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08|回复: 0

花猫哥哥:两头受气的美国军工巨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30 08: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都知道,美国有个特殊的政商怪胎:军工复合体。

  简单来说,战争就是生意,军工企业通过游说政府,来制造冲突、挑起军备竞赛,借此卖军火获取高额利润。

  与此同时,美国政治家族也通过政商旋转门,从军工企业的利润中分一杯羹,同时也为军工企业的利益保驾护航。

  所以,美国政府背后的军工企业,对于美国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对全球局势也能算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他们才是破坏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头号凶手。

  但是呢,就算是如此牛逼的势力,也有夹缝中憋屈受气的时候。

  最近,猫哥看到一则新闻,8月29日,美国雷神公司因为违规行为被美国国务院罚款2亿美元。

  这引起了猫哥的兴趣,这美国政府,咋还刀尖向内呢?

  更让猫哥惊讶的是,猫哥查了一下,另一家军工巨头霍尼韦尔在5月也被美国国务院罚款1300万美元。

  那么,为什么军工巨头会被美国政府处罚呢?

  顺着这个脉络梳理,猫哥发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1 分而治之

  2022年佩洛西窜访事件之后,我国开始对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

  比如今年9月18日,中国就决定,对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摇杆舵公司、立方公司、S3航空防务公司、特科姆公司、文本矿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ACT1联邦公司、埃克索维拉公司等9家企业采取反制措施,自2024年9月18日起施行。

  但是呢,这个制裁,其实并不简单,也是有门道的。

  简单来说,不同的对象,中国有不同的制裁措施。

  第一种模式,是针对美国大型军工企业。

  以洛马公司为例,我们是怎么制裁的呢?

  ——冻结该公司在我国各种财产;

  ——对洛马公司高管实施制裁,禁止我国组织与个人与这些高管进行交易与合作。

  第二种模式,是针对一些美国军民两用企业的下属子公司。

  比如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是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具体制裁是:

  ——禁止该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禁止该企业在国内新增投资;

  ——禁止该企业高管入境;

  ——不批准并取消上述高管在中国境内工作许可、停留或者居留资格。

  第三种,就是针对一些美国军工小企业了。

  比如9月18日中国制裁的9家美国军工企业,具体制裁是:

  ——冻结在我国财产;

  ——禁止我国组织与个人与其进行交易、合作。

  大家注意到前两种模式与第三种模式的微妙区别吗?

  简单的说就是:

  第一模式,对人不对事,我们并没有禁止国内组织与个人与该公司进行合作。

  理论上来说,只要签署合作协议的时候,不出现该公司高管的名字,生意还能做下去。

  第二种模式,其实也没禁止国内组织与个人与该公司合作。

  只是该企业不能直接从我国进出口产品,国内企业完全可以将产品运输到境外,再交付给该企业。

  第三种模式,就是直接禁止相应企业与国内组织与个人合作,没有开任何口子。

  你看,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玄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国对美国不同军工企业制裁会有上述区别?

  为什么会有第一第二种模式,甚至都不禁止这些军工巨头与我国组织与个人合作?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今年雷神和霍尼韦尔被美国国务院罚款罚款的原因,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2 通中

  雷神和霍尼韦尔为什么被美国政府罚款?

  原因很简单:通中!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名叫Rockwell Collins的公司,这是一家总部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航空航天系统制造商(分包商)。

  这家公司的供应链中,有中国企业,向Rockwell Collin提供印刷电路板(PWB)。

  随后Rockwell Collin将这些 PWB 交付给其他总承包商,并直接交付给美国国防部,最终用于美国的军事装备之中。

  这些应用中国电路板的军事装备,包括但不限于:

  A-10 雷电攻击机、F/A-18 大黄蜂战斗机、 KC-130 加油机、 F-16 战隼战斗机、 MQ-4 海神侦察无人机 (UAV)、MQ-25 黄貂鱼加油无人机以及U-2 侦察机等。

  为了生产这些电子元件,Rockwell Collins将美国的技术数据发给了中国。

  那是肯定的,你让中国生产电路板,起码要把设计图发给中国吧?

  直到交货几个月后,有的甚至几年后才告知美国国防部这些元件的原产地来自中国。

  最夸张的是,这些电路板,还被用在了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上!

  空军一号竟然用了来自中国的电路板。

  虽然中国零部件的名声一直很好,但美国人以己推人,总怀疑中国在这些电路板上做了什么手脚。

  所以拜登暴怒,下令严肃处理!

  但是一查发现,这家公司,早在2018年,就被联合技术公司收购了。

  然后,联合技术公司在2020年,又和雷神公司合并,成了现在的RTX公司(不过大家出于习惯,仍喜欢称呼RTX为雷神公司)。

  合并后的RTX公司估值超过 100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

  仅次于波音公司,从F-35 发动机到爱国者导弹系统,其实都是RTX产的。

  这一下子就尴尬了,要追究责任的话,Rockwell Collin公司有直接责任,那雷神公司也有监管责任啊!

  你那么多内控部门,都是干什么吃的?

  所以再深入调查,发现RTX内部一共有 750 起违反《武器出口管制法》和《国际军火交易条例》的违规行为。

  包括未经许可向加拿大、日本、英国和中国等国家出口了某些零部件和技术数据。

  RTX 员工曾违规将包含敏感数据的公司笔记本电脑带往黎巴嫩、俄罗斯和伊朗等等。

  事情捅出来,想遮掩也遮掩不住了,于是美国国务院就对RTX开展了起诉,但是呢?

  RTX也是手眼通天的,想处理这样的军工巨头,并不容易。

  最后,美国国务院与 RTX 公司近期达成“行政和解”,罚款金额2亿美元了解此事。

  相比而言,霍尼韦尔就没RTX那么幸运了。

  霍尼韦尔其实说起来,并不算真的军工企业。

  其业务非常广,比如空气净化器,净水机、汽车产品、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殊材料,乃至一些呼吸过滤器,也是霍尼韦尔造的。

  当然,为了赚钱,霍尼韦尔也做军工品。

  比如飞机黑匣子,坦克发动机,战机的惯性导航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等等。

  中国C919和C929上的许多关键系统也是霍尼韦尔提供的。

  经营业务广泛,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供应链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把供应商从民品和军品隔离开?

  对霍尼韦尔来说,考虑到成本因素,霍尼韦尔经常将这些生产工作外包给其他国家,或者从其他国家订购一些必需的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可以用在民用品上,同样也可以用在军用品上,质量都没问题。

  但是呢?根据美国的法律,又不允许军用品上使用来自中国的零部件。

  那咋办?

  考虑到成本问题,霍尼韦尔选择隐瞒这些零部件的来源,甚至对溯源工作进行造假来糊弄美国国防部。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霍尼韦尔不但隐瞒零部件产地,竟然还向中国企业提供图纸!

  要知道,美国新锐F-35战机,该战机2.4万个零件中,有上百个构件来自于霍尼韦尔,而且大多都是关键设备和机体构件。

  包括航空电子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发动机燃料控制、驾驶舱、航空电子设备冷却、机轮和飞机地面制动系统以及F135发动机的集成电源模块等等。

  说实话,这些设备的图纸,对于已经解决五代机的中国,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有图纸咱们也没理由不要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参考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调查,在2011至2015年期间,霍尼韦尔通过自建的网上信息共享平台,向多个国家提供了73张图纸。

  2016年-2018年,霍尼韦尔向中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提供了27张军事装备构件图纸。

  这些图纸中,除了F-35相关资料,还包括F-22隐身战机、B-1B战略轰炸机、A-10攻击机、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F/A-18战斗机、C-130战术运输机、M1A1主战坦克以及F135(F-35动力装置)、F414涡扇发动机(F/A-18E/F动力装置)、T55涡轴发动机(CH-47动力装置)、CTS 800涡轮发动机(T-129动力装置)等军事装备部件的相关图纸。

  这一下子,损失无法估计!

  因为谁也没法保证,这些图纸,有没有被中国供应商交给中国科研机构啊!

  这显然也违反了《武器出口管制法》和《国际武器贸易条例》。

  事发后,霍尼韦尔也慌了,完全配合国务院的调查,主动披露向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输送军事技术的情况,认罪态度良好。

  美国政府最后决定,只对该公司执行1300万美元的罚款,算是逃过一劫。

  3 层层转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美国企业,宁可违反美国法律,也要向中国提供技术图纸呢?

  原因很简单,钱。

  咱们都知道,共和党和美国军工集团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密,小布什时代开启的反恐战争,更是让美国军工吃了20年红利。

  但是呢?高昂的军费,也压得美国政府喘不上气来。

  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就打算控制一下军费预算,于是就约谈了波音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伦伯格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琳·休森。

  要求其在“确保总统安全、保卫国家安全”的同时,把价格降下来。

  结果,在特朗普承诺施压盟友增加美国军火进口之后,波音承诺将空军一号专机价格降到40亿美元,洛马也承诺,把F35战斗机降到8500万美元(裸机价格)。

  说实话,这个价格非常惊人了。

  要知道,印度找法国采购26架“阵风”M,合同总金额40亿欧元,折算下来阵风单机售价约合1.65亿美元!

  阵风算是四代机,1.65亿美元,而F35可是妥妥的五代隐身战机,居然只要8500万美元!

  特朗普高兴了,但洛马的股价大跌,逼得洛马的首席执行官玛丽琳·休森站出来向股东们解释说,特朗普压价并不会削弱公司的收益。

  问题来了,如何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还不影响利润?

  很简单,降低成本啊!

  就像中国现在一些车企的价格战一样,削减的都是供应商的利润。

  于是,洛马找到分包商霍尼韦尔压价,霍尼韦尔面对上游的甲方压价,只能在自己的供应商中压减利润了。

  我们都知道,美国去工业化后,工业制造能力大幅下降,这种将相关零部件的技术图纸共享到工业能力强的其他国家委托生产。

  那么谁能又好又快地生产出需要的零部件呢?显然是中国了。

  在这种甲方压价的情况下,就算霍尼韦尔有军品和民品供应商的隔离机制,此刻也不会再用了,只想着想办法把所有订单都给中国供应商。

  所以,这种关系美国国运的军工订单,就这样层层转包,落到了中国头上。

  那么,为什么霍尼韦尔会向中方传输敏感的技术文件?

  这不是废话么?

  你要找分包商生产零部件,起码要把零件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给分包商啊,要不人家怎么生产呢?

  其实霍尼韦尔还算好的,雷神公司胆子更大。

  雷神不仅向中国提供电路板设计等敏感数据,而且还出口敏感的军工产品!

  这是美国政府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雷神的和解金是2亿美元,而霍尼韦尔只是传送了技术文件,情节不那么严重,只罚款1300万美元。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国对美国军工企业制裁时会有微妙的区别了吧?

  我们不能一刀切切断洛马、雷神这些军工巨头找中国分包商的路径啊!

  维持这个渠道,一方面让我们可以掌握美军军事装备详细技术指标,另一方面还可以让美军对我们制造业形成依赖。

  就像雷神CEO格雷格·海耶斯说的那样:

  雷神公司根本离不开中国,公司在中国有着足足上千家的供应商,想要彻底和中国脱钩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格雷格·海耶斯承认,过去他们想得太简单了,认为不需要大陆市场也能很好地活着,但是现实却是离开中国大陆需要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

  海耶斯还说,雷神在中国之外寻找替代市场和供应商,需要投入巨资并且还需要花费很多年时间,成本将是非常高昂的。

  海耶斯也承认,雷神确实负担不起相应的成本,这会导致该公司亏损。

  一个雷神在中国就有上千家供应商,那么霍尼韦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在中国有多少供应商?

  为什么中国制裁美国小企业不容情,而对大企业则网开一面?

  因为小企业的供应链规模小,想切断中国供应链的话代价比较小。

  但是大企业就不一样了,让他们切断中国供应链,那就要来一次脱胎换骨!

  没有哪个公司的股东同意的。

  所以,这些公司只能一边顶着中国的制裁,一边继续和中国做生意,维持其在中国的供应链。

  真到了中美摊牌掀桌子的时候,我们再来个釜底抽薪才是杀手锏。

  更绝的是,之前,我们对着几家军工巨头做出上百亿美元的罚款处罚,但是这几家企业至今都未交付罚款,这就留下了未来秋后算账的把柄。

  你要是想继续赚钱,就想办法游说美国政府,不要把事情做绝。

  目前,根据美国自己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军装备大致有40%零部件和原材料来自于中国。

  也就是说,维持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重要支柱,竟然是中国。

  关键零部件被中国“卡脖子”,意味着中美之间一旦爆发战争,则会使美国陷入王牌武器的制造受制于人而影响战争的不利局面。

  如果彻底与中国脱钩,那么受损最严重的,恰恰是美国军工企业乃至美国军方。

  说实话,按照这个现状,不管华盛顿的政客怎么疯狂,真到要掀桌子的时候,美军与美国军工巨头第一个跳出来不答应。

  4 两头受气

  看看这形势我们就会发现,就算这些声名赫赫的军工巨头再牛X,这几年因为中美博弈其实也是两头受气:

  一边因为向台湾卖军火被中国政府制裁,另外一边又因为找中国分包商又被美国政府罚款。

  与此同时,对于华盛顿一票反华政客而言,对于美国军工拉胯的现状估计也是头痛不已。

  要知道,被财政赤字和沉重国债折腾的头昏脑涨的美国政府,几乎每一届都会搞出一个“赤字消除计划”,希望降低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

  比如,奥巴马颁布《预算控制法》来看,决定在2012-2022年削减将近500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

  比如,特朗普,最擅长薅羊毛,一边逼军工企业降价,一边逼欧洲和日韩增加安保开支,替其国内驻扎的美军买单。

  拜登则更狠,直接从阿富汗撤军了!美军最大的开销黑洞没有了!

  所以虽然近些年美国军费一直在涨,但其占GDP的比重,是逐步降低的。

  但是问题也来了,美国还有一个战略呢,就是去中国化。

  你要去中国化,美国的军工巨头就要重新找供应商,现在世界上,上哪找物美价廉而且质量还有保证的零部件去?

  你找印度倒是可以,但印度的零部件,你敢往空军一号上装吗?

  所以,要想去中国化,就要大幅度提高军费预算,但这又和削减军费预算的大方向相违背。

  如果要想控制军费预算,人家军工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人家是要赚钱的,为了压低成本,就只能是去找中国分包商。

  这个矛盾,目前是无解的。

  谁能想象,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的情况居然是美军主要军事装备至少40%零部件都要找中方生产,这算个什么事?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军工明星产品F35战斗机。

  2022年美国洛马公司生产的F35战斗机,因为所谓的“技术更新3”硬件与软件的问题,整整一年没有交付一架飞机。

  为啥?

  因为这次技术更新,涉及更换来自中国的钐钴合金问题。

  钐钴合金,是一种稀土永磁体,是现代尖端军工产业中广泛使用的永磁材料,性能很好。

  但是中国几乎垄断了相关材料的生产和加工环节,所以霍尼韦尔选择从中国进口。

  但是这事被英国媒体曝光后,美国军方就立刻就开始了在全世界寻找去中国化供应链替代。

  但是花了一年的功夫,也没找到性能价格都合适的替代品。

  最后,洛马公司给了个解释,说中国制造的钐钴磁铁并不具备信息窃取和传输能力,因而所谓的安全风险并不存在,然后向F-35联合计划办公室提交了国家安全豁免申请。

  美国军方一看没办法,总不能一直不交飞机吧?只能批准交付。

  但是2023年7月洛马公司恢复交付之后,到2024年9月,才勉强交付了36架F35战机!

  更关键的是,这些战机,全!都!不!能!用!

  洛马的说法是,你们可以先把飞机提走,我慢慢给你们升级!

  这是人话么?就好比我买辆车,想要智驾功能,还要等后续升级吧?

  所以美国空军火了,每架F-35扣掉800万美元的履约保证金,以防洛马再次玩花活。

  为啥这些飞机不能用呢?

  因为中国限制了镓的出口。

  镓是制造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T/R组件的重要材料,镓的供应断了,战斗机就没法达到其技术指标。

  咋办?

  只能自己生产,但镓这个东西,属于电解铝的副产品。

  你想要镓,就要从电解铝厂一点一点的攒,一次性要攒够足够战斗机使用的镓,并不容易。

  据说,已经有人开始拆中国淘宝上卖的氮化镓充电器,来提炼镓了。

  所以,F35战机的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就是美国政府一直在推动美国军工“去中国化”的结果。

  那么有理由相信,美国的军工企业供应链强行去中国化之后,根本找到不到能够替代的“分包商”,这才是让美国军工企业更头疼的事情。

  其实产业链可以外包的美国军工企业还算是好的,美国军工造船企业更为拉胯。

  按照美国《国防拨款法案》规定,美国海军在采购装备时只能采购美国本土产品,甚至原材料都必须要采用美国本土原材料。

  也正因为产业链不能外包,所以美国军工造船业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据统计,美国全境之内现在能造军舰的造船厂,只剩下通用贝斯造船厂、英格尔斯造船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巴斯钢铁造船厂和阿冯达尔工业造船厂这5家。

  曾在战时总计生产了28艘航母的美国最大造船厂——费城海军造船厂,现在已经彻底倒闭。

  目前,美国只有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能造航母,除了航母,它还负责建造美国海军50%以上的核动力潜艇和50%的驱逐舰。

  听起来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个造船巨头对吧?

  可事实上,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现在只有3条干船坞和1座浮动船坞。

  说实话,别说相比中国的江南造船和大连造船了,就连江浙一带的小船厂,也不如了。

  而且,因为美国的造舰狂潮期已经过去了,产量量一下来,成本就上去了。

  近几年由于成本的上涨和利润率的大幅下滑,不少美国船厂开始了大幅裁员,这就造成船厂合格的技术工人短缺。

  像去年纽波特纽斯船厂里就一度“挤”了6艘正在建造和需要维护的航母,光是简单的船只维护保养基本时间就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美国政府问责局指出:

  在2015财年至2020财年期间,美国海军潜艇按时完成维护率仅为46%,在414次需要进行保养、维修等工作的潜艇中,只有191次按时完成了,总计延迟高达2525天。

  这就导致,虽然美国有11艘航母,但真要是用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只能勉强凑满2-3个航母战斗群,这就极大影响了美国航母的战斗力。

  这次红海危机,美国这么大个国家护不住以色列,就是因为航母不够导致的。

  就连美国海军部长说卡洛斯·德尔·托罗也承认:

  中国海军拥有更大的舰队和更强的造船能力,美国跟不上中国的军舰建设。

  他说的其实没错,中国海军目前约有340艘舰艇,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扩充到400艘,而美国舰队的舰船数量不足300艘。

  而且美国海军造船厂的产量也跟中国的没法比,此消彼长之下,没准过几年太平洋的制海权,就要易手了。

  2021年发生的一件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

  2021年,老美撺掇澳大利亚取消了法国潜艇的订单,声称将给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

  这个事当时中方反应很大,指责美国不负责任涉嫌核扩散。

  后来这个事好像就不了了之。

  为什么?

  因为中方发现,老美造船业实在是拉胯,连美军订单的船只都无法交付,怎么可能给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

  所以,现在老美对核潜艇事宜就换了一个说法:

  未来不是给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而是澳大利亚“投资”核潜艇。

  意思就是未来美国制造的核潜艇只会交付给美军,只不过这些核潜艇理论上澳大利亚是有“股份”的。

  所以2021年折腾得动静很大的澳大利亚核潜艇事件最后的大结局是这样:

  澳大利亚取消法国潜艇订单,赔付巨额违约金并且得罪法国之后,最后啥也没得到,活脱脱被美国摆了一道。

  这个事件也是莫里森去职之后(跑到美国一家公司继续拿高薪),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立刻着手与中国恢复关系的重要原因。

  毕竟,跟着美国这个老大无脑反中太不靠谱了!

  5 总结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美国军工企业表面上牛气冲天不可一世,其实里子还是有难言之隐。

  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制造业太拉胯,依靠中国供应链支撑才能勉强苟延残喘。

  但是偏偏华盛顿政客反华意识太强烈,不但逼着美国军工企业搞去中国化,甚至还要打台湾牌来遏制中国(其实对美国军工企业而言,那点对台军售的收益是微不足道的)。

  这就导致美国军工企业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两头受气——

  因为找中国分包商被美国政府处罚;

  因为对台军售又被中国制裁+罚款;

  两头不讨好,里外不是人。

  这种两头受气的现状其实暴露出美国全球霸权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美国全球霸权主要靠美军支撑,而美军战斗力又来源于美国先进军事装备,而美国先进军事装备的供应链却对中国依赖极大。

  中国偏偏又是美国定义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么兜兜转转盘点下来居然可以得出一个有点荒谬的结论——老美心心念念最忌惮的对手居然竟是老美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

  所以,很多人最近传言什么S3季即将开始,对于这个预判我是肯定不相信的。

  原因很简单,老美可以遏制我们,打压我们,但是绝不可能真正动用军事力量与我们开战。

  因为一旦开战,意味着老美全球霸权的崩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22 , Processed in 0.1406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