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5|回复: 0

丁咚:中俄领导新世界是否可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0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瓦那拜访了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卡斯特罗表示,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对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中国是伟大的国家,中国发展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同一天,卡斯特罗在接受俄罗斯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个世界还没有毁于帝国主义的罪恶的战争之前,为了人类的生存,俄罗斯与中国应该领导一个新的世界。

  在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古巴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离开这个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俄古达成协议,重启古巴监听站。而它是冷战时期苏联势力远及美洲、逼近美国的赫赫有名的象征物之一。

  这一重要动作的背景是,俄美新近围绕乌克兰政治危机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对峙,随着局势升级特别是马航客机遭击落后,俄罗斯与整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紧张关系愈益浓炽,冷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有在某种程度上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如果光是俄罗斯单打独斗还不能使人产生更多的遐想,因为在当今世界仅凭苏联解体后已显单薄的俄罗斯实力,不足以对抗整个西方。在俄罗斯张开地缘政治巨手,玩转美欧,并大力推进其地缘政治利益的时候,正在上升中、似乎颇有前途的庞大的新兴大国中国与其同声共气地发出结束现存国际秩序、开启新的世界体系的强音。中俄联手阻击了西方在从叙利亚、伊朗到乌克兰的一系列战略图谋,彰显出两强合作所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那么,卡斯特罗的话是国家交往间的应酬之语,毫无现实依据,还是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老卡斯特罗洞察世界局势后所作出的预言?随着全球政治局势的变幻发展,中俄有无可能共同携手领导世界?

  这首先是一个极有诱惑性的政治图景,任何复兴中的国家特别是大国,都渴望在一个老旧的统治世界的国际秩序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中俄在整个世界中都具有富源广阔、历史悠久、富有文明个性、发展势头良好的特点,如果它们希望终结西方领导体制,重建国际秩序,建立由其主导的国际新体系,世界应该不会感到惊讶。

  然而,如果这样,就将意味着,中俄决定公开、全面、长久地与美国领导的现有国际体系对抗,甚至不惜让冷战重新来过一遍,甚至不惜为此展开一场不输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新的世界战争,通过血与火的拼斗,在尸骨遍野之上建立一个新的欧亚帝国同盟。

  这是第一个不可能,无论中俄现在看上去如何走近,但它们的关系不可能坚韧到足以亲密无间、至死抱团、并与整个西方为敌。中俄在相互保持战略协作的同时,都与西方建立了紧密的、不可弃绝的关系纽带,俄西在政治制度、价值观等领域同宗同源,中西以市场为连接通道形成了互通有无、难以割舍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而当中俄潜藏的地缘政治利益冲突爆发的时候,西方是唯一有能力让它们产生安全感的国际博弈工具。它们都决定了在以与西方整体为敌作为代价来实现中俄领导世界,在根本上是行不通的。

  毋宁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是建立在诸多肉眼可见的现实利益之上的权宜的利益结盟,中俄由于其体量、历史、发展和雄心所带来的荣誉感,无法苟存于美国单极霸权的西方体系之下,并受到它的地缘政治挤压,在结束美国单极体制、改革西方一元化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扩大和增强各自的国际话语权,并保证它们的国内政治稳定和地缘政治利益,它们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共同的外交目标。这就是卡斯特罗所说、部分学者认为的中俄领导世界的现实基础。

  但当前亲密的合作无法永恒地掩盖、持续地终结中俄之间的战略分歧和分裂的可能性。中俄在政治上的异质,将是最终使得彼此保持距离的核心要素。俄罗斯的强人政治是其民主化道路上对自由化无限发展后的一种矫枉过正,随着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日益成熟,势必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走向威权体制和自由体制的妥协地带。届时俄与西方将有更多共性和共同语言,也将与西方体系产生更多共鸣。

  而在中俄都在向前发展、各自的身形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各自对对方的需求想必也会降低,而隐存的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冲突,特别是俄西交融后在政治上的一致性,与中国形成的巨大分野,将为彼此冲突制造现实导火线,中俄战略协作的分裂势不可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俄共同领导世界,也缺乏坚实的战略前提和可以永续不绝的利益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2:47 , Processed in 0.1094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