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5|回复: 0

刘晓博:跳涨14%!京沪发生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18: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1月21日)下午,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经济增长数据: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这个成绩单虽然不错,但谈不上惊艳。

  不过,如果你用2024年的数据跟2023年统计公报里的GDP做对比,就会发现,北京GDP的名义增速竟然高达13.9%!

  这就不是惊艳的问题了,而是令人震撼!

  下图是“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的数据。当时公布的2023年GDP数据为43760.7亿元。

  而2024年的GDP为49843.1亿元,所以这1年的“名义增速”高达惊人的13.9%。

  上海的情况也差不多。

  去年1到3季度,上海的经济增速还是4.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几天公布的全年GDP数据为53926.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0%。

  上海不仅顺利完成了全年GDP增长目标,追平了全国水平,还创下了惊人的名义增速。

  下图是上海2023年统计公报里的GDP数据,当时官宣的是47218.66亿元。

  用最新公布的2024年数据跟2023年公报数据相比,名义增速高达14.1%!

  北京、上海到底发生了什么?GDP数据突然飙升?

  这跟第五次经济普查有关。

  中国每5年搞一次经济普查(逢3和8的年份),普查后往往对过去5年的经济数据做修正。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普查结果,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

  这一轮GDP上修中,北京和上海是“分蛋糕”收益最大的省市。

  普查后北京2023年的GDP修订为47353.7亿元,比统计公报数据上调了3593亿元!

  上海2023年GDP则上修到了51404.47亿元,增加了4185.8亿元!

  全国的增量是3.4万亿,而京沪就占了7700多亿,占比高达23%。

  而这,就是北京、上海2024年GDP“名义增速”突然大增的原因。大家在比较各省市GDP的时候,看的是名义数据。翻译成白话就是:名义增速决定你的排名。

  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次经济普查之后,北京、上海的经济数据都会出现一次跳升。

  最典型是第四次经济普查(2018年)。

  在那次普查中,2018年的GDP调整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

  北京和上海分别上调了约2786亿元和3332亿元,两市加起来占了全国增量的32%。

  在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山东省一次性“挤出水分”接近1万亿,天津“挤水分”5400多亿元。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北方省份也都是“挤水分”的大户。

  第四次经济普查拉大了两大差距:南北差距,其他城市跟京沪的差距。

  如今,第五次经济普查中,北京、上海再次成为受益大户,数据跃升、跟其他城市的差距将拉大。

  比如重庆、天津在此次普查中分别调升了468亿元和474亿元。

  深圳、广州、杭州、成都等城市尚未公布,但估计即便上调,也没有京沪的幅度大。

  由此将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次经济普查,京沪相对其他城市的优势会有所扩大,而在非普查年份里,这种差距会逐步缩小。

  这是为什么?

  GDP历来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我只能从纯经济角度做一些解释。

  我的理解是:每一轮经济普查前后或普查中,都会有统计规则的修订,大城市容易成为规则修订的受益者。

  比如从2016年起,国家把科技研发投入计入GDP;后来,这个规则修订进一步体现在第四次经济普查中。科技研发投入绝对值最高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所以,这一规则的变化,让大城市特别是京沪深最受益。

  刚刚结束的第五次经济普查中,3.4万亿新计算出来的GDP里,有1.34万亿来自对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房租”计算规则的调整。换句话说,你自己买、自己住的房子,也要折算租金计入GDP。

  在西方发达国家,虚拟房租是按照市场租金水平计算的。中国之前租房市场不发达,是按照成本法核算的。所谓成本法,就是按照房屋造价(或初始价格)按照使用年限折旧计算。

  而实际生活中,大部分房屋10到20年都没有交易,按照房产证上的价格计算折旧,低估了GDP。改为租金法之后,体现了通胀因素和最新价格,让中国房地产行业GDP暴增了18%!

  在这一变化中,哪些城市最受益?当然是人口多、租金水平高的城市受益。

  上海有近2500万常住人口,北京有近2200万常住人口,京沪租金水平全国最高,所以房地产GDP计算方式的调整,上海、北京获得的增量最多。

  广州、深圳、成都等实际生活人口2000万的超级城市,也都比较受益。广深由于小产权房、城中村数量巨大,房租水平明显低于京沪,所以这一次GDP调整肯定没有京沪多。成都租金水平就更低了。

  在每一轮经济普查中,都会有一些省市区被“挤水分”,但全国总量一般不会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这些增量给谁?当然给定位高、经济含金量高的城市更合适。

  下图是2022年度万亿GDP城市的“GDP含金量”排行:

  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是GDP含金量最高的几个城市,而泉州、南通、无锡在万亿城市里含金量相对较低。

  GDP相当于一年间财富的增量,资金总量相当于历年财富积累。GDP的含金量越高,说明GDP越真实。这就好比一个人声称自己年薪很高,但没有多少资产,他声称的年薪十有八九兑水了,要么他经常赌博输钱。

  还可以从GDP含税率来判定一个城市GDP的真实度,以及经济质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也是含税率最高的四大城市。

  所以,经济普查中GDP的增量,往往给了经济运行质量高的城市、定位高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02:25 , Processed in 0.2501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