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35|回复: 0

王传涛:“埋儿奉母”是恐怖片也是犯罪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0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孝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我国古代还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为了弘扬孝道,弘扬传统文化,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便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了争议。而且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和鲁迅先生反感的一样,都是那个叫“郭巨埋儿”的故事。(10月26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不知从何时期,许多城市的大街上、许多景区的宣传栏里,突然之间多了传统道德方面的东西。不止在一个城市,都能看到地方政府对于“二十四孝”的宣传。对于这些上墙的传统文化,笔者从未完全看完。一者,这些故事,已经被教育了无数遍,而我只想按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二者,有一些孝顺的故事,已经完全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埋儿奉母”是一部“恐怖片”,也是一部“犯罪片”。将自己的孩子杀掉以让自己的母亲吃上好的食物,本身就是反人性的,甚至是反人类的。而随便将自己的孩子杀掉的行为,在当下已经触犯了《刑法》,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更是构成了强奸。所谓父母的监护职责已然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孩子的工具化与关于孝顺的教条化。其实,“二十四孝”之中,许多“孝”都是不讲人性的。比如,“鹿乳奉亲”完全就是在杀害国家保护动物;“戏彩娱亲”完全就是降低自己的人格、让自己弱智化;“啮指痛心”在当下就是灵异怪事……

  “二十四孝”只是在“百善孝为先”的年代,由掌握文化话语权的人编造出来的约束人道德的一些故事。一方面,并不完全具有真实性,另一方面,一些故事早已不符合现代家庭伦理。鲁迅先生当年曾经点评过二十四孝图: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总喜欢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来说给老百姓听,不过是“愚孝”人民。

  新儒家梁漱溟先生在其代表作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里这样说,“一家民族的文化是有趋往的活东西,不是摆在那里的死东西。”显然,将所有的传统文化,不假思索的搬过来进行宣传,似乎除了完成宣传任务,已然没有了任何教育价值。因此,如何宣传好、利用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地方政府宣传部门而言,是需要反思或思考的问题。

  “二十四孝”更多的是提倡“养儿防老”,这忽略了社会养老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之中,“孝”与“百善孝为先”,似乎更应该说给权力听。长时间的“单胎”政策,已经让现在许多年轻人面临一对夫妇要养4位老人的重任。而且,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表述,政府将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肯定,政府主导的政府养老、社会养老也应该成为“孝”的一部分,单纯指望“养儿防老”是权力推卸责任的表现。

  既然是现代政府,既然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地方政府就应该致力于如何让百姓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要告诉公民有什么样的权利,又有什么样的义务。然后用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来武装老百姓的头脑。把我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的东西,都交给老百姓去消化,就是用所谓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道德来绑架老百姓之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6 04:53 , Processed in 0.0781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