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37|回复: 1

天下纵横谈:中国积极应对国际政经变数2012-7-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9 1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美国的战略利益角度而言,是一点也不担心朝鲜核试爆的一幕在伊朗重演的。而一旦伊朗真的犯了糊涂,落入圈套,去搞什么核武器,那么美国与以色列,就有了战略上的极大自由,以色列完全可能在核试爆前后的某一个时刻,借助美国的支持,直接袭击伊朗了。一旦如此,美国将一石三鸟,第一是打击了伊朗,如愿控制了中东的所有石油;第二是将最大程度地撕裂欧盟在伊朗问题上与中俄的战略默契;第三,美国彻底解决这次金融危机的前期准备,将最大程度地完成,从而为欧元货币影子化、金融攻击中国,做下堪称完美的战略布局。
  
  1、欧元区降息,美国获得欧元区政策红利
  
  ●拉加德称美国可以再宽松
  
  据路透社7月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7月3日警告称,美国“财政悬崖”将影响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虽然从中期来看,美国需要增加财政收入和政府福利项目改革来控制债务增长。但从目前来看,应该着眼于促进经济强劲增长。拉加德称,推动经济复苏需要持续性的政策行动,美国当局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政策空间,促进经济复苏。
  
  ●欧洲央行降息
  
  据新华社7月5日报道:欧洲中央银行5日召开月度货币政策会议,会议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从1%下调25个基点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新利率将从7月11日开始正式生效。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降息决定符合此前市场人士的预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欧洲央行做出降息决定,主要是考虑到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继续存在下行风险。同时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是可控的,这也为欧洲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间。
  
  【天下纵横谈】:在欧盟峰会通过12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同意设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之后,我们看到,欧元区很快又降低了基准利率。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已经降到了0.75%的位置,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利差进一步缩小。这反映了债务危机所带来的财政紧缩,以及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侵蚀,所带来的经济收缩效应,已经很大程度威胁到了欧元区经济增长。在此情形之下,欧元区降息也是迫不得已。
  
  欧元区的降息,随即吞掉了此前欧盟峰会给欧元带来的上涨动力,美元反弹出现了继续的迹象。从美欧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终于逼迫欧元区出台了一项关键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美国在本国经济数据难看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借助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红利,来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也就是维持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的美元反弹。美国可以暂时不理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政策要求了,这其实也是美国自身的政策要求,不过,美国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欧元区的政策红利。
  
  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美元的反弹能否继续,关键就要看欧元区能否在财政联盟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果此次欧元区降息之后,仍无重大的财政联盟行动出台,美元指数上摸90的点位将是大概率事件了。
  
  可以这么说,到目前为止,美国金融破击欧元的部分战略目的是达到了:欧元区走上了货币宽松之路。这虽然可为欧元区解决债务危机延长时间,但同时也为美国未来对欧元发起更大的破击行动,提供了子弹。评论员认为,欧元区如果不能下决心,解决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本问题,即欧元的真正统一问题,那么欧元区现在的的宽松幅度越大,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困境将更加复杂。现在只是主权债务问题,将来还将可能面临通货膨胀问题,甚至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滞涨局面重新出现。
  
  一旦如此,欧元区将可能不得不在更多国际问题上,向美国做出妥协,而其中最值得中国关注的一个妥协,就是对金融攻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妥协。美欧政治与经济的合流,目前仍然不能排除。这一点,在中东问题上,我们可以略见一斑。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美国力挺叙反对派,意图撕裂中俄欧默契
  
  ●叙利亚之友会议同意大幅增加对叙反对派援助
  
  据中新社7月6日报道:第三次“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6日在巴黎闭幕。大会发布声明称,各国同意大规模增加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援助,包括向其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设备。下次“叙利亚之友”会议将在摩洛哥举行。第三次“叙利亚之友”会议6日在巴黎举行。与会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叙利亚危机已对世界和平与安定构成威胁。他呼吁俄罗斯支持推动叙利亚政治过渡进程。
  
  ●美国警告中俄“付出代价”
  
  据法新社7月6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6日在“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上敦促与会者“向中俄伸出手”,她动员与会者让中俄清醒起来,让中俄明白“它们的行为不可容忍,将为此付出代价”。此外,叙反对派“全国委员会”主席希达还在巴黎呼吁与会者支持在叙上空设立禁飞区和人道主义走廊。
  
  【天下纵横谈】:在联合国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国际会议召开之后,我们看到这个“叙利亚之友会议”立即举行了。从会议的参与者与最后的成果来看,美国与欧元区在叙利亚问题上,显示了很多的共同立场。虽然这种共同立场,显示了美欧在叙利亚问题上合流的倾向,但是,目前来看,这种趋势还不宜过分解读。
  
  因为,在叙利亚问题上,欧盟或者说欧元区,确实有重大利益关切,这个重大利益关切,就是法国的地中海联盟计划。叙利亚是地中海联盟计划的关键战略要地。是欧元区连接中东产油国的关键通道。
  
  对美国而言,这里则是切断阿拉伯世界与伊朗连接的一个战略要点,当然也是抗衡地中海联盟计划的一个关键地带。当然,叙利亚问题对美国而言,另外一个更大的战略价值,则是最大程度地割裂中俄与欧盟在中东问题、尤其是伊朗问题上战略协调。一直以来,防止中东富油国全部落入美元的势力范围之内,可以说是中俄欧三方在中东地区战略默契的最重要的基石,对如何撕裂中俄欧这种共同的战略需要,则是美国最头疼的问题。
  
  现在看来,美国正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叙利亚问题的剩余价值。不过,从希拉里在“叙利亚之友会议"上,敦促与会者“向中俄伸出手”,而响应者寥寥的情况来看,目前欧元区并没有将叙利亚问题扩大化的政治意愿。
  
  当然,美国撕裂中俄欧在中东的战略默契,其目的依然是为一场伊朗战争做准备的。也就是说,叙利亚问题不过是美国按照自己的需要,解决伊朗问题的一个跳板,这里的伊朗问题,不仅仅是伊朗的核问题,而是谁来控制伊朗石油的这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而美国目前解决伊朗问题的最大的阻力,仍然是来自中俄欧在伊朗问题上的战略默契。不过,在伊朗问题上,中俄欧的战略默契,并非是无懈可击,伊朗核问题就是割裂中俄欧在伊朗问题上默契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就地理位置而言,欧盟是最关心伊朗核问题的,也是最担心伊朗拥有核武器的。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两手,烟幕弹隐藏真实意图
  
  ●伊朗称德法参与暗示其核科学家
  
  本报综合消息:伊朗情报机构负责人海达尔·穆斯利希日前指责称,责德国和法国情报机构参与了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阴谋。伊朗此前曾指责以色列、美国和英国策划通过暗杀行动来阻挠伊朗的铀浓缩计划。伊朗官方的伊通社援引穆斯利希的话说:“在与暗杀活动有关的网络中,我们看到了与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美国的情报机构以及地区情报机构之间的关联。”
  
  ●美刊透露美搅乱叙利亚是为攻伊做准备
  
  据美国《航空周刊》日前报道:美国政府的一份详细报告称,美国军方计划在2013年甚至更早对伊朗实施轰炸。据这份报告显示,有迹象表明,美国对伊朗不会容忍太久。白宫的军事计划者和相关顾问,目前已经在讨论对伊朗实施轰炸的恰当时间,并认为2013年较为妥当,因为今年11月美国大选结束后,预计美国国内反对袭击伊朗的政治压力将降到最低。
  
  【天下纵横谈】:如果说哪个国家或地区,最不能容忍伊朗拥核的话,那就是欧盟了。这也是法国与德国情报机构参与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了。确实,在伊朗拥核问题上,美国戳到了欧盟尤其是德国与法国的软肋。
  
  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美国近期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有了微妙的转变,一度公开声称美国“不反对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这个转变实质上是鼓励伊朗搞核武器,同时也在催化以色列的危机感。以便在伊朗踏入核门槛之前或之后的某一时刻,发起一场由以色列出面、美国在后面支持的伊朗战争。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美国频频释放的对伊朗战争计划,也是将伊朗推向核门槛的一个策略。
  
  众所周知,目前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并没有在伊朗发现核武器研制计划或者行动,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然频频透露有关攻击伊朗的计划,这既包括美国的,也包括以色列的。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如果伊朗不搞核武器,美国与以色列为什么还要制定打击伊朗的计划呢?对此,评论员的观点是:如果说,美国在伊朗民用核问题上态度上的松动,是向伊朗暗示伊朗可以再和问题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的话,那么这几年来所发布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打击伊朗的军事方案,则是在加剧伊朗的不安全感,其最大的战略目的,是逼着伊朗去搞核武器。这一曲烟雾弹与苦肉计,美国人在东亚的朝鲜,已经成功地上演了一次。
  
  评论员认为,从美国的战略利益角度而言,是一点也不担心朝鲜核试爆的一幕在伊朗重演的。而一旦伊朗真的犯了糊涂,落入圈套,去搞什么核武器,那么美国与以色列,就有了战略上的极大自由,以色列完全可能在核试爆前后的某一个时刻,借助美国的支持,直接袭击伊朗了。一旦如此,美国将一石三鸟,第一是打击了伊朗,如愿控制了中东的所有石油;第二是将最大程度地撕裂欧盟在伊朗问题上与中俄的战略默契;第三,美国彻底解决这次金融危机的前期准备,将最大程度地完成,从而为欧元货币影子化、金融攻击中国,做下堪称完美的战略布局。
  
  所以,在此之际,我们有必要从另一角度,来解读当前从瑞士流传出来的有关阿拉法特遭到以色列毒死的消息,虽然瑞士并不是欧元区的成员国,但是,瑞士的这个消息释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元区的立场,即继续向以色列施压,防止以色列替美国铤而走险。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中国继续推动科技创新,未雨绸缪应对国际政经变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据新华社7月7日报道:全国科技创新大会7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天下纵横谈】:在今天的结尾,评论员认为非常有必要点评一下中国的这次科技创新大会。从出席领导人的规格来看,这次科技大会的规格是相当之高,可谓近年来罕有。评论员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大背景之下。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的两大策源地,美国与欧元区的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美国的经济问题,已经看不到解决的良性手段,从奥巴马的产业政策来看,基本已经放弃了当初的重振制造业的努力,因为这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那么,美国剩下的手段,就只能是依靠掠夺他国,来最大程度地拖延自身问题的爆发时间。
  
  而从欧元区目前走向货币宽松的道路来看,欧元区真正解决问题的道路,恐怕任重道远,尤其是各成员国,如果总是避重就轻,不就欧元的根本缺陷问题动刀子,回避财政联盟这个核心问题,而只是在货币政策,经济刺激政策,国际救援等问题上敲边鼓的话,那么,欧元区的问题恐怕将进一步恶化,乃至演变为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无法形成内部良性解决方案的背景下,欧元区将很有可能走上与美元合流的道路。
  
  这个道路的模式,将意味着欧元区将不是以抵抗美元霸权而获得自救,而是暂时臣服于美元,并配合美元,一起掠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从而获得其债务问题的拖延与暂时性的解决。在这条道路上,英国与日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为欧元区树立了榜样。
  
  评论员认为,其实,美欧合流的道路,从来就是美欧的共同选项之一,但是,之所以今天还难以成为现实,就是因为有了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独立的政治能力、强大的军事能力为后盾的庞大的经济体的存在。
  
  评论员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学了满肚子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中国经济学者们不必妄自菲薄。当然,中国也必须未雨绸缪,为今后可能的美欧金融合流局面,做好应对准备。而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提升中国的产业层次,就是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准备。不管是人民币国际化也好,扩大中国的金融纵深也好,其最根本的依靠,还仍然是中国的产业升级,一旦这个升级得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那么世界经济与金融新秩序的来临,就会更容易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0:1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观点我不赞同
来自:大参考 Android客户端: Android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46 , Processed in 0.093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