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41|回复: 1

王家国:用纳税人钱救房地产是无能之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9 1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地产市场,经过一年的休整之后,最淡定的人居然是开发商,最不淡定的居然是政府。各地政府想尽办法,终于撕开前些年还不便撕开的假面具,开始公开大力救市,所以开发商们笑着大喊:把房子卖给政府去!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市场经济历史上的天大笑话:十年来,房地产泡沫究竟是谁制造的?如今年来,答案十分明了!

  补贴购房政策,与公积金新政,正是各地政府救市的最明显例子。说明白一点就是,政策告诉我们:你买房子我补贴,你买不起房子也行,你租房子我也放钱出来支持!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政策是在帮助弱势群体或社会困难人口,但其实不然。其实质是在利用纳税人的钱,帮库存已经积压得快要残废的开发商们“拉客源”。这些政策,就是在向社会百姓明目张胆地做房地产销售广告:只要你愿意买商品房,那么我就敢动用纳税人交纳的财政资金来“补助”你。以此,作为橇动房地产市场销售的杠杆,帮助开发商尽快销售库存房源,同时最终是为了拉动地方GDP增长,换言之,最终为了官员的政绩。

  今天,又来一项救市政策,即国家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只需足额交存满三个月的无房困难户,虽然你买不起房,但我们放宽政策来鼓励你租房,可以直接提取公积金并用以交付房租。这表面看起来,也是十分亲民的,十分关心弱势群体,但其实背后仍是同样的逻辑,即:拯救房地产!它有两个客观效果,一是可以帮助开发商们采用“以租代售”的方式先消耗一部分房源,缓解短期的资金紧张和压力。二是向持房太多的有房大户(包括贪官)们暗示,你们不要急着卖房,我政府帮你们扩大和寻找租客,以租代售,同样可以赚钱。这样,只要二手房抛售的压力减少,那么开发商的一手房源在销售环节中压力就会大减。如此,既可以拉动GDP,又可以帮助开发商解套,挪出资金搞其它项目再开发,进而再拉一下GDP。

  这种由政府拉动经济的做法,即所谓的“两个引擎”,是中国近二十年来一贯的做法。以前叫“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现在叫“两个引擎”,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其实质仍无变化。这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不是完全不可取,它确实有过历史贡献。但对于今天的拯救房地产政策,这种做法就是不可取的,不但不可取,甚至它直接就是违法的,并且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

  在上述两项新救市政策中, 政府所动用的资金,尤其所谓的“补贴”,其实是来自老百姓的纳税钱。这是用于公共事业的公共财政资金,那么在一直号叫着无钱养老的今天,政府又有什么权力将这笔钱用于“补贴”购房?有些地方政府,直接用一些大词来美化这一丑陋做法,即政府购买商品房,并将之改造成“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以此来解决安居工程。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打个比方,政府用1万一平的价格从开发商手中买房,然后以经济适用房或安居房的名义以5千元一平的价格低买给买房人。这一过程,存在两个风险:一,凭什么用纳税人的钱,如此大方地高买低卖?直接造成纳税人的钱变相地向开发商输血。这是道德风险,人们会直接质疑政府的合法性,即还要不要这样的政府。二,正如十年前的经济适用房一样,如此有“油水”的政策,会引来一大批“官员困难户”,即官员以各种便利假冒成无房困难户,并买得如此低价发居房。关于这一点,只要简单调查一下之前的经济适用房的首次销售的去向,就知道答案了。

  当然,有没有两全的办法呢?我觉得没有!唯一的办法,仍是坚持市场化与法治化的大方向,让市场来调节房价,为房地产泡沫降温。同时,为了做好民生,政府要做的事,不是拿纳税人的钱来装自己很慷慨,而是做到最低保障,确保上述弱势群体与困难户享受到“最低保障”。换言之,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民生义务是确保不会冻死饿死,做到基本生活保障,而不是确保发财。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制造房地产泡沫,甚至不惜标榜上“帮助弱势群体”的标签,否则就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拉动经济或内需发展,那么只能证明一个问题:这斯,很无能,该换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30 02:4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局,都拿厍存说事,以为托市!这是拉高出货后的打压吸筹,哈哈!从房改,商品房,房产业大爆发,房价飞涨,到限贷,限购打压,再到回购,接下来回而不购,接下来不购而回,然后新一轮房改!房和地不过是麻将牌,一摸一出之间财富就转移。这个局从房改之初就开布了,现在开始摊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28 , Processed in 0.3753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