属正常。

  在货币发行的俄问题上,西方因为掌握金融霸权(哪怕是相对金融霸权),其开动印钞机印出的钱是可以稀释到世界范围的,但人民币不能,人民币主要还是以商品出口的形式走出中国的,所以中国央行不能向西方那边肆意发行货币,否则就要承受严重的通胀。8月8日,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在参加澳媒访谈节目时表示,中国的经济规模已比美国至少大20%。按照美国2023年的GDP折算为人民币的话,中国的经济规模至达到200万亿,而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6万亿元,如果再加上信贷、产业转型、启动资金沉淀等其他内容,300万亿的规模是不能与目前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相匹配的。所以,中国的货币发行是伴随自身以实体经济为主的经济规模不断发展而匹配发展的,所以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通胀锁屏时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最后就股市简单说两句。以上证指数为例,从金融维稳角度来观察,近期或有小幅反弹。在国际局势没有出现重大事变之前,反弹范围大约在2900到2950之间。当然,这个反弹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在大约2个月的时间内“曲折”进行。

  【相关话题】

  第5222期-串讲:中国11月M1与m2增速明显背离、能否借应对疫情相关措施改善基层医疗条件(2022-12-13)

  第6576期-串讲:特斯拉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中证1000指数反弹缓解雪球产品敲入危机、央行回应市场通缩担忧(2024-1-25)

  第7018期-串讲:权威媒体再次警告债市和债基风险、中国5月M1同比降4.2%(2024-6-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36 , Processed in 0.0938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