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回复: 0

格兰:周一,开盘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4 1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盘必读如期而至,老规矩,从国外开始。

  大家可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美联储亏麻了。

  报告结果显示,美联储在经历2023年亏损1145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后,在2024年又亏掉了776亿美元,两年累计亏损1921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合13908亿元。

  造成亏损的具体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负利差,也就是利息支出远远超过利息收入。

  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全球口罩期间,美联储为了救市,一边大量购入平均收益率仅为2.6%的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MBS。一边又快速加息,把基准利率拉高到了5.25%-5.5区间。

  一来一回就形成了明显的价差倒挂。

  截止到2024年底,美联储持有的6.8万亿美元证券平均收益率为2.6%,可反过来,为商业银行3.4万亿美元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成本是4.4%。赚钱的收益率低,负债的成本高,时间一长,只能持续亏损。

  不过美联储倒是不太着急,先欠着就行,挂个账而已。

  从现在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笔欠款已经从2023年的1330亿美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216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美联储不赚钱,着急的是财政部。

  因为很简单,美联储亏钱的时候不要紧,可以挂帐,但是赚钱的时候,英语都是要上缴财政的。历史来看,2012年到2021年十年时间,财政部就收到了上缴盈利8700亿美元,其中2021年更是达到了1090亿美元。

  为什么川普着急降息,也有这方面原因,只要一降息,美联储就能有盈余上缴财政,帮他减少财政赤字。

  川普天天给鲍威尔上强度,也有这方面原因。美联储即便是现在开始扭亏为盈,川普想要用上美联储提供的资金支持,至少也是2年以后的事了。

  回到市场,A股自周二以来连续四天缩量调整,抹去了3月6日以来的全部涨幅。尤其是周五调整后,不少同学看到44点跌幅下来,都比较担心,怕来之不易的牛市就此结束。

  这里,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消息催化,本周随着英伟达GTC大会闭幕,以及小米、腾讯等大厂的业绩会落地,整个科技线的产业催化彻底告一段落。

  作为今年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指数,恒生科技一直托着港股上涨,在短期休息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整固、消化,等待新的发酵节点。

  其次是美联储态度,3月的美联储会议宣布4月起放缓量化紧缩缩减QT规模,可以看成是向川普低头的信号。以前一门心思压制通胀,与川普观点不对付的鲍威尔,现在明显缓和多了。

  对美国进入衰退的概率在会后直接降到34%。

  这就对美股的情绪安抚的比较好,致使美元再度走强、比较激进的对冲开始尝试做多,“东升西落”的交易逻辑被弱化,我们的市场短期面临外资回流压力。

  最后是对4月2日对等关税不确定性的规避。川普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确定性,没人知道他会干什么,不管哪家机构,都是比较蒙圈的状态。目前市场对关税的预期,大概是平均每个贸易对手方10%。

  同时有人在猜我们和美国的关系会不会破冰,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恩斯不就在昨天访华了嘛。

  这是最近首个跟川普比较近,且是共和党的高级参议员访华。

  所以,对于下周,甚至到4月,市场只围绕一个叙事,就是4月2日的对等关税,到底怎么搞?

  如果我们能和美国谈拢,或者有谈拢的迹象,那么外资就会愿意大幅买入,A股港股受益大涨。

  如果没有谈拢,短期会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冲击,到时候就要看GJD和内需政策刺激的表现。

  最后,讲一条新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核心方向还是近期市场关注的中心,提振消费。

  具体来说,通知包含了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优化消费金融管理、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优化消费金融环境、形成政策合力、强化组织实施七大部分,一共二十项措施。

  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个人消费贷款额度和期限两方面。

  额度方面,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 30 万元提高至 50 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 20 万元提高至 30 万元。

  在期限方面,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 5 年延长至不超过 7 年。

  可以理解为,促进消费贷款,想让大家别储蓄这么多,而去多借钱消费。

  政策很好。但是要我说,当前的核心问题可能不在于此。

  不吐不快,我讲三点:

  1、中国居民的负债率到底是什么情况?

  老百姓家庭债务收入比,也就是债务除以收入,在2023年实际上已经达到了144.8%的全球最高水平,这个数字是美国的1.27倍,日本的1.4倍,什么意思?

  很显然老百姓之前为了贷款买房,已经掏空了钱包。如此高的债务收入比面前,老百姓借钱是容易,拿什么收入去还呢?

  又怎么有能力去借更多的钱消费呢?

  2、存款这么多,反映了每个人家里都存了很多钱吗?

  的确,中国存款规模很大,2月底达到了157.38万亿,很多专家说,一定要“倒逼”老百姓花钱。

  问题是,这反映了每个人家里都很有钱吗?

  招商银行2023年的年报显示,2%的客户存款10万亿,占77%,其余98%储户存款3万亿,占23%,按照数据推算,2%的富人存款人均434万,98%的普通人,存款只有2.35万元。

  是的,你没看错,2.35万元。

  简单按照招行的数据去推算,157万亿的居民存款中,有120万亿属于富人存款,这部分人的存款,他们很难用于消费,因为越有钱,用于消费的比例就越低,消费不了这么多钱。

  所以,存款这么多,不是靠倒逼老百姓去消费,而是要改革收入结构,提升底层群众的收入。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内卷劳动力为代价,比起低效的产业刺激,我们更需要的是对老百姓收入的增加。

  同时,做好二次分配,对资本收入要多收税,对个人所得、劳动收入要少收税。

  我们只有有一个强大的中产阶级,这个社会才稳定,整个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

  3、社会保障水平有没有做到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教育、医疗、养老,这是每个人绕不开的三大问题。

  即使对于普通老百姓,大家也都想消费,没有人不想过好日子,都愿意消费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是为什么有些最底层的老百姓哪怕吃最便宜的饭、买最便宜的衣服,也要节衣缩食去给自己存一些钱呢?

  因为我们7亿劳动力里,有一半的人还没有公司缴纳五险一金,他们没有医疗保险、没有社会保险,如果他们不储蓄,万一有些什么意外,他们将面临的不是生活质量下降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所以,我认为刘强东给外卖员交五险一金这件事,我不管他之前在美国有什么是非,仅此事而言,我认为强哥做的敞亮,做的正确,做的地道,是民族企业家的榜样。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不能依赖于企业家的高风亮节。更需要有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和保障制度,不管有没有“单位”,不管端的是“铁饭碗”还是“瓷饭碗”,老百姓理应都能有一张扎扎实实的社会保障网,才能不用担心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担惊受怕,才能不用去省吃俭用做预防性储蓄,才能让我们的经济更有韧性,形成国内消费的大循环。

  最后,祝大家周一开盘大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07:42 , Processed in 0.3751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