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5|回复: 0

巨龙:随笔 —— “日耳蛮赢学”的理论价值,堪称出道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7 20: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几年前,还是在疫情期间,我在文章里,提出了美国印度化的概念。在读者们的补充之下,有了“美国是豪华版的印度 印度是丐版的美国”这种说法。

  那只是现象的总结,还算不上理论的高度,最多只是阐述某种现象,比如美国产业的越发不可靠等等。

  算不上理论,顶多有点预见性。没有形成理论,意味着就不具备“方法论”的价值,不能推而广之,不能解释更多更广泛的现象。

  这是我学艺不精,或者我天分不够,观察力和洞察力虽然有,但是不具备开宗立派的文化创造力。

  直到最近的“日耳蛮赢学”理论,在中文网络大规模的流行,我仔细阅读了这一个理论体系,作为一个开源的体系,各路网友不断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入到这个体系之中。

  日耳蛮赢学的几个核心要点,包括“赢感”、种姓天梯、“梵化(谐音反华)”。强调在种姓体系之下,永远在赢,一直在赢,输了也是赢,过去赢现在赢将来也是赢,与之对应的,某些种族,比如东大的,不管怎样都是输,赢了也是输,输了更是输。

  听起来很绕?是不是!其实更简单总结一下,那就是东方人永远不能赢,西方(包括印度)永远不会输。赢的感觉,远比真实世界的赢,更能够打动人心,更接近普世的感觉。只要他们认为自己赢,就永远不会输。

  这可以解释非常多非常多的现象,堪称21世纪,中文互联网在社会科学、心理学、国际博弈学、金融学、哲学、历史学、国际军事学、种族种姓学、商业学等等,跨学科跨时空的理论体系创新。

  我们认为自己是唯物主义,讲究的是实事求是精神,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历史书上,写胜利的文字,都是寥寥数笔,而屈辱的失败过程,恨不得揉碎了,掰开了,讲得透透的。

  但是,学习国外的历史,从内到外,几乎都是人家的“辉煌”。到处都是写满了“赢”字,尤其是读美国历史的作品,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文艺复兴,什么帝国崛起,“山巅之城”……一路赢麻。

  一套“日耳蛮赢学”,解释了很多的社会现象。“达利特领班”的提出,还有“梵化”的描述,让很多网友心领神会。

  简单的说,西方凭借舆论优势,加上以前积累的优越感,种姓制度或者隐形种姓制度,包括神学宗教之类的洗脑,构建了一套唯心主义的全球PUA体系,对自己人pua永远赢,对手(特别是东大)pua永远输,同时诱导对方的一些大殖子,自动成为西方的喇叭筒,还自我产生优越感。

  一旦用“日耳蛮赢学”,去套西方的种种现象,不仅能够迅速地对西方祛魅。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知到,西方只不过是早期的印度,而印度是西方还远远达不到的“赢学”巅峰。

  认知到了“日耳蛮赢学”,再看西方,再看印度,理解之余,更有了一种降维观测的效果,那些西方人日常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印度人吹牛爆棚的特性,在中国人眼中,就像极了在公园里看猴子蹦跶的感觉。

  以后我也要在这个体系里,创造一些词汇。一套理论,讲清楚这么多年来,很多魔幻的国际现象,真值!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掌控这些理论之后,看国际舆论,不管他们如何妖魔化中国,如何吹嘘西方,中国人都可以呵呵一笑,猴子们自嗨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19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