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2|回复: 0

张志坤:要警惕并想办法对付日本软硬兼施的两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0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报道,日本野田给中国国家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现在已经递交到中国方面。据说是表达重视中日关系,要从大局出发加以处理的意思。在一些人看来,这是日本方面做出的缓和之举,不 但是善意的,而且还属于“示好”之举,认为中日关系有可能就此缓和下来,重归与好,甚至激起了“日本放弃联美制华”,“变成中美之间桥梁、做防止中美冲突的撮合者”的美梦。
  
  这封信真的就有这么大的价值吗?
  
  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对于日本的这一手,我们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还应该多几分警惕。
  
  第一问:这是日本在示弱吗?
  
  许多人要不假思索地表示,是的,这可能是日本方面在中俄韩三面夹击下软了下来,应该是示弱的表现。
  
  笔者以为,这样的估价基本上靠不住。众所周知,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一直非常强硬,不但多次放出话说要动用自卫队,而且拉美国做靠山,强调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与美国联合举行 夺岛演习,一副跃跃欲试、大打出手的样子。这封信一写,是不是以前这些全告烟消云散不作数了?是不是日本方面叫嚣的“不得靠近钓鱼岛一毫米”的狠话也权当是放屁了?如此强硬的日 本就这么容易地忽然间软了下去吗?
  
  历史经验表明,想让日本人服软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俄国人让日本人屈服过,那是张谷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打出来的,是今天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毫不犹豫地强硬赢来的;美国人 让日本人屈服到今天,那也是两颗原子弹加无数飞机炸弹炸出来的。中国让日本服气的时代早已成为久远的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日本一直看不起中国,直到今天,想让日本改变这种心态, 不经过一场大战把日本彻底打垮是没有可能的,指望一个小小的钓鱼岛冲突就能让日本后退屈服,无异于白日做梦。
  
  第二问:这表明日本珍视中日关系的大局吗?
  
  “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出发”——这些年来,国人每每都能从媒体上看到这样的宣讲,“大局”一出,其它一切都得让路。现在,日本首相也举起了这杆大旗,因为报道说野田的信中有中日关 系大局的字样,看起来有点珍视中日关系,或者至少不想因为钓鱼岛而把中日关系引向对抗的意思。
  
  我们认为,这很可能是假象。
  
  众所周知,现在,日本把强化日本同盟关系当做国策,正积极充当美国的战略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战略对抗已经成为中美战略对抗的一个部分,释放日本的战略潜能,充分利用和发展 日本的价值对付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战略大背景下,所谓大局就是中美对抗的大局,在这样一个大局之下,日本不但将在钓鱼岛发动攻势,而且也将在 朝鲜半岛、东海和台湾岛,南海以至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发动攻势,围绕美国设定的战略目标积极尽日本的绵薄之力,美日肩并肩地在亚太全域联手遏制中国,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中日关系的大局”事实已经不复存在,所剩下的,无非是那一点经贸往来而已。今后的中日关系从民间到高层既不会有好感,更谈不到任何信任。
  
  对于这一点,日本的政客们心知肚明。所以,所谓珍视“中日关系的大局”一说,根本不能成立。
  
  那么,日本究竟借此信在打什么主意呢?
  
  第一个主意:争取国际舆论的主意。
  
  主动写信,先占地步,给人以顾全大局爱好和平的印象,这大概是日本方面拨打的第一个算盘。
  
  第二个主意:软硬兼施中“软“的一手。
  
  软硬兼施是日本惯用的伎俩,历史上的事例不胜枚举。现在,“硬“的一手日本方面已经很充分了,也该轮到 “软”的一招了:可以藉此软化对方的立场,麻痹其对抗的意识,投其所好,投 其所急,以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
  
  中国应该怎么办?
  
  俗话说,兵来将当,水来土掩,对手的什么招都得接,而且还要接好。既然日本使出这招,中国一要警惕,二要拿出对策。既然日本方面表示维护中日关系大局,那么中国可以建议双方协商 钓鱼岛争端,可以坐下来谈一谈么,谈一谈你的人登岛怎么处理,我的人登岛怎么处理,这完全是应该的。外交如同踢皮球,人家踢过来一个,岂有不踢还的道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18:44 , Processed in 0.1094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