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07|回复: 0

智先生:中国这边看热闹不嫌事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1 1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4日,OpenAI前员工巴拉吉被发现死在了公寓,警方经过调查,得出结论为自杀。

  奇怪的是,有媒体在报道事件时,用到“吹哨人”的字眼。

  本以为是像没有给ai加上道德模块,导致机器人叛变之类的猛料,毕竟此前美国曾出现过几起人工智能教唆、胁迫人类的案例。

  仔细一看,原来是说这哥们在离世前曾发表贴文,指出open AI在使用新闻及其他网站信息训练AI模型时,违反了「合理使用」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侵犯版权。

  有关OpenAI的侵权风波,业界早已不是什么大秘密,在过去一年里,《水星新闻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社还对此提起过诉讼。

  理由是OpenAI抄袭、盗用了他们付费专栏的文章,严重损害其商业利益。

  其实巴拉吉不过是说了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言辞并不算锋锐,光凭这些不足以卷入“自杀阴谋论”,更谈不上“吹哨人”。

  但结合前后几个疑点来看的话,整件事就很值得考究了:

  一个是巴拉吉年轻力壮,事先也没有抑郁征兆,他的朋友也表示巴拉吉不像是会自杀的人。

  另一个,巴拉吉死亡时间是11月26日,可官方一直到本月14号才公布死讯,里面到底有何顾虑。

  关键一个要点,巴拉吉曾在10月份对OpenAI提起过公开诉讼。

  据《纽约时报》的说法,巴拉吉曾是OpenAI团队的核心成员,手上掌握着极有力的证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陪审团的判断,成功起诉的可能性非常高。

  这样一来,会产生一个连锁效应,有巴拉吉珠玉在前,后续将很可能引起更大规模的诉讼,说不定能把生成式ai的热度给干下来。

  要是到了这一步,问题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工业空心化,现在美股全靠科技股支撑,而科技板块炒得最火热的概念,就是人工智能。

  科技股领域前十以英伟达、谷歌、微软等“华尔街七姐妹”为主,除了特斯拉和OpenAI渐行渐远,其余六家都与AI高度关联。

  从各家三季度财报可以看到,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六家科技巨头都加大AI方面的研发投入。

  因为AI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股价涨跌。

  例如新脸书Meta,过去12个月累计上涨超过80%,对生成式ai的积极投资是最有力的支撑点。

  英伟达更不用说,与AI简直是命运共同体,上半年忽然来了一次猛跌,原因就出在代工厂超微电脑上。

  作为科技板块曾经的明日之星,超微电脑在今年4月份爆发了财务造假丑闻,直接沦为“AI妖股”,跌得让所有投资人麻木。

  它萎靡了不要紧,可英伟达,以及其余六姐妹都被带崩了。

  “华尔街七姐妹”的市值加起来,占美股总市值20%左右,它们的股价全线下跌,对股市而言不亚于地震。

  所以到了4月底美股收官,三大股指都跌得十分难看。

  经此一役,美国金融圈有了共识,AI是帝国金融仅剩的一点命根子,万一破灭了,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可能会就此崩溃。

  因此,不论资本之间怎样互使绊子、泼黑水,只要一涉及AI层面,枪口都必须统一对外。

  美国百姓在论坛发帖子批评可以,甚至媒体们搞深度访谈都行,就当是给AI炒作增添燃料。可一旦把问题闹上法庭,并且还有可能把起诉做实,就不允许了。

  对付吹哨人,资本很有一套。

  今年轰动全美的两位波音吹哨人,一位正值当年、身体健硕,却死于罕见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另一位在准备出庭指控波音当天,死于“吞枪自杀”。

  如今剧本相似,才刚被法庭正式列入针对OpenAI的版权诉讼,巴拉吉就以自杀的方式,猝然离世。

  除了“吹哨人”事件,其实从去年开始,OpenAI就一直诸事不顺,特别是内部宫斗搞得沸沸扬扬。

  先是CEO阿尔特曼被解雇,后来在几百名员工辞职威胁董事会,以及微软的力挺下,上演一出王者归来;可没过几个月,原本拥护他的下属和伙伴们纷纷离开了公司;最后,干脆解散了整个核心安全团队。

  按相关流程,离职员工都要签署协议,承诺不乱说话,结果主管安全部门的首席科学家不乐意了,公开宣称OpenAI罔顾公众安全。

  “封口协议”的曝光,把OpenAI推上了风口浪尖。

  发生这种事,还是有些糟心的,因为OpenAI成立初衷,是让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首要原则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趟迷之操作,意味着OpenAI不想再拘泥于慢工出细活,尽可能加速研发进程,至于加快进程带来的安全、法律风险,在巨额利润面前都是小事。

  阿尔特曼确实急了。

  虽然凭借ChatGPT和Sora两项重磅产品,OpenAI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独角兽,并获得英伟达、微软、软银等资本的海量融资。

  可改变不了OpenAI始终未能盈利的事实。

  因为盈利方式太单一了,只有会员付费、企业用户订阅以及API收入几个渠道,压根覆盖不了天坑般的研发投入和运营成本。

  在最新一轮66亿美元的融资中,即使OpenAI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可年度亏损同样高达数十亿美元,按最乐观的预测,起码要到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

  除了被好友“背刺”,让阿尔特曼更烦心的,莫过于马斯克的死死纠缠。

  马斯克之所以开撕OpenAI,原因不是他在诉讼文件中说的“被骗惨了”,纯属无稽之谈,而阿尔特曼没有遵循“公开开发AGI,造福人类”的承诺,也可以忽略不计。

  根本原因是,他本来和阿尔特曼说好,要一起抗衡微软和谷歌,可三年不到,OpenAI就已叛逃得这么彻底,甘愿成为微软的附庸。

  这让马斯克很是火大,难怪不想体面结束与OpenAI的关系,并选择与阿尔特曼彻底杠上。

  从2023年起,凡是与OpenAI有关的负面新闻,什么检举信、逼宫疑云、联名警告信等等,都可以看到小马哥的影子。

  OpenAI不想成为营利组织时,马斯克就逼宫;等阿尔特曼顶不住资金压力,想搞上市了,马斯克反而上诉法庭,阻挠OpenAI成为营利组织。

  反正水搞得越混越好。

  显然,从马斯克正式下场开始,OpenAI已然变成他和微软的宫斗舞台。

  小马哥最大的倚仗是政治地位焕然一新。

  要是当初特朗普败北,没啥好说的,卷铺盖就离开美国,现在既然晋升为“影子总统”,不借机出口恶气,说不过去。

  要是搞事情中途,能给英伟达和微软来个水淹七军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7 , Processed in 0.2502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