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39|回复: 0

刘晓博:紧急叫停!重要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一大早,多家媒体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年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将从4月起被叫停。

  这是消费贷政策的一次重要修正,将对楼市、股市产生微妙的影响。

  今年3月1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具体表述如下:

  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金融监管总局也在那前后印发通知,要求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过去半个月里,各银行“八仙过海”纷纷出台消费贷的“扩张新政”,为了吸引大家贷款,低利率、高额度、松监管是大概率的。

  据报道,消费贷利率显著走低,很多地方推出了年利率低于2.6%的消费贷,最低可以达到2.4%。贷款额度也不断攀升,开始突破每人50万元的额度。

  比如有媒体报道说,浦发银行已将个人消费贷产品“浦闪贷”额度提高至100万元,支持纯信用、循环使用、快速审批,覆盖家电换新、装修、购车、旅游等多元场景。

  消费贷一般不需要抵押物,多采用纯信用的方式,所以它有很多“妙用”。

  所谓“妙用”,就是打擦边球。比如以消费的名义把钱贷出来,去支付房贷或首付款,归还民间借贷,甚至炒股。这在消费贷的历史上,一直存在而无法根绝。

  想想看,现在首套房的最低房贷利率不允许低于3%,民间借贷动辄年息超过10%。当一个人负债累累的时候,突然有了不用抵押物的低息消费贷,他一定会想办法“打擦边球”的。

  当前大多数企业、个人都处于“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债务压力比较大,化债意愿非常强。有了低息消费贷,可以避免楼市断供,缓解家庭财务危机,还可能被“头脑灵活”的人拿到股市,参与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

  所以鼓励消费贷政策出来后,市场理解为股市、楼市的重大利好。

  国家之所以出台鼓励消费贷的政策,跟1到2月居民贷款欲望低迷有关。

  今年1到2月,全国住户贷款只同比增加了547亿元,创下了3年来新低。2024年、2023年的1到2月,住户贷款分别增长了3894亿元、2081亿元。而疫情之前的2019年,1到2月住户贷款增长了9192亿元。

  国家扩大内需,通过鼓励消费拉动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如果说发行特别国债,补贴以旧换新,相当于“拉”消费;那么鼓励消费贷,则相当于“推”消费。两者形成合力,以期打破消费僵局。

  那么:既然消费贷可以“一石多鸟”,为何突然踩刹车了?

  主要是担心风险。

  消费贷可能被挪用去买房、炒股、归还民间借贷,这是监管部门不希望看到的。如果在这方面失控,可能让消费贷“次贷化”,酝酿出“不可测”的风险。

  今年以来,股市回暖比较明显,一些95后、00后的新股民开始进入股市,他们没有经过风险的洗礼,在炒概念、追涨杀跌上远比老股民生猛,自然会想到用消费贷“博富贵”。

  今年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中美关税谈判尚未正式拉开序幕,特朗普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极限施压,还不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因为消费贷流入引发股市泡沫、最终摔一跤,显然得不偿失。

  如果消费贷被一些激进的投资客拿去炒楼,再被一些“砖家”带偏,买了荒郊野地里一辈子都不能翻身的垃圾资产,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就是消费贷“踩刹车”的重要原因。

  相信此次踩刹车的不仅仅是利率,应该还会收紧额度、用途等方面的管理。

  这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说,是一个利空。尤其是股市,最近一直有点上不去、下不来的感觉,周五似有向下破位的感觉。

  有了这个消息,下周股市会如何演变?

  好在此次消费贷踩刹车比较早,尚未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影响只是心理上的,是此前的“超预期”无法兑现而已。

  此外,这还传递了一个信号:短期内不太可能降息,比如4月21日。

  跟以前经济下行周期相比,当前的政策面更有耐心,在推动经济复苏上习惯采用中医的“综合疗法”,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这轮经济调整,不仅叠加了地缘政治的百年未有大变局,还叠加了房地产的大拐点,太急也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用时间换空间。

  今年以来出现的杭州的DeepSeek(人工智能)和深圳的“新凯来”(芯片),代表着中国的核心科技领域的重要突破,正是以时间换空间的重要成果,也让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总之,消费贷踩刹车传递了两大信号:第一,不鼓励泡沫,不鼓励打擦边球,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短期内大概率不会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2:11 , Processed in 0.0937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