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9|回复: 0

陶然纪:厨房辩论2.0到来,美国却已迷失自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1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由美国封禁TikTok引发的网络难民潮,正在往不可思议的方向演进。

  中美网民从最初的互相打招呼、让我看一看你的猫,到分享彼此的生活状态、才艺表演,现在已经快进到了对比各自的生活成本,也就是开始对账了。

  而美国网民叙述的在基本生存方面的严重问题,不仅完全超出了中国人的想象,甚至可以定性为扭曲的社会变异现象。

  普通美国人一人打几份工,才能获得基本的温饱。有单亲妈妈因为失业,为了给孩子买到食物,前后卖了7次血。因为有学生吃不起午餐,出现了午餐贷。

  医疗上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即使有医疗保险也承受不起。有人因为在看病时对着医生哭了一场,就被收取“精神痛苦费”。

  为了前途考大学,却因为高昂的学费背上债务,有的人到了50多岁都还不完,成了人生最沉重的负担。

  中国人对超级大国人间天堂的幻想,完全破灭。

  大对账更是开始影响现实世界,美国政府在猝不及防之下反应也算果断,拜登总统对禁令喊停,特朗普接任之后也会拖着不执行,最后大概率是不了了之。

  但是,很多事情发生过跟没发生,完全是两个概念。中美网民碰撞引发的海啸,还在积蓄能量继续扩大,其意义也将是历史性的。

  有不少人联想到美苏之间那场著名的厨房辩论,称现在是2.0版本。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值得深入聊聊。

  02

  在那场厨房辩论之前的两年,世界刚刚经历了“斯普特尼克时刻”,因为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达成了对西方在科技方面的赶超。

  在随后的时间里,苏联更是在军事方面高歌猛进,压得美国喘不过气来。

  而在此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推动了美苏和解的进程,为了营造友好氛围,双方约定在对方国家举办博览会宣传各自的成就。

  美国为表现自身优越性绞尽脑汁,最后决定剑走偏锋重点展示“美式生活”。

  1959年7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开幕,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赫鲁晓夫的亲自陪同下,一起参观展会。

  在这之前,两人在会谈中已经进行过两轮激烈的辩论,尼克松都被赫鲁晓夫的气场所压制,急于找回场子。

  来到一座美国家庭厨房样板间时,尼克松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话题,滔滔不绝地介绍陈列的各种家用电器,称赞它们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生活的巨大便利。

  气氛烘托到位后,尼克松抛出了金句:“比比百姓的厨房各有什么优点,不比把精力都花在火箭上强得多吗?”

  面对尼克松的连续输出,赫鲁晓夫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断言美国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所展示的那种生活。

  为了摆脱被动,他转守为攻要和尼克松打赌,约定到两人99岁时,以后代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还是资本主义体制下决定胜负。

  这场对两国制度优势的争论,后来被称为“厨房辩论”。

  其赌约的结果,苏联确定输了。不仅国家制度改变,连赫鲁晓夫的孙女后来也移民美国。

  但是美国赢了吗?

  看起来赢了,又好像没赢,如赢。

  提出要把精力花在提高普通人生活的尼克松,输掉了第二年的美国大选。随后上台的肯尼迪总统,为了夺回科技与军事领域失掉的面子,大力推动登月计划,根本没再操心厨房的事。

  后来就算尼克松自己上台,也是以联中抗苏的宏大叙事在历史留名。

  美国曾经喊出的漂亮口号,自己都忘了,它所宣称的胜利也就来得不清不楚。

  历史上没有解决的疑问,必然要留给后人回答。

  03

  回过头来看当下正在进行的“厨房辩论2.0”,可以发现很多不同。

  首先,参与者不再是国家高层,而是两国的普通民众,这得益于网络时代使交流更全面更直接。

  其次,相比展会上很多故意美化过的内容,如今两国网民的交流,完全贴合各自的真实情况,讨论的结果也更有价值。

  最后,美国丧失了关注普通人的论述能力,反而更习惯强调意识形态上的优势,越来越像是换皮的苏联。

  美国现在出现的许多问题,追根溯源都可以归因于这种立场的逆转。

  尼克松当年抛出的虽然是暴论,却也触及到了国家发展意义的大哉问。只不过他的观点属于二极管,不应是非此即彼的绝对,而是综合考量下的平衡与先后。

  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让普通人,能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大国崛起与小民尊严,二者并不矛盾。

  对此我党经过长期的实践,早已有了清晰的认识。

  革命时期,我们推进根据地的发展,并不把重心放在“地”上,因为“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要牢记的永远是服务人民。

  建设时期,我们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提供有效保障,让老百姓在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

  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解决完旧矛盾又会出现新矛盾。但是,只要方向对了,努力总会有收获。

  所有的成果在这场中美大对账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

  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显然缺乏对这类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它的体制环境,也不利于相关讨论,更多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

  卸任的拜登总统,在告别演讲中列举了众多成就,看得出他怨念很深,希望民众记住他的贡献。

  可他不明白,做了那么多,普通人并没有感受到,在日益艰辛的生活压力下,只能靠换人来指望改变。

  杀回白宫的特朗普,以及为他保驾的马斯克等超级富豪,利用完底层的怒火之后,又能播撒多少雨露给民众,谁又知道呢?

  最明显变化是特朗普新学会了发虚拟币。仅此一项,他的身价快速飙涨500亿美元。美国人该为他鼓掌庆祝吗?

  在其就任之前,应美方的要求,我国领导人与特朗普通了电话,其中一句话至关重要:

  “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都在追逐各自的梦想,都致力于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国家因为什么而伟大,希望他们能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9:07 , Processed in 0.2969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