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97|回复: 3

中天飞鸿:毛泽东为何坚持处决战功显赫的黄克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9 13: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黄克功案件》中黄克功被依法执行死刑的场面。

  题记:立有赫赫战功的红军将领开枪杀人,该怎么审判?该如何执法?其实,77年前就已经有了答案。当年,在全面抗战之际,抗日军政大学红军将领黄克攻因逼婚未遂,将女学生刘茜杀害。如何处置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成为这起血案的焦点。抗战开始,一将难求,何况是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将领?黄克功主动写信给毛泽东请求赦免,但毛泽东并没有使用特权,赦免黄克功,而是坚持法律面前官民平等,共产党有铁的法律,坚持民主法制,对黄克功依法执行死刑。

  1937年10月5日,红军将领黄克功因逼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由一个革命功臣堕落为杀人犯。这起血案发生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共中央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1937年10月12日,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决死刑立即执行。这起案件称为“黄克功事件”。

  一、逼婚未遂,黄克功开枪杀人,酿出血案。

  刘茜,原名董秋月,山西定襄人,在太原市友仁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是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她“愤暴日侵凌,感国难严重”,积极响应党的抗日号召,在党组织的护送下,冒险通过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到达延安。她充满了抗日救国的热情,在从延安给哥哥的信中说:“我并未把自己估计多高,只不过尽力而已,吃苦受惊当然是有的,但为了国家又有什么可说。”到延安后,刘茜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十五队学习。在抗大,她生气勃勃,努力学习和工作,多次要求上前线,被校领导誉为“年龄最小,表现最好”的学员。

  就在刘茜到抗大第十五队学习时,正好黄克功在第15队任队长,遂与黄克功相识。两人经过短期接触,感情尚好,经常通信往来,后来变逐渐谈起了恋爱。

  但是,恋爱期间,刘茜发现黄克功有些骄横,他自恃红军出身,参加过井冈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的战役中立过大功,又当过师宣传科长和团政委,到延安在抗大学习毕业后就留下来任队长,久而久之使他产生了骄傲和自负的情绪。刘茜终于忍受不了黄克功的骄横和霸道,便婉转表示要终止两人的关系。为此,她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明确表示两个人不合适,要终止关系。

  接到信后,1937年10月5日黄昏,黄克功约刘茜去延河边谈话,实际上是去摊牌。此时黄杀心已起,怀揣了勃郎宁手枪去赴会,结果由于两人谈不到一块,当刘明白无误地表示要与黄断绝恋爱关系后,暮色苍茫中,黄克功一怒之下,拔枪打死了刘茜。黄杀人后显得非常镇定和从容,他返校洗去身上的血迹,并将手枪认真擦拭了一番,然后到校部汇报并向法院自首。这就是当年延安闻名的“黄克功案件”。

  二、黄克功虽有光荣的历史,但他罪不容赦。

  这起血案发后,延安舆论有两种看法,一是杀人抵命天经地义,绝不能因杀人者的身份而宽恕;一则可惜黄克功年轻有为,又有军功,似乎可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特别是黄在拘押时的陈述书上依然不服罪,对死者还怀有仇恨,有人还同情他,甚至有痛哭流涕者。

  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素来器重黄克功,还去拘押他的地方探视他。但罗副校长深知军法如山,共产党不能因私情而放弃原则,在研究处理黄克功的会议上,他亟言“任何人都要服从法律,什么功劳、地位、才干都不能阻挡依法制裁”。罗瑞卿就此事向中央和毛泽东作了报告。

  1937年10月10日,毛泽东就黄克功逼婚未遂开枪杀人致信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和审判黄案的审判长雷经天,他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行为决定的。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一年后,也就是1938年5月,黄克功终于咎由自取被开除出党并被依法处决。临刑时,他表示认罪,但吁请法院顾念其在红军十数年的战绩,许其改过自新,他在刑前高喊:“我并不怕死,可是我情愿死在战场上,让我的血流在敌人面前!把这颗结束我生命的子弹用来射击我们民族的敌人吧!”参加公审的人群中顿时发出附和和同情他的声音,有的人还情不自禁流下泪来。但是,纪律和法律是严肃的,法院院长雷经天宣布:“黄克功故意杀人,处以死刑!”

  三、毛泽东处理黄克功杀人案带来的启示

  黄克功终于被依法处决,延安甚至西安、太原等地都反响强烈,人们盛赞共产党和八路军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相比于日呈腐败的国统区,大家不约而同把中国希望的曙光瞩目于延安那一方土地。

  “黄克功案件”处理后,刘茜的家属也受到安慰与抚恤,毛泽东还在抗大特意作了一场“革命与恋爱”的讲演,提出了革命青年在恋爱时应遵循的“三原则”,即革命的原则、不妨碍工作和学习的原则、自愿的原则。他要求大家从黄克功案中吸取教训,坚决杜绝类似黄克功案的发生。

  立有赫赫战功的红军将领开枪杀人,该怎么审判?该如何执法?当年在全面抗战之际,抗日军政大学红军将领黄克攻因逼婚未遂,将女学生刘茜杀害。如何处置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成为这起血案的焦点。抗战开始,一将难求,何况是曾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将领?黄克功主动写信给毛泽东请求赦免,但毛泽东并没有使用特权,赦免黄克功,而是坚持法律面前官民平等,共产党有铁的法律,坚持民主法制,对黄克功依法执行死刑。

  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这种严肃执法的故事,如黄克功案,如刘青山、张子善案,依然口碑不绝。以史为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人们讨论“黄克功案件”的现实意义。当前,个别领导干部置党纪党规及法律于不顾,买官卖官、贪污腐败,权色交易。归根结底,是其自身价值观的歪曲以及党性修养的淡化。在他们眼中,法律法规成为了一纸空文,监管机制可以视而不见,手中的权利成为了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在利益面前不能站稳脚跟,变成了“苍蝇”甚至“老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77年前的“黄克功案件”对当今把权力关进笼子、反对特权、反对腐败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延安时代法治能做好,现在理应做得更好。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压反腐、强力肃贪、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使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更有信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9 23: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央在释放某种信号吗?
无论如何,在这一点上,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77年前的“黄克功案件”对当今把权力关进笼子、反对特权、反对腐败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延安时代法治能做好,现在理应做得更好。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压反腐、强力肃贪、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决心和实际行动,使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更有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0 21:2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这些故事多好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2:04 , Processed in 0.2658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