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1|回复: 0

王海滨:世间永有阴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3 1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很少会以阴谋论去评论一件事,大豆除外。
  
  我在几个月前说,大豆在9月份尘埃落定时,产量不会下降多少。当干旱兴起,几乎所有的人认为玉米铁定大幅度减产,大豆则存疑虑时,前两周的美国农业部给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结论:玉米减产并不如想象中严重,但大豆产量可能急剧下降。
  
  有点纯粹拿中国人做二傻子处理了。
  
  这次市场比较理性,当夜里美国大豆、豆粕、豆油暴涨,第二天国内盘波澜不兴。之后不久,美国的数据出来,就表明大豆的产量很可能并没有大幅度减产。豆粕内盘跌破4000,之后在附近盘整。
  
  在做期货一年半之后,我从不太相信技术面,现在认可技术面的大级别判断。在长周期牛熊分界线上,资本几乎无法作假。前几天和美国做大豆的朋友闲聊,他说国内大豆大量没有点价,美国人准备强逼中国人点价购买,同时中粮大举做多,但是他不敢做多,因为技术表明豆粕处于空头趋势。
  
  事实上朋友说的对,第二天开始即大跌两天。
  
  后面的看法我就不写了,回顾以往,客户中做的最漂亮的莫过于浙江的一位老大,他却是纺织业的。从pta转战过来,3700做多1000手,4241平仓;之后在4300做空1000手。而西安的一位老大在中段做空被套,但在大跌前重仓介入,一举盈利,也是奇葩。福建的另一个老大,也中段被套部分,但在4300重仓介入,4000平仓。
  
  但是在美国人的大框架阴谋论中,我却与朋友相左。几个人相信刘军洛的阴谋论,认为黄金会暴跌。我在一个月前开始做多贵金属,其中有些朋友还在做空金银,阴谋论的影响之深远,远超过我每一次详细分析逻辑给到的报告。
  
  我没有去看过刘先生的具体意见,因为我本身也写畅销书,而畅销书的许多情节和结构会比较迎合市场,所以我并不太有兴趣阅读。
  
  以我对美国人的看法来说,美国是一个理想主义与功利性结合很深的国度。美国对于中国并没有兴趣要去蓄意毁灭,基督教文明的普世价值观是人权和救赎;而以人类自身的生存需求来说,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自触发美国的国家战略。
  
  美国人认为一个稳定的不对外扩张的中国经济体,对于美国的生存是重要的。十三亿人口庞大的需求,和一个不混乱的中国社会,对美国经济也是有利的。
  
  但一个呈现扩张性的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威胁到美元,四处争夺能源威胁到石油供给,全球财务支持邪恶国家威胁到美国的价值观,这会触发美国的自我防卫体系。
  
  美国人并不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实现,说实话我也不相信,一个自身坐在火山口上的政体是很难保证货币信用的。但一些谣言,比如中俄石油供给用人民币支付,中国和伊朗石油用人民币支付,会动摇石油美元的地位。
  
  但这不是美元需要走强的理由。
  
  也不是人民币需要走强的理由。
  
  更不是欧元需要走强的理由。
  
  人民币需要走弱贬值,从而刺激外贸制造业重新复苏,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已经减持了一千多亿美金国债,一方面是可能购买了部分欧元债券;另一方面是外贸下滑严重,造成美元储备减少,需要出售美债来筹集资资金,应对商业支付汇兑。
  
  美国其实非常着急人民币的走弱,这对美国制造业的压力不言而喻。美联储面对最重要的责任是刺激就业,因此伯南克的最终反映是实行货币宽松。从QE3宣布以来,人民币重新上涨了50+个基点 。
  
  我和外贸业内的企业家曾闲聊,认为贬值的人民币有助于外贸企业缓冲东南亚人工便宜带来的压力,促进出口。但人民币掉头回来,随着欧元、美元集体对人民币弱势,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美国的应对措施并没有从美元走强来对付石油美元的心理冲击,而是实行了其他的策略。
  
  什么策略呢?
  
  美国已经大规模在南北卡进行页岩油的开采,美国重新回到石油富产国的地位。这让美国放开手脚,不再支持中东独裁政府,而当地的威权体系和中国的关系这几年是异常紧密的。整个中东的民主化进程不言而喻,沉重打击中国的石油策略。
  
  这是整个美国生存战略的问题,并非共济会的阴谋。
  
  但从几方面来说,美国要打击黄金,以迫使拥有大量黄金的中国央行破产,这个是没有逻辑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国,德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都拥有大量黄金储备。共和党甚至提出恢复金本位的意见,整个美国体系没有一个可能的阴谋论来打击黄金。打击黄金需要美元和欧元全力走强,美欧都做不到这点。
  
  前面谈及的中东石油问题,中国的选择余地已经很狭窄,除了伊朗就是俄罗斯。但生意是生意。沙特和伊拉克都不可能不与中国人做生意;俄罗斯也不会因为要保住中国一个大客户,就全力与欧美作对。
  
  人民币结算的风闻的确冲击了几天石油,很多基金经理人本来认为QE3施行后会支撑石油价格。之后,石油大跌触发高频交易自动打击油价,很多多头止损。
  
  但这种冲击是有限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三帝国德意志曾以同样策略,马克结算国际贸易,以此保住宝贵的外汇,沙赫特这个金融老狐狸玩了几年圆环套圆环的货币狂发游戏,没有爆仓。当时他滥发马克,以马克结算国际贸易,再以大量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容纳货币流动性,维持低通胀、高增长、高就业的游戏。
  
  华尔街只用了一招,就逼迫希特勒发动了战争:抽资金。
  
  中国目前没有玩这个游戏的金融人才,也没有这个条件。基础建设尚在投资,房地产一直被限购,外贸获得外汇的大动脉枯竭,人民币数量化释放的策略也不存在---央行一直在用逆回购维持市场流动性。
  
  所以,即使你要以人民币影响石油结算,必须要对方国有巨大的人民币需求才行。中国并没有对等的产品能够对冲石油的进口,也就意味着人民币的资金池在海外很难形成。
  
  呵呵,回到简单的常识。
  
  美国要经济架构扭转,要房地产业重新启动,刺激就业和重工业,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是必然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欧洲要保住欧元,纾缓欧债危机,降低西意购债成本,货币宽松也是必然的---德拉吉已经做了一部分。中国在政局稳定后,要恢复经济,稳定就业,货币宽松是必然选择。
  
  当然,如果选择紧缩,去杠杆化会怎么样?
  
  你想象一下外贸产业衰竭,房地产崩溃,大量资本出逃的结果就行了。
  
  世上没有阴谋论,只有利益导向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6:36 , Processed in 0.2188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