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6|回复: 0

风声君:春节档电影背后的资本沉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4 2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2025年的春节档,可以说是史上吸金最多的春节档。

  《哪吒之魔童闹海》雄踞春节档王座,《唐探》《封神》《熊出没》等爆款续作也是神仙打架多强争霸。

  盘点春节档电影的票房战果,《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票房已破135亿元,投资方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

  紧随其后的《唐探1900》虽只落后1名,票房却较《哪吒2》差了不少,好在投资不高,也算是稳稳得小赚一笔。

  《熊出没》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票房不到8亿元,考虑到两家3.5亿元和5亿元的制作成本,估计分别要10、15亿票房才能回本,大概率要亏本。

  《蛟龙行动》和《封神2:战火西岐》这对高制作成本的难兄难弟的战绩则是一言难尽。

  《封神2》这一部已然回本无望。

  而《蛟龙行动》也是一部10亿资金投入的大制作,需要30-40亿票房才能回本,可以说是底盘都要亏光了。?

  而这些春节档电影的背后,则是不少资本大佬之间的博弈浮沉,其内部权力斗争之错综复杂,堪比一场宫斗大戏。

  有人欢喜有人愁。

  哪吒一炮而红的背后,是光线传媒和饺子系的资本狂欢。

  “唐探”系列电影背后则是王健林的甩卖出局与神秘金融大佬的接盘。

  封神三部曲背后的清华投资大神宋歌则是败给了“宫斗”,遗憾退场……

  2

  先说王健林大甩卖的万达电影所持有的热门系列IP《唐探1900》。

  虽然主创团队还是唐探系列的原班人马陈思诚、王宝强和刘昊然这几个老搭档,背后的资本大佬却是换人了。

  最初的资本方王健林已经彻底出局,金融圈80后神秘大佬顺利接盘。

  要知道,唐探系列可是万达电影持有的绩优资产。

  前3部《唐探》一共收割了近90亿的票房,王健林抛售持有唐探系列的万达电影,显然是迫不得已。

  接手万达电影的金融圈大佬名叫柯利明,最近在资本圈可以说是动作频频。

  早在2023年7月,柯利明拥有的上海儒意影视就以22.6亿元的价格拿到了万达电影的控股股东万达投资的49%股权。

  到了2024年1月,柯利明又从万达系的北京珩润处收购了29.8%的万达投资的股权。

  2024年4月16日晚间,万达文化和王健林又将所持有的20%和1.2%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了儒意投资。

  至此,万达电影已全部被柯利明收入囊中。

  王健林出掉万达电影的背后是债务压力下的无奈割肉。

  2005年万达电影在北京注册成立时,王健林就对这个新版图寄予了厚望,公开表示称:“自己进入一个行业是有追求的,要么要做世界第一,要么要做中国第一。做万达电影的目标就是要完成对好莱坞公司的收购,将外部的技术和能力引入国内。”

  王健林也确实实现了自己当初画下的一部分“大饼”。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万达电影在国内拥有近千家影院和7000多块银幕,市场份额逾15%,多年来一直位居行业第一名。

  然而,万达商管业务对赌协议的失败导致王健林需要向投资人支付逾300亿元的潜在回购额度,而这显然超过了万达现有的现金流。

  王健林被迫开始频繁甩卖持有的资产回血,这其中除了万达电影的股权,甚至还包括了万达总部所在的北京万达广场。

  3

  有人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边王健林为对赌债务危机发愁,那边柯利明对着进军电影行业磨刀霍霍。

  柯利明是个出生于1983年的“80后”。他在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远赴澳大利亚留学,2006年毕业回国后,先是在香港从事金融工作,随后又揣着几百万来到了北京,想要完成自己的电影投资梦。

  柯利明最开始想要做的就是影视投资,然而却很快发现自己太天真:就连一部普普通通的电视剧的拍摄投资都需要小几千万,手上的几百万连零头都够不上。

  既然拍不起电影,那不如去上游买版权。于是,柯利明将手上的几百万资金,全都砸给了畅销书版权购买。

  事实证明,柯大佬买畅销书版权的眼光确实还不错。

  爆火的《琅琊榜》《步步惊心》等知名IP的版权,几乎都是柯大佬早年间收购的。

  从2013年至今,万达电影、欢瑞世纪等多家知名的影视公司,几乎都从柯大佬的手里买过版权。

  凭借着买卖畅销书版权赚得的第一桶金,柯利明开始进军电影产业,投资儒意影业。

  比如《致青春》《你好李焕英》《老男孩猛龙过江》《送你一朵小红花》等电影的背后,都有柯利明的投资,说是“爆款电影制造机”也不为过。

  收购万达电影并非是柯利明近两年的全部动作。

  2024年5月,中国儒意发布公告,旗下北京儒意将收购朝夕光年和北京游逸科技手中有爱互娱的100%股权,其中朝夕光年和北京游逸科技都是“字节系”的公司,而有爱互娱下面则包含着字节系的游戏业务。

  2025年1月,柯利明又将手伸向了腾讯游戏,宣布收购腾讯旗下的永航科技30%的股权,而永航科技的核心资产则是QQ炫舞系列游戏。

  逐步吃掉王健林的股权接盘拿下万达电影,收购字节游戏和QQ炫舞……柯利明显然野心不小。

  《唐探1900》系列票房回一波现金流之后,柯大佬或许会进一步在文娱行业大扩版图也未可知。

  4

  这边柯大佬在《唐探》系列上“躺赚”,那边投资了《封神三部曲》的温岭富商却是一筹莫展。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票房战绩原本很不错,在2023年收获了26亿票房,直接荣登暑期档电影票房冠军。

  在前作的光辉战绩下,期待续作的人属实不少。

  然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却并未再创辉煌,而是在上映次日就迎来了票房与口碑的双暴跌,如今已然是回本无望。

  值得一提的是,《封神三部曲》的背后资本方是北京文化,而北京文化的背后掌舵人,也在《封神》筹备期间悄悄换了。

  一手打造北京文化在电影圈地位的宋歌早已从公司黯然退场,公司对外宣称处于“无实控人”的状态,但实际上,神秘温岭富商早已在背后悄然隐现。

  北京文化最初是搞旅游的,早在1988年就作为“京西旅游”在深交所上市。

  2013年,北京文化想要开拓影视圈的业务版图,就找猎头挖了彼时还在万达影视担任总经理的宋歌。

  北京文化当时也确实给了宋歌足够的诚意,甚至还花了1.5亿元收购了宋歌自己持有的“摩天轮”。

  要知道,2013年的1.5亿元,即使对于北京文化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宋歌的背景跟柯利明很像,都是投资圈出身,后面也都去万达搞了电影。

  他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毕业后就一直在搞投资,曾任星空大地传媒投资基金的联合创始人和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的风险合伙人。

  搞风投的宋歌在投资上也确实有一套。

  2003年,机缘巧合下经朋友介绍,宋歌跟投了徐克的《七剑》,结果这部电影票房爆了。

  彼时正处于电影界的黄金时代,尝到了投资电影甜头的宋歌也开始入坑电影圈,投资了《失恋33天》《非常完美》……几乎每部都赚翻了。

  2016年,宋歌主导北京文化先后斥巨资13.5亿元和7.5亿元收购了娄晓曦的世纪伙伴和王京花的星河文化,成功集齐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块业务,打通文娱圈产业链,打算好好大干一场。

  2017年,北京文化官宣表示要拍摄《封神三部曲》,宋歌更是直接对外野心勃勃表示,直接给三部封神投资30亿元,如此大手笔在中国电影圈里可是头一回。

  然而半路走在一起的兄弟,容易心不齐。

  产业链虽然打通了,宋歌和娄晓曦、王京花几个大佬却是各忙各的。

  各显神通之下,北京文化的利润也开始逐年下跌甚至亏损。

  对于宋歌和娄晓曦这两个半路兄弟来说,利润下跌的“锅”可不好分。人心浮动之下,“宫斗”的戏码已然悄然上演。

  先是北京文化直接对外公告表示,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世纪伙伴和星河文化的业绩下滑,导致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就差直接把“都怪娄晓曦和王京花”几个字打在公告里了。

  娄晓曦也急了,直接反手举报宋歌,表示北京文化财务造假。

  2021年,监管直接给北京文化开了罚单,表示其通过虚假转让投资份额收益权,直接带来了4.6亿元的虚增收入。

  “宫斗”之下,北京文化也迎来了管理层的一波“大换血”。

  先是2020年底,宋歌辞掉了总裁一职,黯然离开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北京文化,就连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董秘也跟着走人了。

  2021年10月,北京文化悄悄提拔了李雳和严雪峰担任董事长和总裁。

  有趣的是,这两个人之前也不是电影圈的。

  李雳是搞投资的,之前还担任过中国光电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蓝鼎国际的执行董事,而严雪峰之前则是一名公务员。

  而李雳的背后,则是一名人称“超级牛散”的神秘温岭富商万忠波。

  娄晓曦就曾直接对外公开指出:“李雳是“牛散王”万忠波的相关利益方。”

  万忠波与《封神三部曲》的交集不仅限于此。

  2021年,北京文化将《封神三部曲》四分之一的份额以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西藏惠普华,而西藏惠普华注册信息中包含的十几家企业,大多与万忠波存在交集,西藏惠普华的实控人本人莫家栋,更是与万忠波在A股中频繁联动,两人曾多次现身飞亚达、开源教育、宝胜股份等企业的前十大股东名单。

  然而,万忠波接盘的《封神》系列,并没有给这位“牛散王”带来足够的利益回报。

  根据北京文化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北京文化预计亏损1-2亿元,全指望《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能够大卖给北京文化“奶一口”。

  如今惨淡的票房之下,“牛散王”面临北京文化与西藏惠普华的双赔本,也是很难受了。

  5

  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

  同为封神背景下的新故事,《哪吒2》却是一炮而红直接冲进百亿阵营,登顶中国影视票房冠军,就连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党媒央媒也是公开对其点名表扬。

  有趣的是,不同于唐探系列和封神系列背后的资本浮沉,《哪吒2》的资本方倒是很稳定,只有光线传媒和导演饺子的可可豆两拨人马。

  梳理《哪吒2》背后的资本,其共有5家出品方,可可豆动画、光线传媒、光线影业、自在境界与彩条屋。

  其中,光线传媒、光线影业和彩条屋均属于光线系;而可可豆动画和自在境界的大股东则是导演饺子本人,分别持股56%和51%。

  一般来说,电影都会有多家出品方和联合出品方以分摊投资风险,而《哪吒2》寥寥的出品方的背后,显然是光线系对《哪吒2》的票房相当自信。

  《哪吒2》爆卖之后,光线和饺子到底能赚多少钱?

  梳理光线传媒对外公布的票房公告信息,光线系和饺子系公司对于《哪吒2》的投资份额大概是五五开,再剔除影片的制作、宣传和发行成本,属于导演饺子的净利润很可能过十亿。

  而在电影票房的收入之外,《哪吒2》的联名收入和广告收入也是不少。

  在电影上映之后,其与泡泡玛特、FunCrazy等潮玩企业合作的周边早已全线卖爆;广告方面更是早在上映前就已经与十几个品牌达成了合作,其中与蒙牛合作的番外广告仅抖音一个平台就获得了几百万的点赞量。

  要知道,《哪吒2》的版权也是在饺子的手里。这一波操作下来,饺子导演属实是赢麻了。

  说到底,能够用心打磨剧本和画面,真正尊重观众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哪吒2》和《封神1》的成功来源于此,《封神2》的烂尾也来源于此。

  饺子用百亿票房的答卷向市场证明了中国动画的实力,失落的北京文化却不知道能不能够撑得到再创《封神1》冠军辉煌的那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3-31 16:36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