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回复: 0

叶立华:汽车市场无序竞争根源是地方保护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正在北京举办,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的竞争。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严格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

  最后,要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我们看到这个新闻,不要多想,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确实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以前的恶意竞争会导致偷工减料的问题我们之前也提过,但是这次谈这个事情,不是说要解决偷工减料的问题,也不是要解决抢占市场的问题。

  是要打破地方保护,是要打破市场分割。

  无序竞争的结果,一般是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最后就算卖一辆亏一辆也要抢市场,一直到进入一个压缩成本,低端做工,劣化质量,口碑崩盘,失去市场的恶性循环中去,我们以前的摩托车行业犯过这样的错误,翻过车,但当前这个局面,无序竞争不是问题。

  当前问题最大的不是无序竞争,因为政策干预只能停留在针对不良产品罚款,政策并不能因为是发指令的一方,就真的能把市场干预到底,经济的发展有经济的规律,过去一段时间汽车企业的倒闭和兼并,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不是问题。

  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对政策的万能性有不切实际的期待,问题是各地的市场监管局,本身就在地方政府名下,是个下属单位,上级领导有可能讲我们要保就业,那市场监管局就只能对劣质产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市场监管不能脱离属地去开展工作,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是不能对政策有太多期待,但是这点基本的期待还是有的,地方政府通过保护本地企业来保护税收的行为,本质是政绩考核压力与地方财政依赖,共同催生的行政保护。

  这种事情绝对不是单纯约谈整改能根治的。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市场监管部门的困境。当质量监管目标与地方GDP增长目标冲突时,市场监管部门往往沦为地方利益的执行工具。

  这种制度性矛盾,导致国家层面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在落地时就一定要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是全国统一大监管,做跨区域的治理机制。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欧盟反垄断监管经验,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的市场监管特别执法队伍,对跨区域市场分割案件实行直接查处。

  只有打破行政藩篱,实现监管真的共建共享,才能让市场竞争,真正摆脱恶性循环,回归创新驱动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 07:59 , Processed in 0.1094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