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88|回复: 3

东方时事评论:美拉中国组建新的反恐世界联盟分拆中俄 2014-09-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2 00: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军官:扩大叙利亚ISIS空袭 需地面部队支持

  【华盛顿消息】据《今日美国》11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已在美国当地时间10日晚,宣布将扩大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一名美国高级空军指挥官表示,奥巴马如果想让在叙利亚的空袭更顺利高效,还是需要地面部队的配合。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指挥官表示,美国当然可以只向战场派遣无人机,扫描战场,并找出潜在的打击目标。但是,如果此时,无人机的操作员能和在战场的地面部队联系,地面部队可以立即前去确认打击目标。
  报道称,奥巴马已经表示不会向伊拉克或叙利亚派遣一般的地面部队,但会派出12支美军部队以建议和协助伊拉克军队。
  该指挥官还称,叙利亚防空网对美国空军不会形成威胁,因为叙利亚的防空武器都部署在首都大马士革附近以及和以色列的边境上。他还表示,相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还不会操作过于复杂的地对空导弹系统。
  报道指出,这名未参与制定此次空袭计划的指挥官强调称,美国需要派遣地面部队以查明打击目标,以避免平民伤亡,还可以避免被当地武装组织利用,去替他们进行报复打击。
  此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军事分析家麦克·沃汉伦表示,在伊拉克的空袭显得比在叙利亚要轻松。因为伊拉克有当地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和库尔德武装人员,他们可以借助美军的空袭,发动地面进攻。而在叙利亚,美军只能花时间训练武装人员,并适应与他们协作。
  沃汉伦指出,可能到2015年或2016年,美国才能使用在伊拉克的方法,与叙利亚协同作战,打击“伊斯兰国” 极端组织。

  【时事解说】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沃汉伦指出,可能到2015年或2016年,美国才能使用在伊拉克的方法,与叙利亚协同作战,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

  一句“可能到2015年或2016年,美国才能使用在伊拉克的方法,与叙利亚协同作战,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 可谓勾勒出了西方资本眼中伊拉克之乱后续发展的大体进程。人们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地时间10日晚发表电视讲话,不仅全面阐述了美国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注:所谓ISIS或ISIL、IS)的战略,还一口气抛出了三个决定,即:第一、美国将通过发动空袭和支持合作伙伴地面作战部队的方式来削弱并最终摧毁伊斯兰国;第二、美国决定加大对伊拉克空袭力度;第三、同时,美国决定将毫不犹豫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采取行动。

  然而,这一口气憋出来的三个决定本质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名美国高级空军指挥官嘴巴中吐出的内容,即奥巴马如果想让在叙利亚的空袭更顺利高效,还是需要地面部队的配合。显然,更重要的是谁来配合?

  在之前的解说中,针对美国(注:其实是西方资本主导的西方利益)与ISIL之间似乱非乱的这一对混账关系曾经给出这样一组观点,即:

  这里从一开始就认为并反复强调:在这场谁都知道是谁豢养、但谁都不认领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武装上演的伊拉克之乱中,这个谁都知道被谁豢养、但谁都不认领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武装其真正的作用就是三个:

  第一个作用是通过一切手段搞乱伊拉克,向伊拉克政府施压,最终达到改组伊拉克政府、去其亲伊朗本色、直到加入那道金融防火墙、站进严厉制裁伊朗阵营的目的。

  第二个作用是全面妖魔化伊斯兰教,试图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西方资本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时附带的一张暗牌(也就是暗藏在亨廷顿那本《文明的冲突》中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等其它宗教、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之魔)作为死魂灵施放出来,从而

  一方面作为粘合欧美利益的粘合剂;另一方面是作为动员欧美利益合力水淹南方、最终彻底解决所谓南方问题的动员令。

  第三个作用是作为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提供一个旨在精确操控库尔德建国进程,从而进可进一步操控中东各国、退也可彻底破坏中东走向中东全面破局.......这一根基的“操控支点”!

  也就是破坏国际社会借未来可通过区域合作解决库尔德人问题这一话题去推进尊王攘夷的策略,以实现中东全面破局这一根基的操控支点。

  随着所谓时间陷阱从乌克兰之乱经ISIL这一支点而再次折回伊拉克之乱,作为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下的西方整体利益欲迅速获取所谓关键性推进与重要推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伊拉克之乱,在其关键时刻,巴以冲突再起。但人们也的确如期地(如人们所期望地)看到了哈马斯强硬派的强硬反击。

  然而,期间面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始终在尽一切手段调集其战略资源,促使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在中国南海、东海方向对中国整体战略施加的一系列干扰,尽管中国根本无视之,从而一边继续两种战略准备、一边适时且果断地向中东高调派出中东特使(以展现中国全球战略的原则立场),但由于身陷并受制于乌克兰之乱的俄罗斯其中东政策持续不作为(代表性的事件是俄罗斯中东特使始终连毛都未见一根),随着时间的拖延,以美军空袭ISIL并持续向伊拉克增派军事人员(注: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的核心资产——美国军事力量摆脱美国国家利益的制约,开始军事介入伊拉克。这是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的第一步,还是美国国家利益被进一步恶性透支的第一步)及伊拉克马利基政府倒台(亲伊朗)为标志,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欧洲利益(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

  不过,这里再次强调,基于欧美资本利益对欧美国家利益的主导性,或基于西方资本利益对西方整体利益的主导性,对上述结论的再展开就是:

  与其说是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欧洲利益(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还不如说是欧洲国家利益(注:但由欧美资本利益进一步合流并主导)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包括欧洲资本利益的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来得精确。

  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一条堪称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所触发的相关新闻其实就是另一个标志——一个至少标志着三层意义的重大标志。在具体展开之前,先来阅读这则新闻片段。

  苏格兰独立公投成榜样,欧洲各国独立的火苗在蔓延
  【加泰罗尼亚消息】据媒体9月12日报道,苏格兰独立公投像一个不小心被点燃的火把,让英国后院一下起了火。不仅如此,这把火已经延烧到欧洲多个国家的后院:从德国的巴伐利亚,意大利的撒丁岛,法国的科西嘉岛,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分裂的幽灵游荡欧洲”。瑞士《巴塞尔日报》11日指出,苏格兰独立公投已成为欧洲其他国家一些地区的榜样。有报道显示,正当英国首相卡梅伦为苏格兰公投寝食难安以至“心碎”之时,欧洲各国的分裂势力搞起了串联,他们不但对苏格兰独立公投纷纷点赞、声援,并且互相走访,“探讨独立计划以及共享经验”。这意味着一旦苏格兰真的通过公投实现独立,卡梅伦不仅将成为“英国的戈尔巴乔夫”,而且有机会成为“欧洲的戈尔巴乔夫”。
  北京《环球时报》报道,9月11日是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民族日”,300年前在被罗马帝国占领前,这里曾是独立的国家。当天,很多民众身披加泰罗尼亚的黄底红条旗聚集在巴塞罗那主要交通要道,宣泄对独立的渴求。西班牙《侃报》11日报道称,苏格兰定于18日进行的独立公投无疑是给加泰罗尼亚民众注射了一支强心剂。加泰罗尼亚将于今年11月9日举行独立公投,虽然不被西班牙政府和该国法律所承认,但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马斯10日宣称,公投宗旨是“一切由人民决定”,“先民意,后法律”。
  据《今日美国》报11日消息,加泰罗尼亚公共外交委员会近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约55%加泰罗尼亚人支持脱离西班牙,独立后国家“定都巴塞罗那”。
  随着苏格兰独立公投临近,意大利第二大岛、拥有160万人口的撒丁岛也渐受人们关注。据《米兰财经报》网站11日消息,“撒丁岛人”党书记塞达表示,自从苏格兰确信将进行独立公投以来,“撒丁岛的独立时间也在日益接近”。他认为,苏格兰公投不仅鼓舞了士气,还为撒丁岛独立提供了模板。

  请大家注意上面这一段文字,原文是:西班牙《侃报》11日报道称,苏格兰定于18日进行的独立公投无疑是给加泰罗尼亚民众注射了一支强心剂。加泰罗尼亚将于今年11月9日举行独立公投,虽然不被西班牙政府和该国法律所承认,但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马斯10日宣称,公投宗旨是“一切由人民决定”,“先民意,后法律”。

  显然,对比上述文字片段,所谓那条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系指苏格兰定于18日进行的独立公投;而其所触发的新闻则是:从德国的巴伐利亚,意大利的撒丁岛,法国的科西嘉岛,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苏格兰将公投独立”所触发的分裂幽灵提前游荡于欧洲各国上空。前面已经说了,这是另一个标志,一个至少具有三层意义的重大标志,具体展开就是:

  第一个层面、它进一步证明: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欧洲利益(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

  第二个层面、在第一个层面的基础上,它也进一步证明欧洲国家利益(注:但由欧美资本利益进一步合流并主导)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包括欧洲资本利益的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

  第三个层面、在第二个层面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它更是进一步证明:当真正为西方资本所主导的伊拉克之乱之后续发展在欧洲国家利益的密切配合下,由于俄罗斯中东政策至今被乌克兰之乱死死地套着而始终在中东方向无所作为。因此,循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基本原理(注:相关内容请参阅之前解说,核心是西方资本对欧美平台进行双向挤压。在此不再重复),在美国国家利益这一制约因子慢慢被西方资本挤压得准备允许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这一最新发展之后,为了让美国国家利益尽早地从准备允许迅速切换至正式允许(注:这需要得到欧洲国家利益也同意向美军有效重返中东提供有效的政治、特别是军事支援,从而以此作为美国国家利益尽快正式允许的前提条件),更为了在组织层面令北约(欧美)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效军事介入中东。那么,站在西方资本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则循所谓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基本原理,在俄罗斯中东政策终因乌克兰之乱至今未让美国军事力量感觉重返中东会遭遇什么巨大危险,从而公开誓言“将毫不犹豫越境军事打击进入叙利亚境内的ISIL” 的有利情况下。为了高效推进内嵌两个进程之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与西方资本复杂转进,也就到了顺势并反手挤压欧洲平台(欧洲国家利益)以迫使欧美利益(注:更多是欧美国家利益)进一步合流,继而可合欧美两个平台之力(注:在政治特别是军事上,也就是合整个北约,外加西太平洋安全框架之力;在经济特别是金融上,合均已经进入无限量化宽松的欧美日(元)之力)去快速获取所谓关键性推进与重要推进的时候了。

  显然,如果人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且同时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框架内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就不难看出,在欧洲国家利益(注:但由欧美资本利益进一步合流并主导)主导策划的伊拉克之乱终于走向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包括欧洲资本利益的西方资本所期望的方向之后,也就是说:在成功地用乌克兰之乱死死套住俄罗斯中东政策之后,在美国国家利益终于被西方资本在欧洲国家利益的配合下,挤压得准备允许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之后,作为促使美国国家利益尽快正式允许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的有效手段之一,欧洲国家利益也必须向美国军事力量有效介入、甚至近距离威慑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阿曼、伊朗等提供或直接或间接的、但必须足够的军事、特别是政治支持(注:请大家注意这个顺序)。也就是说,在美国平台(美国国家利益)对西方资本高效运作的制约因子因有效重返中东而即将被恶性透支、从而即将被有效消解的同时,循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原理,欧洲平台(欧洲国家利益)对西方资本高效运作的制约因子也会同时被一定程度地有效消解。

  同样,循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原理,人们也不难看出,这种双边挤压、同时消解累积到一定程度,将极大地强化已公开游离于欧美之间、但在乌克兰之乱后、开始偏向于欧洲平台(注:并非正式选定)的西方资本在欧美平台之间的运行效率。然而,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

  如果人们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且同时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框架内去观察与处理问题,那么站在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角度,公投将苏格兰从英国分裂出去至少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就是顺势、反手挤压欧洲国家利益的作用。显然,这一作用原理就是苏格兰将公投独立(18日、下周四)所触发的分裂幽灵提前游荡于欧洲各国上空。

  第二个作用是在第一个作用的挤压之下,苏格兰公投独立的后续发展必然有两个环节:

  其一、由于欧盟成员国英国相对独立于欧盟之外(注:它既不使用已有17个欧盟国家使用的统一货币欧元,也不加入已有25个欧洲国家参加的申根签证协定。更重要的是,其外交、安全政策与美国更近。在经济上拒绝签署旨在加强欧盟财政纪律的财政契约、致使该契约只能是欧盟成员国政府之间的一个协定,而不能转变成欧盟成员国都遵守的法律。归根结底,英国始终扮演着欧盟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的阻碍者的角色)。因此,不论是在欧美平台之间还是在欧洲平台之内,通过苏格兰公投独立及后续发展迅速、彻底地解决英国问题,对已公开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却在乌克兰之乱后明显开始偏向欧洲平台的西方资本而言,一旦借第一个作用成功迫使欧洲国家利益向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提供切实配合,从而迅速获取所谓关键性推进与重要推进之后,则在加快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问题上,这个工具不仅高效、且还是一场极易控制局面的茶杯中的风暴。

  其二、一旦相对独立于欧盟的英国最终被分解,目前驻在苏格兰的英国核力量很可能在英国财力不逮的无奈下(注:苏格兰独立的动力之一,就是不想承担英国的财务负担,想依靠北海油田等优质资产单独过小日子)、在西方资本的协调中被迫转手给急需整合并提升军事力量的欧盟。甚至英国还不得不放弃英镑、正式使用欧元,继面让上述财政契约成为欧盟的法律,为欧盟政治、经济、军事的进一步整合扫清最大的障碍。

  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英国核打击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属于美国军事力量(注:在技术上,没有西方资本手中的核心资产——美国军事力量的许可,英国核导弹是发射不出去的)的。因此,一旦转手成为事实,也就等同于西方资本正式着手将美国战略平台的某些战略机能向欧洲战略平台进行转移。在这个问题上,人们不妨密切关注之。

  显然,如果欧洲各个国家在提前出现的分裂幽灵的威慑下最终积极配合,从而在现阶段不再阻碍欧盟向美国军事力量有效重返中东提供有效配合(比如必要时出动地面军事力量相助)。那么,对受到反手挤压的欧洲国家利益而言,上述局面就是一根实实在在的胡萝卜。另外,继欧洲央行最晚6月降息成为事实之后,值得警惕的是,9月4日,欧洲央行在议息会议后又决定将三大利率均下调10基点,基准的再融资利率由0.15%降至0.05%,隔夜存款利率由-0.1%降至-0.2%,隔夜贷款利率由0.4%降至0.3%。还有在9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称:美联储加紧寻找Libor的替代方案,以驱使市场参与者同意把美元同业间拆借利率(Libor)之外的指标选为基准利率。值得强调的是,该媒体最后警告说:这一改革可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数百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合同。

  而从观察的结果去看,英国《金融时报》的警告一则有些迟、二则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轻视了问题的严重性。事实上,今天的Libor已关系到总价值近1000万亿美元的全球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左右着至少500万亿美元的利率掉期市场。而在2014至2015年时间段里,这个南、北经济体中参与范围极其广泛、且诸多关键行业濒入程度极深的利率掉期市场、结合国际局势未来的具体演化,该市场的具体演化过程或将引爆欧美经济体中的一个或者全部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尤其是社会危机,或将引爆南方经济体(东亚、南美、南亚)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尤其是社会危机。

  这样,经过三个月、一个季度的公开注水(欧元自6月起事实上就已经进入美元、日元实施很长时间的0.00-0.25%利率区域,从而正式开始无限量化宽松),以此为标志,内嵌在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中的两个进程之一的水淹南方的最后准备进程已经准备妥当(欧美利益在进一步合流,欧洲利益与美国利益准备联手水淹南方。但是,欧洲利益最终是否不顾一切地实质性地参与还得视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倾向的最终选择——的最终反应、尤其是中国两个战略准备的具体情况而定)。欠的就是另一个进程、也就是金融防火墙之全力构建进程的最后完工。

  事实上,形势发展至今,已经部分侧证、但仍未脱离、且还因为中国不懈地持续两种战略准备及加紧践行群众路线、从而也不可能脱离这里几年前给出的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欧洲央行(欧洲资本)最终正式进行量化宽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欧洲利益(欧洲国家利益)最终是否与美国利益一道实质性水淹南方却是有可能避免的。

  因此,站在西方资本的角度,要想彻底脱离上述基本判断,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断掉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在最后关头(比如顺势将伊拉克之乱导向中东大乱,或比如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彻底放手伊核进程,再比如中国正式开始实施两种战略准备之一、甚至全部)因欧与美利益或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在这些问题上的承受能力的不同,或突然被迫转向中东全面破局方向的可能性。表面上,其欠缺的就是另一个进程的最后完工,也就是金融防火墙之全力构建进程的最后完工。而这一如多年前所强调的是,对欧洲利益(包括欧洲资本利益)与美国国家利益而言,均是一个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的西方资本极力许下的极具诱惑的远景;实际上,基于之前针对两种战略准备的大量相关解说及中国国内践行群众路线的情况,主导西方利益的西方资本最欠缺的还是实质中止、至少是有效干扰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而这,亦如多年来所强调的:这对欧美利益(包括欧美资本利益)而言,特别是对欧洲利益(包括欧洲资本利益)、尤其是欧洲国家利益而言,却是一个极其恐惧的威慑。

  在这里提请大家反复阅读上面这段文字描述,直到确认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字、一个标点是多余的。事实上,围绕西方资本痛感最欠缺(实质中止、至少是有效干扰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这个核心问题,稍早从另一个角度还给出一组重要且前瞻性极强的观点,由于它们对于认清当今形势一系列最新发展(比如美国总统安全顾问赖斯访华、中国军方当面要求美国停止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行为、苏格兰公投触发分裂幽灵提前游荡在欧洲上空、俄罗斯第二支救援车队准备再次进入乌克兰境内、上合打开扩容之门)的内在逻辑极其重要,特援引如下。

  ……

  第一、所谓的埃及再乱的后续发展,在此之前及欧美初步合流之后的解说中曾经明确并反复强调:这是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与西方利益(初步合流的欧美国家利益)-西方资本(包括欧美资本,但目前仍由美国资本代言)之间的第一场战略决战。

  第二、这第一场战略决战的战役进程、特别是战役结果,直接关乎国际社会与西方利益(注:其实是西方资本利益)谁能掌握至少未来5至10年的阶段性战略主动权。

  第三、今天,西方资本能否掌握这第一场战略决战的战役进程之主导权、特别是能否最终拿到其想要的战役结果,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关键点是尽一切手段、只要能迅速完成金融防火墙的中东段就行;

  第二关键点在致力于第一关键点的同时,尽一切手段阻止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掌握这第一场战略决战的战役进程之主导权。

  第四、想强调的是,尽管形势已经发展至今(西方已经如意将时间陷阱效应外溢至乌克兰之乱,并折回中东、策动了伊拉克之乱),但由于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的准备进程、特别是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准备工作、至少从埃及之乱之后始终如一、从未懈怠。因此,西方的这把算盘要想顺利打下去,最关键的却是得面对第二个关键点,即:(西方)在致力于第一关键点以夺取主导权的同时,还要尽一切手段阻止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伺机掌握这第一场战略决战的战役进程之主导权。

  第五、在西方致力于第一关键点以夺取主导权的同时,还要尽一切手段阻止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伺机掌握这第一场战略决战的战役进程之主导权的层面上,西方要想做好第二关键点,关键是尽一切手段有效破坏国际社会(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而关键中的关键,更是要有效破坏必要时中国全面控制南海这一战略准备。

  第六、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人们就不难看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歼11BH在中国南海上空以极其专业、且极具警告性的拦截动作果断拦截美国P8A(海神)在中国南海上空军事挑衅动作(抵近侦察)的背后,充分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围绕两种战略准备,不论是在海面之上(在南海上大规模建造不沉航空母舰),还是在海面之下(包括中国最新型海基战略核打击力量、核攻击潜艇在中国南海的战略值班、巡航等方式在内的,旨在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一系列海底战场建设),中国力量都在排除一切干扰、切切实实地持续并加紧准备着。显然,不论是西方刻意放出的日本军国主义、还是怂恿的所谓南海国家,比如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这类的宵小势力,更或者策划MH370恐怖技术劫机案,事实证明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效干扰中国的持续准备。不仅如此,反更加促使中国加紧准备。

  美国国防部这次(注:这样的事件根本不是第一次)主动曝光美国P8A(海神)在中国南海上空的军事挑衅动作,并指责中国军机动作不专业且极其危险。其意义在于:在尽一切手段有效破坏必要时中国全面控制南海这一战略准备的问题上,无奈之下,西方资本的核心资产——美国军事力量终于赤膊上阵了。一则显示绝不允许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二则就是要为日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等既想挑衅中国,又怕被中国战略需要抓住时机枪打出头鸟的宵小打气、壮胆。正是在这种支撑下,8月26日,越南执政党总书记的特使来到了北京。

  值得强调的是,美国国防部这次主动曝光,除了上述意图之外,还有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实意图。那就是为中美规避海上军事冲突相关磋商制造紧迫气氛。显然,在中东局势(伊拉克之乱后续发展)或埃及再乱之后续发展(第一场战略决战)处于关键时刻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死死地套住俄罗斯及死套俄罗斯中东全面妥协正处于关键时刻的情况下,在西方资本眼中的规避,其实有两层作用:第一层,不过是尽可能约束中国在南海、东海方向的军事准备而已;第二层,不过是着眼于中东、着手于俄罗斯,而必须尽可能稳住中国而已。而稳住中国的意图还表现在美国开始默许日本缓和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据报道,日本议员将于明天访问朝鲜。

  第二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另一面,针对西方资本的核心资产——美国军事力量终于赤膊上阵的最新发展,在中国国防部正式驳斥美方的说法,并充分肯定中国军机的拦截动作非常专业,并指责美军对中国的抵近侦察或造成更大危险后果的背后,是中国在高调宣示:即便美军赤膊上阵也一样不能有效干扰中国的持续与加紧准备。那种专业的、警告性极强的拦截动作意味着中国并不刻意规避中美军事冲突。如果美国军事力量一定要在南海或东海挑衅中国军事力量的话。而与此相随的,是中国媒体近段继续高调报道南海造岛,从而根本无视美国冻结南海行动的呼吁。同样,也是在这种无奈下,越南执政党总书记的特使来到了北京。

  也就是说,越南执政党总书记的特使来到北京,既是为自己也是为美国(西方)、日本等探听虚实的。结果仍然是:只要越南敢浮出水面(在南海方向军事挑衅中国核心利益)就坚决摁下去,不管越南得到谁的支持。只要日本敢飞出来(在钓鱼岛方向,日本军事力量敢侵入钓鱼岛领空、领海)就坚决打下来,不论日本得到哪个军事同盟的支持。归根结底一句话,不论乌克兰之乱与伊拉克之乱最终何去何从(注:这相关程度取决于俄罗斯对外政策决策倾向的进一步选择。对此,中国只能继续等待),只要中国觉得战略需要、只要中国认为时机合适,手握两个战略准备、且持续加紧准备着的中国势必半渡而击、重置格局。

  ……

  在上述解说的基础上,再回顾上述这组重要观点,人们也就不难看出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看到越南执政党总书记的特使从北京探听到的结果之后,在西方资本的核心资产——美国军事力量赤膊上阵也根本无法有效干扰、更别提实质性中止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无奈下。为了稳住中国,美国总统安全顾问赖斯也来到了北京,并从行程上(只访问中国,并不顺访美国的盟国——韩国、特别是日本,从而暗示美国愿意考虑在钓鱼岛问题上从原来立场上后退)对中国极力示好。但洞悉美国这套鬼把戏的中国,只用 “如果美国真正想搞好中美关系、就须停止对中国的抵近侦察”这个条件,就将西方的即时企图心(想通过威逼利诱等种种手段稳住中国,一旦中国在两种战略准备问题上稍显犹豫,西方就可以最低成本套出俄罗斯中东全面妥协、继而迅速获得所谓关键性推进与重要推进)给堵得严严实实的。

  第二个问题、正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上合这次峰会开得还算有所成果(上合正式打开了扩员之门,从而为必要时、上合的巴基斯坦通道、甚至上合的中东支点伊朗快速加入上合打开了空间)。不仅如此,期间俄罗斯也一再放出准备落实远东开发与中俄贸易非美元结算的态度。特别是一改之前关切朝鲜试射导弹的态度,向朝鲜派出高级代表团以示俄朝关系友好。从而开始向中国朝鲜政策靠近。这样,由于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南海的决心坚定、且能力更不是问题(中国歼11BH强硬且有效拦截美国P8)。因此,尽管俄罗斯仍然维持错误的乌克兰政策,但忌惮中国的两种战略准备并伺机半渡而击、重置格局的西方资本,只能用相对高昂得多的成本去死套俄罗斯的中东全面妥协。

  第三个问题、在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不论是美国开始组建新的反恐(打击ISIL)世界联盟、还是公开扬言将毫不犹豫越境(叙利亚边境)军事打击ISIL、特别是别有用心地邀请中国共同打击ISIL,都是套取成本高昂的表现。

  首先,在组建新的反恐(打击ISIL)世界联盟的问题上,如果不能将中俄给拆开,那么新的反恐(打击ISIL)世界联盟即便成立也是毫无意义。其局面大体上仍然是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PK初步合流的欧美利益。

  其次,如果不能用组建新的反恐(打击ISIL)世界联盟这事有效分拆中俄。那么,在用最大限度地出卖乌克兰利益去套出俄罗斯中东政策全面妥协之前,美国总统所谓将毫不犹豫越境(叙利亚边境)军事打击ISIL就是句空话。

  再次,美国邀请中国共同打击ISIL是西方试图有效分拆中俄的一个测试。但只要中国将共同打击的前提条件设置为须联合国授权、并在联合国领导下进行、而不是北约领导下进行,就可巧妙地将球踢给俄罗斯。而俄罗斯就可凭借此球进一步拉高妥协价码。中国也可通过这一可能反向挤压西方资本在获取关键时性推进与重要推进问题上的时间弹性。

  最后,在再次的基础上,如果急于获取关键时性推进与重要推进之西方资本自觉时间弹性的弹性已经不够(随着2014年即将过去, 2015年度将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还能维持其战略幻想的最后时间),就有可能剑走偏锋。至于走何偏锋,大家不妨密切关注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苏格兰独立公投及后续发展。

  第二个方向是在第一个方向的基础上,西方资本以打击ISIL为着眼点、以动用金融霸权为着手点,以文明的冲突为欧美利益之间、欧盟各国之间的利益粘合剂与社会动员令,掀起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动乱,定点(比如巴基斯坦)或定向(比如南亚、东亚)制造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最终出现社会动乱、甚至局部军事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0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较好的预见性,推理严密。。。双方刺刀早已经上了,也过上手了,,估计日本这个棋子要放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17:5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就是东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0 1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彻底改变国家发改委祸国殃民的负面作用

——对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要领导被拘捕的点评

张宏良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正副司长及核心处长的整体腐败,暴露了国家发改委这个犯罪机构的冰山一角,而药品定价又是价格司腐败的冰山一角,由此暴露了中国物价暴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发改委官员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运用国家权力强制推高物价,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腐败收益。

而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这种腐败收益方式,又是整个中国官僚集团广腐败收益的 冰山一角。国家发改委是一个什么机构?是一个既超越计划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的非驴非马的全能垄断机构,既掌管和分配全国资源,又制定经济游戏规则,这是古 往今来权力最大的经济机构,权力之大超过历朝历代的皇权。中国改革设立这一机构的主要目的,不是避免由资本集团独占社会经济资源和掠夺百姓的经济利益,而 要由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共享掠夺百姓的利益,说穿了,就是官僚集团和资本集团共同掠夺百姓的工具。

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百姓财富和国家资源,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一系列与市场经 济要求完全相反的“负竞争,逆淘汰”规则,实行祸害老百姓的反向竞争。本来市场竞争的规则是,在相同商品上淘汰价格高的,可是中国却相反,相同商品的竞争 是淘汰价格低的,谁的商品价格低谁被淘汰。就拿药品来说,谁的药品价格高,谁给医院和医生的回扣就高,谁给各级官员的贿赂就高,谁的药品就拥有广泛市场, 同时还能兼并那些因价格低而破产的药厂。

这种游戏规则的结果,就是把中国的市场经济由低价竞争变成了高价竞争,苦 了老百姓,肥了官僚富豪。占据央视广告的外资医药公司,就是这样占据中国市场垄断地位的。国家发改委实际上变成了外资抢占和垄断中国市场、采用高价掠夺中 国百姓财富的一个掠夺工具,如同美国航空母舰的掠夺性质完全相同。由于外资借助于国家发改委在中国形成了一场高价竞赛,从而迫使原本实行低价竞争政策的国 企,也只能盲目推高商品价格,以此获得生存空间。这就是就彻底废掉了国企在价格竞争中的定海神针作用。

在温总理那届政府成立国家发改委之前,中国国有企业的低价竞争政策,有效 阻挡了跨国公司对中国老百姓的高价掠夺,国产乐凯胶卷就是用低价竞争,把世界两大垄断巨头美国柯达和日本富士,从价格高位上拉下来的。这种情况让西方垄断 资本意识到,如果不搞一个国家发改委这样的价格管理机构,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取暴利的梦想将永远是个空想。当年英国就是因为在中国找不到国家发改委这样 一个机构,无法通过商品贸易获取暴利,才不得不向中国贩卖鸦片的。现在,如果没有国家发改委的帮助,西方跨国公司同样不可能在中国获取暴利。古往今来,包 括晚清这个中国最衰落时期,西方人都不是中国人商业竞争的对手,更何况是新中国时期。目前西方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如鱼得水地进行高价掠夺,主要是凭 借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帮助。这就是美国多次讲中国改革开放涉及美国根本利益的真正原因。

国家发改委在帮助西方跨国公司实现了对中国的价格垄断之后,现在又开始帮 助西方跨国公司实现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大规模兼并,通过所谓混合所有制的国企私有化改革,企图完成对中国上百万亿国有资产的掠夺性占有,一旦这个目标实现, 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将会统统灰飞烟灭。大概发改委也意识到了自己所作所为对中国老百姓的损害,所以才提出了一些诸如“杀开一条血路” 等十分血腥的改革口号,以此来为自己卖国求富的行为壮胆。如今国家发改委已经进入了中央反腐视野,但愿不要仅仅抓几个腐败分子就了事,而是要彻底改变国家 发改委的职能,把发改委纳入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中。否则,无论抓多少腐败分子,也不会改变发改委祸国殃民的危害作用。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25 , Processed in 0.1250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