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977|回复: 0

燕梳楼:一觉醒来,黄焖鸡天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3 22: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还没到3.15呢,著名国民快餐品牌黄焖鸡就出事了。

  昨天媒体曝光,杨铭宇黄焖鸡多家加盟店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剩菜回收清洗后再售卖,使用隔夜发酸土豆片,变质牛肉涂红色素充当鲜牛肉等。

  除了食品安全触目惊心之外,还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表现在大量无证人员直接上岗,员工工作过程中抽烟、徒手接触食材,生肉放在垃圾桶上等等。

  看到这些黄焖鸡背后的食品乱像,很多食客感觉天都塌了。虽然说海底捞这几天因为“小便门”事件闹得大家心神不宁,但相比黄焖鸡的脏乱差来说卫生多了。

  根据媒体爆料,涉事门店分别位于河南郑州、商丘的三家杨铭宇黄焖鸡米饭的加盟店。当记者质问吃出问题怎么办时,后厨员工则见怪不怪,声称出问题都是饭店的事,和员工没关系。

  这让我想起此前多位外卖小哥发布的避雷提醒,其中黄焖鸡成为高频词汇,被列入“最不能点的外卖”。对于杨铭宇黄焖鸡来说,3家门店集体翻车,就不是一句简单的巧合能解释得通的。

  昨天下午,杨铭宇黄焖鸡发布道歉信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公司在涉事加盟门店的加盟管理、监督执行上存在重大漏洞,公司承担全部责任。涉事加盟门店即刻停业,且永久关店,同时进行全国门店深度排查。

  官方的态度当然是好的,但这绝不是关几家门店、搞两次排查就能糊弄过去的。郑州和商丘相隔200公里,曝出的问题却大同小异,这很难不被认为是总部的默许或纵容的结果。所以后续还需要各地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我查了一下资料,黄焖鸡出事绝非偶然,而是前科累累。此前就曝出过在黄焖鸡外卖中吃到老鼠,还有门店曝出食物中毒致20人送医等事件。每次都是在舆论面前“痛改前非”,但每次都是坚决不改。

  公开资料显示,杨铭宇黄焖鸡成立于2011年,当年曾以“一只鸡的传说”风靡大江南北,在短短一年时间扩张了近万家门店。后来经历了一些沉浮,目前在全国仍有2518家门店,覆盖251个城市。

  杨铭宇黄焖鸡凭借“中央厨房+加盟店”的轻资产策略,曾被视为餐饮加盟模式的典范。但规模神话的背后,是品控体系的全面溃败。总部为了利润最大化“只收钱不监管”,加盟商也就为所欲为。

  当总部把重心放在收钱而非品控时,“中央厨房”输送的就不再是美味,而是食品安全的风险了。所以黄焖鸡今天出事是必然的,也彻底撕开了连锁餐饮行业的遮羞布,更暴露了资本狂飙下的系统性风险。

  事实上这些年连锁餐饮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没有断过。华莱士炸鸡掉地继续卖,蜜雪冰城使用过期原料,小龙坎的地沟油事件,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点就是以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却在食品安全方面频频出事。

  从海底捞到黄焖鸡,从“国民快餐”到“后厨噩梦”,从“真香”到“恶心”,当违规操作成为常态,当食品安全的底线不断被刷新,消费者对连锁餐饮的信任再一次濒临崩溃边缘。

  同时,这些事件也折射出监管失责与管理失当的双重漏洞。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事故频发,就是因为我们现行法规无法形成有效震慑,《食品安全法》对单个门店最高罚款仅10万元。

  10万元对单店可能是一笔巨款,但对于数千上万家连锁的餐饮巨头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就以拿黄焖鸡来说,从回收剩菜到篡改食材保质期,一整套的违规操作已形成完整灰色链条,利润远远高于监管处罚了。

  所以监管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多次处罚仍很难形成震慑作用,从而把整个风险转移到社会,根本原因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

  除了法律层面,也可以借鉴新加坡、日本的管理模式,比如食品安全记分制,第三方神秘顾客制,加盟商黑名单制等。

  只要切实将每一碗饭,每一口汤当成良心工程,我们“舌尖上的安全”才成落到实处。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远离外卖或许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最后弱弱问一句,以后你还敢吃黄焖鸡吗?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22:17 , Processed in 0.1094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