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0

巨龙:随笔——所有的“在商言商”,不过是揣着明白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李半城”针对向美国贝莱德资本,卖掉大量的国际港口的事情,说了“在商言商”的话。唉!

  这个世界,哪里有纯粹的商业?凭什么你能做的生意,别人就不能染指?生意场上,谁敢拍胸脯说自己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极少数硬核天才,那些靠天赋吃饭的怪才,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行,风吹过来,站对了位置,就觉得自己是弄潮儿;风停了,掉下来,才发现不过是时代的耗材罢了。

  这世界有没有“在商言商”的事,不那么苛刻地说,还真有,比如就拿中国菜农来说吧,自己种菜自己卖,挑着担子到农贸市场吆喝几声,这算是最原始的“在商言商”了。这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差不多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只要你的菜没有农药超标吃出事故,很少有人去管。可你有没有想过,即使是在标榜自由的美国,种菜养鸡这种自食其力的行为,也不是随便就能干的?自家后院养几只鸡,种几垄菜,要么被邻居投诉扰民,要么得去政府申请特殊许可,否则就是违法。

  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有限度的自由;所谓的商业,也从来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生意越大,这种“限制”就越明显。比如军火、金融、地产、交通、电信、基础设施、港口、电力,这些动辄影响国计民生的行业,哪个不需要特别的许可?哪个不是被层层监管?凭什么资质给你,不给别人?说白了,还不是因为特殊时代的特殊政商关系。赶上那个特殊时代,国家需要外资,而国外资本正好也要选择代理人,千挑万选选择了香港的“李半城”还有几大家族,于是给了机会,抓住了,做大做强做风光了,然后就宣扬商业精神,讲自己的奋斗故事。

  照我看,全世界很多资本家,不约而同喜欢干的事就是讲“个人奋斗”,白手起家的故事更动听,好像一切都是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本质上呢?脱离了那些特殊的政商资源,那些人真有本事搞出什么划时代的新科技吗?你要是真能造出全世界争相抢购的好产品,大家也服气。

  靠着特殊时期的特殊资源,做个买办、掮客,甚至“锱铢必割”地无底线捞金,还真以为自己本事通天了?不过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罢了。风有起的时候,也自然有风停的时候,吹上天和摔下地,本来就是动能势能转换的常态。

  东大发展到今天,和全球的老霸主有了利益冲突,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毕竟,崛起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很多生意全球化的企业,不得不选择站队,这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可要是打着“在商言商”的旗号,说这是自己的自由选择,那就有点过分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不是好糊弄的。那套“在商言商”的说辞,或许能骗骗资本主义体系里被奶头乐喂大的愚民,但在东大这片土地上,想蒙混过关,还真没那么容易。

  身处国际博弈的风口浪尖,利益和风险并存,这很正常。所谓盈亏同源,当初靠着做国际资本的代理人赚了第一桶金,有朝一日被拉着强迫站队,甚至被绑上战车,那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可有一点别忘了:东大能给你的,也能收回来。东大讲仁义,不喜欢搞西方式的“物理超度”,但这不代表东大会纵容谁“资敌”、“投敌”。你不愿意体面,那就别怪别人帮你体面。

  东大的仁义,是留给讲规矩的人的,更多是留给为东大奉献过的,不是留给那些吃着碗里的想掀翻锅里的那些人,更不是给某些人当护身符。

  当然,要是看不好东大的未来,想和东大脱钩,也不是不行。东大百多年的历史教训摆在那里,一路走来,东大什么风浪没见过?选择是自己的,但后果也得自己掂量清楚。

  再说了,脱离了东大的保护。西方会把李某人当“自己人”?恐怕连李家自己都不相信。

  至于结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这种“大争之世”,东大只是习惯“后发制人”。

  其实我还是喜欢老特在任上,从来不缺乏故事和斗争,比一天到晚阴恻恻的“瞌睡乔”,有意思多了,每隔几天,必然都有大新闻。

  对了,过两天我写一篇文章。记得我在疫情期间,写过美国“印度化”的事情,最近网络已经开始流行“日耳蛮赢学”,我研究了一下,发现比我之前写的美国“印度化”,更有理论高度,准备好好写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2:15 , Processed in 0.0781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