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818|回复: 0

杨风:数字人民币崛起,美元霸权地位动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拥有几个霸权力量,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在美元霸权下,即便世界唯一超强的美国已经遭遇财政困难,每年的财政赤字是1~2万亿美元,国家债务是2023年GDP的132%,但美国仍然能够勉力支撑,原因就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但是,这种情形已经难以为继,美国财长与美联储主席这两位金融“魔术师”,已经难以再变出什么花样来。美国如果撑不住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的霸权地位也就瓦解了。

  那么,美元衰微的路线图会是什么?

  这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但很少人谈论这方面。关心国际时事的观众需要注意,手中拥有美元资产的,更需要注意。

  中国长期面临与美国的博弈,想要取胜,或是从中美博弈中脱身而出,势必得要拉下美元,不能够让美元保持“唯一”的世界货币地位,否则,始终会是一个隐患,无法“根治”。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中国拥有许多的美元资产,一旦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崩解了,中国也会遭受相当大的损失。

  中国一方面是要在博弈中取胜,另一方面得要减少损失,那么如何跟美元斗法就成了最为关键的课题。

  1 美国冻结中国美元资产?

  一些网友经常性地问一个问题,当中美发生冲突,或是哪一天美国冻结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国该怎么办?

  先简单看一个数据,中国外汇储备约3.2万亿美元,全球第一。如果美国联合欧洲,冻结中国的外汇储备,那可糟糕了,对吧?

  然而,国外在中国拥有的资产总额也很高,可以分为两大类,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总存量,以及金融投资这部分。金融投资涵盖外资银行的总资产,以及证券、债权、不动产等,金额非常庞大。

  庞大到什么程度呢? 以FDI来说,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23年其存量是3.5万亿美元,还比中国的外汇储备多一些。

  所以,中国需要担心害怕,害怕美国没收或冻结中国的外汇储备吗?一旦美国如此做了,中国也可以没收或冻结美方在中国的资产,这是对等报复。

  再看下面的表列。

  把这些加总起来,外国在中国持有的总资产规模约8-10万亿美元(含直接投资FDI、证券、债权、不动产等),相当于中国GDP的50%~60%,金额远高于中国的外汇储备。

  当然,中国除了外汇储备,在其他国家也有资产与投资,这些加起来也不少。总结来说,这方面形成一个恐怖平衡,双方最好不要动手,一旦动手,后果难以清算,也难以想象。

  综合上面的分析和数据,可以推想,中国并不希望美元一下子垮台,如果美元一下子垮台,非但美元玩完,许多国家的资产、个人财富,也都会遭受巨大损失。

  没办法,1944年布雷森会议后美元成了世界货币,都已经80年了,世界各国甚至个人拥有许多的美元资产,这相当于美元绑架了世界。

  以现今的局面而言,中国只能维系一个恐怖平衡,没有办法一下子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给“拉”下来。

  理想状态是,美元逐渐退出主导性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持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并且,由美国主导的SWIFT,也不再是唯一,或维持一个“中立”的角色。

  这方面,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得不扮演一个任重道远的角色,承担“部分”责任。

  2 数字人民币

  但总是有办法的,一个方法是透过新技术,例如数字货币。另一个方法是倚靠长久的时间,逐渐改变。

  而中国能够做的就是在这过程中,维持一个平和的演变,并且加速演变的过程,不至于需要耗费过于长久的时间。

  有消息,3月17日,中国央行宣布数字人民币(e-CNY)跨境支付系统接入东盟十国,以及中东六国(沙特、阿联酋、伊朗、卡塔尔等)。

  这则消息在中文网络上流传,海外英文媒体也有报道,但主要是在非美系国家,美国与一些西方大国并没有多做报道。

  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则消息,但可以估算,数字人民币往东盟与海湾六国走是可靠的路径,因为这些国家与中国邻近,也是中国影响力所及之处。

  这则消息(如若属实)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首先,使用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后,就不再需要透过SWIFT的电文系统,那就摆脱了美国对SWIFT的掌控,往后美国将难以对这些国家动用金融制裁。

  其次,这意味了全球38%的贸易额将绕过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直接进入数字人民币网络。

  不过,这里需要留心一下,虽说是38%,但是在初期并非是所有成员国与中国的贸易都是运用此数字货币人民币网络。这些国家接通、接入此系统,并不意味彼此之间的贸易百分之百都应用此新系统,需要一些时间,这是一个过程。

  3 消息的可靠性

  再来说一说此消息的可靠性。

  在这之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已经取得实质的进展。截至2023年12月,义乌全球支付平台与全球40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国际收付货币种达到21种。

  义乌支付平台于2023年12月正式推出,就有了这样的成就,成绩惊人啊!

  况且这几年,东盟也在推动本币贸易结算,中国有先进的数字货币系统,东盟国家接入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很自然的事。

  至于中东地区,中国与阿联酋等国之前的本币贸易结算也取得积极的进展。2024年3月,义乌市格美家用电器通过义乌支付,完成与迪拜市场的直接货币结算订单。

  另一个重要数据,截至2023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的占比升至48%,首次超越美元收支的47%。

  先说清楚此一数据的概念。这是指人民币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进出口、投资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比例达到48%。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东六国接通数字人民币是可行的,概率也很高。就算现在没有,往后一段时间也会接通。

  4 为什么美元还是世界货币?

  这里又出现一个议题,既然使用人民币支付的比例这么高,为什么美元还是主要世界货币,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还不是很大呢?

  主要的原因是,美元是全球投资与金融交易的主要货币,全球大宗商品,外汇市场,金融交易等大量使用美元。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市场份额超过80%。这个比例高的吓人。

  此外,美债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

  这些金融投资与交易大量使用美元,其交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

  举个例子,全球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大约是6.6万亿美元,其中美元交易量的占比是85%,约5.6万亿美元。

  这些都导致美元被全球交易员大量使用。

  虽然如此,全球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等趋势都表明一个方向,美元的霸主地位将受到挑战。

  换一个角度看,虽然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的比例提高了,超过美元的收支比例,但由于美元在外汇市场、美债、与金融交易中的高占比,人民币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超越美元。

  也就是说,希望人民币在短时期内超越美元的地位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希望看到美元在短时间内垮台。

  5 去美元化的路径图

  那么,第二个路径就是“继续”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支付比例。

  然后,增加中国跨境收支中的比例。这方面就不只是跨境贸易支付,还涵盖凡与中国有往来的投资和金融交易。这才是务实的做法。

  如此做的好处是,只要在实物贸易中摆脱对美元与SWIFT的依赖,就不怕美国的金融制裁,中国对外实物贸易可以照常进行。

  一旦中国对外实物贸易照常进行,不受美元制裁的影响,这会反过来打击美国的金融威信,美国就麻烦了。美国在金融交易支付的霸主地位将受到挑战。

  6 中国的路线图

  总结一下,中国的政策就是先做可以做的,先做那些可以达到目标,收到效果的。

  如果暂时达不到目标,难以收到效果,那就先行布局,期待他日时机成熟后,再来进行。

  这是务实的做法,毕竟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国际化,毕竟美国仍然是金融帝国,没有必要在美国最强的领域率先跟美国硬碰硬。

  并且,中国的经济结构并非是倚赖金融业,虽说金融产业也是中国发展壮大的目标产业,但是在现阶段没有迫切的需要,可以慢慢开放,逐步进行。

  其次,采取如此途径可以收到“乡村包围城市”的效果,慢慢“蚕食”美元的地盘。

  这点非常重要,在方式上,从贸易支付开始,再到凡与中国相关的金融支付。

  在地理上,从东盟国家与海湾六国开始,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到接受中国投资的国家。

  这两条路线是人民币扩张版图的路径。

  这就结合了贸易、基础建设、金融货币,同时也是中国拓展外交影响力的路径。

  7 大势不可扭转

  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曾经于2021年和2022年说,美元是全世界最为流通的货币,并且此一地位得到法律的支持,全球没有任何货币可以取代美元。耶伦说的法律基础,是指美国的法律框架。

  耶伦当时的说法,是针对外界去美元化风潮的回应,颇有不屑一顾的味道。

  但是两年后的2023年秋天,耶伦不得不承认,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遭受挑战,尤其是,当美债拍卖遇到了困难。

  我可以很清楚地说,尽管去美元化需要相当的时间,但其进展已经比之前的预估还要快。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极力推动去美元化。但俄罗斯只是去美元化的倡议者。俄罗斯大声呼吁可以,引发世界的注意可以,但俄罗斯缺乏足够的实力。

  但中国出手则不同,中国的经济体量够大,是全球最大贸易国,是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对手。

  中国以渐进、稳当的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世界金融支付多元化、数字化(数字化),其势不可挡。

  美国无法扭转这个变局,耶伦当时的豪语沦为笑话。时代巨轮非人力可以扭转。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说到这里。谢谢各位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3:09 , Processed in 0.1250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