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5财年第二季度为例,英伟达数据中心的营收增长主要由Hopper GPU计算平台驱动,该平台用于大语言模型、推荐引擎和生成式 AI 应用程序的训练和推理。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主要客户是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因此,英伟达的长期增长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型科技公司在AI算力方面的支出是否可持续,而后者又决定于AI能够为科技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流,进而取决于AI(特别是生成式AI)的商业化落地前景。
第三, 技术迭代:业内共识,AI眼镜未来的技术升级方向是AI+AR,具备技术升级迭代空间。AI眼镜并不等同于AR眼镜:AI眼镜是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增加识别、搜索等AI功能,侧重于AI技术的集成应用而不是图像的眼前显示与沉浸体验;而AR实为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AR眼镜强调的是现实增强技术,即通过眼镜设备在真实物理空间中叠加虚拟内容,从而带给用户全新的感官体验,典型的产品如谷歌2012年曾推出但最终落败的 Google Glass概念。XR一直是市场所期待能够落地的技术,AI眼镜未来的方向一是提升AI功能、二则是叠加AR技术。
3.2 AI眼镜距离爆发还差什么?
目前,国内外多个玩家在布局AI眼镜。苹果:专注于AR技术的Vision团队正在持续试验开发多款产品,包括一款计划明年推出的“平价版Vision Pro”,以及一款类似Ray-Ban Meta的智能眼镜;Solos :发布了号称全球首款集成 GPT-4o 的智能眼镜 AirGo Vision;Snap:发布第 5 代 Spectacles AR 眼镜,集成了OpenAI 多模态 AI 模型;华为:发布了搭载HarmonyOS 4操作系统的华为智能眼镜2方框太阳眼镜,接入华为盘古AI大模型;蜂巢科技:推出了界环AI音频眼镜。此外,雷鸟、影目科技、魅族等厂商也有望在2024年发布智能眼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