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的一周,中国股市包括港股出现了久违的疯牛行情,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包括摩根、汇丰、花旗、贝莱德、瑞银在内的多家国际资本巨头开始纷纷上调中国 A 股评级或指数目标价。他们开始将 A 股从“中性”上调到“超配”,甚至有个别一直唱空 A 股的机构也急速变脸,直接把“减持”调整为“超配”。至少在舆论上,A 股已经引起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疯狂躁动。
从整体上看,尽管已经披露的数据显示国际资本在进入 A 股和港股抢筹,但规模并不大。目前推动 A 股和港股飙升的主力是本土资本。
客观上讲,A 股节前的快速拉升以及港股在节间单日回调后继续推升,来得太过凶猛,国际资本显然还没有反应过来。摩根在港股投入的 50 亿港元,相对摩根的资本体量而言,只能算是九牛之一毛。A 股南方中证500指数ETF尽管在日本上涨了 10 倍,但那些资本显然是在流入日本股市,只不过炒的是中国概念,证明看好中国 A 股后市而已,但那些钱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一直在美股市场持续减持的股神巴菲特,手持千亿美元现金,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他对 A 股有所动作。巴菲特目前在做的,仍然只是不断地减持美股,同时也在减持日股,却没有新的投资动作。看起来更像是表现“现金为王”,而不是将资本转向新的市场。不管巴菲特是不是对世界未来没有信心,至少他目前仍处在谨慎观望状态是确定无疑的。面对全球正在掀起的 A 股热潮,不能不佩服巴菲特的定力,他居然就坐得住。至于能坐多久,我们也只能且看且行。
与巴菲特截然相反的显然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就在人们都开始热烈讨论 A 股行情并跃跃欲试的时候,美国政府及时公布了美国 9 月份的非农数据。令人惊讶的是,美国 9 月份的非农数据居然好得出奇,一反常态地好得出奇。好得有多出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