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27|回复: 0

徐吉军:美国战略思想落后,军事革命一错再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6 1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基本上都是以机械化战争为蓝图展开。

  然而,随着美国在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突破,美国在通讯(communication)、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情报(information)电子技术领域占据了先机。

  到1980年代末,美国已经推出了C3I系统,并应用于海湾战争。

  一、信息化战争一场革命!

  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是一次重大的军事革命。

  美国不仅夺得军事革命的先手,还借助1991年苏联解体的有利时机,在全世界横行无忌,维持了三十年的世界霸权地位。

  客观来看,1990年代美国构建了信息化战争能力之后,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跟上美军革命的步伐。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2015年前后。

  然而,1990年代,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经试图构建美国持续的永久性军事优势,却在2010年代被中国全面逼近甚至局部超越,在战略核威慑领域甚至被俄罗斯牢牢压制!

  这意味着美国错失了30年独霸世界的重大机遇。

  其实,美国并不是在军事领域走错了方向,而是在国际地缘政治层面犯下了不可挽回的战略错误。

  总结美国的错误,首先要回顾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错误!

  二、苏联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开战!

  毫无疑问,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对峙,是冷战时期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

  美苏两国开展的军备竞赛,规模远大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列强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所谓军备竞赛,包括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规模两个维度的竞争。

  在冷战期间,苏联是地球上唯一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经济和综合国力优势,盟友阵营的综合实力也超过华约成员国。

  苏联与美国相比,占据了军事优势,在冷战的高峰期,苏联拥有500多万军队,55200辆主战坦克,51700门火炮,40000枚核弹。

  只不过,苏联和美国的军事技术各有所长,美国作为传统的海洋强权,积累的技术一直领先于苏联。

  军事领域海陆空天核五大力量,苏联陆军占优,核武和太空领域持平,美国海军和空军占优。

  在核武均势达成之后,美苏两国大规模加强常规军备。

  陆军方面,美苏致力于坦克的换型和性能的提高,以及反坦克作战能力的提高。在军事技术处于同一水准的前提下,再进行规模竞赛。

  海军方面,美国原本占据优势,但是1970到1980年代苏联建造了700多艘各型军舰,美国在同一时期只建造了377艘;美国海军优势不再,只是海军航空兵占据优势。

  空军方面,美军的飞机性能、载荷量、航程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及电子对抗能力等领域一直占据优势。1980年代,苏联以每年750架的速度更新现役飞机,空军实力也在接近美国。

  1980年代,苏联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全世界最大的武器库,但因为美苏之间的核恐怖平衡,常规军力只能用于威慑而不能开战。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妥协而宣告结束。当时的背景是苏联原子弹和轰炸机都远逊于美国。不甘受辱的赫鲁晓夫总结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决定放弃发展海军航空母舰,全力以赴制造核弹,最终在1970年代核弹头和洲际导弹超过美国。

  赫鲁晓夫的名言就是“在核武器面前,步兵就是穿着大衣的肉丸子”。

  不得不说,赫鲁晓夫的核战略有其独到之处,至今俄罗斯依然依靠核威慑制衡美国,而常规力量远逊于美国。

  苏联当时沉迷于与美国比拼常规军事力量的规模,但又受制于核威慑不能发动战争,反而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庞大的军队成为国家负担,国防支出占政府收入的35%。

  1985到1990年,戈尔巴乔夫主导下,苏军裁撤了15%的坦克师与摩步师,30%航空兵力。

  1991年,苏军兵力由500万减少到350万。坦克从50000辆坦克削减到30000辆!

  苏联的教训说明:如果制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军事装备,而不用于战争,那就毫无意义,只能是本国的负担。

  二、拉姆斯菲尔德的前瞻性!

  1990年代,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主导的军事革命,至今在美国依然是毁誉参半。

  拉姆斯菲尔德试图用军事事务革命(简称RMA)与中国和俄罗斯拉开质的差距,获得碾压性、永久性的优势。

  拉姆斯菲尔德军事革命是充分利用大规模精确打击技术和信息战争技术的结合,使美军作战模式从线性作战上升到非线性作战,两国对战没有前线后方之分,立体化全体系对抗是未来趋势。

  1990年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军凭借领先的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军事装备,轻松碾压了伊拉克萨达姆的百万大军和阿富汗塔利班的散兵游勇。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轻松获胜,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强敌韬光养晦,美军拔剑四顾心茫然,拉姆斯菲尔德春风得意高处不胜寒,于是美军从大国对抗向“治安战”转型,重点发展快速反应特种作战能力,斯崔克装甲车和濒海战斗舰就是拉姆斯菲尔德军事思想的典型产品。

  如果以突袭决胜为标志,拉姆斯菲尔德打造的美军可以轻松吊打中俄之外的任何武装力量。

  但是,长达二十年的阿富汗战争证明,人类战争的最后阶段依然离不开地面部队的占领和控制,所以军队规模和装备水平依然不可或缺。

  虽然拉姆斯菲尔德的军事革命使美军丧失了巩固优势的机遇,但是依然主导了21世纪前20年的战争定义权:隐身能力、远程打击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全球导航能力、立体化战场信息系统、网络中心战、体系化作战等概念,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绕不开的壁垒。

  如果以今天的视角回头看拉姆斯菲尔德的军事革命,从实际效果看导致美军大国竞争力降低,但是从战略思想层面来看领先时代两步。领先时代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那就是疯子。这就是拉姆斯菲尔德的盖棺定论。

  这并不是拉姆斯菲尔德的错!

  三、美国犯了苏联的错误!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面临的全球竞争并不是军事战略问题,而是国际博弈问题。

  因为,苏联解体后,美国一方面快速接收消化苏联留下的一百万亿美元的天量财富,一方面试图战略欺骗俄罗斯,继续削弱俄罗斯,一方面将矛头对准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

  普京上台后,改变了叶利钦时期的自残战略,内修武备外结友邦,中俄迅速走进,形成背靠背的伙伴关系。

  美国面对中俄两国,常规军事技术和装备虽然全面领先,但是核武器并不占优。

  在核武器恐怖平衡的条件下,美国从冷战时期建成的过于庞大的军事装备并没有用武之地,只能用于威慑压制和恫吓!

  从1991年冷战结束到今天,已经33年,美国在冷战时期建造的庞大的海军和空军,大部分武器装备还没有退役,因为还足以吊打中俄之外的其他国家。

  但是,美国这些海空军装备面对中国和俄罗斯又不可能稳赢,一旦开战就是两败俱伤。

  因此,冷战后三十三年,美军没敢向中俄开一枪一炮,已经足以说明美国的军事优势其实只能欺凌弱小国家,为美国赢得战略优势而得不到胜势。

  美国庞大的军事机器,同样也是美国的巨大负担。美国每年军事支出高达8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已经向40万亿美元攀升。

  这都是冷战遗留的问题。

  美国固然受益于庞大的军队规模,但最终也死于军队。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犯下的是战略错误,是与苏联异曲同工的战略错误!

  当然,这不是美国的错,而是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决定的世界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讲,美苏两国的战略思想都逊色于中国。

  四、伟大的人是伟人!

  1974年,毛主席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1985年,邓公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这两个英明论断,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方向,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美国胜在科学技术,中国赢在战略思想。这是两个文明不同的特点决定的。

  我们无需厚此薄彼:

  战略思想的作用高于军事技术的作用;

  军事技术可以辅助战略思想的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58 , Processed in 0.1094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