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74|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2月26日【第2025-1187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15: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因无法首先缓和对华关系而被迫首先缓和对俄关系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

  【新闻报道】

  2月25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俄罗斯对欧洲维和部队部署在乌克兰持开放态度后,克里姆林宫称莫斯科无法接受这样的举动。报道称,俄罗斯曾多次表示反对北约在乌克兰部署地面部队。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上周表示,莫斯科将把这种做法视为对俄罗斯主权的“直接威胁”。

  【讨论纪要】

  ●对于本就各怀鬼胎的俄美关系来说,时间一长,必然生变

  2月25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俄罗斯对欧洲维和部队部署在乌克兰持开放态度后,克里姆林宫25日在被问及如何评价这一说法时让记者参考早些时候的一份声明,该声明称莫斯科无法接受这样的举动。

  俄方的否认比较及时,从中大家也不难看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个人的行事风格,阴险狡诈,信口雌黄。

  如果所谓的“欧洲维和部队”在美国的保护下进入乌克兰,本质等同于北约公开、成建制进入乌克兰。即便这期间乌克兰当局“承诺”放弃武装,那也意味着持续三年且尚未结束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将以彻底失败告终。

  通过上面我们讨论的细节大家不难看出,美俄之间想要重建战略互信,尤其是基于传统安全层面并非易事。近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就明确表示,俄方对于美国代表的信任仍需“走很长一段路”。更何况,方方面面早已注意到“美国内部恶斗”的“没有最激烈,只有更激烈”,俄罗斯作为世界性大国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经过3年的俄乌战争,1年半的本轮巴以冲突以及阿萨德政权倾覆后的叙利亚再乱,尤其在“中东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之相关进程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启动的背景下去观察,无论是在乌克兰问题上,中东问题上,以及西太问题上,亦或是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早已不再是以前的美国了。

  当然,俄罗斯也不再是以前的俄罗斯了。所以,俄罗斯即便有意和美国靠近,即便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俄、美双方都会不自觉地“回头去看”——中国在哪儿。所以,即便是稀土合作也没有那么容易。从“技术角度”看,相应的稀土提炼技术以及产业加工规模(直接涉及产品竞争力)都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在“非技术角度”,操作不好是很可能引起中国“处理”俄罗斯之心的。

  特朗普政府也清楚,在所谓“稀土合作”的问题上能与俄罗斯走多远无法确定,毕竟其中涉及中国的利益。所以,特朗普拉拢俄罗斯的一个主要意图就在于推动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当然,在现阶段,这也首先要服务于“美国内政”。

  熟悉东方时事解读的朋友们都知道,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借西方之力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借中国之力抵御欧美。所以,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美国能利用,国际社会也能利用。所以,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不过于一个字:熬!对于本就各怀鬼胎的俄美关系来说,时间一长,必然生变。这也是我们说俄罗斯欲借“乌克兰重建”拉动自己经济转型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站在俄罗斯之外去观察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俄罗斯的发展潜力,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特朗普要在对华、对欧、对俄关系的大多数缓和关系,才有可能赢得“内斗”,其中,对华关系是“必选项”

  在继续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2月25日,在惠灵顿元宵节活动上,一名新西兰记者咄咄逼人地问道:“中国军舰为何突然出现在新西兰家门口?”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看出了这个记者的不怀好意,所以并没有陷入“自证环节”,而是反将一军:“你们怎么不说说新西兰军舰为何靠近中国台湾海岸呢?”这名新西兰记者顿时哑口无言。

  2月26日,055遵义舰、054A衡阳舰和903“微山湖”号补给舰前出澳大利亚、新西兰所在南太平洋地区,怼在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的门口“开枪开炮”。有趣的是,最先披露这件事的反而是新西兰媒体。

  在我们看来,这次中国“抓机会”可谓抓得恰逢其时。一举将“美澳军事同盟”和“美新军事同盟”一刀劈开。即便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之间,也是各怀心事,各有盘算。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美国到目前为止,对中国舰队前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事三缄其口。美国因无法首先缓和对华关系而被迫首先缓和对俄关系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步显现。特朗普知道,对目下的美国来说,应对这件事既无能力,更是时机不对。

  一个讽刺性极强的困局摆在特朗普面前——因特朗普政府无法做到首先缓和对华关系,只能被迫先缓和对俄关系。然而,在特朗普用一种近乎“投降”的姿态缓和对俄关系的同时,在欧盟,尤其是中国看来,既然你对俄罗斯都“跪”成这样,那你回头再去试图缓和欧美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时候,欧盟,尤其是中国是必然要给特朗普政府“留新作业”,在我们看来,这次中国舰队直插“第三岛链”就有这层意思——提醒特朗普政府,现实情况是,南海问题我们都没兴趣谈了,要谈就谈西大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能否顺利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关键中的关键。这有点类似“第三轮排列组合”。有趣的是,“第一轮排列组合”以美俄之争为主线,典型代表事件是格鲁吉亚战争。“第二轮排列组合”以美欧之争为主线,典型代表事件是欧债危机。“第三轮排列组合”以中美之争为主线,典型代表事件是泰国之乱。今天的特朗普政府尽管对首先“妥善处理”中美关系有所认知,但冥冥之中却只能按照俄美、欧美、中美的顺序处理,这是历史的巧合吗?

  不排除普京当时和特朗普谈“欧洲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明确表态的可能性。如果真是这样,普京倒是给特朗普挖了个“坑”。

  问题在于,“美国内部恶斗”不等人!“特朗普们”能卖国,“拜登们”更可以!“特朗普们”不方便说的,“拜登们”方便!“美国内部恶斗”越激烈,特朗普政府对内越被动,对外就越软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再加上特朗普本性狡诈,信口雌黄,上了普京的当也就不足为奇了。

  ●叙利亚问题让特朗普政府处理起来举步维艰。这一切还都要拜刚刚下台1个多月的拜登政府所赐

  在绝不错过“抓机会”的问题上,除了中、美、欧、俄这类世界性的大国或国际组织外,一些地区性国家,比如,以色列,同样如此。

  我们注意到2月25日,以色列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反对乌克兰问题的反俄决议,因为以色列认为,支持美国当前为和平解决冲突所做的努力非常重要的新闻报道。

  俄罗斯想要“有效重返”叙利亚,阻碍第一个就是欧盟。既然如此,俄罗斯就需要在中东地区寻求可以对抗欧盟的“帮手”,对此,恐怕以色列有意为之。以色列也可以借俄罗斯为支点进一步要求特朗普政府给予更多支持。

  对欧盟来说,如果要继续深度介入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就必须站在以色列的对立面上。否则很难获得诸如埃及、沙特等重要中东国家的支持。特朗普政府支持以色列就很难处理好和沙特的关系,又由于欧盟要寻求埃及、沙特等中东国家的支持,特朗普政府就相当于间接无法处理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

  就算特朗普能够暂时处理欧美关系,那又将如何面对同样急切“有效重返叙利亚”的俄罗斯呢?如果美国支持俄罗斯“有效重返叙利亚”,那就又无形中得罪了在叙利亚,乃至中东地区存在的或明、或暗,且为数不少的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手,比如,欧盟。如此,刚刚处理好的欧美关系也就再次变得“不好了”。

  从上述讨论中大家不难看出,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仅仅是一个叙利亚问题,其复杂性就恐怖如斯,让其处理起来举步维艰。而这一切还都要拜刚刚下台1个多月的拜登政府所赐。

  ●重提“MH370事件”也不过是特朗普改善美中关系“万里长征第一步”

  最后我们就俄美关系缓和背景下,中俄关系何去何从这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做一些补充。总的来说,处理中俄关系要客观、冷静和务实。

  有消息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身边的一些“值得信赖的人”,在俄美关系开始缓和后,在中俄关系如何定位、定性的问题上出现了“180度大转弯”的现象。在我们看来,这种现象在俄罗斯社会,尤其在俄罗斯“社会上层”普遍存在,对中国的提防之心可谓根深蒂固。这说明,其一,俄罗斯根本没有吸取明斯克协议被骗的经验教训;其二,俄罗斯决策层的确在盘算在中美之间到底是否要选边,如何选边,何时选边。所以,特朗普在这个时候缓和对俄关系还是有操作空间的。这也是在俄美关系刚刚有所缓和后,特朗普政府重提“MH370事件”的主要契机之一。

  当年,美国指使北约悍然制造“MH370事件”,意图诱导俄罗斯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向中俄战略互信实质性瓦解的方向迅速演进。当时俄罗斯一个是不敢,另一个是“胃口很大”(中东时间陷阱外溢到乌克兰俄罗斯已经吃了亏,这也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借中国之力抵御美欧”这一面在起作用),并未做出美国人预期中的那种对外政策调整。如今,美国重提“MH370事件”,将测试目标变为中国。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不排除为了在“美国内部恶斗”中不落下风,特朗普政府将重提“MH370事件”作为缓和对华关系的“敲门砖”——实在不行,就给中国一个交代!

  不过,问题恐怕远没有特朗普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由于“MH370事件”牵扯“MH17事件”,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打算“实在不行,就给中国一个交代”,那么“MH17事件”是否也要给俄罗斯一个交代?如果不给,那么在俄罗斯眼中,美国的这一行为就会被立刻解读为,中美关系有所缓和后,拉着欧盟施压俄罗斯。那么,在中美关系改善是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对欧、对俄关系必须“大多数”缓和且对华关系缓和是“必选项”,才有可能赢得内斗的情况下,又打算如何平衡再度“按起了葫芦瓢起来”的欧盟和俄罗斯?如果平衡了美欧关系,美俄关系,但却忘记了“勾选”中美关系缓和这一“必选项”,那么特朗普政府这一番平衡操作又有什么意义?也许中国早就看出了这是一步死棋,在特朗普政府本就没有诚意,试图在南海问题上怂恿菲律宾对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唆使澳新挑衅中国的情况下,就是不给特朗普政府率先缓和中美关系的操作空间,逼着其只能去缓和俄美关系。结果就是“一处被动,处处被动”。

  中国肩负人类社会发展希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逐渐落实并在全球铺开,中国反而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追杀美国”。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反而中国是最好打交道的,但特朗普政府能做到“当断则断”吗?其中自然有其自身原因,也有其所在的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和中国等南方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原因。当然,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特朗普退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或能做出必要选择,至于如何退,退到哪里,退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意外”,那就要看特朗普自己的“造化”了。在我们看来,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除非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中的不同层级的利益集团同时认识到,有必要形成“中东全面破局”,并“复杂转进”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前提是接受“基因改造”),否则,“美国内部恶斗”恐难终止。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日本一定会紧盯“美国内部恶斗”的具体进程并盘算自己的出路究竟在何方。而一旦“中东全面破局”变为现实,那日本就难逃“三家分晋”的下场。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要“瓜分”日本的领土,而是目前模式下的日本经济将不复存在。

  【相关话题】

  第7834期-为什么说基于传统安全层面很难构建战略互信的美俄,在非传统安全层面有“彼此靠近”的土壤?(2025-2-23)

  第7837期-为什么说俄罗斯幻想借战后乌克兰重建将战时经济恢复为正常经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2025-2-24)

  第7842期-为什么说“马航MH370事件”再传消息,意在测试美俄会晤背景下的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俄政策取向?(2025-2-25)

  特斯拉FSD入华“水土不服”、国际金价周二跳水

  【新闻报道】

  2月25日,国际金价毫无征兆地大幅下跌。伦敦金现一度跌破2900美元/盎司,COMEX黄金、沪金也跟着大跌。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降低,周大福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每克下跌了9元。

  2月25日,开源放福利的DeepSeek甩出了一张王炸——开源全球首个面向MoE模型的全栈通信库DeepEP。因为直接解决了AI算力焦虑,GitHub瞬间飙出1500星(指收藏量),圈内集体炸锅,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2月26日,特斯拉FSD在北美可以完全在市区脱手开车,但面对中国复杂的路面情况,可能没有办法完全使用美国经验。

  【讨论纪要】

  首先说说特斯拉智驾系统来华“水土不服”这件事儿。

  特斯拉的智驾系统是世界最高等级的两套智驾系统之一,另一套是华为智驾。无论媒体如何炒作,问题在于,为什么特斯拉的电动车一定要来中国测试?

  中国是电动车在世界范围内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市场,中国更有电动车最完善供应链,最好的智驾环境,政府大力支持和完备的基础设施等,所以,马斯克一定要来中国,除非不做了。在我们看来,某种意义上说,马斯克的电动车在美国才是真“水土不服”,这很讽刺。

  此外,即便特斯拉来华后,软件系统与中国匹配,但面对中国万物互联,特斯拉要不要匹配?比如,要不要接入鸿蒙系统?所以,特斯拉如果要继续做下去,第一,必须来中国,第二,一定要与华为合作。

  其次,简单聊聊黄金的话题。

  在我们看来,黄金恐怕还有更猛烈的下跌,毕竟黄金在自然界的数量是有限的。有关黄金种种怪异事情的密集出现,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经济尤其金融领域或有重大风险来临,比如,美国20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再次强调,只要中国没有出手,西方还是有能力操纵黄金的,投资者务必警惕黄金暴跌(瞬间跌到2000,甚至1500美元)。对于“庄家”来说,“多杀多”是最好的避免出现挤兑的办法。

  最后,还是继续关注DeepSeek开源的有关话题。

  DeepSeek公布了“专家团队”,他们都是“多面手”,尤其是采取了“指针式”而非“穷举式”。美国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算力卡,用“暴力穷举的模式”。DeepSeek的意思是,所有都可以开源,这让英伟达开发的CUDA再也不香了。再加上成本优势,让人用上欲罢不能。这就是走群众路线,让美国的AI无路可走。这是让所有人在AI上平权。星际之门项目毫无复生的机会,以此为借口融资,吸纳世界资金已无可能,更别提围剿中国AI的发展了。我们希望团队保持最大稳定,因为无法赚钱。同时建议国家出手,安全,利益上给予保障。不能让英雄吃亏,不能让好人吃亏。

  【相关话题】

  第7791期-串讲:三日内近20家车企接入DeepSeek、长安东风有望合并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等(2025-2-10)

  第7839期-串讲:今年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纽约黄金市场史诗级挤兑仍未平息(2025-2-24)

  第7825期-串讲:华为车BU掌门人再谈“高阶智驾”定义、马斯克旗下xAI正式发布Grok 3大模型(2025-2-19)

  再次强调,我们认为,华为云与DeepSeek的结合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新闻报道】

  2月25日,宇树科技最新披露的视频显示,G1在室外打起了功夫,左右勾拳有模有样。在完成旋风踢这一复合动作时,G1从旋转身体、抬腿、横踢到站定,颇为丝滑。

  【讨论纪要】

  再次强调,我们认为,华为云与DeepSeek的结合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华为的AI,比如,盘古大模型,主要侧重实体生产,DeepSeek则侧重虚拟。两者合作,日后必然形成“虚实结合”的成果。所谓“虚实结合”中的“虚”更多体现在更加接近人类情感、“情商”更高、更具逻辑思维能力等;“虚实结合”中的“实”更多体现在侧重实体生产和制造,以及承载“虚”的平台基于硬件层面的足够可靠以及较高的性价比。

  中国的实体制造业极其发达,类似DeepSeek这样的虚拟AI就可以通过发达的实体制造能力嫁接到承载体上,比如,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以人形机器人为例,通过虚拟AI的不断迭代,现有人形机器人逻辑思维能力的短板将得到不断强化。假以时日,类似“机器人‘挨打’是不是感受强烈”的话题恐怕就要重新加以讨论了。某种意义上说,在人形机器人更加人性化的过程中,人类也启动了向“技术进化”不断发展的相关进程。

  目前国内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宇树科技、云深处、众秦比较具有代表性。这意味着我国机器人研究无论从软件,还是在硬件上都在快速迭代升级。也许用不了多久,机器人再也不需要人类去“投喂”,而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曾经领先世界,比如,AMISO机器人激烈,但遗憾的是,日本在机器人研究过程中“点错了科技树”——他们的机器人尽管看上去“很智能”,但完全依靠的是已经编好的程序,没有类似现在AI大模型训练的迭代升级模式,更不要提自主学习了。

  【相关话题】

  第88期-社区食堂近况、推动人形机器人创新工程等(2023-11-12)

  第6490期-串讲:马斯克指责媒体炒作几年前特斯拉机器人伤人事件、人形机器人与养老、中美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先发与后发的辩证关系(2023-12-31)

  第113期-漫谈中柬“金龙-2024”军演、我们距离“机器人养老”还有多远?(202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0:55 , Processed in 0.0781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