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1月14日【第2024-1105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7 23: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战略眼光早已超越西太”的角度再谈,如何理解中国外交部表示“若菲方不再侵权挑衅,海上局势不会再起风波”?

  【据媒体报道】

  11月14日,中国海警发布公告称,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这是中方连续两日在这一区域进行巡逻。此前一天,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

  11月14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现身珠海航展。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于11月11日至15日来华出席中俄第十九轮年度战略安全磋商和中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第九次会议。

  【讨论纪要】

  ●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战略眼光就已经超越台海,进入全球层面

  我们注意到11月14日,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的新闻报道。而在此前的11月1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就英国媒体记者有关“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今天称,中国正持续施压要求菲放弃南海主权,并称菲是‘中国侵略的受害者’。中方对此有何回应?”的提问有明确点评,林剑称,关于菲方有关人士的言论,我要指出的是,每一次中菲海上争议升级,都是因为菲方侵权挑衅引起的。菲方侵权在先,中方不得不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菲方不再侵权挑衅,海上局势就不会再起风波。

  再次强调,外交部就菲方在黄岩岛挑衅事件的态度与我们此前的判断基本一致。在我们看来,我国目前无意主动在南海制造紧张气氛,比如,填岛(黄岩岛),正式启动“南海红绿灯系统”,收台等。尽可能继续维持“河渡人”的局面。与之类似的是我们应对钓鱼岛问题的过程,那就是:公布领海基线,宣誓并维护主权。而并不急于在钓鱼岛上建造、部署设施,派驻人员,甚至直接收台等。在我们看来,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的战略眼光就已经超越台海,进入全球层面。

  ●再谈2012年,美国决策层基于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的利益,不惜损害美国长期国家利益策动“埃及之乱”的目的

  2012年恰恰是“埃及之乱”爆发的前后,“埃及之乱”后延伸至“利比亚之乱”与“叙利亚之乱”。那个时候,“第三轮排列组合”已经被推到中东地区并开始转向“第四轮排列组合”(补充:中、欧、俄“轮番消遣”美国中东利益)。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决策层基于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的利益,不惜损害美国长期国家利益策动“埃及之乱”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断“第四轮排列组合”,与此同时,全面恶化中国外在安全环境。

  “第三轮排列组合”是以中美直接交手为主线,标志性的事件是时任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执意配合美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当时美国就图谋实现“南亚破局”(当时,南亚政策是中国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结果因中、欧、俄战略协调较为紧密而未能实现。于是,国际局势博弈的焦点就这样从距离中国较近的南亚地区,被推倒了距离中、欧、俄都相对较远的,且是美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的中东地区。

  美国从来都是习惯在别人的周边地区,别人战略重中之重地区搞事情。比如,围绕俄罗斯周边地区进行的“第一次排列组合”,涉及北约东扩,引发了格鲁吉亚战争。再比如,围绕欧洲周边地区进行的“第二次排列组合”,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不难看出,美国一直以来都在中、欧、俄三方周边地区,涉核心利益问题上做文章,企图瓦解中、欧、俄三方战略协调,尤其是试图将欧洲从中、欧、俄三方战略协调中拉出来。当国际局势博弈的焦点被从中、欧、俄三个政治经济实体的核心地带推离,并转移到美国全球战略重中之重所在的中东地区时,美国的战略被动可想而知。于是也就有了美国“断臂求生”式的策动“埃及之乱”,直到后来的利比亚之乱,叙利亚之乱。在代言西方资本的美国资本利益的协调下,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为标志,欧美之间开始通过“利比亚利益与叙利亚利益的置换”最终形成“初步合流”。到此为止,“第四轮排列组合”被有效中止。中、欧、俄三方战略协调也被有效瓦解。在这之后,由于俄罗斯未能与叙利亚一道将叙利亚内战导出叙利亚,结果导致叙利亚主权领土完整日后被肢解,以及俄罗斯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被西方吃的毛干爪净。

  可以说,一旦中、俄、欧三方恢复战略协调并有效重启“第四轮排列组合”,美国的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就大势已去了。但由于目前欧美仍处于“合流”状态,距离有效启动“第四轮排列组合”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告诫菲律宾小马科斯政权,不要试图为美国火中取栗,否则,板子下来是要你自己去接的,关键时刻,美国一定会率先逃之夭夭!

  让我们把话题重新拉回到本次中国处理菲律宾在黄岩岛挑衅的问题上。

  这次菲律宾小马科斯政权在美国的唆使下于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虽然发自于围绕美国总统竞选展开的美国两党恶斗,但我们应对的方式会和2012年处理钓鱼岛问题大体一致。或者说,在2024年,综合国力相对于2012年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更是以超越南海问题的战略眼光看待这起事件。所谓“超越南海问题的战略眼光”,如果说是“星辰大海”显得有些遥远,至少在全球范围内,落在乌克兰问题和中东问题上还是较为现实的。

  此外,就“如果……必然付出人员和装备上的代价”这种描述,大家可以将其看作是基于中方红线不可逾越基础上的一种具体应对预案,而非已成为事实。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一直致力于争取“河渡人”的局面,但是如果有人敢于触碰红线,“河渡人”我们可以不要,无非就是掀了桌子嘛!对此,日本、菲律宾恐怕都知道“玩法”。而其中的核心又在于,美国不能接受和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的局面。所以,中国外交部“如果菲方不再侵权挑衅,海上局势就不会再起风波”的表述,就是在告诫菲律宾小马科斯政权,不要试图为美国火中取栗,否则,板子下来是要你自己去接的,关键时刻,美国一定会率先逃之夭夭!而对于小马科斯政权来说,小心“有命赚钱,没命花钱”!

  而对于任期还有不到70天的拜登来说,在包括中东、南海问题上制造紧张,首要目的在于获得与胜选的特朗普继续讨价还价的筹码(也就是推动事态向紧张方向发展,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并不是其最关心的)。由于朝鲜半岛和台湾问题太过敏感,一旦有失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选在了“动静较大”但又相对容易控制局面的南海问题上做文章。

  ●如果特朗普想要在上台的时候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中东,就需要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能获得“大赢”,但绝非易事

  我们注意到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参观2024年珠海航展,以及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文本已准备就绪,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被爆近期曾秘密访俄的新闻报道。

  看样子,至少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谈得都不顺利,俄罗斯显然摆出了一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继续将中东局势继续向以色列可能获得“小胜”的方面推动。这对于还要等60余天才可能正式上位的特朗普来说可谓压力山大,但对拜登而言则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值得一提的是,在俄罗斯借打中国牌对美国两党抛筹码、讨价还价的同时,中国也获得了随时可以借俄罗斯这个态度敲打美国的筹码。如果美国不老实,继续企图在中国周边地区制造不稳定因素,破坏地区和平的话,以本次珠海航展展示出的装备与手段,凭俄罗斯对本届珠海航展展现的重视和兴趣,中国随便动一动就可以让美国在乌克兰、中东麻烦不断。

  从黎巴嫩真主党13日表示它向包括以色列国防军总部在内的一系列以色列重要目标发动导弹袭击的情况来看,目前,压力最大的除了特朗普外,另一个就是伊朗了。显然,伊朗并不甘心成为各方砧板上的肉,其似乎也在通过黎巴嫩真主党向各方发出信号,伊朗不打算妥协,不准备放弃“适当时候对以色列再次进行反报复”的决定。

  此外,透过北约在波兰弹道防御基地落成一事,我们注意到了“这处导弹防御基地最初是在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内规划的,目的是保护欧洲免受伊朗的弹道导弹威胁”这一细节。平心而论,这值得俄罗斯深刻反思。讽刺的是,当年北约为此还找了一个荒唐的理由——也就是防止伊朗对欧洲进行导弹攻击。然而今天,即便是这种荒唐的理由也不需要了。

  这当然是大棒。不过,在大棒更粗的同时,是否胡萝卜也会更甜呢?在我们看来,尽管双方围绕乌克兰问题仍在讨价还价,且谈得不是很顺利,但似乎已经谈到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缓冲区的大小问题。

  如果特朗普想要在上台的时候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中东,就需要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能获得“大赢”,但绝非易事。因为多方,包括拜登政府,俄罗斯,伊朗都不愿看到这个局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少在2025年1月20日之前,美国两党只要交易谈不成,美国大概率会在中东陷阱中越陷越深。当然,如果俄罗斯万一能够和美国两党中的某一方就乌克兰问题达成某种交易,届时,中东局势又将如何演化,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相关话题】

  第7508期-东方点评中国政府就黄岩岛领海基线发表声明(2024-11-11)

  第7512期-拜登之子能否被赦免,特朗普的犯罪行为能否被抹掉,只是两方背后“千人团”之间核心交易的“药引子”(2024-11-12)

  第7519期-东方点评,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已开启在黎巴嫩地面行动的第二阶段(2024-11-13)

  为什么说不必对宁德时代关于“若特朗普‘开绿灯’将考虑赴美建厂”言论反应过度?

  【据媒体报道】

  当地时间11月12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接受采访称,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向中企在美投资电动车供应链敞开大门,宁德时代将考虑赴美建厂。我们一开始就想投资美国,但当初被美国拒绝了。

  【讨论纪要】

  国家对电动车产业链管控非常严格,这涉及针对欧洲限制中国电动车出口制定的应对政策。欧洲一直想要逼中国电动车供应链迁出中国。宁德时代是动力电池技术的代表厂商,其核心技术是不可能带出国境的。在我们看来,之所以这个时候宁德时代讲,“将考虑”而不是“将投资”去美国建厂,恐怕意图之一在于从战略上分化欧美在封锁中国产电动车出口方面的战略协调。

  中国电动车产业迅速崛起,把美、欧、日传统燃车产业打得落花流水,未来电动车产业取代传统燃油车产业是大趋势。对特朗普来说,帮助马斯克,将其旗下的特斯拉的核心供应链建立起来或本就是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马斯克眼中只有他的“X帝国”。在马斯克的理念中,没有电动车,AI落地就是空谈,而没有AI技术的未来,就没有“X帝国”的未来。

  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这份交易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宁德时代称“将考虑”去美国建厂,恐怕不容欧洲国家不去多想——美国人一边撺掇欧洲国家在封锁中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做坏人”,而其自己却在背后和中国人眉来眼去。

  11月13日下午,在长城保定哈弗技术中心,长城汽车与华为终端云服务签署合作盟友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长城汽车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和华为HMS for Car MAAN 3.0全球车载智能解决方案展开全面合作,Petal Maps车载地图将会在巴西、泰国等国家陆续上线。

  对此消息我们表示欢迎。

  电动车的生态要比手机生态更庞大,更复杂。只有把新能源汽车和AI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当年诺基亚对苹果惨遭淘汰的前车之鉴。在“把新能源汽车和AI结合起来”的背后,是AI的落地要依托完善强大的制造能力和超强的产业链整合。以宁德时代的电池为例,其并不是宁德时代一家能做的,一个电池就涉及复杂的产业链。相比之下,美国实体制造业早已严重空心化,一句“AI的尽头是光伏与储能”就足以将美国的AI产业的未来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全世界社会化大生产是潮流,而西方却在逆潮流而动,逆经济规律而动。目前,美国这个平台已经奄奄一息,试问马斯克就算有所认识,其“X帝国”还能走多远?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的眼光已经超出了汽车,其已经在思考如何为社会提供稳定能源供应的问题,而马斯克却还在汽车圈子里打转。我们可以一边夯实基础,另一边等待新技术催生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比如,量子字计算机,光子计算机或DNA计算机。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在AI技术应用方面很难搞下去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数据量不足。尽管在数量上美国或不落下风,但相当部分是无效数据。相比之下,中国的AI技术应用搜集的数据基于生产、生活、社会运行、电子商务等,西方的数据相当部分是聊天、画画和拍电影。这些让西方的AI技术应用很难落地变现。这让很多涉及AI技术应用的西方高科技公司进入恶性循环。

  【相关话题】

  第6971期-小谈“国家大基金三期”对半导体、AI、发电储能等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024-6-2)

  第7110期-AI的尽头是社会制度,只有在公有制下,AI技术才能将人类社会引导向康庄大路(2024-7-14)

  第7141期-串讲:小谈华为自研编程语言“仓颉”、为什么OpenAI以所谓“非支持国家”为由大量减少外界访问?(2024-7-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2:13 , Processed in 0.0781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