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3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2月27日【第2024-1142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8 17: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比1983年苏军机击落大韩航空007航班及随后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的历史,小谈西方炒作俄军击落阿塞拜疆客机暗藏哪些险恶意图

  【媒体报道】

  12月2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核战争没有赢家,但这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挑战俄罗斯的耐心,俄罗斯将用一切可用手段捍卫国家利益。

  12月26日,拉夫罗夫表示,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关于恢复对话的信号是认真的,那么俄罗斯将对此做出回应。谈及俄乌冲突时,拉夫罗夫重申,俄罗斯愿意恢复谈判,但前提是必须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并称在达成可靠协议前实现停火“是死路一条”。

  12月27日,西方媒体报道称,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班被俄军导弹击中坠毁,造成38人死亡。据消息人士提供的消息,俄方禁止受损8432航班降落,8432航班在GPS失灵的情况下飞越里海,最终在哈萨克斯坦坠毁。阿方要求俄方承认责任。

  【讨论纪要】

  ●俄罗斯的微妙态度或意味着,俄罗斯的某些行为或与阿克套空难事件有关

  12月25日,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飞往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区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的8432航班在哈萨克斯坦西部里海沿岸城市阿克套。机上共有62名乘客、5名机组人员,其中38人丧生。在我们看来,阿塞拜疆空难事件,西方一定会拿来做文章。

  我们注意到,在空难事件发生约48小时后,西方多家媒体开始炒作阿塞拜疆航班是被俄军导弹击中坠毁的。有熟悉阿塞拜疆坠机调查的阿政府消息人士告诉西方媒体,初步结果显示这架客机被俄罗斯的“铠甲-S”防空系统击中。该消息人士还表示,客机在接近格罗兹尼时被电子战系统切断了通讯。

  昨天我们刚刚讨论过,因塞尔维亚局势不稳,应塞尔维亚向上合组织提出的申请,哈萨克斯坦特种部队以反恐名义前往塞尔维亚。

  形势发展使然,目前,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都在不同程度地向中国靠拢,特别是中俄关系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据报道,本次哈萨克斯坦以上合的名义出兵塞尔维亚,一定经过了中、俄、哈三方密切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阿塞拜疆空难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急于否认,而称需要继续调查。在我们看来,俄罗斯的微妙态度或意味着,8432航班在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飞往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区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的飞行过程中,俄罗斯的某些行动或与这起空难有关。

  西方媒体对俄罗斯的口诛笔伐让我们想起了两起历史事件。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两起历史事件并非孤立和巧合,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阴谋。且第一起历史事件成为第二起历史事件的前奏,为第二起历史事件成功进行了掩护。

  ●历史回顾——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与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第一起历史事件: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

  1983年8月31日凌晨,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从美国纽约飞往韩国汉城(现首尔)。然而,这架航班在飞行途中偏离了原定航线,进入了苏联领空。苏联空军随后派出“SU-15”截击机进行拦截,并在拦截过程中发射了导弹。被导弹击中的007号波音747客机空中解体,全体机组人员和乘客丧生。

  1983年9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讲话,称苏联表面上鼓吹对和平的向往和推动全球裁军,但背后却快速无情地做出恐怖主义行径,夺取无辜民众的生命。击落民航客机,是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冷血屠杀暴行,不可原谅及应受到国际制裁与谴责。1983年9月2日,美国某著名报纸头版通栏标题写道:美国声称苏联击落了一架韩国民航客机,269人失踪,里根总统谴责这一暴行。1983年9月3日,韩国首都汉城爆发大规模反苏示威。

  第二起历史事件: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1983年10月25日凌晨,美国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对格林纳达发动的海空联合作战,这是自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美国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格林纳达位于加勒比海东部的小安的列斯群岛南端,西濒加勒比海,与巴拿马运河遥遥相对,东临大西洋,扼加勒比海出入大西洋的东部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格林纳达独立后,成为英联邦成员国,由统一工党执政。以埃利克·盖里为总理的统一工党政府奉行亲西方和亲美的政策,引起了在野党“新宝石运动”的不满。

  “新宝石运动”又称“争取福利、教育和解放的联合进军”运动,成立于1972年,由格林纳达亲苏联和古巴的人士组成。该运动于1979年3月13日发动政变,推翻了盖里政府,成立了以莫里斯·毕晓普为总理的新政府。

  毕晓普政府成立后,大量接收苏联和古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成立“人民革命军”和民兵队伍;由古巴派出工程部队在岛上修建新的“旅游机场”,其主跑道长达3000米。美国总统里根认为“格林纳达已经成为苏联和古巴的殖民地,用来作为输出恐怖行动和颠覆民主的基地”。如果格林纳达被苏、古完全控制,由格林纳达、古巴和尼加拉瓜三国的机场构成的“铁三角”,将使作为美国传统“后院”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处于苏、古作战飞机的威胁之下,美国海上运输线的畅通和本土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格林纳达有成为“第二个古巴的危险”。

  因此,美国便不断向毕晓普政府施加压力,处心积虑地试图推翻格林纳达的亲苏古政权,将其纳入自由国家之列。随着格林纳达形势的发展,格实质上已逐渐成为美苏争霸和美古矛盾的一个斗争焦点。

  迫于美国的压力,毕晓普政府开始采取措施缓和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1983年6月7日,毕晓普还亲自访问美国,并与美国达成了一项“谅解”。但是,毕晓普的上述行动引起了政府内部以副总理科尔德和政府军司令奥斯汀为首的亲苏古“强硬派”的激烈反对,并且苏联和古巴对此也耿耿于怀。10月13日,强硬派突然发动政变,将毕晓普软禁起来。19日,数千群众在首都圣乔治游行支持毕晓普,并将毕晓普解救出来,随之,这些人与政变者发生冲突,毕晓普又重新落到政变者手中,当天便被秘密处决。20日,军方接管政权,并成立了以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格政权落入亲苏古的强硬派手中。

  ●西方邪恶势力以“1983年大韩航空007号航班事故”映射“阿克套空难”,以“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映射北约或将“军事入侵白俄罗斯”之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通过以上历史回顾,我们不难看出:

  第一,格林纳达深陷美苏冷战漩涡核心地带,亲美、亲苏势力围绕格林纳达政权归属反复拉锯;

  第二,在1983年6月20日,军方接管政权,并成立了以奥斯汀为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格政权落入亲苏古的强硬派手中后大约2个月,发生了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事件。且从有关该起事件披露的种种细节不难看出,大韩航空007号航班因某些原因未能及时响应苏联方面的问询;

  第三,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空难事故发生后,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媒体对苏联口诛笔伐,一时间使得国际舆论对苏联极为不利,甚至很多国家爆发了大规模反苏游行示威。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苏联决策层的注意力并对其战略判断和决策造成困扰;

  第四,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空难事故发生后大约2个月,美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入侵格林纳达,推翻亲苏、古巴的格林纳达政权。

  对比今天的国际局势,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自从北约东扩以来,白俄罗斯始终是俄罗斯与北约争夺的焦点之一,也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颠覆后,白俄罗斯的战略处境迅速恶化,我们反复强调,阿萨德政权之后,紧接着最可能被颠覆的就是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政权;

  第二,如果北约制定了某一时刻军事挑衅,甚至军事入侵、颠覆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政权的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北约也制订了类似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空难事故这样的“复刻事件”为前者提供战略掩护,在声东击西的层面上,吸引了俄罗斯决策层的注意力并对其战略判断和决策造成困扰;

  第三,有消息称,阿克套空难事件中的阿塞拜疆客机遇袭之前也出现了无法有效与外界进行通信的情况,且很可能因此遭到防空武器系统的攻击。如果这一传闻得到证实,则我们一点也不奇怪,有诸如马航“MH-370”事件、“MH-17”事件,尤其是“黎巴嫩通信器材大规模爆炸事件”等在前,甚至发生在1983年的大韩航空007号航班空难事故,我们都有理由认为,这些空难事故中出现的,诸如“无应答”的奇怪情况都与“高技术恐怖劫机”“远程操控”等行为有关。操纵整架飞机偏离航向,远程遥控关闭飞机与外界通信等都是惯用手段;

  第四,阿克套空难事件涉及国家虽多,但显然都是精心挑选——刚刚宣布基于上合反恐层面出兵维稳的哈萨克斯坦以及当事国塞尔维亚;上合的两个主要成员国,中国和俄罗斯;俄罗斯向中东地区(比如,伊朗)施加影响力的主要陆地通道所在国阿塞拜疆;目前深感危险、外长紧急访华的伊朗以及虽距离阿塞拜疆较远,但却是被美国(拜登政府)威胁核心所在的白俄罗斯。

  ●基于俄罗斯仍对特朗普上台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不排除美、俄借阿塞拜疆客机遇袭事件“搭上话”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差一点引发美苏爆发核战,所以,在我们看来,12月25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核战争没有赢家,显然是明白了阿克套空难事件所映射的内容。而在我们看来,一旦北约军事挑衅,甚至军事入侵白俄罗斯,颠覆卢卡申科政权,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

  但从12月26日,拉夫罗夫表示,如果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关于恢复对话的信号是认真的,那么俄罗斯将对此做出回应。谈及俄乌冲突时,拉夫罗夫重申,俄罗斯愿意恢复谈判,但前提是必须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并称在达成可靠协议前实现停火“是死路一条”的相关言论来看,俄罗斯显然仍然对特朗普上台后,俄罗斯的战略处境或会有所改观抱有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甚至,基于“危机”中“机”的一面去观察拉夫罗夫的这番言论,在强烈警告美国“核战争没有赢家”的同时,我们不排除美、俄借阿塞拜疆客机遇袭事件“搭上话”的可能性。

  拜登与“拜登们”这样做,对外,有借进一步威胁白俄罗斯刺激俄罗斯的意思,也有伺机继续于“伴随战略进攻之战略测试”层面推动对俄罗斯“温水煮青蛙”的意思;对内,则借不惜与俄罗斯爆发核战争,进一步胁迫特朗普和“特朗普们”,逼着对方不得不坐下来继续谈交易。

  ●乌克兰局势的持续紧张升级,何尝不是美国(拜登政府)瞄着伊朗(搅乱中东局势)玩的一出声东击西?

  距离2025年1月20日,还有20余天,在我们看来,如果拜登和“拜登们”在这段时间里拿不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很可能选择“战略冒险、狗急跳墙”。其中,有两个方向的风险较为突出,一个是乌克兰方向,一个是中东方向。当然,西太方向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只是相对于其他两个方向可能性低一些。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将可能因北约军事挑衅、入侵白俄罗斯,颠覆卢卡申科政权引发的俄美核战争与美国(拜登政府)军事打击伊朗,将中东局势向进一步混乱、美军随时可能下水的方向进行推动相比,显然,后者的风险,可控性要更高一些。所以,如果我们说,阿克套空难事件内嵌有美国(拜登政府)瞄着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玩一出声东击西之战略意图的话,那么整个乌克兰局势的持续紧张升级或也有美国(拜登政府)瞄着伊朗对俄罗斯玩一出声东击西之战略之意。这是我们前文判断,目前伊朗的战略处境,某种意义上说比白俄罗斯更危机的主要原因所在。更何况,目前愈发倾向于“投降主义”之外政策路线的伊朗已经沦落到“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步。这也变相降低了美国(拜登政府)军事打击伊朗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只要波斯湾不彻底大乱,美国(拜登政府)就没多少值得忌讳的。当然,将局势向这个方向推动,拜登仍然乐见。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对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可能的访华行程,大家不妨持续密切观察。阿克套空难事件也是美国(拜登政府)对俄罗斯真实态度的一种测试,从俄罗斯称事件需要继续调查来看,测试结果如上文所述——俄罗斯依然对特朗普上台抱有幻想。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签有白纸黑字的军事同盟条约,显然,卢卡申科对俄罗斯没什么好说的,所以,这次出行,卢卡申科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中国的态度进行摸底。有关中国会如何应对,大家可以参考“第7660期-面对访俄是假,“问计”中国是真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国际社会将如何应对?”以及“第7663期-东方点评,有外媒报道称,应塞尔维亚要求上合组织,首支哈萨克斯坦反恐部队将进驻塞尔维亚(1)”两期音频讨论。基于目前国际局势的具体演化,就算中白之间再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也许性质上和上一次没有本质区别,但形式上或会与上次有所不同。

  【相关话题】

  第7656期-东方点评,伊朗总统会见俄罗斯代表团或将于明年1月签署战略协议(2024-12-24)

  第7659期-若伊朗继续怂下去,“拜登们”恐怕就不得不直接搞事,将中东,甚至乌克兰局面(不排除西太)继续往失控方向驱赶(2024-12-25)

  第7664期-东方点评,有外媒报道称,应塞尔维亚要求上合组织,首支哈萨克斯坦反恐部队将进驻塞尔维亚(2)(2024-12-26)

  伊朗外长将访华、巴西议员提出比特币储备计划、ASML称中国芯片制造技术落后西方10~15年

  【媒体报道】

  12月26日,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说:尽管中国一些企业在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行业内的领头羊如Intel、台积电和三星相比,仍然存在10~15年的技术差距。

  12月27日,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将于12月27日至28日应邀访问中国。

  近日,巴西一名国会议员正式提议建立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比特币主权战略储备。该计划,即“比特币主权战略储备”旨在实现国家财政部的多元化。

  【讨论纪要】

  ●如果伊朗寄希望于“融入西方”,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战略处境会有所好转,那伊朗外长又为何访华?

  叙利亚萨德政权被颠覆后,随着俄罗斯二号人物梅德韦杰夫访华、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新的一年访华为标志,新一轮外国政要密集访华已经开始。最新的消息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将于12月27日至28日访问中国。

  目前伊朗的战略处境非常危险,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比白俄罗斯的战略处境更危险。如果现在美国拜登政府决定军事打击伊朗,由于伊朗近期对外政策始终运行在妥协、投降基调之上,尤其在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称“伊朗没有代理人”,强调伊朗与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什叶派抵抗之弧”成员撇清关系后;在伊朗方面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1月再次与英国、法国和德国就伊朗核问题等举行会谈之后,伊朗今天的处境和当年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有些类似,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伊朗外长来华访问的目的是什么?要求中国帮助伊朗重返叙利亚?还是要求中国帮助伊朗抵抗美国有可能对伊朗进行的军事打击?

  在我们看来,这次也许伊朗方面真的有些急了,外长访华目的或在于要求中、俄基于上合层面给予伊朗战略支撑,也就是说,伊朗的确明显感觉到了危险。

  我们说伊朗“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此前伊朗选择“缩头”,结果还是挨了“一刀”,阿萨德政权被颠覆,伊朗苦心经营多年的“什叶派抵抗之弧”在叙利亚被拦腰斩断。现在伊朗继续选择“缩头”,难道就能免除再“挨上一刀”的风险吗?如果伊朗认为特朗普上台后伊朗的战略处境会有所好转,如果伊朗寄希望于美国内部恶斗走向对伊朗有利,还是那句话,伊朗外长来华访问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看来,这种趋势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反而在2025年1月20日之前,观察到的都是伊朗的巨大风险,尤其是阿塞拜疆客机遇袭事件出现后。

  ●俄罗斯对比特币的态度,等同于在客观上维护了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存续,这看上去非常滑稽

  从巴西议员鼓吹应把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的情况来看,马斯克之流的大力宣传的确起到了作用,看上去比特币的确正在变为“第二美元”,而这与美联储掌门鲍威尔鼓吹的“比特币是(虚拟)黄金”密切相关,人们开始将具有明显稀缺性的比特币的价值与黄金划等号,但忽略了比特币到底是怎么来了。所以,从这一点看,表面上被马斯克极度鄙视的鲍威尔,实际上是马斯克的亲密伙伴。

  有消息称,为应对西方制裁,俄罗斯正在对外贸易中使用比特币。在我们看来,俄罗斯这样在客观上维护了美国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的存续,这看上去非常滑稽,因为俄罗斯的军人仍在俄乌战场的前线流血牺牲,库尔斯克仍有北约的军事存在,俄罗斯的最亲密盟友白俄罗斯正遭遇北约的空前威胁。

  人民币对美元形成了最强有力的制约,之所以马斯克之流拼命炒作比特币,一个较为现实的意图就在于希望能在已经可以预见的美元即将大幅贬值的时候得到一个支撑。但比特币充其量是一个虚拟货币,本质是金融游戏,没有中国的商品背书都是浮云。

  俄罗斯也许很清楚比特币到底是什么,也清楚中国不会承认比特币,所以,俄罗斯利用中国不承认比特币这一点将其作为手上的筹码,否则特朗普也许不会那么心甘情愿与俄罗斯不厌其烦的谈乌克兰问题。

  ●在ASML的CEO富凯声嘶力竭地大声宣称中国芯片如何如何落后的背后,是其在强调ASML的股票还有价值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克里斯托弗·富凯如果说此前对中国的实体制造能力,科技研发能力的了解并不深刻的话,恐怕在华为Mate60系列手机,尤其是华为Mate70系列手机取得巨大成功后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当然,我们需要承认,目前中国芯片的制造技术对比国际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仍有一段差距,但我们的芯片已经堪用,而且占据了全球芯片市场供应主要部分,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制裁给了我们绝佳的将美国芯片赶出中国市场、腾笼换鸟的机会。这让国产芯片产业能够形成商业闭环并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的真实情况是我们在和他们“主动脱钩”,追赶上国际最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可以说指日可待。

  西方奉行金融资本主义,其中的一句经典名言就是“一切为了股市”。所以,在我们看来,在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CEO克里斯托弗·富凯声嘶力竭地大声宣称中国的芯片依然落后他们多少年的背后,是其在强调ASML的股票还有价值。也许再过几年,当中国国产芯片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西方的芯片制造厂商,包括ASML在内丧失世界最大芯片市场——中国市场,并因订单枯竭而不再需要ASML“先进光刻机”的时候,ASML的股票恐怕会变得一文不值。

  【相关话题】

  第7623期-串讲:特朗普纽交所敲钟称“股市就是一切、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美国得州提议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2024-12-13)

  第7424期-串讲:阿斯麦股价暴跌、小谈中国对美国的氦气依赖问题、美股迭创新高华尔街争先上调美股预期(2024-10-16)

  第7658期-东方点评,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称“伊朗在中东地区没有代理人”(2024-1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1:49 , Processed in 0.1094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