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5|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0月3日【第2024-106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14 1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登政府是否会通过默许以色列使用核武器这一极端手段实现阶段性稳定中东地区?

  【据媒体报道】

  10月1日,据德国媒体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称,德国总理朔尔茨希望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报道称,朔尔茨一直致力于通过外交努力结束乌克兰冲突,包括邀请俄方参加“和平峰会”。

  10月2日,以色列前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呼吁发动“决定性”打击,摧毁伊朗核设施。此前,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

  10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就持续紧张的伊以冲突做出最新表态:他不会支持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但他同时强调,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正在讨论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以回应伊朗对以色列发动的大规模导弹袭击。

  【讨论纪要】

  ●俄罗斯或更加接近向伊朗提供伊朗希望得到的某种“安全保证”,且这种“安全保证”显然不仅仅局限于高超音速武器

  当地时间9月3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问伊朗,并同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举行会晤。在俄罗斯总理到访伊朗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日,伊朗通过大规模导弹攻击的方式对以色列进行了报复。在我们看来,显然,在10月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希望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再次释放有意邀请俄方参加“和平峰会”的背后,欧盟的“两面政治旗手”之一的德国就中东局势与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发展,感到了不安。有传闻称,在朔尔茨释放希望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的同时,以色列也在向莫斯科打电话,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接听。

  有消息称,这次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使用了大量高超音速导弹,和上次胡塞武装使用的高超音速武器类似。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这次攻击,以色列,美国和北约的拦截的效率不高。如果伊朗使用的高超音速武器是俄罗斯提供的,也许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普京不去接听电话。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将这一细节放在此前普京“下死命令”务必于10月收复库尔斯克的背景下去观察,俄罗斯或更加接近向伊朗提供伊朗希望得到的某种“安全保证”,且这种“安全保证”显然不仅仅局限于高超音速武器,比如,类似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供的那种“核共享”(注:核安全背书),甚至俄罗斯默认伊朗跨入核门槛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对朔尔茨来说,尽管其对目前中东局势和乌克兰局势的最新发展感到不安,但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与特朗普和“特朗普们”(注:基于不同政治利益诉求。前者眼里只有“权利”,后者眼里只有“总统宝座”)就是要全面激怒伊朗,将其逼进墙角。就算朔尔茨如愿以偿地和普京通了电话,又有什么好说的呢?

  ●真正让欧盟感到焦虑的地方在于,在普京“下死命令”务必于10月收复库尔斯克的背景下,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击事件的后续发展

  我们注意到以色列前总理贝内特有关“摧毁伊朗的核项目”的危险言论。

  可以说,朔尔茨的不安代表了西方内部相当一部分人对当前中东局势和乌克兰局势最新发展的看法。让其真正感到焦虑的地方在于,在普京“下死命令”务必于10月收复库尔斯克的背景下,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击事件的后续发展,也就是以色列是否会进行“反报复”,可能如何进行“反报复”。

  需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要将普京“下死命令”务必于10月收复库尔斯克一事作为背景观察,也在于普京的“下死命令”或也会以某种方式映射到中东局势的后续发展中。或者说,俄罗斯或在中东方向出手进行“有效反击”的问题上恐怕与更“加接近向伊朗提供伊朗希望得到的、明显不局限于超高音速武器的某种‘安全保证’”相“配套”的更接近于“下定决心”。

  在这种不祥的氛围中,第一,中东局势的、后续发展对其能源供应问题的影响;第二,美国因中东局势更加危机而在乌克兰方向采取更为激进手段对其安全问题的影响;第三,一旦因以色列对伊朗采取更加极端的“反报复”措施,比如,核打击伊朗,或打击伊朗核设施,导致俄罗斯对伊朗提供的某种“安全保障”落地,伊朗一夜之间跨入核门槛,进而导致中东局势彻底失控,乃至世界格局彻底重塑。这些都让欧盟感到空前焦虑。

  ●提醒中东地区的反美、反以武装力量,严防西方邪恶势力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提醒中东地区的反美、反以武装力量,比如,在向戈兰高地方向集结军力的时候,严防西方邪恶势力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就是说,如果伊朗宣布退出核条约,甚至加速发展核武器。或者,伊朗继续支持中东地区的反美、反以武装力量,尤其是围绕戈兰高地做文章,则不排除以色列用或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胡塞武装等进行核打击的方式对伊朗进行核讹诈。当然,这需要美国的支持。而一旦美国默认以色列这样做,并从这里尝到了甜头或产生灵感,不排除其将这一手段拷贝到乌克兰问题上的可能性,这则是俄罗斯需要高度警惕的。

  需要补充的是,对拜登政府来说,的确可以通过默许以色列使用核武器的手段实现阶段性稳定中东地区。一旦如此,仍没有进行“有效反击”,且因此很难再谋求从中东方向对乌克兰方向围魏救赵的俄罗斯的战略处境将更加被动。所以,在我们看来,俄罗斯在面对这个难题前,大概率会想办法加以提前应对,所以,俄罗斯总理访问伊朗究竟给伊朗提供了什么,或者说,有多“更加接近”对伊朗提供伊朗想要的那种“安全背书”,值得大家后续密切观察。当然,伊朗并不想主动挑起一场中东全面战争,但如果有其他原因最终导致中东爆发全面战争,进而导致俄罗斯更大规模,更深程度上介入中东局势,伊朗是乐见的。

  ●在俄罗斯下定决心介入中东事务之前,中国真正意义介入中东事务的可能性非常有限

  我们注意到,日前,中俄海警舰艇编队抵达北冰洋的新闻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海警舰艇首次进入北冰洋海域。

  在我们看来,因应当前乌克兰局势,尤其是中东局势的最新发展,国际社会也在积极发出信号,随时准备提供途径中东地区(注:苏伊士运河)的中欧海上贸易路线的“替代方案”,那就是“北极航线”。所以,西方邪恶势力不要打量着用中东局势彻底失控来讹诈国际社会。

  在俄罗斯下定决心介入中东事务之前,中国真正意义介入中东事务的可能性非常有限。此外,中国不会轻易实质性介入中东事务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尽管伊朗和沙特实现了政治和解,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和解还有一段路要走。此外,需要补充的是,以目下以色列的战略处境,恐怕不会轻易得罪中国。但话说回来,如果以色列昏了头悍然损害中国核心利益,比如,炮制类似2006年炮击我维和部队哨所并造成人员伤亡的挑衅事件,作为可能中国的应对手段,如果联合国对此听之任之(注:首先以色列针对的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话,中国将采用自己的方式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报复的性质是“就事论事”。即便如此,这种介入中东事务与“真正意义介入中东事务”仍有区别。至于,中国如何采用自己的方式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此前“指桑骂槐”,成功试射的“DF-31AG”就是“答案”之一。

  【相关话题】

  第7368期-东方点评美国智库称俄总统普京已向俄军下达10月收复库尔斯克的“死命令”(2024-9-29)

  第7372期-当前国际局势最大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均来自“谁也不能输,谁也输不起”的由美国总统大选引发的“旷世内斗”(2024-9-30)

  第7375期-东方点评10月1日晚间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弹道导弹打击(2024-1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2:04 , Processed in 0.1094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