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51|回复: 0

大树镇长:重磅会后,我们要延迟享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1 07: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我感叹多年以来压劳动收入促出口、牺牲内需换积累的模式可以改变了《中国人,有资格享受》,昨天看到政治局会议的重磅消息,感觉被半打脸:

  我们的享受,可能要延迟一下了。

  可能有读者认为昨天政治局讨论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么有力的表述,说明到了大家享受发展成果的时候了。

  但要看合订本,结合历史分析。这次扩大内需的力度当然会很大,但根本还是为了给外需做备胎,保障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市场和利润。

  22年年底研究23年经济会议上对外贸外资的表述是: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3年年底: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

  今年年底:稳外贸、稳外资。

  从更大力度(扩大)到巩固(在保持的基础上提升)再到稳(会不稳,所以需要稳),变化十分显著。

  这是预期特朗普上台后发起新一轮贸易冲突,可能导致外贸下滑外资减少甚至撤离,先做好心理准备。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三年来对内需表述的变化:

  22年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23年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4年底: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过去两年还期望扩大内需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避免扩大的内需流向落后产业,而今年,内需只要扩大就行,而且是全方位的。

  从语气变化看有点急了。

  但放开扩大内需,说明对新兴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信心。这也是产业升级取得阶段性成功的表现。

  但这里国内市场被当做国外市场的备胎用了:担心特朗普上台后新质生产力产业在国外被制裁,得不到市场和利润回馈进行技术研发,所以用国内市场给他们回血。

  内需表述的变化也发生在了对消费的表述上:

  22年底: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23年底: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4年底: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前两年还希望消费发挥其他作用,今年,提振的前提是不振。

  至于投资,我讲个关于产业升级的故事: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制造2025”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没错。

  但他们没说的是,和“中国制造2025”一起提出的,还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金融”。

  和前者默默推进不同,后两者曾经十分热闹,一度有鼓励大学生拿父母钱创业和退伍军人拿转业费创业的政策,而各类互联网P2P更曾十分火爆。

  大学生奶茶店和老兵烧烤摊,和产业升级有什么关系?

  产业升级初期研发投入巨大,需要大量资金保证回报率,所以要用各种方法把居民的存款盘活投到资金池里,方便汲取。

  当然,这几个都是小case,但蚂蚱腿也是肉,后面还有重量级:

  货币化棚改,也是那个时间段提出的。

  再看会议原文:

  稳住楼市股市。

  所以,虽然对扩大内需和消费的表述很有力,但未来一段时间的主题还是积累——用内需替代外需,帮新质生产力积累。

  今天的分析看起来不那么乐观,但一方面,从过去的“牺牲内需换外需”到如今的“外需不足内需顶上”。内需能替代外需和国产芯片能替代进口一样,都是产业升级的阶段性成果。

  另一方面,毛主席教导我们“战术上要重视敌人”,古人也曾云“料敌从宽”。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特朗普能对中国产业组织新一轮大规模全面围堵的预期基础上,是对坏的情况的准备。

  但如果情况没那么悲观,比如特朗普无法组织围堵,因为受制于美国内斗,或被国际局势掣肘(我上篇文章评论区刚劝人不要替美以提前开香槟,今天叙利亚反对派就宣布要进军耶路撒冷)。

  如果这样,那刺激政策配合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是能让我们过一段时间不错的日子的。

  就怕外部宽松时,内需又成了“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又被冷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26 , Processed in 0.1407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