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方面,近期 A 股市场日均成交量维持在 8000 亿元至 12000 亿元之间。相较于前期市场低迷时的缩量调整状态,当前市场活跃度正在逐步提升,资金参与意愿增强。
二、2025年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决定A股反弹高度
(一)宏观经济未来看赤字率
宏观经济形势犹如 A 股市场的 “地基”,对其走势起着根本性的支撑与制约作用。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关联企业的盈利前景。当经济增长处于高速稳健阶段,企业的订单量、销售额往往随之攀升 。例如,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制造业企业的产品需求旺盛,产能利用率提高,利润空间不断扩大,这为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提供了坚实的业绩支撑,推动股价上升。反之,若经济增长放缓,企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加剧等困境,盈利预期下降,股价也会受到抑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则是调控宏观经济,进而影响 A 股市场的重要 “有形之手”。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市场上资金变得充裕。
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美元指数基本上负相关。人民币汇率与 A 股市场紧密相连,犹如一对相互影响的 “伙伴”。从外资流入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时,对于持有外币的投资者而言,同样数量的外币能够兑换到的人民币增多。这意味着他们投资 A 股的成本相对降低,且预期未来获得的人民币收益兑换回外币时能够获得更多回报,因此会吸引大量外资流入 A 股市场。这些外资进入后,增加了市场的资金供给,推动股价上涨。例如,当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升值趋势时,通过沪深港通流入的北向资金明显增加,大量买入优质蓝筹股,带动相关股票价格上升。
相反,人民币贬值时,外资投资 A 股的成本上升,且未来收益兑换回外币时可能面临汇兑损失,这会促使外资流出 A 股市场。资金流出导致市场资金供给减少,对股价形成下行压力。在人民币贬值期间,北向资金出现净流出的情况,部分外资抛售手中持有的 A 股股票,引发股价下跌。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对 A 股市场的影响愈发显著。中美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变化对 A 股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贸易摩擦方面,美国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直接冲击中国出口企业。相关企业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时,面临更高的成本,销量下降,利润受损。电子、机械制造等行业的许多企业,因中美贸易摩擦订单减少,业绩下滑,导致股价下跌。
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制裁,限制技术出口和市场准入,给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影响相关板块在 A 股市场的表现。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波及 A 股市场。当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企业的出口面临困境,影响企业盈利,进而对 A 股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欧洲债务危机期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中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A 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
A 股市场中,机器人指数在短短三个月内一度大涨近 80%,埃夫特涨幅超 350%,拓斯达、三丰智能等公司也纷纷创出高点。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从工业生产到家庭服务,都将有人形机器人的身影,为相关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AI 应用领域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技术层面看,AI 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教育、制造等众多行业。在医疗领域,AI 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在金融领域,AI 可用于风险评估、智能投顾等。
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为 AI 应用提供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支持,进一步推动其发展。政策上,国家大力支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为 AI 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 A 股市场,AI 应用相关个股表现强劲,在部分交易日,三六零、福石控股、中广天择等多只个股纷纷涨停。随着全球进入 AIGC 时代,AI 应用的商业价值将不断凸显,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
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为 A 股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将推动其在 A 股市场的表现。
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不断加快,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 A 股纳入 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使得外资对 A 股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外资的长期稳定投资,将为 A 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