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0

清风:两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6 2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USAID任务部署路径

  USAID被缩编后国内殖人、公知、润人、牛鬼蛇神如丧考妣,被断了狗粮后非常茫然,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走,想改变路子靠流量行不通了,因为被暴露了。这几天我看了几个吃狗粮的自媒体基本不更新了就是写照。

  实际上殖人们早就被国内爱国人士看穿了,市场大幅度萎缩,多次想阴谋组织聚众事件都没有成功就说明了这点,美国也知道想颜色我们非常难,这也是马斯克裁减USAID的原因之一,宣传上美国玩弄的是“农村包围城市”,在世界各地搞颜色革命做示范,最终目标瞄准的是我们。

  从USAID以及旗下的NGO路子看,在我国采取的是多方下手,任务承包分工,收买的人有把立场不坚定教授、媒体负责人、记者、著名律师、金融操盘手、经济学者,然后它们再阻止收买各个阶层的贪财者、失落人士、向往西方生活、思想、价值观的底层,在各个平台广泛发布各类虚假新闻、谣言以引起普通老百姓不满为目标,意图制造公众事件。

  从它们策划看,把我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各个方面、角落进行了分工分解,各负其责进行虚假宣传。

  笔者长期观察下来,这部分人主要分工如下:

  (1)宣传西方特别是美国价值观,对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多角度诟病,采取春秋笔法歪曲理解。

  (2)大力宣传西方特别是美国生活如何优越、富足,长期滤镜手段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

  (3)大力赞美西方社会体制,对我们的体制大肆歪曲。

  (4)抓住我们发生的偶然事件向法治、暴力、不公平方向牵引。最常用的就是城G问题、个别案件侦破问题、审判问题进行放大式宣传。特别是在USAID裁减前这段时间内司法问题的内容突然暴增,城g暴li大幅度增加。

  (5)利用对人们收入方面关切做工作。

  (6)抹黑zf形象,把贪污、不作为、决策、投资失误、浪费作为主流问题大肆宣扬。

  (7)引导地域黑问题,制造地区意识对抗。

  (8)割裂历史制造历史情绪对立,利用不同时期的政策不同进行分化,最著名的是前30后30,培养年轻人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现象进行歪曲理解。

  (9)对教材渗透,削弱爱国主义教育。更加隐蔽的是通过教材、读物改变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个别理科教材已经出现。

  (10)对外交政策、对外援助大肆歪曲。

  (11)对军事政策、军备发展、国防政策大加指责,说明强硬啦,软弱啦,攻击性啦都是话题。

  (12)在关键节点制造话题转移人们的爱国注意力,这个方面许多朋友都清楚,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发生严重问题时,总发现敏感话题出现,比如明星绯闻等。

  (13)挑拨对友好国家情绪。把国家之间正常的利益交割上升到背叛、敌对,引导普通老百姓情绪对国家关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14)制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假象。笔者就多次看到过它们发布的gd某地大街空无一人假象,实际是通过ps、滤镜手段进行技术处理,笔者曾经打电话问过某地朋友,结果是真实情况是这个地方的街道生意仍然红火。

  (15)有计划的对我国的重要企业进行抹黑,对产品缺点无限制放大,甚至产品没有问题,而是恶意人为的栽赃缺点,这方面汽车产业、通讯产业比较多。朋友们看到的不少所谓车评背后有外部势力的影子。

  (16)广泛利用滤镜手段。

  ……

  总之笔者仅仅列举了一部分,朋友们也可以继续列举。

  USAID是谣言的大本营,西方的主要媒体几乎都被犹太势力控制,像BBC、CNN、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大批西方媒体几乎都失去了客观性。

  USAID裁减对我们的舆论攻击不可能停止,而会换成另外的方式存在。笔者估计美国正在憋大招,甚至可能把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重点突破。美国已经预感到小喽啰毕竟能力有限,影响不足,而重点培养则可能功效更大。

  擦亮眼睛!

  二、关于科研体系

  有朋友问为什么华为、某宝、某东、Deepseek能解决国家级技术难题成为行业内领头企业,而体制内的院士、研究员、博士、硕士的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太大也太敏感,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说具体了违规,说浅显了是隔靴挠痒,同时自己认知度得不到那个高度。

  主要原因是定向性不同,当然资金也不一样,奖励机制也影响成果出台效率,同时各体系内的思维方式、紧迫感、、责任感、认知程度更加不同,当然所谓的山头也制约成果的取得,特别是成果转化方式严重影响了结果。

  首先企业技术定向性明确。企业基本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会预判问题,并根据预判问题提前制定解决方案。具有强烈的目标性,即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科研是在自身设备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研究,这些科研人员在第一线对企业科研需求非常了解,针对性非常强,而且企业对投入产出效费比要求非常高,需要的是快速把成本赚回来,这个造成了所谓的使命感、急迫感,企业为达到目标的奖励机制非常高,而且兑现速度快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华为,它的预判性与人才体系、奖励机制促进了成果转化率。再比如军舰上用的内燃机也是通过民企解决的,主要是这个难题民用军用距离不远。

  而科研单位则指向性不足,没有在第一时间内成果转化的权力,与第一线生产单位脱节太多,而且还有非常多的教学任务,专注性比较差。但如果指向性明确,而且与企业联系密切,科研院所的能力也是突出的,比如单纯的军用那么科研院所发挥的作用就大了,比如航空发动机等。

  其次企业往往解决的是需要的自身子系统,而不是全部。不同的科研院所往往是承接的是一个完整系统的子系统,需要很长的整合时间,导致成果转化周期非常长。

  第三是科研机制不同。企业基本是就事论事,有点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意味。而科研院所更多的是招山、找水,需要前瞻性性预判,是国家政府层面下达任务,这里面的门道就大了,不能多说。

  至于能力水平我不敢评论。在企业尤其是私企科研你不可能混日子,不出成果就Go    out,不可否认科研院所有得过且过的情况,也有达到目标了,就吃老本度日的情况。

  说个笑话:比如现在的相声团体,体制内的那么多演员干不过一个民间班社,道理是相同的。

  体制内最大问题是山头主义与论资排辈,压制了年轻人都创新能力也是原因。

  关于山头情况,比如院士评选就存在华约、北约情况,华约指华东五校与华n、华中联合体,北约指北D清h以及、西北东北几个著名高校,形成了比较牢固的山头。

  山头里最大弊端是近亲繁殖,这是最大问题。而责任感、使命感、急迫感与惯性顽疾有关。

  其它不便多说。朋友们可以自己去了解有关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26 , Processed in 0.3439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