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3|回复: 0

罗天昊:李嘉诚的归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破天惊。

  2025年3月4日深夜,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宣布,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其全球23国的43个港口资产,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核心港口。交易完成后,贝莱德将掌控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港口业前三。

  长和刚发布的年报显示,港口业务营收452.82亿港元,增加11%,属于高利润板块。

  香港舆论震动,大公报连发评论警示立场问题,中联办、港澳办转发,特首李家超及前特首梁振英亦发声质疑。长和坚称此为纯商业行为,无关政治。然在中美博弈白热化之际,本次交易被赋予浓重政治隐喻,争议滔天。

  其子李泽楷在特殊时期现身北京,更引起了广泛猜测。

  一 一时之利,还是万世之基?

  巴拿马运河承载全球6%海运量,为两洋咽喉。1997年,和记港口获得运河两端港口25年运营权,2021年续约后,更成中国“一带一路”拉美战略支点。

  而今长和出售两大港口,中美在运河控制权对比骤变为0:3,中国西半球航运影响力遭重挫。美国或借差别化费率、联合盟友升级标准,挤压中资企业,甚至开启“港口围剿”。

  海运命脉受制于人,地缘咽喉的战略价值远超金钱。

  长和以24倍市盈率套现未来25年利润,看似精明,却令国家战略安全涉险。

  若美借机扼制全球关键港口,叠加贸易壁垒,中国航运成本将陡增,损失远超千亿交易收益。

  长和称交易“纯属商业”,与政治完全无关。

  但,贝莱德收购前向美政府汇报,特朗普将此标榜为“对华胜利”,政治意图昭然。

  国家竞争中,“纯粹商业”早已难存。谷歌、meta、微软、高通、英特尔等主动或被动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科技,拒绝向中国企业和个人出售高端芯片。

  商业竞争与国家政权、意识形态、文化和宗教捆绑。当下孤立主义抬头,民族主义回潮,“商人无祖国”终成幻影。俄乌战争中俄富豪资产遭冻结,足证商业难逃政治裹挟。

  近年李嘉诚从英国撤退,西班牙折戟,如今又受美国威逼。

  传其曾接受英女王授勋, 几十年处处留有后路。但却难以彻底安心。

  李嘉诚90%资产布局欧美,若中美冲突升级,恐步二战日裔后尘。

  国家博弈中,资本中立只是幻象。无国家主权屏障的繁荣,终成浮萍。

  企业家的选择不再只是商业问题,更是历史站位问题。须权衡国家安全与伦理责任。

  1950年,在战乱中,霍英东不计得失,黑猫船队突破火线,为前线输送物资。香港回归后,他将价值连城的南沙开发区,以一亩地一元的价格,“卖”给国家。

  在当代,同样遭受美国打压时,任正非断臂求生,TikTok则硬刚白宫。

  商界巨子曹德旺直言:企业家是有祖国的。

  商海浮沉,终需锚定天道。

  刀剑相争,血脉即是疆界。

  当然,担忧风险与损失,人之常情。

  长和海外港口业务只占不到4%,此次交易仓促隐秘,长和是否提前与政府协商存疑。当前变数尚存。交易还没最后确认。若生变,国家应急机制须启动,商讨替代交易或补偿预案。

  23日,李嘉诚之子李泽楷现身于北京,与总理同台,或有转机。

  人生百年,家族更久。很多家族的长久兴旺,更取决于隐形财富。

  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传承至今几百年。李氏家族欲成百年望族,也须深耕于母国土壤。

  一时之利,还是万世之基?

  当年李光耀曾劝李嘉诚学习霍英东。

  世人对霍启刚和郭晶晶的欣赏,固然是因为这两位年轻人自身优秀,但也隐含了对其祖父霍英东的敬重。这就是一个家族可以传承的隐性价值。

  李嘉诚虽已老,子辈正当壮年,孙辈风华正茂,长路漫漫。

  隐形财富——

  名望、根基、民心,方为家族传承之本。

  李嘉诚崛起于殖民时代的香港,大成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虽将部分资产迁移海外,但在香港和内地资产仍很庞大,若与中国决裂,损失或成天文数字。

  英国脱欧,法国黄马甲,美国的工人怒火,各国民粹主义蜂起,处处无避风港。

  历史早有警示:宋末,首富蒲寿庚助蒙古灭南宋,虽得志一时,终遭覆亡。

  左为霍英东,右为蒲寿庚。

  前进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黄昏。

  九旬高龄的李嘉诚,何去何从?

  以己观之,每个人的选择实难分高下。

  唯见本心。

  二 李嘉诚在香港的未竟使命

  执大象,天下往。

  李嘉诚是现代华人世界商业巨头的顶峰,近年虽有产业西迁,但与香港命运深度纠缠。

  六年前,香港街头烈火,“黄台之瓜”论模糊难测。面对香港的困局——地产霸权横行,豪族垄断财富,平民活力萎缩。作为香港本土之子,李嘉诚还有未竟使命。

  (一) 权力经济之殇

  李氏产业集中于地产、港口、电信、公共事业等半管制领域。

  进入模式为:权力管制+商业。遵循对等原则。退出时也应一样。

  但在现实中,入市仰仗政策倾斜,退场高举市场自由, 进退不对等,形成制度套利空间。

  地产领域最典型。借政商纽带低价圈占核心地段,超期囤地、延缓开发,待地价飙涨数十倍后套现离场。土地增值本应部分回馈公共财政,投资教育、医疗等,惠及千万民生。

  收益私有化,成本社会化。隐性侵蚀民众福祉。

  有人认为,李嘉诚只是一个商人,无需承担社会责任。但当财富积累隐藏民众代价时,回报社会是一种必然。

  李嘉诚的社会责任,也关乎经济逻辑。

  香港虽被青年戏称为“李家的城”,实则豪族共荣。六成民生行业被四大巨头垄断,十大富豪七成主营地产。

  早期港人治港,商业精英与权力的“招安式”联盟,固化了自身地位。李嘉诚1978年获高层接见后,政商两通,财富暴增。李兆基、郑裕彤等也同期崛起。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豪族。

  地产金融独大,造成香港产业畸形,进而造成社会结构的畸形。

  香港基尼系数最高达0.539,贫富撕裂。高房价吞噬积蓄,民众困居“鸽笼”。社会怨气积压。

  畸形的结构严重桎梏社会活力。电影没落、文化退化,平民社会瓦解。草根情怀消逝,多元包容不再。

  特首多次更迭,甚至前特首曾荫权入狱,利益格局未破。

  (二)豪族应主动让利

  各种矛盾积累,终在2019年酿成乱局。

  数十年积弊爆发。大乱蕴含大治。香港欲重生,必先打破豪族霸权。

  澳门拆分赌牌,足资借鉴。

  2001年澳门将赌牌一分为三,打破何家垄断。天没有塌,反而产业兴旺,社会活跃,失业率在全球最低之列。澳门经验证明:抑制豪族,方能释放社会活力。

  在2019年的乱局中,新世界率先捐地,郑家,李家也纷纷表态。觉悟的开始。豪族主动让利,不仅是慈善,也是对民生责任的历史性弥补。

  豪族让利后,财富集中度降低,但总量仍增加。澳门何鸿燊分赌牌后身家仍涨,足证让利不损根本。

  平民阶层的住房负担减轻,中产壮大释放消费红利,反哺经济良性循环。

  对于香港来说,摆脱对豪族的依赖,治理根基更稳。

  (三)从商人到社会重建者

  李嘉诚作为本土顶流,在香港未来大变中,还有三大未竟使命。

  其一,弥补历史遗憾。

  将垄断利润的部分,转化为民生投入,当然,李嘉诚在公益方面已有所成。

  其二,切割权力经济。重塑商业伦理。

  香港公共事业可仿效澳门,引入更多竞争,李氏在公共事业份额减少,但机会仍在。

  同时,从权力依赖者转型为公平竞争者。

  其三,重塑商业伦理,躬身香港改革。

  李嘉诚基金会捐资超300亿,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声名显赫。然慈善还不是天花板,真正的社会责任在于推动制度变革,功业更胜捐款。

  李嘉诚当以商领之姿,助推社会经济转型,而非固守既有之果。

  香港的繁荣,不在维港夜景,而在蓬勃民心。未来充满期待。

  经济方面,削弱地产霸权,扶持实体产业与创新经济;立法方面,建立公平税制,向垄断行业课以重税,反哺民生;社会领域,重建公平规则。开启青年上升通道。激发社会活力。

  国家近年力推共同富裕,政商旧盟,已经终结。

  真正的繁荣,不在于少数豪门的财富神话,而在于平民社会的生机勃发。

  北京已改变治港策略,2020年时任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访居民社区,意在走平民路线。

  李嘉诚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系香港兴衰。

  近年,李氏家族转向生物医药、科技领域,似是求变之兆。然真正的变革,不仅在于在产业转换,更在财富逻辑的重塑。

  香港从“李家的城”迈向多元社会,万众所望,李嘉诚若欲留名青史,不以资本霸业为锚,当以兼济当世为舵。

  大势将至,唯变者生。

  人生暮年,壮心尚存?

  三 与时代共振,方能不朽

  时代巨浪前,唯顺势者生。

  在敏感时刻,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悄然来京。现身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与李强总理、科技新贵王兴兴同台,除代父传话外,或为未来布局。

  若想续写传奇,不妨以三大战略锚定大陆:押注新世代、转战科技赛道、下沉潜力之地。

  (一)新世代:以资本为桥,与青年共舞

  长江后浪推前浪,李泽楷与王兴兴同台,无限遐想。

  青年即未来。中国每年有1000万大学毕业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总人数超2亿,拥有全球最大人才红利。王兴兴、梁文锋等青年新锐,以AI与数字经济撬动世界,初露锋芒;李嘉诚十年前大规模将资产撤离大陆,却未对大陆新兴产业进行重点下注,可谓遗憾。

  俞敏洪曾言:老一代企业家须向年轻人学习,而非指导年轻人。

  青年手握技术,但困于资本;

  豪门资本雄厚,却困于路径依赖。

  破局之道在于:

  以资本为媒,与青年才智共振。

  未来可设专项基金:扶持AI、新能源、生物科技领域的新势力。

  放权年轻合伙人,以青年嗅觉捕捉未来风口。

  联高校建孵化平台,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商业核弹,打造创新生态。

  财富须化为青年红利,而非成为历史遗物。

  壮年以后,知己难觅。但普天下青年都一样可爱,充满希望,值得交往。

  (二)科技新赛道:多元发展

  新经济浪潮中,BATJ已成过往,AI、硬科技、绿色能源才是核心。OpenAI以一己之力重塑全球科技格局。

  今年横空出世的deepseek起步资金并不大,李嘉诚若广泛撒网,应早有所获。

  未来李氏可聚焦三大领域:

  布局人工智能:抢占算法与算力制高点;

  卡位绿色能源:布局光伏、储能、氢能,与“双碳”时代同频;

  扶持硬科技:芯片、量子计算、机器人等,破解“卡脖子”困局。

  港口、电信等传统产业,可获得稳定现金流,而新兴产业,则是其应变未来的基石。

  李泽楷在科技界曾有“小超人”之名,此次与新一代王兴兴同台,或为李氏转身信号。

  (三)潜力之地:

  从西进欧美,到下沉中国内陆腹地

  欧美光环渐褪,新兴世界才是黄金之地。

  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快速发展区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中财办主任喊话“深耕中国最后投资沃土”,似有所指。李泽楷在场,当有所感。

  粤港澳、长三角虽富,但土地红利将尽;京冀受限于特殊的国家行政格局。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是以“内陆七雄”为代表的广袤腹地。人口红利、政策倾斜、产业转移三重叠加,前途不可限量。

  高铁统一中国的时间疆域,大大提高社会运营速度,以武汉为中心,五小时高铁覆盖十亿人口,100万亿经济总量,大陆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中国谋划泛亚铁路,中欧专列,未来可跟随一带一路战略,跟进东南亚,中亚,欧洲。

  李嘉诚的抉择,亦是香港的抉择。若继续秉持传统思维,终将错失良机;以破釜沉舟的魄力,押注青年、拥抱科技、下沉腹地,方能不败。

  当下中国社会开启了新的数十年政商周期,矛盾丛生又充满生机,一片原野,正好纵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10:05 , Processed in 0.2031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