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18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9月29日【第2024-1064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0 08: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点评美国智库称俄总统普京已向俄军下达10月收复库尔斯克的“死命令”

  【据媒体报道】

  9月2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宣称,整个中东地区都已意识到,以色列是“一个拥有保证其存在和未来的钢铁意志的国家”。他向伊朗发出警告称:“对于那些攻击我们的人,我们也将攻击他们。在伊朗或中东,没有任何地方是以色列的长臂无法触及的。今天你们知道这是真的。”

  9月29日,美国智库称,俄总统普京已下达死命令,要求在1个月内,也就是在10月份,必须将入侵库尔斯克的乌克兰武装部队驱离或歼灭,收复库尔斯克。分析人士认为,普京之所以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完全是因为美国总统大选将在11月份举行。对俄来说,如能在美国大选召开前将乌克兰武装部队从库尔斯克驱离的话,那么陷入被动的将会是乌克兰和欧洲,否则就是俄罗斯。

  9月29日,日前,中俄海警舰艇编队在北太平洋公海执行联演联巡任务。编队根据联合国大会46/215号决议和《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依法对作业船只进行检查,积极维护北太平洋公海渔业生产秩序。

  【讨论纪要】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对西方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安全性问题进行深挖、深究和广泛讨论

  我们注意到,在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领导人纳斯鲁拉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后,西方媒体开始故意“带节奏”,比如,有美官员称真主党领导层已经陷入混乱,幸存者担心内部有间谍;再比如,以前总理贝内特呼吁黎巴嫩人民夺回国家,将真主党赶出去等等。西方邪恶势力的做法非常阴毒,将矛头直指将挑拨黎巴嫩真主党内部矛盾,甚至挑拨黎巴嫩社会矛盾。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领导人纳斯鲁拉被以色列“定点清除”事件持续发酵中,各方针对事件的具体细节进行进一步分析。内容涉及会更加广泛,首当其冲的就是对西方生产的工业产品,如:通讯器材,电子设备,交通工具,电器元件等的可靠性,尤其是安全性进行全面重新评估并更广泛地讨论替代方案或弥补措施。在我们看来,西方媒体如此着急“带节奏”的另一个主要意图就在于,将世界舆论的焦点从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挪开。

  和当初,西方集体打击华为一样,面对逐渐建立独立自主通讯体系并不断对外拓展影响的中国,他们毫不犹豫,群起而攻之,为的就是要维持其对世界监控情报网络的顺畅运行。而这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世界舆论真正应该关注的地方,也是西方邪恶势力害怕曝光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暗杀事件接二连三出现后,各方都把焦点聚焦在“人”(注:比如,间谍)的层面,而忽略了“设备”的原因。在我们看来,这种“间谍设备”有的时候起到的破坏性作用要比间谍本身更甚,所以,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对西方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尤其是安全性问题进行深挖、深究和广泛讨论。此外,我们也呼吁国家在涉及战略安全、国计民生等问题的各个环节,如,重要机构、通讯结点、计算中心、存储设备等及早检查(注:包括闲置不用的设备),及时更换,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我们也建议国际社会,借此机会,通过为中东国家提供“第二选择”(注:非西方产品和生产技术,甚至在中东国家建立工厂直接生产),将中东经济圈进一步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随时可能正式启动的“最低经济内循环”之“循环升级”中。

  ●美国总统大选进程会极大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以及俄乌战争的胜败

  我们注意到,由美国智库发布的,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向俄军下达了死命令,要求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也就是在10月份,必须将入侵库尔斯克的乌克兰武装部队驱离或歼灭,然后收复库尔斯克的新闻报道。

  美国总统大选时间是11月5日,10月底距离这个时间点只剩下不足一周时间,所以,我们认为“10月份必须将入侵库尔斯克的乌克兰武装部队驱离或歼灭,然后收复库尔斯克”太慢了。也就是说,就算10月内俄罗斯军队能够完成普京的命令,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其转化为胜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10月份必须将入侵库尔斯克的乌克兰武装部队驱离或歼灭,然后收复库尔斯克”中的“驱离或歼灭”存有不同看法。如果是“歼灭”也好,如果是“驱离”就有问题了。也就是说,“驱离”是否包括乌克兰军队(北约)主动撤出库尔斯克地区这种情况。如果是这样,对俄罗斯而言不是好事。因为与之配套的将是北约公开,成建制进入乌克兰,甚至核武装乌克兰,以此为手段迫使俄罗斯接受一个没有输赢的“城下之盟”。俄罗斯既没有实现将乌克兰留在北约之外,更没有实现对乌克兰“去军事化”。西方还会将东乌克兰打造成对俄罗斯的“第二个阿富汗”继续消耗俄罗斯。一旦如此,这将意味着俄罗斯口中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

  以上讨论旨在提醒俄罗斯决策层不要给你的敌人以可乘之机。但是,从“普京的命令”内容中,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国总统大选进程会极大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以及俄乌战争的胜败。这恐怕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下死命令”的主要原因。逻辑上与我们评估的10月10日之前俄罗斯务必做出“有效反击”是完全一样的。盯着的都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时间点。

  再次强调,美国这次总统大选将是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次,用布林肯的话形容就是,“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上”。两边都瞄着利用这极可能是传统意义上以整体国家形态存在的美国历史上最后1到2次大选,为自己代表的利益集团尽量捞取好处这一点拼尽全力。其中,“拼尽全力”很大程度上是从“挖潜”层面进行的,这也意味着这次争斗是“你死我活”的,很可能掀起惊涛骇浪(注:美国毕竟是一超,其瓦解产生的冲击是世界性的,而且非常深远,这是我们关注这次美国大选的唯一原因)。

  如果俄罗斯、伊朗继续不作为,一旦黎巴嫩真主党成为“哈马斯第二”,甚至“什叶派抵抗联盟”陷入某种不可逆转的低谷期,俄罗斯在中东方向对美国施加战略压力的力道会大幅削弱,这恐怕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显示出对当前乌克兰局势发展感到进一步焦虑的原因所在。

  ●“北极航道”的开通,对于国际社会基于“肚子问题”进一步分化瓦解欧美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注意到据微信公众号“中国海警”9月29日发布的有关中俄海警舰艇编队在北太平洋公海执行联演联巡任务的新闻报道。

  因应当前中东局势的异常凶险,国际社会也在不断发出信号,随时准备应对中东爆发全面战争开通“北极航道”。这样一来,东亚商品就有了一条至少在欧亚大陆上继续流通,维持欧亚大陆基本经济循环的“备用通道”。这条通道的大致走向就是从东北亚经“北极航道”到俄罗斯,再到欧洲其他国家。显然,这对于国际社会基于“肚子问题”进一步分化瓦解欧美具有积极意义。看到这一幕,心里最不是滋味的自然是美国,与之相比,欧盟的态度相对微妙,而日、韩的态度恐怕更加微妙。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中国仍然不希望中东爆发全面战争,但如果俄罗斯下定决心在中东方向做“有效反击”,在这一过程中将美国拖下水,甚至由此最终演化为一场中东全面战争的话,我们也只能面对,我们不能因为中东爆发全面战争而反对俄罗斯。

  【相关话题】

  第7356期-若“DF-X1”洲际弹道导弹确系从海南发射,在“指桑”(美帝)的同时,骂的“槐”是谁?(2024-9-26)

  第7357期-东方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会议讨论“核遏制国家政策基础”(核学说)的更新(2024-9-26)

  第7361期-若抛开美国内政问题不谈,至少在乌克兰和中东方向,在美国当政者或曾经当政者的视角中,必要时刻使用核武扭转被动的战略选项恐怕早已摆在桌面上(2024-9-27)

  上交所故障或与DMA策略有关、投资小白要“拿存款勇闯股市并不明智

  【据媒体报道】

  9月29日,上交所组织开展竞价、综业等平台相关业务测试,邀请全体市场参与人参加测试,主要验证相关技术平台业务与技术调整的准确性。那为何这次动静大?一是上交所的故障或因“爆单”而起,只有尽可能多地调动全市场主体,才能更接近真实的“爆单”场景,有助于验证结果。二是现在股市的热度被点燃,任何与市场相关的信息都被无限放大。

  9月29日,4天A股市值净增10万亿,投资者正在跑步入场。此前一单难求的大额存单,罕见地刮起了“转让潮”。部分投资者为快速转手,甚至设置了一定让利幅度,愿意将部分持有的利息让渡给接手方。

  【讨论纪要】

  传说因为“爆单”和“逼空”导致“协调停止交易”的可能性不太可能。“拔网线”的情况在西方金融市场常见。“拔网线”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交易机制,“量化交易”。

  随着金融改革的完成,金融反腐相关进程一直在推进,外资做空中国的能量是相对很小。在乌克兰,中东局面没有彻底失控,欧美没有爆发严重经济、金融危机,甚至美国爆发内战的前提下。半年前,以上证指数为例,在3000到3700点区间运行。半年后,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恶化,重心逐渐降低到2500点到3200点区间运行。中轴始终在3000到3200点区域内,上下浮动500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市跌破2700点之后,基于股市维稳,国家及时出手将其拉起来。同样,在股市涨3200点之后,如果国家层面“不再做声”,也就意味着这种稳定股市的调整基本完成。需要补充的是,在金融市场掌握在国家手中的问题上,之所以融资、融券没停,恐怕是先锋领航等外资“大骂”中国金融当局的原因。既然美联储可以“修改会计准则”,我们当然也可以“调整法律”,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儿。具体表现就是,外资们突然发现,他们有卖不完的流动股。

  有关DMA策略,简单说两句。其具有交易非常快速的特点,这不同于散户,也与量化交易有关。股市处于低位运行,在一个区域内震荡,一般采取DMA策略交易。比如,在本应做多的时候,但出于对局势风险的担忧,于是在股指期货上做个空单。这样,股票损失,但股指赚钱,能够起到对冲的作用。机构要干活的,很多交易并不是人为参与进行的,而是交给计算机进行交易,恐怕这次就是这里出了问题。导致交易量激增,产生了“践踏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这次有没有在测试过程中涉及股指期货涨停。一旦如此,因为无法买进,不能通过股指期货对冲,于是只能买股指期货里的股票,用其收益来进行覆盖,这也会大量出现交易单。好在今天测试并没有曝出这些问题。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建议投资小白,不惜损失大额存单的利息也要“跑步入场”。也许其中会有银行以部分利息让渡的方式收回存单,但重点在于这出入投资市场的这些投资者们不再冷静。

  【相关话题】

  第7354期-东方点评9月24日三部门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1)(2024-9-25)

  第7360期-串讲:特朗普宣扬的“新美国工业主义”能否成功?人民币大幅升值,面向全球资金的“吸星大法”开始了吗?(2024-9-26)

  第7365期-串讲:中国刺激政策显著提振国际大宗市场与奢侈品市场、刺激措施提前落地A股再次大涨,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2024-9-27)

  中东局势紧张是否会引发国际油价暴涨?

  【据媒体报道】

  9月29日,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1美分,收于每桶68.18美元,涨幅为0.75%;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38美分,收于每桶71.98美元,涨幅为0.53%。

  【讨论纪要】

  中东局势日趋恶化,油价应该大幅上涨,但我们并没观察到这一现象。在我们看来,尽管中东局势恶化的确在客观上可以造成世界油价大涨,但中东局势恶化的大背景是世界经济不断下行,不断“踩刹车”。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大幅下降。两种情况相对冲,总体上形成了国际油价今天这种“温吞”的局面。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总体上会继续波动,只是有的时候波动得剧烈一些罢了。此外,需要补充的是,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也对传统化石能源供应造成不小的冲击,这意味着世界上原本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国将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石油和天然气。

  【相关话题】

  第6394期-串讲:多地楼市价格显著下滑、韩国造船业被中国碾压、Opec+扩大减产、油价不涨反跌(2023-12-1)

  第6478期-串讲:红海局势若实质性升级对油价和金价有何影响、再谈铁矿石期货价格大涨大家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2023-12-27)

  第7335期-小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2024-9-19)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9:22 , Processed in 0.0933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