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7|回复: 0

北风:美联储超预期大降息,大量美元会到中国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0 10: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凌晨2点,美联储官宣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5.25%至5.5%降至4.75%至5%。

  实际上,美联储在9月降息,这并不是“超出预期”的事件,我们在以前文章中写过,美联储过去一年多抻着不降息,找的借口就是“就业数据持续亮眼”。

  但是今年八月美国劳动部门主动“戳破谎言”,承认去年以来新增就业数据持续造假,截至去年年底,新增就业数据预计“调低100万人”。

  就业红火的画皮被戳穿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立刻就声称:降息时机已到。

  美联储降息在预计之内,但是此前的市场对降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是存在争议的。

  基于过去一年多美国经济的“景气乐观”,部分专家认为是“缓降”25基点,另外一些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到衰退危机边缘,重病必须猛药的专家则认为会降息50个基点。

  或许是美国媒体粉饰数据的功劳,此前市场预计降息25个基点的比例更高,所以这次降息50个基点,算是“超出预期”的,而这也是符合美国经济现实的。

  过去两年,不光是我们,可以说全世界经济都在承受美国加息的痛苦。美元持续5%以上的“无风险”利率,会大幅压缩世界各国资金投资实业的兴趣,毕竟“躺赢”同时符合资本特性与人性。

  这次美联储大力度降息50个基点,相应的必然有美元大量离开美国。

  “美元微笑理论”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史蒂芬·詹此前就公开预测,美元这次降息,将有1万亿美元离开美国,流入中国,并且推高人民币汇率上涨10%。

  这一观点在国内网络流传极广,被许多人认为是经济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

  那么美元这次降息,真的会有超万亿美元立刻进入我国么?我将结论放在后面,我们先说中美面对“万亿美元流向”这件事,各自做了哪些准备。

  许多人将史蒂芬·詹的这次预测,视为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可是在我看来,这却是向美国政府发出的“警报”。

  美国虽然不像我国一样有较严格的金融管制能够阻止美元离开国境,但他们不见光的手段却更多,也更狠。

  当全世界都“预测”降息会导致美元离开美国的时候,无所不用其极的美国人,会什么都不做,坐视资本外逃么?

  美元进入降息周期,确实让屡创新高的美股进入阶段顶峰,但是在美国,依旧有各种投资渠道,投资标的,能够承接美元的流动,毕竟它们只需要提供超过50个基点的额外获利就可以了。

  当然,相比较对内“留住美元”,美国更狠的手段,其实是在全球吓阻美元的流动。

  就像前不久乌克兰军队攻入俄罗斯本土,逼得俄罗斯再次发出核威胁。

  还有以色列刚刚对黎巴嫩发动的民用电子设备爆炸袭击。

  这些不稳定因素让东欧和中东这两个火药桶有“随时更大爆炸”的风险。

  美国从2018年发动贸易战以来,特别是最近三年在世界挑动两大火药桶越来越没有下限,虽然对美国霸权与威信,以及全球形象是负分,但是美国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那就是在过去六年周期,经过美国的折腾之后,国际资本已经形成了“安全重于获利”的习惯,这就和我们也将安全摆在和发展同等重要位置是一样的道理。

  欧洲被东欧与中东两大火药桶夹着,美元流出也不敢去,全球能够承接美元的,只剩下中国与东南亚。

  明白这一点,大家就明白美国为何持续鼓动台独与菲律宾闹事了。虽然因为我们的战略定力,东亚东南亚没有变成东欧与中东那样的火药桶。

  但是菲律宾在南海作妖,台独经常刷存在感,这些都是持续登上欧美头条的,欧美资本在移动时,当然也会考虑台海与南海的“未来隐忧”。

  这就是美国持续搅乱外部的目的。仅仅50个基点的利差,与全球的安全威胁相比较,如果美国内部再涌出一些高回报投资标的,必然会阻止部分资金的离开。

  美国对内对外的这些下作手段,能够减少资本在50基点降息时快速离开美国,但是美元这次是进入几年的降息周期,而且从大力度降息的操作来看,估计一年之内就会降200基点。

  所以这么大力度的整个降息周期,美元最终的外流是美国政府这些骚操作也阻挡不了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美元不会在这次降息后很快离开美国,但是在未来两年的持续降息里,最终缓慢离开是不可阻挡的。

  那么未来两年缓慢离开的美元,是否都会流入我国呢?

  这就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国内市场与投资标的在过去两年做好了承接美元资本涌入的准备么?

  这个问题相信许多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当前我国的A股与楼市,两大投资蓄水池,从目前的表现,以及未来可见的市场周期内,都看不到“再次腾飞”的基础。

  当然,我们换一个角度,如果说我们的资本市场和楼市要在外地进入之前,打造一个“绝对的洼地”,方便外资入市抄底。

  那么最近一年股市与楼市的双低迷就能够解释了,确实已经是“洼地中的洼地”了,就看外资会不会进入了。

  在美联储官宣降息50个基点后,全球反应最快的是紧盯美元的港府,今天就宣布降息50个基点,紧跟美元步伐。

  港府的降息将很可能是资金北上与南下的标志性转折点,未来透过香港进入内地的资本会增加。

  就在美国宣布降息的同时,咱们国内政策层面的最大动作,是“大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投资”。

  这个联动的目标也很明确,很显然美元降息之后,手拿大把美元的资本,会在全球寻找优质标的。

  咱们这时候推动高精尖创新企业的IPO和创投,就是打造吸引全球投资的优质标的。

  那么我们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咱们国家过去四十年吸引外资的最大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可以是人力成本,也可以是基建优势,但是吸引外资最本源的还是优质创新企业本身,以及我国庞大的十几亿消费市场。

  过去几年全球评价“优质投资标的”的第一标准,是“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最吸引资本的,是它的前景与估值。

  那么优质企业的前景与估值如何兑现呢?就靠咱们的市场增量。

  过去十年,国内独角兽企业高速增长的背后,依靠的都是“客户增量”,是用户数量的增加。他们的前景与估值,也是未来更广的市场以及更多的用户。

  可是过去六年美国制造的壁垒,让国际资本看到中国企业出海赚利润和吸引新客户的困难。

  而国内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还未通网”“还未网购”的人群几乎没有了,国内市场也就没有了“用户人数的增量”。

  这时候,咱们国内“优质投资标的”还用过去十年的叙事来吸引国际风投,肯定是不奏效的。

  在用户总量无法增长的情况下,还要保持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就得让国际资本看到国内“个人消费力的增长”以及未来的潜力。

  直白的说,就是消费人数不会增长了,但是每个人花的钱还有持续增长的潜力。

  在这一背景下,我认为咱们国家对于“高新科技产业升级”这些高精尖企业,可以多给政策扶持,让他们去吸引资本,但是“大砸钱”反而是没必要的。

  更好的方向,不是聚焦于“落后产能”,而是与十亿老百姓消费与刚需相关的产业,真金白银要投向吸引更多普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投入,最终转化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力,有了更多的钱,也就让全球资本看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能够有更多消费市场,从而让全球资本为我们的产业升级来砸钱。

  就像华为的三折叠手机,老百姓看了都喜欢,但是2万元的价格买不起。那么这时候我们的方向不是国家给华为打钱。

  而是只给华为更好发展的政策与环境,然后将真金白银投给老百姓。当十亿老百姓里,有一亿人能够具备买“万元手机”的消费力,三折叠手机降到一万依旧能获得足够继续攻关高新科技的利润了。

  我们经常说筑巢引凤,未来两年美联储放水后,手拿巨资的观望者会增多,这时候如何“筑巢”就是关键了?

  是给少量企业“砸钱”,让它看上去更吸引外资,还是给数亿消费者砸钱,让外资被市场消费机遇吸引进来,这决定了这次美元降息的蛋糕,我们能吃到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9:02 , Processed in 0.109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