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凌乐:A股大跌,2025还有大行情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4 1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晚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炉,随后A50期货指数直线跳水,今天A股果然如同预期中一样大幅度低开低走,两市成交量降低,市场氛围极弱,房地产、白酒、零售等昨天领涨的板块今天带头下跌。

  在本周一,市场也出现过高开低走的情况,还是因为周末出台了利好,说要让财政政策更积极,稳住楼市股市,一群人以为股市的狂欢又来了,等同于924新政,但事实证明口头上的利好永远只能刺激市场一次,想要A股持续上涨,口号就得落地。

  那么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状况到底如何?内需能刺激起来吗?股市是否还会有大行情?本文,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01

  金融市场恐已到顶,跷跷板效应明显

  很多朋友不知道,最近债市也是牛市,因为预期明年央行要大幅度降准降息,理财产品收益率还要持续下滑,所以债市价格持续大涨,30年期国债价格期货创出历史新高,就以我买的一只债基为例,本来平时每日收益率只有一两百,结果前段时间每日收益能破千,债市强得可怕。

  本来我以为债市强势,必然会导致债券类基金销量大增,于是我昨晚整理一下数据想证明这个观点,结果发现数据完全相悖!

  债券类基金近期市值不升反降,从9月23日的10.7万亿降低到今天的10.3万亿,减少了3500多亿。

  债基规模下降的主因是股票类基金大涨,9月23日至今,股票类基金市值大增1.2万亿,混合基金市值增长了0.17万亿,累计增幅近1.4万亿,市值增幅为22%。

  也就是说在各类基金之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买股票基金的钱,主要是来源于货币基金市场和债基市场,并没有新增的钱入场。

  这跟2015年的牛市状况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各类基金份额和市值都是同时提升,炒股的钱主要来自于金融体系之外,而这一次,资金来源于金融体系之内,金融市场整体线上化进程已经到顶。

  这种跷跷板效应通过份额数据更能直观看出来,9月23日至今,四大基金中只有股票型基金份额增加了4000多亿份,其他三大基金份额减少了6000多亿份,几乎没有场外资金入场。

  这种金融市场的跷跷板效应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任何一个市场的行情都会影响其他市场,全国人民能用于购买基金产品的总额已经基本确定,就是股债货三者之和30万亿左右,无非就是在三者之间腾挪,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市场牛市持续,势必会影响股票市场的行情;同样,如果市场利率持续低迷,货币基金资金大规模流出,那又利好股票市场和债券基金。

  就未来一年来看,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债券基金份额大概率提升,股票市场可能会受到债基上涨的影响,减少货币基金持仓,加大债基或者股票类基金持仓,是未来市场的一个趋势。

  同时,上面的数据还说明了另一个事,就是这一轮行情中通过基金入场的资金并不多,表面上市值增加了1.4万亿,实际上主要增幅来自于股价上涨,股票+混合型基金累计入场资金约为3000亿,基友们对这一轮牛市还存有疑虑,远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加仓的地步。

  02

  新增基金到底在买什么?

  既然股票类基金新增份额这么高,那他们到底在买什么基金?近期零售板块上涨跟这些基金是否有关?大家都知道基金经理们是最喜欢买零售股的。

  于是我先统计了一下9月23日以来新成立的基金状况,自9月23日以来,累计新发行了159只基金,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只有16只,指数型基金达到143只,新发行的基金几乎全都是指数型。

  新发行基金是最能体现上层意志的,因为发行基金需要审批,上面鼓励哪一类基金,市场就会集中发行。

  我进一步查看了哪些指数型基金发行最多,结果发行规模排名前50的全是中证A500指数基金,看来做强A500指数已经是顶层意志,各位有没有注意到今天开始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到时候就是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直接购买A500指数,既然你们不买,就要用养老金账户直接买了。

  普通股票型基金虽然成立得少,但好歹有45亿份额,我进一步查看了下,新成立的基本都是量化基金,并非普通基金,大多数投资者基本不会购买。

  所以整体来看,当前顶层主要是在引导资金买中证A500,打造一个全民购买的指数更加重要,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以上是从监管发行的角度来看,那从市场的角度呢?

  我找了很久的数据,都无法看到机构资金或者基金最新的加仓数据,因为北向资金不再公布、基金数据也得等年报,延迟太久,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实时动向,最终只能通过股市成交量和涨跌幅来判断资金加仓方向,但那又过于滞后。

  所以还是通过政策和动机来判断当前的市场吧。

  03

  2025年中国经济到底如何?

  要说股市,还得先说经济,最近无论是顶层会议还是券商研报,最大的重心就是判断2025年状况,最近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刺激内需,但是你得有钱才能刺激吧,今年下半年国补那么多,结果经济数据仅仅反弹了1个月,11月份就又开始低迷,就说明当前消费很难回暖。

  想要消费回暖,至少有两个前置条件,一个是就业回暖、另一个是楼市反转,这两个条件任意一个都可以,相对而言楼市反转会更加容易,所以各位记住,只有楼市反转了,经济基本面才会反转。

  如无意外,2025年国内GDP还是处于下滑阶段,变量就是国内经济刺激幅度,刺激力度越大,GDP增幅下滑幅度越小,否则在中美关税战之下,下滑1个点甚至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最近我看了不少国际投行对中国经济的预期,如果是正常情况,中国明年GDP增速应该是4%左右,如果刺激力度非常大,能达到4.3%。

  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期,明年基本面整体也是下滑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从924新政以来,市场一直在寻找炒作的主线,现在主线逐渐明了,就是消费+科技。

  先说消费,尽管今天下跌了,但是消费是近期A股最为强势的一个板块,自9月24日新政以来,零售板块整体涨幅高达84%,用于对比,证券板块这一轮行情涨了46%,半导体涨了74%,就连最火热的Sora概念也只涨了82%,都没有零售板块高。

  上文我也说了,消费短期很难刺激起来,白酒也逐渐被年轻人抛弃,为什么消费股还能上涨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刚需消费能跨越经济周期,就算在经济低迷期也能战胜通胀,日本和欧美股市都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明年肉眼可见的要大放水,资金提前抱团了消费股;

  二是资金并不会去炒作基金重仓的消费股,就以白酒为例,茅台五粮液这些基金重仓股本轮行情并没怎么上涨,市场炒作的是豫园股份、来伊份等基金仓位较低且市值较小的企业,在零售板块更加明显,连板的居然智家、中百集团、友好集团十大股东都看不到公募的影子,说明市场正在对一系列零售股重新定价,不去参合基金抱团的深坑。

  很明显零售板块已经成为市场的一大热门方向,后续还会持续炒作。

  至于科技板块,昨天的会议中重点提到了AI+,国外正在进入到AI落地时代,这也是最近AI没怎么炒作的原因,市场需要更前沿的科技来炒作,因为反正都没有产品,大家看不懂的才容易抱团,沿着科技的方向,新出现的名词都值得一试。

  最后,经济基本面的低迷并不一定会导致股市低迷,A股守卫3000点这么多年了,往往是放水量越多的时候股市行情越好,在金融市场资金跷跷板效应的推动之下,明年的大趋势肯定是低收益率理财资金向股票类基金转移,整体趋势向好,至于今年剩余的12月份行情,不宜有过多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20:33 , Processed in 0.109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