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7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2月25日【第2025-118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0 1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马航MH370事件”再传消息,意在测试美俄会晤背景下的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俄政策取向?

  【新闻报道】

  2月25日,据马来西亚官媒报道,马交通部长陆兆福确认,11年前失联的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将在距澳大利亚西海岸城市珀斯约1500公里处的印度洋南部海域正式重启。对于此次为何决定重启搜寻,陆兆福表示,“海洋无限”整合了多方数据,并确信过去错过的区域极有可能就是MH370的最终位置。

  【讨论纪要】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本质上没有章法,但表面上看却还有章法

  在此前几期的音频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基于传统安全层面很难构建战略互信的美俄,在非传统安全层面存在‘彼此靠近’的土壤”以及“俄罗斯幻想借战后乌克兰重建将战时经济恢复为正常经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等话题。有一点可以肯定,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的“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是特朗普政府动用一切外交资源,不惜牺牲美国国家长远利益,甚至部分西方资本利益,也要确保特朗普自己以及其所在的小集团,在“没有最惨烈,只有更惨烈”的“美国内部恶斗”中不落下风的典型表现之一。

  此外,“美国内部恶斗”今天有多惨烈,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一躬到底”的有多彻底,有朝一日待其缓和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内部矛盾、哪怕是阶段性缓和后,对俄罗斯进行反扑就会有多凶狠。

  说到特朗普的对外政策,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本质上毫无章法,或者说章法已乱。但表面上看还是有些章法的。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评估逐步展开今天的讨论。

  ●对特朗普政府构成巨大挑战的不仅有中东局势,更有美国内部的恶斗不断

  据法国媒体2月23日报道,以色列宣布,已在约旦河西岸北部的三个难民营中驱逐数万名巴勒斯坦人,并禁止他们返回家园。以色列军队正在该地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行动。在加沙停火协议生效的48小时后,以色列军队于1月21日在约旦河西岸被以色列占领的领土上启动了一场名为“铁墙”的行动,打击巴勒斯坦武装团体。报道还称,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表示,“4万名巴勒斯坦人已经从杰宁、图勒凯尔姆和努尔沙姆斯的难民营撤离,这些难民营现在已经空无一人”。

  阿巴斯政府吞下了自己为自己酿下的苦酒。加沙地带自2023年10月7日冲突爆发后,阿巴斯政府龟缩在约旦河西岸几乎什么也没做,除了嘴巴上谴责以色列两句之外。当然,今天巴勒斯坦惨状的责任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阿巴斯政府,现在的约旦河西岸早已被以色列切割成众多小块儿,很难集结资源。此外,巴勒斯坦的对外政策受欧盟影响极深,而欧盟面对美国是没有自主性的,阿巴斯政府跟着这样一个欧盟,面对穷凶极恶的美、以能做得很少,只能明哲保身。

  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为了巩固政权,抓住了特朗普政府不顾一切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时机。内塔尼亚胡知道,这个时候的特朗普政府非常需要美国内部掌控媒体资源的所谓“犹太资本”的帮助,而这些“关键少数”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一样,都是“极端犹太复国主义”信徒。既然如此,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自然有恃无恐,继续在巴勒斯坦横冲直撞。显然,内塔尼亚胡想要成为“大以色列”的“国父”,堪比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再也没有任何法律和任何人可以审判他。

  这也是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一味延续战争的主要意图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观察中,在2024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或早已知晓冲突即将爆发,而之所以佯装不知,就在于这场冲突是他所需要的。没有这场冲突,他就要进监狱,而有了这场冲突,他则有可能借“成为‘大以色列’的‘国父’”逃脱法律制裁。对此,特朗普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无奈面对“美国内部恶斗”,也只得暂时忍气吞声,而且表面上还要表现出对以色列的持续,甚至进一步支持。

  在我们的观察中,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幻想中的“大以色列”甚至包括拿下西奈半岛、控制苏伊士运河这样的骇人计划。与巴拿马运河的历史类似,苏伊士运河的历史也是一部霸权更替的历史。这意味着,如果以色列真的进行这种疯狂的领土扩张,中东很可能爆发新一次中东战争。这对埃及而言,是绝不能容忍的。这也是特朗普政府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要面对的中东局势。

  对特朗普政府构成巨大挑战的不仅有中东局势,更有美国内部的恶斗不断。特朗普一边叫嚷着要亲自调查诺克斯堡的黄金储备,另一边则发出威胁随时公布“萝莉岛”客户名单的剩余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奥巴马已经“上榜”(列在已经公开的“萝莉岛”客户名单中)。显然,特朗普公开威胁的对象是克林顿和奥巴马之外的所谓“深层政府”中的某些人,尽管特朗普自己某种意义上也是其中一员。“特朗普们”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一个爹妈生的,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之间的关系。

  综上讨论,无论是外部局势,还是内部局势,如果特朗普政府无力掌控,那么今天和俄罗斯之间达成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相关协议也不过是废纸一张。即便今天的美国可以在乌克兰问题上暂时压制欧盟,但在那个时候,欧盟不会反手利用吗?感觉再次被骗的俄罗斯会做出何种举动?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位实力超越美国的“大玩家”——中国?

  ●“MH370事件”总是在国际局势演进到“关键时刻”出现新进展、新动态

  我们注意到,2月25日,马交通部长陆兆福确认,11年前失联的马航MH370的搜索工作将在距澳大利亚西海岸城市珀斯约1500公里处的印度洋南部海域正式重启的新闻报道。从报道披露的细节——“无发现不收费”的合同来看,这一次,似乎“搜寻方”下了很大的决心,展现出“足够诚意”。

  在展开详细讨论之前,我们首先回顾2023年11月20日“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的部分内容,原文如下:

  ●尽管MH370事件已经过去了近10年,但仍不失为重大国际政治事件

  多年前,在“MH370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就将其明确定性为一起“西方邪恶势力在国家和组织层面策划的高技术恐怖劫机事件”。当时的中国正在经略南海,俄罗斯南亚政策(对华政策)正面临选择,西方急需全面测试并有效诱导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尤其是对华政策走向。

  2012年9月11日,以美国时任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为标志,欧美开始“初步合流”。随后,西方便着手一边推动对国际社会中东共同利益危害极大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一边推动“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两者交替掩护,彼此促进。由于俄罗斯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一再犯下重大决策失误,中国“果断止损”,回头一边在国外经略南海,一边在国内践行群众路线。相比之下,俄罗斯则陷入西方为其精心设下的“中东时间陷阱”之中,且开始外溢。其中,西方选择泰国作为“中东时间陷阱”外溢的第一站,所以有了后来实际上是冲着中国去的“泰国之乱”。

  当时正在经略南海且同时围绕“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已在中东及时止损的中国,在减重南亚政策的同时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非常强硬,展现出“不论中国在南海战场的建设是否完成,必要时都会绝对控制南海(换言之,不行就摊牌)”之坚定决心,西方被迫暂停了中东时间陷阱外溢的第一个目标——“泰国之乱(冲着中国)”,转将目标转向俄罗斯,于是有了后来冲着俄罗斯去的“乌克兰之乱”,并将其作为“中东时间陷阱”外溢时间顺序上的第二站(本质上却是外溢的第一站)!西方急需俄罗斯外交政策出现根本性调整、以针对中国,而“乌克兰之乱”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对于“乌克兰之乱”,东方时事解读首次提出,在欧美“初步合流”后,因欧美利益在西方资本的居中调和下经历了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略利益交换,在“乌克兰之乱”发酵的过程中,欧洲利益在西方资本的支持下,自二战之后第一次在西方阵营中主导策划重大国际事件。在此后,东方时事解读认为“乌克兰之乱”表面上的主要主导者是欧洲利益而不是美国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处于从属地位。当然,真正主导是已经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的,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

  “乌克兰之乱”发生之后,虽然俄罗斯对外政策没有做出明确选择,但东方时事解读却反复强调,如果未来俄罗斯在2015年7月份之前不能配合国际社会打断对国际社会危害极大的“西方微调后的中东战略”,中国很可能在2015年7月这个时间点之后作出自己的战略调整。

  早在2014年年初,东方时事解读就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欧洲最晚在当年6月份降息。欧洲直到2014年5月都没有降息,结果进入6月份之后欧洲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同样是在2014年初,东方时事解读指出,一旦欧洲央行6月降息,美联储就最早可以在14年8月开始加息。这两个观点之所以一并提出,是因为在东方时事解读的长期观察与评估中,“这个最晚6月降息与最早8月加息”绝不是单纯的金融政策,而是欧美计划联手、着眼于在南方经济体中的经济、特别是金融的薄弱环节、比如印度与巴西,甚至俄罗斯定向发动攻击、以定向引爆局部金融甚至经济危机,企图“顺势”实质性展开“水淹南方”计划、并同时瞄准中国经济、利用“毒贷款”进行“金融狙击”,从而意图在“水淹南方”初始阶段,令南方经济体中实力最强的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无暇他顾!

  基于对“毒贷款”的多层次观察,我们把西方邪恶势力决定这么做的时间点确定在2014年年底,西方金融通过“量宽”放出天量流动性、经某些金融手段,比如,通过中国部分地产商海外融资、锁定埋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毒贷款”,并达到数量上的顶峰,也就是需要集中还款的一个高峰。只有欧洲央行“最晚6月份降息”之后才会为“最早8月美联储就可以加息”,也就是发动攻击而腾出“欧美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协调”的必要空间。2014年的情况非常危急,东方时事解读一度用“(西方邪恶势力)图穷匕见”来描述当时的危险情况,反复强调中国要做最坏打算。如果当时就“提前摊牌”,尽管我们坚信中国一定胜利,但是,即便胜利,也是“惨胜”。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西方为进一步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迫使其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从而精心策划了“MH370事件”,且在事件发生后,已处于“高度合流”状态的欧美,分别通过北约、“西太安全框架”,以“组织的名义”,利用南海国家的“反华心理”威逼利诱,成功地迫使南海周边国家,甚至印度,不仅集体拒绝向中国提供有关于MH370客机的任何有效信息,甚至还针对中国全面搜救行动故意设置障碍、设置陷阱。西方的意图是明显的,首先,公开测试“南海国家”是听“南海域外的西方”的还是听“正在经略南海”的中国的,试图通过一份不利于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测试报告”测试诱导因正承受乌克兰局势极大压力而与中国一道、同为国际社会核心成员国的俄罗斯的对外政策走向,尤其是对华政策取向、伺机实质推动甚至快速实现所谓“南亚破局”!

  正是基于如上这些个观察与评估,所以我们在“MH370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将其与西方意图测试与诱导“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倾向”问题联系在了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俄罗斯还有一起航空事件至今悬在空中,就是“MH17事件”,有趣的是,这一事件不仅涉及乌克兰、马来西亚,更涉及北约。

  结合上述内容回顾,我们想要着重强调的是:

  第一,再次强调,东方时事解读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十分清晰地将其定性为,美国驱使北约施行的一起高技术恐怖主义劫机事件;

  第二,“MH370事件”总是在国际局势演进到“关键时刻”出现新进展、新动态。上一次有“消息更新”的时间是2023年11月17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乘客家属在事发近10年后,多名中国失联乘客家属接到了法院正式开庭通知——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在北京朝阳法院分别开庭审理。2023年11月27日,法院将在所有庭审统一审理完结后择日宣判。

  背景是“阿克萨洪水”行动进行,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大约40天后(从2023年10月7日到2023年11月17日)。当时的美国(拜登政府)极其需要在西太方向“打下护栏”,极度重视中美军事热线的恢复。但是,相对于中东问题来说,美国如此急需在西太方向“打护栏”的真实目的反而在乌克兰方向。尽管目前巴以冲突仍在持续发酵,世界舆论的目光牢牢盯死在中东地区,但实际上,却随着“MH370事件”再度“浮出水面”而悄悄地转回到乌克兰方向。

  在我们看来,当时美国来说恐怕有求于俄罗斯。美国和俄罗斯谈,这次或与“南亚破局”无关,而是与巴以问题和乌克兰问题密切相关。在美国看来,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将于11月20日至21日访华的背景下,在中国主导并推动“中东和解”(以沙特和伊朗和解为代表的中东国家谋求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进程,现在这一进程陷入低潮,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沙特对于介入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非常活跃,但谁让伊朗你自己无能呢?于是,伊朗只能暗气暗憋)的情况下,绝不能让中俄实质性联手,更不能让老欧洲再度以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之一的角色回归。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已经开启了这一系列“可怕进程”,如果不能有效阻止,那么中东局势势必迅速向“第四轮排列组合”,甚至“中东全面破局”方向演化。

  需要补充的是,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阿克萨洪水”行动为俄罗斯和伊朗密谋策划。2023年9月,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访问伊朗,结果10月事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当时建议俄罗斯应在叙利亚着手,围绕美国非法驻叙利亚军事基地“大做文章”,并以此为契机将美国影响力挤出中东,并为乌克兰方向减轻战略压力。结果俄罗斯与伊朗却在巴勒斯坦沙地带动手,到了今天,不仅巴以问题没有解决,巴勒斯坦人民遭受深重苦难,而且俄罗斯丢掉了叙利亚以及在中东方向着力的重要抓手——伊朗。而伊朗则失去了“什叶派抵抗之弧”,国家信誉无论在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范围内,乃至全世界损失巨大。

  第三,“MH370事件”本就是美国当时就在西方和中国之间到底作何选择对俄罗斯发出的公开拷问。如果俄罗斯靠向中国,则一定没好果子吃。所谓“果子”就与2014年乌克兰局势密切相关,包括亲俄的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流亡俄罗斯,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的独立。所谓“好果子”就是以牺牲乌克兰核心利益为对价与俄罗斯媾和——用乌克兰利益和中东利益进行“置换”,也就是诱导俄罗斯与西方交换中国核心利益,这是美国驱使北约悍然制造“MH370事件”的极其险恶的意图;

  第四,今天的乌克兰局势似乎又到了一个关键时间点,而且变得非常诡异——俄罗斯不但没有向西方妥协认怂,反而美国出乎意外地对俄罗斯“一躬到底”。但在我们看来,俄罗斯的幻想,今天来看,不过是“第二个明斯克协议”。仅从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来看,俄罗斯最大的损失则在于两处战略损失:其一,其核威慑有效性备受各方质疑;其二,尽管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仍存,但是,不仅西方不信任俄罗斯,国际社会也防着俄罗斯。这样今天的俄罗斯在各方眼中,空前得像一个“大号的伊朗”。

  ●尽管我们对于俄美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合作也说不出什么,但还是有必要把所谓“俄美靠近”中的一些事情扒一扒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今天特朗普政府重提“MH370事件”,大背景仍然是乌克兰问题。但与2014年不同的是,今天的特朗普政府基于“远交近攻,合纵连横”,通过不遗余力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惜牺牲美国国家长远利益和部分西方资本利益,确保自己所在的小集团在惨烈的“美国内部恶斗”中不落下风。尤其在美俄利雅得会晤、并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公开“眉来眼去”之际,“测试对象”已经悄然从2014年的俄罗斯变成了2025年的中国。也就是测试此时此刻中国的外交政策取向,尤其是对俄政策取向。

  我们注意到,2025年2月24日下午,*******应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从相关官方媒体给出的通稿来看,中俄元首之间这次谈得似乎不甚融洽。尽管俄方对中方通报了所谓美俄会晤的内容,甚至可以形容为“俄美靠近”做出一番解释,中国对于俄美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的合作也说不出什么,但我们还是有必要把所谓“俄美靠近”中的一些事情扒一扒:

  第一,我们注意到美俄之间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公开“眉来眼去”的过程中充满了尔虞我诈。举个例子,在所谓“美俄稀土开发合作”这个说法上,特朗普政府始终坚持“乌克兰帮美国摆脱(稀土)中国依赖”的说法,但俄罗斯总统普京却认为“俄罗斯可以在稀土、铝制品方面与美国合作”。

  众所周知,包括乌克兰、中亚五国,乃至蒙古国的资源分布情况俄罗斯是最清楚的,因为俄罗斯是前苏联的直接继承者。俄罗斯知道,美国谈稀土合作问题有给俄罗斯“挖坑”之嫌,因为很多稀土矿产多集中在东乌地区。所以特朗普口中的“乌克兰帮美国摆脱(稀土)中国依赖”显然是在给俄罗斯“下套”,如果俄罗斯贸然答应,就会落入“东乌克兰不属于俄罗斯”的“圈套”。显然,俄罗斯总统普京只谈“俄罗斯可以在稀土、铝制品方面与美国合作”是在暗示特朗普政府,在东乌克兰必然归属俄罗斯的问题上,不要耍花招!

  第二,俄罗斯是铝制品生产大国,2021年数据显示,俄罗斯原铝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8%,而其原铝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15%。俄罗斯的稀土储量则在世界排名第四。以稀土合作为契机,如果俄罗斯能够向美国出售铝制品,尤其是铝土产业的重要副产品镓,则有望促使西方实质性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这对于三年俄乌战争经济严重扭曲变形且急于从“战时状态”调整为“正常状态”的俄罗斯来说极具吸引力;??

  第三,最值得国际社会警惕的是,谨防美俄将所谓基于非传统安全层面,比如,稀土,铝制品出口,甚至镓等出口方面的合作“政治化”,比如,以稀土合作为借口,基于遏制中国之“共同诉求”将蒙古拉入所谓“美俄经济合作项目”之中。

  要知道,2023年8月,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期间就曾谈及过所谓“美蒙稀土合作”话题(蒙古国稀土资源世界排名第二),而在背后搞鬼的就是俄罗斯。足见,借所谓经济合作,解除俄罗斯自身制裁并将其政治化应用到捍卫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心思,俄罗斯早已有之。如果俄罗斯真的在稀土的问题上拉蒙古一起玩,恐怕真的得罪中国了。也就是说,中国很可能动了“处理”俄罗斯的心思,当然也可以将其放在翁城效应中,但会向处理俄罗斯的方向推动——随时准备将俄罗斯送上被西方实质性消化的快车道;

  第四,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加工技术最完善,消费比最高,相关产品最完善的国家没有之一。此外,中国也是世界主要稀散金属及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从2023年7月起,中国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导致全球镓供应量减少,采购价格上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镓生产国,控制着全球98%的镓供应。中国在全球镓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镓在电子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包括高频雷达技术、5G通信和电力电子等领域。?由于中国对镓的出口管制,美国军工业和芯片产业痛不欲生。所以,俄罗斯今天这样做,是有损中国利益的(也损害了加拿大的利益,美国铝制品大量进口自加拿大)?

  第五,在我们看来,俄罗斯今天的做法非常的短视而且吃相难看。如果俄罗斯完全信赖美国,还主动将电话打进北京做一番解释做什么?如果俄罗斯并不完全信赖美国,那么特朗普为了更好应对“美国内部恶斗”,不惜嘴巴上“投降”俄罗斯,俄方又为何咀嚼得如此津津有味?乌克兰局势后续演化变数极大,且乌克兰和平长期存在的客观条件也并不成熟,在乌克兰随时可能生战生乱,且俄乌战争现在仍在进行的情况下,俄罗斯就仅为这个“口头承诺”就表现出浓厚的愿意向美国出口铝制品,进行稀土合作,甚至损害中国利益向美国出口镓,着实“吃相难看”!就算俄罗斯可以拿到经济制裁的解除,但是否解除制裁的主动权并不在俄罗斯手上。只要美国内政问题得以一定程度、哪怕阶段性平息,特朗普政府随时可以重新启动对俄制裁。

  第六,欧洲要向乌克兰派兵,美国借此施压俄罗斯,欧洲借此美国的掩护出兵乌克兰。就算俄美停火,东乌归了俄罗斯,但北约进入了乌克兰。乌克兰永无宁日,美国诈降,俄罗斯没有吸取教训。

  ●乌克兰之乱,“MH370事件”,整整11年,似乎又终点回到起点

  乌克兰之乱,“MH370事件”,整整11年,似乎又从终点回到起点。美国再提“MH370事件”,却在表达愿意向中国示好。

  在特朗普看来,仅稳定俄美关系是远远不够支撑其在“美国内部恶斗”中不落下风的。其必须处理好中、欧、俄中大多数的关系,才敢于对国内之敌释放“胜负手”。

  既然特朗普政府想要继续玩“远交近攻,合纵连横”,那中国就索性陪你玩玩——台湾问题不谈,要谈就谈南海问题或其他问题。而从前文的回顾中大家不难看出,“MH370事件”就涉及南海问题,涉及太西太问题,涉及中美关系具体走向。也许特朗普目前正在盘算如何踩着俄罗斯的“肩膀”通过重提“MH370事件”淘换到一张去北京的飞机票。中国则继续将俄罗斯放在“翁城效应”中,且这个协议本来就是可逆的。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可能在叙利亚对欧盟让步,反向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俄罗斯施压并利用欧盟维持美国在乌克兰的影响。这样,特朗普就基本在中,欧,俄三边临时找到最大公约数,缓和外在空间。

  特朗普现在不能急,否则逼着“拜登们”对外出卖美国利益就不好玩了。要知道,特朗普任上也干过缺德事儿,比如,新冠病毒,孟晚舟女士被强行扣押等。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盖茨也高喊“我爱北京天安门”,那就是美国内部的“特朗普们”和“拜登们”在争抢比赛“卖美国”了。

  【相关话题】

  第7834期-为什么说基于传统安全层面很难构建战略互信的美俄,在非传统安全层面有“彼此靠近”的土壤?(2025-2-23)

  第7837期-为什么说俄罗斯幻想借战后乌克兰重建将战时经济恢复为正常经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025-2-24)

  第7841期-东方点评,2月23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驱逐数万巴勒斯坦人并禁止他们重返难民营(2025-2-25)

  现货黄金价格年内第11次创历史新高后波动加剧

  【新闻报道】

  2月25日,周一国际金价创下年内第11个新高,美股盘中多次跳水,衡量市场波动性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恐慌指数(VIX)进一步逼近20关口,两个交易日大涨近25%。

  2月25日,特斯拉官宣在华正式发布“FSD功能”,软件版本为2024.45.32.12,据特斯拉官网,区别于北美,“FSD功能”名称在中国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

  2月25日,引入DeepSeek到大模型矩阵的银行数量在增多。除工行、邮储、建行、招行、浦发等大中型银行外,部分地方中小银行与互联网银行也在加速部署DeepSeek大模型,推动在智能客服、业务流程优化、智能风控等场景的应用。此外,银行理财领域也有机构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完成部署。

  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消息,去年广东普惠金融信贷投放规模增长态势明显,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广东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4.50万亿元,同比增速12.8%,较年初新增5184亿元。

  【讨论纪要】

  首先,简单说说国际黄金走势的话题。

  目前,黄金、股市等投资风险很大,尤其在“美国内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观察。再度提醒大家,黄金价格在达到3000美元/盎司后,出现挤兑风险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只要中国还没有在黄金上出手,西方仍有能力操纵黄金,黄金价格在极短时间内降低到2000美元/盎司,甚至1500美元/盎司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一来,原来的黄金现货挤兑就变成了“多杀多”。

  其次,说说自驾系统的话题。

  全世界范围内的智驾系统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只有两家,一个是华为,一个是特斯拉。而从更长远的未来看,全世界只会有一套自驾系统,那就是华为。国内体系的支持,5G,完善基础设施,政府重视,政策支持,供应链完善等等,都让华为如鱼得水。特斯拉不加入中国,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所以,不排除特斯拉和华为合作的可能性,除非马斯克不做电动车、智能汽车这一块。

  再次,再说说DeepSeek的话题。

  DeepSeek开源代码库的最新动态是,其编写了绕开kuda的驱动英伟达A-800显卡的驱动程序,让世人惊叹。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绕开英伟达的限制而且获得更具性价比的AI软硬件系统支持。这也意味着英伟达的kuda系统基本被废,而这是英伟达玩垄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在更深层次,DeepSeek冲击的仍然是“星际之门”计划。这恐怕也是特朗普政府如此着急对俄罗斯“一躬到底”,不断炒作乌克兰矿产协议和乌克兰重建计划的主要原因。有消息称,美国方面最新评估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总价值17万亿美元。但在我们看来,乌克兰局势后续发展变数很大。只要乌克兰无法迎来持久和平,俄罗斯就会闹腾,欧盟就有机会。所以,乌克兰重建没那么容易。更何况,在乌克兰重建这个话题上,和“特朗普们”分“蛋糕”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比如,欧盟,俄罗斯等。如果乌克兰重建项目并不可靠,美国内部恶斗必然因为“蛋糕”无法做大而愈演愈烈。

  最后,简单说说信用贷款的话题。

  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信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贷款,以前我们结合“新供销社”这个话题讨论过信用贷款,那是基于大数据、AI、竞争情况、市场份额、行业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评估而成的。在我们看来,真正信用贷款的条件逐渐成熟,我们国家资本积极投资,比如,通过参股模式。中国制造业发达,尤其在盘古大模型加持下,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并不是空话,这是真正意义上信用贷款可以在中国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华为云加入DeepSeek这样的里程碑式事件,再结合现实围绕实体生产的物流、生产和消费环节,形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而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有条件把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做起来的唯一国度。

  【相关话题】

  第4081期-“住房不炒“是原则底线,大力发展信用贷款平台也是在“拖虚向实”(2021-12-31)

  第7817期-串讲:DeepSeek接入微信等国民级应用、民企座谈会那些重要事  (2025-2-17)

  第7839期-串讲:今年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纽约黄金市场史诗级挤兑仍未平息(2025-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0:50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