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33|回复: 1

占豪:铁汉普京“硬”与“软”的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6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普京是个铁汉、硬汉,普京面对西方从不示弱且不落下风,面对西方的压力顷刻间卸得无影无踪。普京在西方没少直接批评西方,毫不给西方列强面子,特别是有些话从总统嘴里说出来总是很有趣,总能成为新闻热点。但是,这显然不是普京的全部,普京虽为铁汉、硬汉,但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政治家的人。能称得上政治家,自然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今天并非去全面诠释普京,如果想了解普京可以买普京传记来看。我们今天就透过最近普京在乌克兰问题处置上的表现,来看看普京的“硬”与“软”。

  今年2月下旬,当乌克兰问题急剧恶化,亚努科维奇政府被推翻后,鉴于俄罗斯当时正在举办冬奥会,普京一直表现的非常隐忍,似乎这次政变和过去的颜色革命并无太多不同。但是,当冬奥会一结束,普京立刻掀起针对乌克兰的强压,不但大兵压境乌克兰,甚至还在不知不觉间利用俄罗斯在黑海的驻军,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克里米亚。当时我们曾给过预估,即普京在冬奥会一定会对乌克兰下手,而且很可能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局势被颠覆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普京最终选择了借机吃掉克里米亚,而非去大力扶持亚努科维奇政府。

  从这一回合我们可以看出,普京以自己的“软”欲擒故纵乌克兰政客,同时也让西方国家放松了警惕,然后突然发飙,又以自己的“硬”,兵不血刃地将克里米亚据为己有。面对普京的“软”西方准备不足,面对普京的“硬”西方同样准备不足,甚至普京到最后都还在说不准备吞并克里米亚,但最后却“顺应”了克里米亚的“民意”。普京用西方分裂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的招数分裂了乌克兰,普京找到了一种新的应对西方颠覆的方法,而西方面对普京却毫无办法。

  事实上,在这一回合之前,普京就在国内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的渗透进行了大清洗,普京在过去两三年大规模清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俄罗斯设置的NGO组织分支,使得西方国家难以再通过在俄罗斯的、代表西方利益的NGO发挥影响力,这也让普京在这次行动中没有受到国内亲西方势力的干扰,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因这次行动大幅提升。普京在国内针对敌对势力的硬成就了其对外的“硬”,与对敌对势力的硬相对应的一定有对俄罗斯普通百姓的“软”。普京的这一“软”一“硬”最终成就其对西方的“硬”,成就了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高超政治手腕。当然,普京对西方的“强硬”也对应了对中国的“友好”,这一“硬”一“软”既挣足了和西方博弈的筹码,又不致俄罗斯在国际上孤立。普京的“软”“硬”兼施让俄罗斯不但在国际政治上有了很大的博弈空间,在经济上也不再完全收支与西方,相反欧洲对俄罗斯的断气一直心存余悸。

  当克里米亚确认加入俄罗斯后,在访问上海确认中俄关系加强,获得中国经济上的支撑和政治上的理解后,普京不但不再继续“硬”,态度上反而开始软化。别忘了,就在中俄签署天然气协议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就请求普京保证对欧供气。普京不但不再前进,反倒是软化了态度。这一软化,我们当时的判断是普京试图影响乌克兰的大选并向未来的总统示好,同时为6月6日访问法国参加诺曼底登陆70周年酝酿友好气氛。

  这一“软”有没有效果呢?当然有,普京访问法国不但得到了奥朗德的高规格款待(在爱丽舍宫款待普京,在宫外高级饭店款待奥巴马),还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也与乌克兰新任总统波罗申科进行了短暂交流。这种格局甚至迫使于会前多次强调不见普京的奥巴马也不得不与普京有短暂会面,并就乌克兰局势唇枪舌剑一番。普京态度及时软化,瓦解了美国意图借“诺曼底70周年纪念”活动串联反俄的目的。普京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深知德、法就乌克兰问题上与白宫的不一致和新任总统波罗申科更靠近欧盟的现实,并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普京的这一“软”,直接让欧、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彻底分野,同时给了欧盟重回俄欧新关系正常轨道的机会,暂时遏制了美国制造俄欧新冷战的企图。

  政治博弈总是波折的,普京的“软”换来了乌克兰局势的趋缓,使得乌克兰局势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但是,由于乌克兰政府并未真正减少对东部和南部武装的清缴,所以俄罗斯对东部和南部武装的支持力度并未减少。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支援,反政府武装不可能击落伊尔76这么大型的运输机。态度上的软化与实际行动中的强化,使得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不但将克里米亚落袋为安,还拥有东部和南部独立的牌没有打出。而没出的牌,就是用来与欧盟和乌克兰政府交换乌克兰新宪法制定的话语权。更直白点说,就是在乌克兰一时半会很难再有亲俄政权,俄罗斯又决不能失去乌克兰的情况下,迫使乌克兰进入松散的联邦制,这样俄罗斯就能尽量弱化乌克兰政府亲西方对俄罗斯的战略负面影响。

  普京再一次的“软”,换来了乌克兰局势的暂时缓和,也换来了彼此坐下来谈的空间。但是,事情总是不断讨价还价。在普京释放出善意后,乌克兰新政府给出了条件,条件中不但不能达到普京的要求,还要俄罗斯把克里米亚吐出来,甚至还要俄罗斯自断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建立什么10公里缓冲带。

  面对乌克兰(背后是欧盟和美国,代表分别是波罗申科和亚采纽克及议会议长)的第一次出价,普京给的答案是:立刻将西部军区的大军调到俄乌边界,形成大兵压境之势。然后再要求俄中部军区进入“完全战备状态”。普京的意思很明确,如果你们想搞搞大,俄罗斯奉陪到底,绝不手软。如果俄罗斯愿意,俄军随时会跨国边界进入乌克兰。当然,普京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只要有一线生机他绝不愿意这么干,因为俄罗斯需要的是一个稳定且不会给俄罗斯带来战略负面影响的乌克兰,并非希望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乌克兰,否则俄军在乌克兰不会那么文明,对在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军队围而不攻,任其撤离。换句话说,普京这是在用“硬”来迫使乌克兰和乌克兰背后的欧盟拿出谈判诚意来,拿出俄罗斯愿意接受的条件来。

  普京的“硬”应该说很快得到了某些特殊渠道的回应(相信波罗申科在法国与普京见面时,已经建立了一个彼此特殊的沟通方式,这是最起码的政治常识),特别是提出了让普京撤销俄议会授权给普京对乌克兰动武的权力。为什么说普京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主要就体现在普京处理国际政治的手腕上。对于一个随时可拿回来的对乌克兰动武授权来说,撤回又有何不可?于是普京就请求国会撤回对乌克兰动武授权。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态度上给足了波罗申科面子,同时也给足了欧盟政治斡旋腾挪空间;另一方面,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实际军事压力却一点没减轻,边境仍然大兵压境,中部军区仍然处于“完全战备状态”。未来,如果乌克兰释放善意或要求俄释放善意,普京仍然可以继续降低调门,然后等波罗申科政府和欧盟放筹码。如果坐下来谈,其实以时间换空间,什么都好说;如果乌克兰一点不让步,那俄罗斯会再次大军压境,继续在乌克兰境内支持反政府武装,甚至继续推动东部和南部的独立。如此来回反复,如果欧盟和乌克兰不想把路走绝,欧盟不想搞新冷战,乌克兰也不想国土继续分裂,唯一途径就是坐下来谈。当然,欧盟和波罗申科还要先从美国手中拿回乌克兰的主导权再说。

  显然,乌克兰局势开始进入长期化的博弈,只要欧盟和波罗申科政府是务实的,那么最终欧俄与乌克兰政府会回到谈判桌,而不是完全受美国左右。从上述普京的“硬”与“软”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当今世界成熟政治家的风范。通过政治家处理政治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观察国际政治博弈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6 12: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乌克兰局势开始进入长期化的博弈,只要欧盟和波罗申科政府是务实的,那么最终欧俄与乌克兰政府会回到谈判桌,而不是完全受美国左右。从上述普京的“硬”与“软”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当今世界成熟政治家的风范。通过政治家处理政治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观察国际政治博弈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2 20:35 , Processed in 0.1094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